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3自主雷达避障
为保证无人机超低空、超视距复杂环境下的安全作业,需要实现自主避障预警。本文研发了一种多功能、带伺服机构的毫米波雷达避障系统,全面优化了雷达避障策略。该系统可以全天时、全天候探测高压线路导线、铁塔、树木和丘陵等物体,具有足够的机动避障时间;避障系统能对200m范围内的导地线级障碍物进行自动识别和自主避障,实现障碍避让或悬停返航等避障策略;采用毫米波雷达,可以在在不显著增加无人机载荷的前提下,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雷达避障系统采用举手表决制对障碍物进行检测,即在巡检过程中,飞控器实时扫描避障系统数据,扫描周期为20ms,100ms内扫描5次,如检测到3次障碍,则判定障碍物存在。飞控避障流程如图3所示。
采取的避障措施包括:1)首先判断障碍物距离,在一定范围内(该范围根据当前飞行速度决定,速度越小,相应的避障距离越小)进行避障动作,否则继续巡线;2)障碍物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飞控系统发送避障指令,即直升机减速同时拔高4m,且直升机高度调节到位后才进行下一次避障检测;3)同一航段中允许两次避障动作,第三次检测到障碍物时则判断该航线设置存在问题,不适合继续作业,此时直升机先减速滞空,待速度降为零后原地拔高到安全高度(该安全高度由遥测软件上传),以15m/s速度返回至起飞点;4)直升机在本航段的避障次数不影响下一航段的避障计数,即进入下一航段飞行后,避障次数清零;5)直升机在本航段避障后,拔高到一定高度,不影响下一航段巡检目标点高度,即在下一航段中如果没有障碍物,目标点与避障前的目标点高度一致。
2.4飞行计划和航迹规划
为满足无人机全自动巡检的需求,事先应按照电力线模型和地形数据进行飞行计划和航迹规划。电力线路分布交错复杂,作业区域内干扰电力线可能对无人机安全产生威胁,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巡线航迹与电力线交叉,二是巡检航迹到其它电力线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为保证无人机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巡线航迹布设后需对以上两种情况进行检测并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计算巡线航迹上某一航迹点T到所有电力线段的距离,当小于离线安全距离时,将此段电力线标记为(预判)可能影响巡线航迹的干扰线。
2)以当前航迹点T为中心,沿巡线走向及其垂直的四个方向,以离线安全距离为长度作四条线段,分别与所有电力线段进行交叉判断。
3)当四条线段皆与当前电力线无交叉时,当前电力线段对航迹点无影响,继续对其他电力线段进行判断,当四条线段中有一条与当前电力线段交叉,则标记(判定)当前点为巡线航迹异常点,当前电力线段为干扰线。无人机巡线安全检查如图4所示。
4)沿巡线走向的两条线段与干扰线交叉时,则此航迹点属于第一类异常点,如图4(a)。当前航迹点高度与干扰线高度的差值小于无人机线上安全高度时,设置当前航迹点高程值等于干扰线高度加上无人机线上安全飞行高度,反之保留原始高度不变。
5)当与巡线走向垂直的两条线段与干扰线交叉时,此航迹点属于第二类异常点,如图4(b)。当干扰线在巡线航迹与待巡检线路之间时,将巡线航迹点沿与待巡检线路走向垂直方向向外侧偏移,直到当前航迹点到干扰线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当巡线航迹在干扰线与待巡检线路之间时,则改变航迹点高程以保证线上安全飞行,计算步骤同4)。
6)按照以上步骤依次对所有航迹点进行异常检测及优化。
3.大型无人机多传感器自动任务检测技术
3.1多传感器集成同步与检校
为解决目前无人机巡检中传感器单一、数据间关联度不大且后处理多为人工方式的弊端,研究采用了多传感器集成方式。通过牢固可靠的物理连接,将多种传感器的光轴进行统一,通过时间同步技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时间坐标对准,通过位置姿态系统(posieion-and-orientation-system,POS)数据解算得到外方位元素,将各传感器数据在空间上对准,实现多传感器集成。传感器载荷安装框架设计以“系统质心尽量靠近旋转轴线”为方针,在安装框架中集成安装了长短焦相机、红外热像仪、紫外成像仪、激光扫描仪以及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整体结构及传感器安装方式如图5所示。
为实现多传感器数据在空间上的准确配准,提高无人机电力巡检准确高效的数据获取能力,对多传感器系统进行了集成检校,主要检校参数包括:GPS天线相位中心与IMU几何中心之间的偏心分量、长焦相机与IMU本体坐标系之间的线元素偏心分量及角元素偏移值、红外相机与IMU本体坐标系之间的线元素偏心分量及角元素偏移值、激光扫描仪与IMU本体坐标系之间的线元素偏心分量及角元素偏移值。通过地面检校和飞行检校,较为准确确定了上述各项参数,为实际线路飞行巡检工作打下了基础。
3.2高精度位姿实时测量
高精度POS系统为无人机吊舱提供高精度位姿基准,并为惯性稳定平台提供精确指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POS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体积重量较小的光纤陀螺作为核心敏感元件。为减少IMU部分的体积和质量,设计IMU时只完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以数字信号形式将数据采集结果发送给POS导航计算机,其中POS导航计算机负责系统数据的时间同步、融合计算、存储及对外交互。整个POS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6所示。
3.3光电吊舱自动跟踪
