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补贴下降、原材料持续涨价、毛利率不断下降等已经成为动力电池产业的代名词。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让整个锂电池产业链都处于亢奋之中,但是不断下降的毛利率和原材料的持续涨价,还是让动力锂电池企业直呼“受不了”! 显然,如何控制成本,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那么,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正负极材料供应商、电池供应商、设备供应商、车企等动力电池产业链各个企业都如何看待原材料涨价?价格趋势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又存在哪些发展难题? 12月9日,2016高工年会电动车专场在深圳沙井维纳斯皇家酒店隆重举行。在上午由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博士主持的《G20-锂电峰会成员发表产业趋势展望》环节,来自福斯特总经理蔡栋、五洲龙副总经理邓先泉、中兴派能副总经理谈文、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斯特兰总经理李士祥、新宙邦总工毛玉华、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纽米科技董事长刘和兴、深圳斯诺董事长鲍海友、兴能新材营销总监代洋杰、天能锂电董秘山忠顺、迈科新能源CTO宋晓娜等13位G20成员,共同针对“原材料持续涨价,补贴下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了哪些问题?”、“锂电池材料技术路线之争”等话题展开讨论,共同寻找未来动力电池产业链突围之路。 动力电池企业 福斯特总经理蔡栋认为,2016年是政策变化最频繁的一年,也是最波动的一年,这为电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题。同时,补贴政策迟迟未出,导致电池企业回款难,同时还存在库存、应收账款高、成本压力大等问题。 而迈科新能源CTO宋晓娜表示,由于政策导向问题,许多企业都急于突破能量密度的要求,可能会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国家政策本意是规范行业的发展,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发展,但是政策变动太快、太快,企业将难以跟上政策步伐,最后苦不堪言。” 另外,天能锂电董秘山忠顺认为,2017年是极具机遇与挑战的一年,锂电池产业主要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成本压力。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飞涨,但是下游的电池价格并不能实现同步上涨,这是锂电池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国家对动力电池的要求及标准不断提高,近期工信部也发布了多项关于动力电池的要求,其中,有提到“锂电池企业产能必须达到8GWH”的要求,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大洗牌,一部分企业或从此退出发展舞台。“天能明年将有两个新厂(产能为5GWH)正式投产,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细化服务标准。” 中兴派能副总经理谈文表示,中兴派能的业务比较多元化,涉及电池产业链的部分也比较多,主要产品包含储能电池和锂电池。但是,中兴派能的储能电池主要还是运用在家电储能上,大型储能还在研发当中。 整车企业 五洲龙副总经理邓先泉则认为,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对于整车企业来说,首先是希望电池厂能够注重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其次,希望电池厂能够加强与整车企业的沟通协作,统一发展目标,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等。 正负极材料企业 一直以来,动力锂电池存在技术路线之争议,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的技术路线之争更是激烈。张小飞向G20正负极材料企业提出“磷酸铁锂未来的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将如何变化?”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斯特兰总经理李士祥提到,天津斯特兰在磷酸盐正极材料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年,在磷酸盐正极材料方面一直以“高容量、高压实、高倍率”为标准。“我们认为,未来磷酸盐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方面的运用将越来越多,尤其是商用车动力电池领域。” 同时,他认为,磷酸铁锂在能量密度、容量、压实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磷酸铁锂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很大。 而深圳斯诺董事长鲍海友则表示,硅碳材料是未来的方向,未来两年内,石墨类仍然是主流。 斯诺公司做负极材料已经12年。鲍海友认为,目前国内在硅碳材料的运用上,还需要解决一致性等问题。同时,硅碳材料还需要正极的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兴能新材营销总监代洋杰则表示新能一直坚持做钛酸锂材料,在四川有锂矿和锂盐厂,涉及材料、电池及纯电动车的租赁服务。“我们始终坚持在钛酸锂材料及产品的细分领域耕耘,目的就是打造世界知名的钛酸锂材料企业。” 隔膜企业 2016年,隔膜方面的发展迎来了较大的突破,已经实现了85%的国产化。隔膜企业代表--纽米科技董事长刘和兴表示,隔膜还远未跟上电池的发展脚步,产能、功能化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开发。纽米科技已经横跨了干法和湿法,技术方面已经与国外非常接近,但产能还是有所差距。未来,纽米科技将加大隔膜功能化及涂布方面的技术提升。 沧州明珠副总经理谷传明则认为,国内隔膜方面的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主要差距还是在稳定性、一致性和规模等方面。沧州明珠将干法、湿法、陶瓷涂布定为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共同滚动均衡发展。 另外,谷总提到,在四大材料中唯一没有涨价的就是隔膜,为国产电池降低成本作为了较大贡献。 电解液企业 电解液方面,新宙邦总工毛玉华表示,连续几年,新宙邦的电解液产品出口比重已经超过40%,客户包含三星、LG、松下、索尼等世界知名企业。 铜箔企业 诺德股份副总经理陈郁弼介绍,最近一个月,因为美国川普的上台,铜箔原材料的价格由3.7万元上涨到4.7万元,未来还将持续上涨。从加工费用方面来讲,价格变化取决于市场供需。而从锂电池产业的规划来说,铜箔的供不应求情况还将持续。 诺德股份作为中国铜箔企业领头羊的地位,未来将持续扩大产能。在加工费部分,虽然说铜箔占整个电池的成本不到10%,但诺德股份陈郁承诺将尽量维持价格的平稳。 设备企业 设备企业方面,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介绍,先导智能近几年赢得了快速发展,其卷绕机已经替代日本、韩国设备。 他还表示,先导智能的设备已经成功用于宝马、大众等企业,同时特斯拉提供锂电池卷绕机。“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做出贡献。”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剑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应“取长补短”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四川锂矿资源的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补齐整车制造环节的短板。四川在新能源产业链方面具有独特的领先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与欧洲投资银行(EIB)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该倡议包括30亿欧元的公共资金,以支持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制造业。此次合作将获得欧盟创新基金2亿欧元的资金(贷款担保)用于InvestEU计划。此外,今天还宣布通过创新基金提供10亿欧元的补助金,用于支持电动汽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其中名单包括四川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成德眉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攀西钒钛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原文如下:关于公布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的通知川经信规划函〔2024〕539号各市(州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欧盟计划根据各国的电力结构来衡量电池生产的碳足迹,这引起了德国汽车行业的担忧,他们担心这种计算方法可能会打乱德国扩大电池产能的计划。欧盟委员会要求制造商在2025年2月前公布电池生产的碳足迹,国家电力结构将是关键标准,而不是特定生产地点使用的实际电源。例如,North
