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市场正文

闹:董明珠被骗了?曝珠海银隆估值只有50亿

2016-08-30 11:53来源:投资界关键词:锂电池技术格力珠海银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了解,银隆新能源被成功收购后或将改名为“格力新能源”,并将在乘用车领域继续发力。与此同时,银隆新能源已与特斯拉和北汽分别接触,或将引入第三方造车伙伴。

格力新的机会是,国家将会给出近十家新的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造车资质。目前,仅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获得,在剩下的八个资质中,格力或有机会获得一张珍贵的入场券。

格力造车的动因是什么?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格力需要新的增长点。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4.02亿元,同比增长11.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5.32%;每股收益1.06元。而2015年,格力出现了近九年以来首次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大转折,当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同比下滑28.17%,净利润同比下滑11.46%。

虽然董明珠对这种观点有点不屑一顾,其犀利地回应说“公司营收的变化与公司策略的主动调整有关”,但空调行业增长空间确实在逼近天花板,格力也面临着发展的困惑。

正因如此,董明珠在手机领域和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约下10亿元的赌注,给格力争得在新行业的入场券和创造出足够的知名度。在“三年内再造一个格力”的大目标下,寻找格力多元化业务的链接点使得董明珠开始把眼光投向造车行业。

但即便是造车——这个看起来不相关的行业,董明珠心中也有根线,把他们串联在一起。董明珠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格力所有的多元化选择是协同的,都离不开电,这成为串联在一起的关键。“空调、手机和电动汽车都需要电,未来手机可能成为智能控制终端,汽车更是所有电器的一个集合体。”

而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是给了董明珠以想象空间。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7.7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达125%和126.9%。这样的高增长趋势和空间,也使得乐视、阿里等外来者纷纷以不同形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想要在参与者众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格力也不得不“另辟蹊径”。董明珠曾考虑过走比亚迪的路线,自己攻克电池技术。

早在几年前,格力内部也曾经悄悄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但是在经过两年时间的研究和论断后,董明珠发现仅凭格力自身的资金和技术无法实现突破,对外寻求合作便成为最后的选项。在和多家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接触并几经环顾之后,董明珠将目光锁定了银隆新能源。

背靠大树造乘用车

在被格力收购之前,处于边缘地带的银隆新能源很少被关注。在2009年就开始制造电池的银隆早早将目光锁定在了市场并不看好的钛酸锂电池技术

2010年,银隆新能源斥资4900万美元(约3.25亿人民币)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AltairNano)53.6%的股权,掌握了钛酸锂材料的最新技术;2012至2013年,银隆新能源先后收购了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从而拥有了国内整车制造资质。

至此,银隆新能源成为只有两家能够具备钛酸锂材料并达成动力和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另一家是日本东芝公司。对此,银隆新能源董事长助理、市场部总经理张斌也告诉记者,银隆在钛酸锂电池方面的技术是银隆最为核心的战略优势。

原标题:董明珠被骗了?曝格力花130亿买来的珠海银隆估值只有50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技术查看更多>格力查看更多>珠海银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