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近日获悉,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地方标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表示,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的要求,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该规程。
该规程共分 6 章和 6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充电基础设施规划;5.充电基础设施设计;6.能源利用及运营管理。
前 言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的要求,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 6 章和 6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 4.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5.充电基础设施设计; 6.能源利用及运营管理。
本规程由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工作。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 36 号楼,邮编: 100120)。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联系电话:( 010) 68017520,邮箱:bjbb3000@163.com。
1 总 则
1.0.1 为推广北京市电动汽车使用、规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以及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社会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
1.0.3 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EV)
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动力电源源于可充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不包括室内电动车、有轨及无轨电车和工业载重电动车等车辆。
2.0.2 非车载充电机 off-board ger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并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的充电机。若无特别说明,本标准所指充电机均为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2.0.3 交流充电桩 AC ging point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2.0.4 充电站 EV ging station
采用整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场所,主要由三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至少有一台非车载充电机,以及相关的供电设备、监控设备等组成。
2.0.5 供电系统 power-supply system
为充电站提供电源的电力设备和配电线路组成的系统。
2.0.6 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应用信息、网络及通信技术,对充电站内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2.0.7 基本车位 basic parking space
满足车辆拥有者在无出行时车辆长时间停放需求的相对固定停车位。
2.0.8 出行车位 travel parking space
满足车辆使用者在有出行时车辆临时停放需求的停车位。
3 基 本 规 定
3.0.1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 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域规划的要求;
2 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城镇规划相协调;
3 符合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
4 积极稳妥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技术创新。
3.0.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应与本市电动汽车发展规划相适应,与电动汽车应用发展协调配套推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满足当前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求,充分保障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供给。
3.0.3 按照用电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供电条件,统筹兼顾,合理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 兼顾经济合理及操作、施工与维护的便捷。
3.0.4 充电基础设施应与建筑系统有机融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0.5 应高效发挥建筑信息化设施的功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智能微电网技术, 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4 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4.1 规 划 布 局
4.1.1 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桩充为主、换电为辅、快慢充相结合、集中有序管理” 的原则,逐步形成“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方便使用”的充电网络体系。
4.1.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停车规划及与专用车辆相关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加油站规划等。
4.1.3 在新建用地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应根据电动汽车发展需求核算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模, 落实配建指标, 提出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4.1.4 在新建用地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中, 应确定电动汽车停车场平面布局和停车位规模,提出交通组织及出入口设置方案。
4.1.5 不同性质建筑配建停车场应结合电动汽车发展需求、停车场规模及用地条件, 配建不同比例的电动车位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条件。
4.1.6 对外服务的公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需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设置 1:5至 1:10 不同比例的快速和慢速充电设施。
4.1.7 自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宜按照“一车一桩、桩随车走”的原则设置慢速充电设施。
4.1.8 电动汽车停车位及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难等因素。