几乎没有本土电池公司的加拿大,在中国锂电池产业界存在感并不高。若不是当年宁德时代“截胡”赣锋锂业,加价抢购加拿大锂业公司千禧锂业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很难注意到这个所谓的“中等国家”。不过,凭借丰富的锂、镍等矿产资源和优惠的激励政策,加拿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当地投资电池产业。目
韩国媒体日前报道,LG新能源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建造第3座电池厂的计划暂停,预计将视市场状况再决定重启工程的时机。此前信息显示,该工厂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由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的合资公司UltiumCells投建。工厂自2022年6月动工,投资规模达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原定在今年年底完工,2025
6月14日,由晋景新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景新能”)携全资子公司晋扬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扬国际”)联合主办的“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动工仪式”在香港环保园T2及T3地段举行。据悉,该处理设施将采用自动化系统的生产线,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锂电池资源循环再造。项目预计于202
据宜宾日报消息,近日,宜宾三江新区与法国达索系统正式签约,双方将依托宜宾世界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基础,以及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在动力电池领域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在宜宾三江新区建设动力电池仿真及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据介绍,达索系统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年产值约500亿元人民币,在
5月30日上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小利在创新联盟2024年度大会上发布《2023-2024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的运行特点,并展望了2024年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
5月30日上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在创新联盟2024年度大会上发布《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面向2035发展框架研究报告》(下称《2035发展框架》),为动力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清晰的战略指引。《2035发展框架》旨在应对全球气候政策框架推动下的绿色转型趋势,确保我
动力电池领域龙头效应凸显,今年前4月,TOP10装车量占比达96.0%,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其中的5家A股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又有怎样的竞争优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消息,今年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20.6GWh,累计同比增长32.6%。企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7月3日,贵州鑫茂年产14万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造基地项目(一期)点火仪式举行。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整体设计规模为年产10万吨石墨负极材料和年产4万吨正极材料;是全球唯一产业化的正负极材料物理法回收利用项目,也是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8日,华阳集团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厂房顺利封顶,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对项目早日投产具有重要意义。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是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是我省2023年“三个一批”重点工程之一,是华阳集团践行“双碳”目标,落实省委省政府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27日,湖南省工信厅发布了《湖南省工业企业扩能升级重点项目(第一批)》的通知,共计150个项目。其中包括湖南镕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镕锂新材年产5万吨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2.4Gwh)建设项目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
近日,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化资本领投,老股东追加,华安嘉业、瑞兆资本、世嘉闻华等机构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市场拓展、产能提升,持续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竞争优势。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鑫茂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1日,安徽省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针对民建提出的关于加快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助力我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到,围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形成包含全部中游产业和下游应用端的高端储能产业链,重点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电池PACK等产品,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6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布《2023年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提出要依托大型风光基地配套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推动一批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构建从矿产资源到地面储能站的全产业链储能产业。原文如下: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下达2023年全
