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省印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全文)

2016-11-03 11:5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火电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重点:围绕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强省,建设富有湖南特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有色金属产业链目标,加强技术创新、精深加工、节能环保,着力优化提升铅锌,做大铜和稀有金属,做强稀土、钨、铝和钛精深加工,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积极引导过剩产能和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主动退出。加快推进水口山铜冶炼项目,建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铜冶炼加工基地。提高铅锌高端合金比重,提升铅锌冶炼有价元素综合回收和再生利用水平。以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为依托,充分发挥锑、铟、铋、铍等特色小金属生产技术和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小金属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优化稀土冶炼分离能力,加强功能材料与器件产业链布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稀土企业集团。加强高强度高性能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用铝和钛合金材料开发,做大做强中高端铝材、钛材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清水塘等城区老工业区冶炼企业搬迁改造步伐,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二)钢铁产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粗钢产能控制在2200万吨,铁合金产能控制在200万吨,吨钢综合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发展重点:以优化品种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深化内部改革、推动兼并重组等为重点,严控新增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支持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推动钢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为导向,增加特种钢、优质钢等中高端产品供给,扩大特色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规模,加快发展钢结构等精深加工产品。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改造升级,开展环保、节能对标活动,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合作,扩大钢材应用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社会保障,做好职工安置。充分发挥锰资源和锰金属冶炼加工技术优势,加快开发高性能软磁铁氧体、多元锰酸锂、高品质电解金属锰等新材料。鼓励钢铁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盘活省内存量资源,进一步拓宽海内外市场。

(三)石化产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规模石化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18%。

发展重点:坚持炼化一体化、产业园区化、资源循环化,大力发展石油炼制及炼化一体化中下游产业,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现代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实现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跨越。依托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和100万吨芳烃项目、350万吨化工型炼油改扩建项目建设,在推进油品升级的同时,积极发展芳烃、聚丙烯等新产品。加快发展高端涂料、汽车轮胎等精细化工,改造提升聚乙烯、烧碱等基础盐化工,调整优化尿素为主导的煤化工。加快调整优化石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长株潭老工业区化工企业向化工专业园区搬迁转移,促进大湘西地区特色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以盐化工为特色的衡阳松木经开区、以氟化学为特色的郴州氟化工产业园等化工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一批创新引领、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发展的石化化工产业集群。

(四)建材产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稳步提高,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发展重点:推动整合重组,发展精深加工,强化综合利用,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做大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产业规模。推动骨干水泥企业区域性整合,加快发展特种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部件化制品,改造城市周边水泥熟料线,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示范线建设。积极发展光伏玻璃、电子信息玻璃、汽车玻璃等新型功能玻璃和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产业,提高优质平板玻璃比重。推动墙体材料产品向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轻质高强方向发展,推进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以粉煤灰、煤矸石等为原料的墙体材料产品。积极发展建筑卫生陶瓷新产品,加快发展新型节能耐火材料,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支持企业开展清洁能源开发替代、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深加工等转型升级改造。

(五)汽车产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生产能力达到250万辆,省产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以上。

发展重点:大力实施整车带动战略,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提升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提高汽车产业规模和品质档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巩固提升传统汽车制造基础,加快发展轿车、越野车、载货车、客车等中高端整车制造,配套发展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依托整车制造企业布局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鼓励零部件企业进入跨国汽车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加快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材料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支持“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应用,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一批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在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支持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协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六)食品产业。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推动食品产业增品种、提品质、树品牌,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我省加快成为食品产业强省。

发展重点:顺应消费升级和绿色安全要求,以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推进现代先进加工技术应用,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食品品牌。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重点发展畜禽肉类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果蔬罐头加工、精制茶加工等4个具有优势的行业,培育发展水产品加工、方便食品、调味品、软饮料、酿酒等5个具有前景的行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消费升级为着力点,大力开展以增加品种、提升质量、优化工艺、更新装备、清洁生产和两化融合为重点的技术改造。鼓励兼并重组,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行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鼓励企业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引进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推进加工、配套和营销网络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辐射中部市场的区域性生产基地。

四、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发展新跨越

围绕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精细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现代金融。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地方金融机构总资产、直接融资规模、保险业保费收入、金融业税收分别比2015年末翻一番,金融业各项主要指标进入中部地区前列。

发展重点:壮大地方金融市场主体,加快提升各类金融机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支持设立民营银行、保险法人机构、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推动长沙建成以科技金融、文化金融为核心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发展区域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全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强化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完善以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融资,推动险资入湘,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组建融资担保集团,建立代偿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开展金融扶贫专项行动,推进“一县两行”建设,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基本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完善地方国有金融企业管理体制,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探索发展绿色金融。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完善金融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引进金融人才,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全覆盖,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