4.2 建 设 选 址
4.2.1 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等专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应设置在专用场站的停车场中,出租车、货运车、旅游车等电动汽车可参照执行。
4.2.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应建于如下地点:
1 高速公路服务区;
2 居住、商业、办公、医院、文体等民用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3 旅游场所配建停车场;
4 城市社会停车场。
4.2.3 应结合加油站建设加油充电共建站。
4.2.4 宜充分利用就近的供电、消防及防排洪等公用设施设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4.3 配 建 指 标
4.3.1 在公交、环卫等专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中, 8 吨及以上的大型电动汽车根据实际需求可建设充电站或设置充电桩, 8 吨以下的小型电动汽车宜设置充电桩。
4.3.2 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应设置不低于 5 个电动汽车停车位及快速充电设施。
4.3.3 新建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指标
1 居住类建筑应 100%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同时不低于 18%的停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达到投入使用条件, 居住区配建访客停车位亦按同等比例配建。
2 办公类建筑应按照不低于 25%的停车位比例配建充电基础设施。
3 商业类建筑应按照不低于 20%的停车位比例配建充电基础设施。
4 其他类公共建筑应按照不低于 15%的停车位比例配建充电基础设施。
4.3.4 旅游场所应按照不低于 15%的停车位比例配建充电基础设施。
4.3.5 社会公共停车场、换乘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 20%的停车位比例配建充电基础设施。
4.3.6 满足加油区域与充电区域的安全间距,保证加油车辆与充电车辆的交通组织顺畅, 建设加油充电共建站。充电基础设施以快速充电设施为主。
1 新建加油站中宜设置不低于 4 个电动汽车停车位及快速充电设施。
2 占地面积在 1500 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加油站具备改建为加油充电共建站的条件, 宜设置不低于 4 个电动汽车停车位及快速充电设施。
5 充电基础设施设计
5.1 场 地 设 计
5.1.1 场地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 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的选址宜充分利用就近的供电、消防及防排洪等公用设施。
2 选址不应靠近有潜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地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的有关规定。
3 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4 不应设在低洼和有可能积水的场所。
5 环境温度应满足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正常充电的要求。
5.1.2 充电设施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 充电设施的布置不应妨碍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2 充电设备应结合停车位合理布局,便于车辆充电。
3 充电设备与充电车位、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满足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4 采用壁挂式安装的充电设备,设备中心线距地面应为 1.5 米,宜采用上进线方式。
5 充电设备采用落地式安装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户外停车位安装的充电设备基础应高出充电场地地坪 0.2m 及以上,底座基础宜大于充电设施长宽外廓尺寸 0.2m。
2) 宜考虑立体停车库楼面的承重要求。
6 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的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充电设施标志与设置》 DB11/Z823。 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标识制作工艺参照附录 C。
5.1.3 场地选址应符合如下条件:
1 室外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都宜选取相对数量较为集中的停车位区域设置
充电停车位;
2 地面充电停车位应设置在出入便利的区域,不应设置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和公共活动场所附近;
3 地下充电停车位应尽量设置在靠近地面层区域,尽量不要设置在主要交通流线附近。
5.1.4 应对集中设置的充电停车位进行统一管理,安排管理人员或电子监控摄像对充电停车位全天候监视。
5.1.5 社会营业性充电停车位建议配置管理用房,管理用房可结合配电室、监控室、消防室、安控室等用房综合考虑。
5.1.6 充电停车区域应在重要位置设置停车充电引导系统,引导系统包括入口指示标识、道路引导标识和停车充电标识。
1 入口指示标识应设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
2 道路引导标识应在主要通行道路路面上标出;
3 停车充电标识应在停车位地面和上方设置;
4 各类标识的具体设计可参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充电设施标志与设置》 DB11/Z823, 充电桩标识系统典型设计参见附录 B。
5.1.7 不同区域类型应酌情配置直流充电桩与交流充电桩的比例;不同种类充电车位应分开布置。
1 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应以交流充电桩(慢充)为主,直流充电桩(快充)为辅进行合理布置;
2 商业建筑、对外交通区应以直流充电桩(快充)为主,交流充电桩(慢充)为辅进行合理布置;
3 社会停车场、停车楼的交流充电桩(慢充)和直流充电桩(快充)配建比例按实际情况确定。
5.1.8 充电接口设置遵循因地制宜和节省空间原则。交流充电接口建议设置在停车位安装停车挡方向的中间位置;直流充电接口建议采用一桩多充式,宜设置在辐射范围停车位安装停车挡方向的中间位置。根据室内、室外等不同位置的停车场,充电桩位置典型设计参见附录 A。
5.1.9 电力设备的防火
1 变压器室、配电室、户外电力设备的耐火等级、与其他建(构)物和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GB50229-2006 的规定。
2 电力设备的消防安全要求应符合 DL5027 的有关规定。
3 电力电缆不应和热力管道、输送易燃易爆及可燃气体管道或液体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4 对于带电设备,应配置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配置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5 根据不同的储能装置,应配置专用灭火器;如没有专用灭火器,应根据起火物质特性配备用于隔离的措施(如干砂覆盖)。
5.2 电 气 设 计
5.2.1 充电设施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充电机(桩)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32(室内)或 IP54(室外)。
5.2.2 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社会停车场(含 P+R 停车场) 等场所配建充电设施计算负荷应纳入变压器总容量中。
