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线路巡检存在环境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低、多学科交叉难度大等问题,现阶段无人直升机巡检主要依赖于人工地面操作,为了提高巡检效率和安全性,研究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技术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了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概念,分析了无人机全自动巡检的必要性,论述了实现复杂环境下大型无人机超低空、超视距安全巡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实时差分定位、无人机中继通信、自主避障、高精度位姿测量、吊舱自动追踪、飞行计划和航迹规划、任务规划和任务控制等,并将大型无人直升机全自动巡检技术首次应用于我国电网输电线路巡检,巡检结果验证了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技术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建立了一种高效、智能、全新的电力巡检模式,该项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提高我国电网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0.引言
为实现电网安全运营,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或特殊巡检工作,以便及时发现输电设备的紧急或重大缺陷,排除线路通道的外部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设备事故或外力破坏事故。但迄今为止,我国电网输电线路仍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检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巡检效率低,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发展和安全运行的需要。有人直升机巡检作为目前一种相对成熟的巡检技术,已在我国电网推广应用。但有人直升机巡检存在一次性投资大、巡检成本高、机载人员安全风险高、对飞行员技术水平、心理承受力要求高以及高空域管制等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复杂地形条件和各种特殊灾害条件下的巡检需求。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提供了条件,同时高性能、轻小型机载传感器的出现,以及自动控制、导航定位、测控通信技术的进步等,极大地促进了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技术的发展,随着电网输电线路规模化巡检需求的发展,大型无人直升机由于具有巡检距离长、载荷能力大,可装载高性能、多种传感器对输电线路进行长距离巡检等优点越来越引起重视。无人机搭载巡检设备巡线具有投资小、巡检成本低、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有人机巡检和复杂地理条件下人工巡检安全风险高、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可实现对输电线路安全快速的巡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成为电力巡检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常用的无人机巡检模式大多为短距离、程控飞行辅以自动定向拍照,具有光电吊舱的无人机则采用人工地面控制吊舱的方法,将吊舱对准巡检目标进行观察。这种模式在小规模应用条件下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但是利用大型无人直升机进行长距离输电线路多传感器巡检工作,由于线路较长、工作时间长、操作设备多,如果采用人工地面控制吊舱作业方式,工作强度将非常大,作业人员高度紧张、容易疲惫出错。
由于长距离巡检一般采用中继通信,存在较大传输时延以及图像丢失或传输质量差等问题,人工地面控制对线路目标进行准确跟踪和精细巡检难度大,无法保证整个巡检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开展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技术研究。本文提出了大型无人机电力线路全自动巡检理念,概述其技术内涵。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实现大型无人机自动安全飞行、大型无人机多传感器自动任务检测的关键技术,并将全自动巡检技术首次应用于电力线路规模化巡检,巡检结果验证了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技术的有效性。
1.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技术概述
目前,我国电网中、小型无人机电力巡检逐步达到了实用化水平,但存在巡检距离短、载荷能力小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电网输电线路规模化巡检的需求。大型无人直升机巡检距离长、载荷能力大,具备装载高性能、多种传感器对输电线路进行长距离巡检的可行性。采用大型无人机进行长距离输电线路巡检,必须同时解决无人机复杂地形下的飞行安全和海量数据的高效采集问题。大型无人机是高度智能化系统,必须充分利用其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巡检过程中较多的人工干预不仅会降低巡检效率,还会降低飞行安全性。因此,大型无人机电力线路全自动巡检技术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大型无人直升机按事先制定的飞行计划和航迹规划,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全自动、超低空、超视距安全飞行;
2)大型无人直升机机载多传感器任务设备按事先制定的任务规划,全自动执行线路设备和通道检测任务,巡检过程传感器自动检测,完全无需人工干预。除此之外,大型无人机全自动巡检还包括开发无人机巡检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对无人机自动采集的可见光、红外、紫外、激光点云等海量多源巡检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智能诊断或人工交互诊断,提高线路缺陷隐患诊断效率。限于篇幅,这部分内容另文论述。
2.大型无人机自动安全飞行技术
2.1实时差分定位
