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马鞍山市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火电能源建设 推动风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全文)

2016-11-17 09:3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火电马鞍山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五篇  提升城乡品质,描绘“一江两岸”新蓝图

第十三章  构建协调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总体思路,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适当缩短战线,由规模扩张为主向品质提升为主转变,使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速度基本相匹配,做到有度有效。做精做细主城区,提升建设品位,完善服务功能;抓好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乡环境,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

第一节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坚持把城市发展摆在全局位置,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市。践行“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结合我市“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快全市和各县区总体规划的修改,推进小城镇、美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我市与合肥、南京、芜湖等城市的规划协调,深化区域战略定位、完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合理组织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推动“多规合一”工作进程,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互衔接。选取部分乡镇,开展“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并适时全面推广。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布局,适时启动县改区工作,扩大市区管辖范围,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积极开展乡镇改街道、乡改镇工作,通过“撤乡并镇”等方式,适当减少乡镇数量。做大做强重点镇,扩大县城驻地镇及重点镇的管辖范围。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逐渐理顺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探索“政区合一,派出机构”管理模式。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区辐射作用

全面发挥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心城区向东向南适度发展,由规模扩张为主向品质提升为主转变,形成“一核、两轴、三片、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不断加快中心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及保障房建设,沿长江水道及宁芜铁路一线加快工业布局建设,构建“三心两轴四带”(即雨山湖绿心、秀山湖绿心、阳湖塘绿心;湖南路景观绿轴、采石河滨河生态绿轴;滨江绿带、雨山-永丰河绿带、慈湖河绿带、秀山绿带)绿地系统,加大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力度。主城区目标建设为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技文教、产业信息、交通、居住等为主的市级综合性功能区;东部片区建设为以大学园区、慈湖高新区、秀山新区等为基础,以教育科研、居住、工业等为主导的区级综合功能区。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

第三节  加快县(新)城发展

重视姑孰、博望、历阳、环峰、示范园区、郑蒲港新区等6个县(新)城的自身发展基础,围绕核心向心发展,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重点镇、一般镇发展的能力。加大传统县(新)城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由传统低端发展模式向内涵创新发展模式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统筹协调县(新)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不断强化县(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

第四节  全面提速重点镇建设

依托历史文化、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结合现有发展基础,打造10个重点镇,努力把重点镇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人口集中区、和谐社会示范区。

银塘镇:强化产业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提升与中心城区及姑孰的交通联系。

濮塘镇:加强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合理确定控制建设规模和强度,推动与中心城以及南京的交通联系,强化基础设施的配套提升。

林头镇:积极建设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远景与清溪镇、含山新城组合发展,全面对接合肥环巢湖地区的发展。

运漕镇: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服务水平,保护凌家滩遗址、万年台、东岳庙等众多名胜古迹。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服务业。

石杨镇:加强对该地区山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打通与马鞍山中心城、南京、合肥的区域交通联系。

乌江镇:重点承接来自江苏的产业转移,强化与南京的交通对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保护沿江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资源。

太白镇:强化与姑孰及示范园区的空间对接,聚焦重点产业,推进企业改造升级,保护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

石桥镇:加强与中心城、姑孰、芜湖的交通联系,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提质提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大公圩周边乡村服务。

黄池镇:加强与石桥镇以及芜湖市的交通联系,强化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为大公圩周边乡村服务。

年陡镇:强化与示范园区的一体化发展态势,重点关注承接产业转移,强化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全面对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专栏15  马鞍山市城镇体系总体布局

未来马鞍山市将形成“一轴两带两廊”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即东西向城镇发展轴。规划314省道沿釜山路过江,接S437(郑姥路)与G347相连通,向西延伸至S350郑巢路,形成由环峰、郑蒲港新区、姑孰、博望组成的,西连合肥、东过南京溧水至长三角地区的、纵贯东西的城镇发展轴。

“二带”即南沿江城镇发展带、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南沿江城镇发展带:沿205 国道、宁马高速,由马鞍山中心城区、银塘、姑孰、示范园区,年陡组成。北沿江城镇发展带:沿347国道,由乌江、历阳、郑蒲港新区、白桥组成。

“两廊”即旅游服务走廊、产业发展走廊。旅游服务走廊:在临近南京区域,规划由石杨-香泉-乌江-濮塘组成的旅游发展廊道。产业发展走廊:在临近芜湖区域,规划由林头-陶厂-郑蒲港新区-示范园区-年陡-黄池组成的产业发展廊道。

第五节  加快构建美好乡村

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省级中心村、市级示范村建设,扩大重点镇对周边村居的辐射范围,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高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坚持民为主、村操作、乡镇负责、各级支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优化人居环境,科学定位村居产业发展类型,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强农村道路、电网、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到2020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乡风文明的美好乡村典范。

第十四章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立足国家区域战略,紧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建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长江航道为骨架,以普通铁路、一般公路、支流航道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以合马高速(大桥高速)、合巢芜高速为横轴,以北沿江高速、宁芜高速为纵轴,形成“二横二纵一联”的高速公路网;同时打造沟通全市的“七横八纵二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谋划推进建设第二条过江通道,进一步加强两岸间要素流动。适时启动快速公交工程(BRT)、城市轨道交通及卫星城镇区间轻轨工程的规划研究,构建以大容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大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提高二、三级公路比重,县道基本达到三级水平,二级以上比例达50%以上。到2020年,建设高等级公路累计6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0公里,国省干线一级公路442公里;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2344公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功能健全,快速畅通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

铁路。重点推进铁路干线建设,改造淮南铁路、宁芜铁路,新建商合杭铁路、郑蒲港铁路,谋划推进合(马)沪第二通道、合巢马铁路、宁和城际、滁马城际、扬马巢城际等铁路,与宁安高铁、合福高铁形成“四横六纵”铁路线网骨架体系。加快轨道1号线与南京地铁8号线、6号线、南京宁和城际的规划对接,谋划推进有轨电车项目并与干线路网有机衔接。

水运交通及港口建设。加大长江过境流域及其支流航道整治力度。完成裕溪河、水阳江(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开展滁河、驷马山干渠、姑溪河、青山河航道整治工程。以中心港区、郑蒲港区为核心,以慈湖港区、采石矶港区、太平府港区、江心洲港区、乌江港区为骨干,当涂港区、博望港区、和县港区、含山港区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明确的港口布局体系。

综合客货运枢纽。构筑多层次城市客货运枢纽体系,建设高效枢纽集疏运和换乘系统。加快马鞍山东站、当涂东站、含山城际站和马鞍山西站等主要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建设;建设马鞍山汽车北站、马鞍山汽车南站,及各区、县、乡镇汽运站,构成我市辅助客运枢纽网络;支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园区打造物流园区;发展慈湖、金鞍、开发区、姑孰、历阳及环峰等6个物流中心,以及三台、嘉恒、博望、白桥和铜闸等5个货运场站,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三级货运网络发展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马鞍山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