5.2.3 充电设施配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中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低压接地系统宜采用TN-S 系统。
2 低压进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宜采用断路器。来自不同电源的低压进线断路器和低压分段断路器之间应设机械闭锁和电气联锁装置,防止不同电源并列运行。
3 低压进线断路器宜具有短路瞬时、短路短延时、长延时三段保护功能,并具有接地保护功能。低压进线断路器宜设置分励脱扣装置,不宜设置失(低)压脱扣装置。
4 非车载充电机、监控装置以及重要的用电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交流充电桩可采用树干式供电或放射式供电,多台交流充电桩的电源接线应考虑供电电源的三相平衡。
5 向交流充电桩供电的电源侧低压断路器宜具有短路保护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其剩余电流保护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0.1 秒。
5.2.4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低压电力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也可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类型。
2 主干线截面应具有较强适应性,按照远景目标一次选定,电缆线路导线截面应根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并留有一定裕度。
3 室内电缆线路宜采用桥架或穿管方式进行敷设;室外电缆线路宜采用电缆沟槽或穿保护管埋地方式敷设。保护管应满足抗压要求和耐环境腐蚀要求。
4 低压三相回路宜选用五芯电缆,单相回路宜选用三芯电缆,且电缆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5 电力管线与其他市政管线之间的平行或交叉距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电缆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 的相关规定。
6 新建停车场应将低压电源引至充电车位区域附近,并设置配电箱,配电箱至充电设备应预留电缆路径。
7 充电设施通讯线缆应单独穿管敷设,宜与电源线路采用同一路径。
5.2.5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采取有效的电能质量治理措施,减小对建筑配电系统和公用电网的影响。电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 GB/T 29316 的要求。
5.2.6 充电设施电能计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GB/T 29318 和《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 GB/T 28569 的相关规定。当充电设施具备多个时充电接口时,每个接口应单独配置电能表。
5.2.7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GB 50966 的相关规定。小型充电基础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监控系统结构。
5.2.8 防雷系统设计应符合如下要求:
独立建设的充电设施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如与其他建筑物共同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并经计算确定其防雷级别。充电设施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入侵和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措施。
5.2.9 接地要求:
1 充电设施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装置,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
2 利用混凝土中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下部在室外地坪 0.8 m~1 m 处引出一根镀锌钢导体,作为人工接地体的外引点。成组布置的充电桩采用 TN-S 接地系统,其 PE 线与供电侧的接地装置连接。
6 能源利用及运营管理
6.1 能 效 指 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5月21日,南山铝业发布公告称,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00万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龙口南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停车棚及地面等闲置空间建设光伏能源,现已取得由龙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营业执照。龙口南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旅游公路成双环,绝美山海景相连。自2024年底以来,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以下简称“环热旅游公路”)正式通车以来,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共同串起全岛双环结构旅游公路网,沿线设施及服务不断完善,促使海南自驾热度不断上升。“一张网”APP护航绿色出行畅游无忧在海南,每两辆车就有一辆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市人大代表关于充换电服务建议的答复。上海发改委表示,目前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上限为每千瓦时1.3元,2024年全市公用场站服务费中位数为每千瓦时0.42元,仅为价格上限的32%。为促使企业合理定价,上海还将通过引导与监管结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关于补能路线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展开。兆瓦级超充技术兴起,对换电模式构成挑战,而宁德时代动作频频,先后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加码换电。5月18日,宁德时代发布以“75号重卡标准换电块”为核心的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瞄准干线物流场景中电动重卡运营效率的提升,以期
导语2025年5月1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问题的批复,明确新能源汽车向电网反向放电的电价标准为0.453元/度乘以系数(具体请点击本周《一周圈内事》了解)。这一政策不仅让“电动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更进一步,也代表着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再提速。随着车网互动商
“充电小程序扫码系统运行正常,充电枪接触性良好,可正常使用……”5月2日,宽城公司城关供电所朱建东、王建军在金山公园检查充电桩设备,确保客户在五一期间用上“放心桩”,充好“放心电”,助力“放心游”。据了解,为保障充电桩的正常安全运行,宽城公司党员服务队对辖区内充电桩的设备设施进行详
