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企业正文

收购败北险企从中作梗?董明珠这回押上10亿“全部身家”

2016-12-16 08:42来源:中国企业家作者:梁宵关键词:董明珠珠海银隆格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董明珠坦陈格力电器从2012年底就开始进行新能源电池的研究,但是4年多了也没有什么进展。“格力电器缺少的是电池技术,而银隆缺乏的是资金,以及更有效率、更先进化的管理,”在董明珠看来,银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致命”的,而资本将会撬动银隆的技术生命力。

除了技术上的认同,董明珠和魏银仓在行事风格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快人快语、说话干脆利落,比如提到电池的安全问题,魏银仓甚至有些口无遮拦地指出“三星一直爆炸,苹果也快了。”而董明珠则在后面的演讲中以特斯拉的例子呼应:“大家说特斯拉很牛,但是我买的特斯拉电池三年不到就得换了。”

“我今天在这里代表银隆说一句话,你用了银隆车,十年保证不换。”在银隆的主场,董明珠毫不客气地以“主人”自居。

收购败北 险企从中作梗?

董明珠对银隆一直志在必得。

2016年3月份,格力电器就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新能源汽车公司;11月1日,“董明珠自媒体”公号上甚至提前“恭喜格力银隆牵手成功”,但不久,这场长达9个月的“眉来眼去”却以遗憾收尾:格力电器终止了对珠海银隆的收购。

“那天股民表态的时候,我们现场99.9%多都通过了,尽管大家认为这个收价高了一点,不太满意,但是对技术还是认可的。”董明珠在论坛上指出格力电器收购失败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小股东的异议,而是“不应该举牌的举牌了。”

按照收购计划,格力电器拟以15.57元/股的发行价格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97亿元的配套资金,其中,董明珠个人出资9.37亿元,增发完成后其个人持股比例上升到1.3%,超越前海人寿成为当时公司第四大股东,从其后前海人寿突如其来的频繁举牌、持股一度接近5%来看,一位接近格力电器的人士所言的“险企从中作梗”而扰乱收购计划似乎不无道理。

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也避免了格力电器陷入旷日持久的一场恶战中——对这样一个家电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进入战线未免太长了;但对董明珠来说,这才是企业真正的未来,此后她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一定要造新能源汽车”。

而今,董明珠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来接棒“造车”的梦想,是为格力电器未来可能的收购铺路?还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事业起点?现在看起来,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延伸阅读:

【心声】王健林:储能技术不够成熟但我依然要投资

原标题:董明珠押上10亿“全部身家”:银隆到底好在哪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董明珠查看更多>珠海银隆查看更多>格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