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河北沧州市十三五规划:黄骅和海兴风电并网发电 任丘热电、渤海新区热电等投入运营(全文)

2016-11-08 11: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火电沧州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2-1: 率先发展重点项目

对接京津重点项目:北汽华北(黄骅)汽车进出口基地项目、中都物流黄骅物流基地项目、北京海纳川汽车零部件项目、国华爱依斯(黄骅)风电老石碑河风电项目、荣昌汽车零部件项目、黄骅津华汽配新建模具生产线项目、肃宁乐器生产基地项目、河北燕京啤酒灌装线项目、河北泛美服装高档西服生产项目、荣麟世佳家居、河北中科万方科技保温材料项目、中海油年产4300吨新型催化剂和催化剂材料项目、沧州四环京宸制药年产100吨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项目、年产500吨匹多莫德原料及硝呋太尔、年产200吨磷酸肌酸钠项目、一诺化工钠法漂粉精项目、柏强精细化工项目、海兴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京津之门商务度假区项目、沧州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项目、东塑明珠商贸城项目、吴桥商贸综合体项目、中德合作住宅产业化项目、北师大乐育小镇、北师大附属中学、北京忠德中学、沧县核燃料加工工业园、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河北天竺宝辣木有限公司海兴辣木种植、加工项目、北京鑫茂中牧黄骅养殖项目、河北天气天氿专用车有限公司专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新型正极材料及高压氧化钴锂材料产业化项目、神华集团黄骅机车车辆检修中心建设项目、中晟矿业500万吨铁矿粉混匀加工项目、中国石油华北区域配送中心项目、海兴核电项目、华能风力发电项目、洁净技术园区项目、麦克纳姆轮全方位移动平台制造项目、50万吨精品极薄板项目、航天神舟太阳能光热产业园项目、国际机器人研发生产项目、中美合资健身设备生产基地项目、河北嘉驰无铬锌铝涂覆、热浸锌项目、京丰电力设备高压传输设备项目、北京天基新材料钢骨架膨石轻型板项目、宝泽龙公司预应力钢材生产线项目、中亿高圣佳节能建筑器材设备生产线项目、河北美能达节能环保硅酸钙板项目、北京欧联伟业保温材料产业城项目、沧州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园、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项目、东方网力天华4G高端产品生产项目、祥天空气发动机项目、北京长城华冠汽车锂电池电动汽车生产项目、现代岱摩斯变速器制造项目、万都汽车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生产项目、现代摩比斯汽车座椅及内饰生产项目、北京韩一理化内饰生产项目

沿海经济重点项目:黄骅港通用散杂货、液体化工、LNG码头、专业化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码头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黄骅汽车产业园、生物医药园、中捷石化产业园、南排河海洋经济产业区、羊二庄物流产业园、黄骅港综合保税区

重大战略支撑项目:中国一重高端冷轧板、吴桥中汽轮胎、渤海新区中铝集团氧化铝、黄骅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海滨综合研发基地、河间再制造示范基地、运东热电、高新区北航科技园、运河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激光研发中心、沧州传化公路港、海兴核电、北京交大中国轨道交通实验基地、黄骅港综合港区系列专业码头、石衡沧黄(港)、定沧城际铁路、京衡客运专线、邯港、曲港、任德高速公路、任丘、肃宁、中捷、盐山等通用机场、沧州支线机场

第三章  推进创新发展,着力激发城市发展新动力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金融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为支撑的全面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沧州,打造协同创新示范区。

第一节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

以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京津冀科技研发合作为重点,以搭建孵化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为支撑,培育激活企业创新主体,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协同创新示范区。

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利用京津创新资源,采取一区多园、总部—孵化基地、整体托管、创新链合作等模式在沧州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推进中关村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沧州分中心、北林科技园、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G45京南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等协同创新科技园区建设,形成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区。推动建立“标准统一,资质互认”的京津冀技术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跨区域的集成服务。加快完善科技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大力提升技术交易活跃程度。积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搭建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建立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服务水平。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重点抓好三个一批,“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一批国家、省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支持骨干企业实施“1+1”技改工程,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装备,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每年培育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40家,到2020年达到200家以上,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三、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倍增”

实施“1112”推进计划,加快发展激光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和实施100个高新技术项目,新增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科技创新要素。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增强沧州高新区、中捷高新区科技引擎效应,推进沧州激光产业园建设,加快沧州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步伐,争创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引入“一区多园”的管理协调机制,构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开发区体系,推进市域多个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20个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园、中东欧产业园和河北省化学工业产业研究院建设,研发转化创新成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北航科技园、清华启迪科技孵化器等科技园、孵化器为依托,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创业社区、高校双创基地等新型创业载体,支持京津“众创空间”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企业孵化器、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平台营运理念和营运模式,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到2020年,各县(市、区)、高校至少建设1个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达到60个,新增科技孵化器、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50家。