为保证复杂地形条件下无人机超低空、超视距安全飞行,需要采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本文采用差分定位提高GPS定位精度。差分定位系统由3部分组成:基准站接收机、差分数据链路和差分流动站接收机。差分定位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本文选用的差分基准站接收机,可提供米级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基于GNSS差分数据链路接收差分改正数据,进行实时差分改正。GNSS差分数据链路由地面测控车和飞机之间提供专用差分频道构成,与飞行控制链路共享链路带宽,当直接通信受到影响时,可控制链路控制软件,选用中继设备接收差分数据。流动站实时接收基准站的差分数据,与本地接收的GPS观测数据构成差分观测,实时改正观测误差,获得高精度的差分定位结果。基于上述原理,可以使定位精度提高到厘米级,从而为无人机安全自动飞行提供有力保障。
2.2无人机中继通信
为克服地形阻挡、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输电线路强电磁干扰等因素对无人机通讯链路的限制,研制了电力巡检无人机数据链路中继系统,为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长距离、超视距飞行以及实时图传提供稳定信号通道支持,保证无人机在巡检作业低空飞行时通信正常。通讯链路采用无线通信组网方式,图像遥测及遥控采用COFDM数字通信技术,使其具有较强的绕射能力和抗多路径干扰能力。无人机地空中继链路通信分为2种工作模式,即中继模式和无中继模式。中继模式下地面站与目标机通过中继机进行数据通信,无中继模式下地面站与目标机直接数据通信。2种模式可自动切换,以提高通讯质量。无人机中继通信示意图如图2所示。
无人机中继链路系统由地面站模块、中继机模块和目标机模块3大部分组成,使用高级编程语言编制地面站链路操控软件,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提供节点运行状态、手动调整节点配置参数、历史数据分析和存储、故障实时自动告警等功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电网全网负荷、电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203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全省供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贵州旅游用电量增速较快,特别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用电量均有大幅增长,创下新高。这不仅彰显了贵州假期文旅经济的蓬勃活
4月28日,云深处科技发布山猫M20系列机器人,这是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打造的中型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集轻量化设计、极端环境持续作业能力于一身,重新定义复杂场景下的智能作业平台。凭借AI运动控制算法,山猫M20可自主调整姿态,轻松应对坎坷山路、泥泞湿地、废墟障碍等极端环境,
在电力巡检领域,高效、精准与安全是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诉求。大疆全新发布的Matrice4T无人机,热成像、广角中长焦相机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全面升级,为电力巡检带来智能化革命。本文将深入多个电力巡检场景进行实测,解析Matrice4T如何在画质、效率和安全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电力巡检的作业模式。画面细节跃
近日,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冀北地区大风橙色预警,针对大风天气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威胁,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迅速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立即开展大风天气专项特巡工作。4月12日,500千伏霸州站的风力逐渐加大,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员工吴文影、贾剑波、魏小增、高博佳,迎着大风对霸
近日,优利德测试仪表团队携UTi384G红外热成像仪走进南方电网广东佛山周转仓,为其配电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在10kV高压电压互感器温度筛查环节,UTi384G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和现场演示效果,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精准对接需求,技术优势凸显互感器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培中心成功取得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一举获得CAAC执照培训和送考资质,解锁了无人机培训权威资质的密码,这一成就不仅有力彰显了自身实力,推动着无人机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发展,更为电力行业乃至整个无人机培训领域注
3月6日,由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公司”)授权的无人机维保中心在陕西电力科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该维保中心是大疆公司行业应用维保业务合作模式更新完善后,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单位深度合作下成立的首家无人机维保中心。同传统合作模式相比,新模式下的维保中心拥有更加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0日至11日,氢航科技联合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电科院,携大疆M350RTK氢电版(以下简称“M350氢电版”),历经两天时间,成功完成了广州市8条航线的飞行任务。此前,在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电科院领导的共同见证下,M350氢电版顺利完成飞行演示。如今,氢航科技再度开启飞行演示之旅
3月11日,重庆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渝城治办〔2025〕7号)。其中明确,加快AI赋能城市运营维护一体管控,构建供水、用电、燃气智能应用场景,关联分析各类感知设备与用户数据,实现供水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月28日,全国首套便携式中继一体无人机在吉林500千伏金庆1、2号线验收现场投入使用,无人机内置的中继技术解决了无信号区巡查、远距离信号中断难题。吉林500千伏主网架覆盖全省,输电线路巡检作业环境复杂,部分山区、林地存在信号遮挡、信号中断等问题。便携式中继一
