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Ni3 (HITP)2
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不需要导电添加剂或者额外粘结剂,利用纯MOF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尚属受次!这种基于MOF的ELDCs面积电容超过大部分碳基ELDCs,1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0%,可媲美商业器件!
总之,利用结构和组分可调的MOF作为电极材料,为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图2. Ni3 (HITP)2粉末CV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3月5日,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继4日的广泛讨论之后,行业几位专家结合当前的储能应用发展趋势,从储能人才培养、混合储能技术、储能出海等热点话题分别做了解读。与此同时,业内人员也一同走访了位于浙江杭州的两大电网侧储能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技术创新对储能项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分享了他们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塑料实现更高效能源存储的突破性工作,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使用塑料。塑料有助于保持食物新鲜和医疗设备的无菌状态,并且为电子产品提供绝缘。事实证明,塑料还可以做
2月20日晚间,诺德股份(600110)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百嘉达”)与中创新航(03931)签订了《2025年保供框架协议》,基于双方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为保证百嘉达铜箔产品的供应稳定,百嘉达承诺2025年向中创新航供应铜箔产品4.5万吨,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阳光将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冷板、散热模块、快接头、泵阀组件等核心液冷部件和浸没式液冷材料,推动液冷全面解决方案和超级电容在韶关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提高数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文件还明确,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
近日,山西省多地举行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太原:2月6日,低碳绿能产业、蓝石光智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年产4.8亿克拉半导体基体工具材料项目开工,同时,与会领导考察观摩了“投产一批”代表项目中国长城电源业务落地项目。大同:大同市共推进项目42个,总投资5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铅碳电池行业相关概述铅碳电池,又称铅炭电池,是一种创新的超级电池技术,它将巧妙地将传统铅酸电池的成熟性与超级电容器的卓越性能融为一体。这种独特的结合既发挥了超级电容瞬间大容量充电的优点,也发挥了铅酸电池的比能量优势,且拥有非常好的充放电性能——90分钟就可充满电(铅酸电池若这样充、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作者:王泓张开悦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893引用:王泓,张开悦.全钒液流电池碳毡电极的热处理活化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488-496.本文亮点:1.设计了用于碳毡电极活化的低温短时热处理策略,实现了多孔电极结构强度与催化活性的最优匹
3月26日,天合元氢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重磅推出自主研发的“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商之一,天合元氢以“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经济”为核心的新一代产品,突破规模化制氢场景中的技术瓶颈,为绿氢规模化发展提供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在内江投运,这是四川发展(控股)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速布局新型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标志着四川省储能产业建圈强链迈出新步伐。此次投产的年产60000m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立足“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发展底色更绿、成色更足。今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2025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提出“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探索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
作者:周洪1,2(),俞海龙3,王丽平4,黄学杰3()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引用:周洪,俞海龙,王丽平,等.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的锂电池前沿监测及主题分析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
作者:刘通1,3杨瑰婷1毕辉4梅悦旎1刘硕1宫勇吉3罗文雷2单位:1.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2.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引用:刘通,杨瑰婷,毕辉,等.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梅悦旎,屈雯洁,程广玉,向永贵,陆海燕,邵晓丹,张益明,王可单位: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引用本文:梅悦旎,屈雯洁,程广玉,等.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77-89.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67本文亮点:1、本文对当前主流的正极
作者:江训昌1,2喻科霖3杨大祥1,2,4廖敏会5周洋5单位:1.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2.重庆交通大学;3.重庆市育才中学;4.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引用:江训昌,喻科霖,杨大祥,等.原位聚合制备PDOL基固态电解质及其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
在全球绿氢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阳光氢能水电解制氢实证基地完成双重升级:测试容量跃升至30MW,同步构建起覆盖材料-设备-系统全链的数字化验证体系。这座占地9000平方米、运行超14000小时的行业标杆基地,正以硬核测试+智慧内核重塑绿氢技术创新生态。模块扩容破局规模测试面临电解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钠离子电池以其突出的电化学性能,低廉的价格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可持续和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产品。其中有机电极材料因其低廉的成本、环境友好、高的能量/功率密度、良好的结构设计性等优点,成为了一类颇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然而,有机电极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常
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自放电性能低、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已成为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ev)、应急电源组件等领域的常用储能系统。然而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受到其低理论容量(372mAhg-1)的限制,不能满足对能量密度有较高需求的电动汽车或混合电动汽车的要求。因此,研究人
现在市场有一些商用的燃料电池汽车,比如日本的丰田系列,现在这种汽车虽然已经商用化了,但是成本非常高,一个车70%左右的成本都在电堆上,而电堆绝大部分成本都在催化剂上,因为目前所使用的催化剂大部分是这样的,我们需要开发的是非铂的材料。——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郭文瀚博士8月7日,由华
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与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望成为下一代负极材料。当其与转换反应型硫基和氟基正极匹配时,有望得到能量密度高达500-900Whkg-1的锂金属电池(LMBs)。然而,负极端锂枝晶的生长蔓延容易导致锂金属电池循环稳定性变差,且具有电池短路的安全风险;挤压出来的锂枝晶也有可能破坏
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涉及储能、氢能、锂电池等多个领域。部分目录如下:51.氢燃料生产、储存、运输、液化60.有机高分子材料生产:飞机蒙皮涂料、稀土硫化铈红色染料、无铅化电子封装材料、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屏专用系列光
重庆大学魏子栋教授团队近日在Small杂志报道了一种基于多硫化物与锂离子在酸性硬度方面的差异,基于“软硬酸碱理论”,通过在电池隔膜上修饰嫁接“软碱”基团,选择性的吸附多硫化物、抑制其穿梭;同时排斥锂离子、使其加速通过电池隔膜,实现了对多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有效缓解了多硫化物的穿梭问题
电动汽车已穿梭在大街小巷,燃料电池车还会远吗?实现这样的场景,燃料电池是关键。然而,除生产成本过高外,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因阴极氧还原反应缓慢而受到制约。因此,研究并开发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提高电催化剂活性成为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研
锂离子电池凭借着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优势,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又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攻城略地。然而在无限风光下,危机已经悄然出现,随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持续增加,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成本等指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锂离子电池而
锂硫电池因其超高的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Whkg-1)被广泛地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储能领域应用发展的方向。然而,Li枝晶的生长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Li的不均匀电沉积导致Li枝晶生长是锂二次电池中的典型问题,其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包括副反应增加,枝晶中死Li的演变,极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团队通过合作研究,设计有机共轭分子的三维折扇排列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构建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苝四甲酸锌(Zn-PTCA),首次突破共轭碳环储钠的电化学活化,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储钠容量,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高比容量电
摘要:由于车企/电池企业对于高镍三元材料的导入需求迫切,导入速度不断加速,今年一季度以来,NCM811材料已呈现出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当越来越多中国电池企业在NCM811电池领域高歌猛进的时候,韩国电池企业却选择了退缩。近期,有媒体报道称,LG化学最近证实称今年公司将只是小规模生产用于电动公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