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老煤城黑龙江双鸭山何以“逆生长”?

2016-11-22 08:47来源:新华网作者:李凤双、王春雨、许正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价格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三江平原黑土核心区,传统农业则逐渐从“种得好”向“卖得好”延伸。以太保胡萝卜为代表的一批绿色产品为老煤城染上一抹新色,龙头加工企业不断壮大,产品加工逐渐向精深转变。

“煤炭、农业等‘老产业’要振兴,必须‘发新芽’走深加工、市场化的道路。”双鸭山市长宋宏伟说,双鸭山要创新发展煤电、煤化工、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双鸭山转型提供动力支撑。而新发现的石墨资源有望形成新的产业,让转型发展“多条腿走路”。

密码二:“群蜂出巢”搅热创业潮

“楼里已经人满为患,就快坐不下人啦!”站在双鸭山市电子商务创业园走廊内,孙晓辉望着来回穿梭的创业者说。这位电子商务工作办公室主任,“恨不得把自己的办公室也腾出来”。

就在一年多前,孙晓辉还在为双鸭山市沉闷的电商发展氛围发愁。当时,他和同事走访了本市2000多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现竟然只有一家电商。他们没有想到,在当下这个电商如火如荼发展的时代,这座老煤城却仍几乎是一块“处女地”。

很快,双鸭山市启动电商发展战略,派出两批基层干部走进杭州“淘宝大学”取经,还把电商运营专家请进煤城,对电商创业者和市域各类企业展开培训,6000多人的“电商神经”受到触动。

33岁的贾晓平,是个“矿二代”,曾经开有网店“小打小闹”。入驻创业园后,他立刻享受到入园和培训双免费的待遇,创业成本大大降低。他创办的公司主营红小豆等当地健康食品,一度使红小豆的月度销量居于全国前列。

在贾晓平的公司里,几个“80后”“90后”创业者围坐在电脑前紧张忙碌。他们在电商平台上历练,成长为“行业带头人”。1992年出生的刘欣梦,因为平台销售业绩优异而成为培训讲师。几堂课下来,这个“90后”讲师收获了热烈的反响。“可能是因为我讲的都是实际操作经验。”刘欣梦腼腆地说。

付慧子放弃了在大连日企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双鸭山市集贤县创业。她和20多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年轻人一起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订单农业,拉动信息闭塞农户的粮食和果蔬销售,带动一批农户致富。

在付慧子带动下,张晶波也辞去了在海口的工作,返乡创业。通过创业培训和学习,张晶波对电商产业有了新的认识。“市场复杂,但凭借我们对本地农业的了解,我们仍具有地区优势,必须走自己的路。”张晶波说。

“做电商,俺们煤城没有鲸鱼、大象,难道还没有蜜蜂吗?”孙晓辉喜欢用这个比喻形容“蜂群”一般涌入的创业者,依托其他电商平台学习发展是“借巢引蜂”,打造自己的电商创业园为“筑巢养蜂”,放手成型的创业者走出创业园带动更多人创业则为“引蜂出巢”。

密码三:新速度、新环境、新思维

一个投资35亿元的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0天,被当地干部称为“双鸭山速度”。在宝清万里润达粮食仓储加工项目现场,粮食收储已经开始,供粮户免费就餐的食堂也已开灶,办公区内井然有序。负责这项工程的副总经理姜立新说:“项目的推动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的高效。”

“宝清县创造这样的‘双鸭山速度’来之不易。”宝清县县委书记尚德龙说,在项目建设期,县主要领导“一天一会”进行督战,发改局等县有关部门到现场办公,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实时进行解决。该项目目前已解决当地400余人就业,其中不少是当地的大学毕业生。项目完成后预计能安排1300余人就业。

原标题: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老煤城黑龙江双鸭山何以“逆生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