湖南株洲将北斗产业纳入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北斗之城”。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株洲供电公司探索推进北斗技术与电网业务融合,在配电线路运行监测、输电线路通道隐患排查、机械施工安全管控等工作中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北斗遥感、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术手段,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1月21日透露,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已满10年,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双向累计输送电量合计约87亿千瓦时。其中,四川向西藏送电30.8亿千瓦时,西藏向四川送电56.4亿千瓦时。据了解,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达到4980米,沿线高寒缺氧、地质灾
10月22日深夜,在英国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29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机器人(简称“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圆满结束。在统筹协调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有11人现场参会,10余人线上参会。经过激烈讨论和深度研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报的技术报告可进入编制
近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输电自适应巡检技术,成功在内蒙古通辽市66千伏河工线完成无人机巡检。本次无人机巡检减少了现场扫描与规划步骤,一次生成自适应航线,大幅提升了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为助力提升输电线路巡检质效,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分公司成立技术攻坚团
7月25日,随着今年首个超强台风“格美”逼近,浙江南部和沿海地区风雨开始增大,温州、台州、丽水、衢州等地预计将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日来,根据“格美”台风发展态势,国网浙江电力按照“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浙江”最不利情况迎战“格美”,顶格启动防御应对机制。继7月20日发布防御台风
“220千伏桃金线32号塔,中相横担端挂点发现鸟窝一处。”近日,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输电线路运维四班班员李悦申在查看无人机缺陷智能识别系统时说道。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输电线路长度和覆盖范围日益增大,无人机巡检成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输电管
“通过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我们62天就完成了4.9万公里输电线路巡检,如用传统作业方式在这个时间上不可能完成任务。”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智能作业中心(下文简称:智能作业中心)二级助理专责赵昌友3日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通过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贵州4.9万公里输电线路,这在中国是首家。智能作业中
“线路分段巡视完毕,红外测温未发现异常,配电箱、变电器等设备运行正常。”6月26日,南疆能源(集团)新疆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在辖区特巡10千伏配电线路时说道,这是该公司迎峰度夏工作的一个缩影。迎峰度夏是电力行业的重大考验,高温、高湿、高负荷“三高”挑战也
2023年至今,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在220千伏莫博线27号至86号塔线路段安装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导轨,以一定的速度沿架空地线行驶,能够全天候开展输电线路立体化巡视,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360度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巡检设备,对输电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杆塔、线路走廊进行智能巡检。安装巡检机器人
扩博智能成立5年来,已申请并获得150余项知识产权项目。截至2021年7月,扩博智能已服务500+个风场,商业交付14000+台风机,安全飞行时间达到10000+小时。扩博博云的服务已在中国、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落地
2018年5月,南方电网全面启动工程总投资达242.6亿元的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昆柳龙直流工程西起云南昆北换流站,东至广西柳北换流站、广东龙门换流站,采用±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术。工程建成后将直接将云南清洁水电输送到广东、广西的负荷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是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该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
12月1日,记者从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获悉,该公司与大疆行业应用及合作伙伴中科智云合作,在云南昆北换流站实现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据悉,这也是国内首家800千伏超高压换流站实现无人机自动飞行巡检。无人机实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巡检据介绍,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