7月13日,河北衡水市政府发布《衡水市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方案》提出,重点打造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四大产业。新型化工材料产业:依托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冀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州经济开发区、故城经济开发区、景县高
6月8日贝特瑞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均有布局,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实现吨级以上订单,具备了量产供货条件;目前,公司推出的“探钠350”负极材料比容量可达35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0%,贝钠-O3B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45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未来,公司将
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3)于2023年5月16-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的因素冲击,但新能源行业成为国内诸多行业发展不景气背景下最亮眼的星。借助产业全面复苏的趋势,CIBF2023活力迸发、
4月26日,华阳集团召开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研评审会,邀请专家学者从技术的可行性、项目的必要性、投资的经济性及风险性等方面把脉会诊,并通过项目可研报告。
2月13日,2025年四川省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本次现场推进活动的重大项目共2956个,总投资11318亿元,活动现场推进项目分为三大类,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和民生社会事业及其他项目。其中,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数量最多、总投资最大、占比最高,共1341个,总投资6332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1日晚间,恩捷股份发布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亏损5.15亿—6.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5.27亿元。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恩捷股份表示,因近年来公司所处的锂电池隔离膜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下游降本压力,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价格及毛利下降。同时,基于谨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1日晚间,恩捷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恩捷”)与LGEnergySolution,Ltd.(以下简称“LGES”)签订《供应协议》,基于双方长期稳定的全球战略合作,LGES预计2025年至2027年在全球市场向上海恩捷(含其控制的关联公司)采购约35.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针对“固态电池的研发已经不用隔膜,是否会影响本公司的业绩,公司未来如何面对固态电池占领市场的未来?”的问题,恩捷股份表示,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市场情况和研发情况进行前瞻性技术研发布局和储备。公司布局了半固态电池隔膜产品和全固态电池电解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28.6%,达到227.5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达到174.9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达到52.6亿平米。从不同类型隔膜出货量来看,EVTank统计数
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锂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锂电池隔膜作为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其技术创新备受瞩目。以星源材质推出的超快充纳米纤维复合隔膜为例,这一新型隔膜在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方面的显著提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回顾历史,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星源材质12月24日公告,子公司英诺威(新加坡)有限公司(下称“英诺威”)与珠海冠宇基于面向全球市场及未来更多方面深入合作、共同发展,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公告显示,双方将在锂电隔膜材料生产、开发、加工、销售等方面,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全面的合作。2025年至2031年期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恩捷股份公告,下属子公司SEMCORPHungaryKft.与UltiumCellsLLC签订材料供应合同。根据合同,UltiumCellsLLC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向SEMCORPHungaryKft.采购不超过6625万美元的锂电池隔离膜,具体以采购订单为准。其公告显示,UltiumCellsLLC是LG化学和通用汽车共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大东南12月1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锂电池生产线目前仍处于闲置状态。锂电池生产线大部分设备经过部分改造可以使用,但因闲置过久,技改很难达到品质要求。公司现仍以各类薄膜主业为主。对于提问贵司锂电池隔离膜6000万平方米/年的产能是否己扩容?,大东南回应称,锂电池离子隔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8日,威尔泰公告,公司计划出售其仪表业务相关全部资产,资产出售交易对方为紫竹科投,并同时购买紫江新材的部分股权。据其披露信息显示,威尔泰拟出售下属两家子公司100%股权——上海威尔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和上海紫竹高新威尔泰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负责经营仪表业务
固态电解质膜能否独立成为锂电新环节?产业化面临哪些关键挑战?11月以来,隔膜企业星源材质接连宣布两项在“固态电解质膜”领域的重要合作;同一月份,电池企业太蓝新能源推出“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以及两家企业代表的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微妙关系,要厘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