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印发:加强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安全保障

2016-09-28 08:5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电力行业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切实提升城市安全运行风险防控能力

1.完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格局。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统筹协调、广泛动员”原则,健全政府推动、企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格局。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结合区域实际,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安全预防控制网络建设。

2.切实提升企业安全预防控制能力。企业要准确把握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规律,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健全完善企业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和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模式,把风险管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环节、全过程,构建理念先进、适合实际、规范系统、管控有效的安全预防长效工作机制。企业要以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为抓手,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企业创建经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辐射作用。

3.完善区域安全预防控制机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形势预测预警制度,建立部门之间,以及市、区、乡镇(街道)之间安全生产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风险,及时发布区域、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完善区域风险防控机制,按企业风险级别制定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加大对高风险行业的抽查权重。建立健全灾害预报预警协作机制,加强安监、气象、地震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减少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4.强化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充分考虑城市建设规划的整体安全性,加强城乡发展规划和地下公用基础设施,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线、轨道交通、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加强城市运行防控网建设,构建覆盖城市生产、生活、运营等方面,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发展等环节的城市运行安全预防控制网络。推进输水、输电、供气、供热、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等地下管线的风险管控,完善基础数据,落实分类监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重点解决违法违规占压、标识不清、违章施工等问题。选取油库、油站、烟花爆竹、尾矿库等专题,逐步开展巨灾情景构建研究工作,制定巨灾应急预案,实施巨灾应急演练。

5.完善城市运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建立城市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城市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健全和完善监测站网或监测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功能,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企业、技术、产品、物资信息共享和供应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对高危行业、重点工程以及重点行业(领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监测预警和跟踪制度、风险管理联动机制。健全安全风险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现场指挥、协调联动、信息发布、社会动员和统筹协作等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城市运行风险防控措施。各负责城市运行保障的部门结合担负职责,实施城市运行风险源普查,列明风险源名称、类别、风险简要描述、分布情况等内容。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技术等措施,控制新增风险,降低和消除存量风险,实现风险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运行安全各类标准,加强部门联合监管执法,优先开展较高风险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

6.建立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区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兼职救援队伍和以社会专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市、区两级联动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及时上报和科学决策,提高事故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事故现场管理,建立分级分类事故现场指挥机构组建和升级机制,细化各单位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晰现场指挥权、行政协调权划分及指挥权交接方式和程序。探索建立以区域内重点企业为龙头,相关企业参与协作的应急联动机制。依托重点石化企业建设专业队伍救援基地,承担和服务区域内重特大、复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及实训演练任务,逐步建成国家级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装备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健全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救援队伍的硬件设施水平。依托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等重点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以大型综合性应急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特色中小型应急企业为支撑,各类应急产业分工协作、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为灾害天气、环境污染、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等领域提供监测预警产品和先进、智能救援设备,发展适用于危化品、核生化领域事故的高性能防护材料、装备和处置产品,研发应急救援舱、移动供给站、轨道交通疏散平台等避险救援产品。

专栏14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重点

重点任务:市级、区级、企业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装备投入;应急物资保障;建设京津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中心。

(七)着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全面完成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优化企业标准化达标创建系统,引入工贸、交通、建筑、旅游和电力等其他行业标准,拓宽标准化覆盖范围,完善不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完善企业自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自评和申请信息系统功能,建立评审工作全过程监督考核、通报退出机制,推动企业对标检查、对标整改和达标持续改进。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国际接轨。

2.建成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整合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信用信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档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查询。将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跨部门共享,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和通报预警机制,对“黑名单”企业进行公示和重点监管。同时,及时将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归集到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对违法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失信企业在信用评级、获得荣誉、生产许可、项目核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用地审批、银行贷款、保险费率、财政奖补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

3.加大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企业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建立考核制度,把安全生产培训与生产经营活动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全面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筹备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职业防护用品使用、风险辨识、自救互救、疏散逃生等技能。创新培训方法,开展全员多层次安全技能和业务培训。建立培训质量检查评估制度,确保培训效果。建设市、区两级的安全生产科普教育、培训考试、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为企业输送安全生产实用型人才。

4.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健全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工伤保险与事故以及职业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加大工伤保险基金中事故预防资金提取比例。继续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轨道交通运营、高处悬吊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影剧院、使用液化石油气罐的餐饮经营企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燃气供应等行业企业以及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单位,有序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逐步在本市其他行业领域推广。

(八)夯实职业健康工作基础

1.完善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建立综合职业卫生信息管理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现有职业危害申报、统计、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行政处罚、检测和评价信息上报、职业健康监护等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职业病诊断、病人追踪、工伤保险等信息,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采集职业卫生相关动态信息,分析预测职业卫生形势,动态监测北京市职业危害现状。

2.建立企业职业健康保障体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切实抓好高危粉尘、高毒物品、放射性物质等职业危害防范治理。严格执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和现状评价规定,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严格实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强化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完善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3.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建立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健康检测基础数据库,开展高危粉尘、高毒物质等危害严重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督促企业加强生产经营场所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防止职业病发生。

4.加强职业病防治人才培养。建设北京市职业病防治人才培养基地,率先培养一批急需紧缺人才作为未来本市职业防治专业技术力量,采取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科研单位及高校合作、与职业卫生技术机构共建等培养方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建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在全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