五、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应用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规范化和优势培育工程,搭建银企对接融资平台,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和专利股权投资工作,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创新驱动型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鼓励知识产权申报,提升专利转化运用能力。参与建立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联盟,共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网、专利信息平台和知识产权专家库,交叉许可和共享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治理,推进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实现市场巡查常态化。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提升全市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质量。

第二节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力度,创新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以强化金融扶持功能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一、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加大政府扶持基金、风投基金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县(市、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设立引导基金,支持个人及社会资本开展天使投资,积极引导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早期项目,构建“政府引导+资本对接+企业化运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和专业化运营模式。依托金融机构在高新区等科技资源聚集地区新设或改造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科技支行。对服务科技型企业绩效突出的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对其不良贷款率等相关监管指标进行适当差异化考核,将风险容忍度提高到3%。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和分类扶持,根据科技型企业信用等级和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金融链整体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符合科技信贷特点的风险评估、利率定价、收益核算、贷款审批、授信尽职、奖惩约束、人才培训等机制。

二、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积极引进京津及国内外的商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担保、期货等各类金融主体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探索建立民营银行、民营投资公司,力争到2020年再引进各类金融机构8家。大力发展城市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各类新型金融业态,探索和推动众筹、PPP等新型融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大型企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从各县(市、区)工业企业纳税前30名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纳税前10名企业中,筛选一批主业突出、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持续盈利强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积极鼓励企业到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石家庄股权交易所及境外上市,形成沧州“上市企业群”,到2020年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总量突破150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加快开发公司债、可转债、分离债、中期票据、循环贷款、私募股权融资等创新金融工具,推动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融资工具,灵活运用债转股等夹层融资工具,积极争取优先股试点,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加强融资统筹协调

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主导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设,加大金融业融资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与社会创投机构的合作,谋划成立金融统筹协调平台,探索成立政府控股的融资集团,承担融资、担保、专项基金的统筹和金融政策协调等职能,创新金融协调机制。建立健康可持续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由信贷部门、担保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同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再担保业务,鼓励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互助性担保机构,多途径创新信用担保机制,促进科技小微企业成长。

四、积极开展保险业务创新

支持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研发适合科技企业需求的创新保险产品,鼓励科技企业投保各类科技保险。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推动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保险覆盖面,鼓励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

第三节  全面实施管理创新

积极引导企业管理创新,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大力实施城市管理创新,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及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助推沧州创新发展。

一、开展企业管理对标行动

引导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调整发展战略和内部组织结构,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开展重点企业与行业标杆企业对标行动,鼓励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创新质量管理方法,积极引导企业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广企业卓越绩效管理、‘6S’管理、6Sigma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促进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全市培育150家管理创新示范企业。

二、搭建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推进市本级各分散交易市场整合,制定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系列制度和工作规程,实现统一交易受理登记、统一信息发布咨询、统一时间场所安排、统一专家抽取、统一发放中标(成交)通知、统一费用收取退付、统一交易资料保存、统一电子监察监控的“八统一”。市(县、区)直部门和水、电、气、暖、有线、电信等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促进“互联网+”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出线上“城市服务”,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力争成功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发改委惠民项目试点。到2020年,建成广泛汇聚城市各类信息的云计算中心,夯实智慧化的数据基础,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城市管理、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推进“多规合一”,创新城市管理与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形成“智慧城市”运营和服务体系,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城市管理、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第四节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面向京津以“柔性引才”为主要方式,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使沧州成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聚集地。

一、创新“柔性引才”方式

大力延揽国内外人才,重点面向京津研究机构、院校和央企,多层面、多领域聚集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加快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围绕沧州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制定沧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年度目录,根据不同的紧缺程度给予相应的补贴标准,引进一批相关产业高精尖专业人才。创新引才方式,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服务相结合,开展“企业院校行”和“沧州院士行”活动,实施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创业支持计划,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积极引智、借智、用智,吸引京津高端人才和智力服务向我市流动。建立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京津高端人才“智力库”,探索将短期人才引进费用纳入企业生产成本,鼓励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设立人才引进基金,制定促进三地开发区人才交流与合作实施办法。到2020年,人才引进增长率达到25%,引进高端领军人才300名。

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大人才引进后全方位扶持力度,以人才最关注的编制、用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创业资助、融资渠道、分配激励等方面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加强各级人才政策的协同配套和贯彻落实。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安家补贴、租房补贴、入住人才公寓等服务保障,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在子女入读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并提供特诊医疗证、就诊绿色通道、免费体检等医疗服务。对于创业人才,开辟办税绿色通道,加大税收优惠,对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跟进配套投资和融资担保。改革完善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评价奖励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增强科研创新型人才经费管理弹性,扩大科研创新型人才(团队)预算管理自主权,增加科研管理方面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型人才配置比例,营造和保持人才创新与创新支持之间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学校建设,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与京津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加强与京津联合培养科技研发和高级管理人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培养造就创新型领军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进修深造,鼓励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著名企业进修深造,支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交流和专业培训活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沧州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