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巴黎协定生效在即煤电企业如何应对

2016-10-17 11:02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煤电项目煤电企业巴黎协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5日,正值中国国庆节长假期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将于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特别表示,感谢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的领导性作用。在9月3日杭州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充分表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当前面临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做好全球环境治理的决心坚定不移。这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协定生效在即,对于我国传统煤电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高的智慧走绿色发展之路。

《巴黎协定》对中国煤电企业影响深远

毋庸置疑,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里,实现了发达国家200多年才完成的经济腾飞。但同时,中国遭遇的环境问题也被压缩在30多年的短暂时间内集中爆发。中国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面对雾霾、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正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签署《巴黎协定》,与世界各

国人民一道共同为人类生存环境而战,是中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巴黎协定》确立了将相对工业化前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并向1.5摄氏度努力的长期目标,必将使中国面临愈发严峻的国际减排压力。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占全球排放量的20.09%。

对此,中国确定自主贡献的目标,并制定了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强度相对2015年降低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20%左右。由于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排势必要削减化石能源的消费量,这对我国传统化石能源企业特别是煤电企业影响巨大。

众所周知,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4.0%,占据绝对多数。根据《巴黎协定》关于减排的相关要求,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期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而作为一次能源的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然而,目前全国各类煤矿产能总规模全部形成有可能超出60亿吨,再加上每年净进口2亿~3亿吨,国内煤炭的市场空间仅在34亿~36亿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产能严重过剩。

再说火电企业。自2012年以来,煤价不断走低,电企有利可图,不断上马新机组;而与此同时,用电需求却不断放缓。目前全国约15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中,火力发电占到10亿余千瓦,占到66%强,且仍有超过1亿千瓦的核准在建规模。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火电仍将有4亿千瓦的过剩产能。在《巴黎协定》确定的节能减排压力下,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面临同样困境。

我国煤电企业必须进行自我救赎式革命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到2020年要达到15%,到2030年要达到20%左右,这个提升幅度非常之大,势必压缩煤电企业的生存空间,煤电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才能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抢占先机,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首先,煤电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共同探索适销对路的CCS(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与机制,积极参与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CCS是指将煤电企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目前,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实施的1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是中国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环保配套工程,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华能-CSIRO燃烧后捕集示范项目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

原标题:巴黎协定生效在即煤电企业如何应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项目查看更多>煤电企业查看更多>巴黎协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