旅游公路成双环,绝美山海景相连。自2024年底以来,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以下简称“环热旅游公路”)正式通车以来,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共同串起全岛双环结构旅游公路网,沿线设施及服务不断完善,促使海南自驾热度不断上升。“一张网”APP护航绿色出行畅游无忧在海南,每两辆车就有一辆新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湘能电投(岳阳)发电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谌浩洪,注册资本164185.6万人民币,由湖南湘投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陕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30%。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
近日,从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间,该公司所属充电站累计服务新能源汽车车主5.48万次,充电服务设施累计完成充电量120.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20%。这得益于该公司构建的服务绿色交通转型的“超充+快充+车网互动(V2G)”立体充电服务网络。自2023年9月18日投运下花园服务区(拉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5日,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文件适用于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设计,其中对于选址、空调、电气、消防安全等都做了详细规定。规划加油加气站
8月28日,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推动乡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提到,积极推动创新示范,推广“光储充”项目建设,发挥光伏消纳、功率调节、充电补能综合效用。推动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充电补能、反向放电、电池体检于一体的“光储充放
8月5日,山东滕州对“关于开展村级智能微电网建设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2024年向上级争取了1.3亿元专项投资,争取资金全市第一。计划升级改造18个乡镇110个台区,新建改造低压线路66.8公里,新增变压器110台,增容46兆伏安,进一步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光伏接纳能力,加强用电服务保障。同时提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湖南发改委公布了省政协代表关于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的提案答复。湖南发改委表示,并加大政策支持,调整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用户低谷时段充电。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现将计划予以公开发布。江西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5月7日,福建龙岩印发加快构建龙岩市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龙发改规〔2024〕2号),其中提到,加快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强化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调控能力。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能力。还指出,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与园区、楼宇建筑、家庭住宅等场景
3月8日,福建省发布加快构建福建省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闽发改规〔2024〕5号),其中指出,在输配电网基础好的大型村镇、易地搬迁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地区,规划布局充电网络。放宽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方案明确,到2025年,构建城市面状、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6日,河南安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安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且覆盖全市的智能充电网络,市区建成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同时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纳入电力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3年12月29日,潍坊发改委发布《潍坊市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万辆,全市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1.34万台和5万台以上。到2025年,公共充换电站保有量达到300座以上,全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28日,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茂名市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活力。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汽车综合展销活动。开展2024年购买汽车补贴活动。鼓励企业开展汽车(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活动。鼓励油品公司开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6日,广西柳州市政府印发《柳州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升级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2023年到2025年,新建充电基础设施1万个,其中:2023年建成3000个;2024年建成3400个;2025年建成3600个。到2025年,实现充电基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京市首个公共机构全场景微电网项目正式投运。据悉,该项目实施地点为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在管委会户外,南京市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场站已经建成,站内设置了4台V2G充放电一体充电桩,用来开展车网互动实用运营模式验证。在管委会大楼内,新能源项目覆盖总面积约3810平方米,总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1973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1729件,新能源领域244件。从被投诉对象看,国家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1973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1729件,新能源领域244件。从被投诉对象看,国家
5月20日,国网冀北经研院撰写的一项案例《“承德绿动零碳先行”冀北地区争创零碳城市实践案例》入选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城市电网零碳发展”分论坛的国网宣传册,成为国网公司发布的十个代表性项目之一。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城市电网零碳发展”是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