为使无人机吊舱载荷系统在运动状态下对巡检目标进行准确拍照和成像,必须解决以下两个实际问题:1)如何在运动状态下使吊舱载荷控制系统实时掌握目标及载荷传感器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坐标;2)如何保证在运动及振动状态下相机、视频摄像机能始终精确指向目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吊舱自动跟踪。吊舱自动跟踪的基本原理基于双闭环动态控制策略,利用获得的目标及载荷精确三维坐标,实时计算吊舱载荷调整的方位角和仰俯角。其中,外环采用距离控制策略,使载荷足够接近任务点后才启动瞄准和跟踪,确保任务执行时获取足够的图像分辨率。内环采用姿态控制策略,利用从POS得到的实时坐标及待跟踪目标坐标,实时计算出稳定平台需要调整的俯仰角及方位角,驱动稳定平台方位和俯仰电机分别执行水平、垂直旋转动作,从而实现目标指向和自动跟踪。具体算法的流程如图7所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创意融合舞蹈《秧BOT》、歌曲《世界赠予我的》、魔术《画蛇添足》……2025年除夕夜,当家家户户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节目之时,在电力运营渭河项目部汽机主机班,一台别样的“春晚”也悄然上演……小品:生产现场抢修忙“#5-1供热循环水泵故障,请尽快处理!”1月28日20:05,值班小组正在#6机12.6米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与中兴通讯在广州供电局南沙狮洋500千伏变电站顺利完成电力行业首个26Ghz频段5G毫米波通感一体外场测试验证。据悉,5G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在同一台无线通信设备上融合了宽带通信、雷达感知探测和目标智能分析跟踪等功能,可精准识别、跟踪定位并测距测速无人机、飞鸟
1月13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印发《青浦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青府办发〔2024〕31号),其中提到,深化低空综合平台应用,完善低空飞行器指挥调度体系。支持企业参与应急救援、智慧巡检、城市测绘、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方案明确,到2027年,建立以工业级无人机、
DJI大疆正式发布全新小型智能多光旗舰DJIMatrice4系列,包含Matrice4T和Matrice4E两款机型,内置人、车、船目标检测AI模型且开放飞机AI算力,能够拓展更多AI目标检测应用场景,相机、图传、环境感知能力等软硬件全面升级。Matrice4T新增中长焦相机,有效补充并提升了电力自主巡检过程中的图像质量和覆
日前,由上海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申报的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电力元宇宙视角下风电机组异常检测关键技术国际标准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可填补国际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可再生能源运维领域的标准空白,促进风电行业与元宇宙技术深度融合,推动风电智能运维水平进一步提升
12月24日,南方电网2024年第二批无人机设备及相关附件框架采购项目中标公告。(相关阅读:南方电网2024年第二批无人机设备及相关附件框架采购)中标人分别是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森旭通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标候选情况如下:
12月10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组织完成对500千伏绿骥线等线路开展输电通道隐患卫星遥感巡检和隐患智能化普查工作,此次巡检是南通地区首次自主利用卫星遥感开展500千伏输电通道隐患普查。一直以来,500千伏输电通道隐患普查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巡视。随着电力巡检技术进步,塔上摄像头、无人机开展输电通道
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湖南电力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王耀南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及电力工业应用》的主旨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已深度赋能电力行业发展,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电力巡检机器人、电力自主作
11月5日,上海发布《杨浦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杨府发〔2024〕10号),其中指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策源力、集群显示度、示范场景吸引力大幅提升。持续放大“杨数浦”品牌效应,依托杨浦数字经济集聚、科教资源丰沛、应用场景多元的特色优势,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和
又到一年一度秋检时。盐城供电三新公司组织各业务所运维服务人员走进企业巡检配电设备,检查供电线路,消除安全用电隐患。涵盖了输变电设备检修、改造、隐患治理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排查企业各类安全隐患96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夯实能源根基。所谓秋检,从字面上解释,就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162422)
“220千伏古王Ⅱ线#015号大号侧山火已熄灭,现场已无浓烟,经无人机检查导线无损伤。”1月31日,株洲供电公司输电检修公司运维人员刘建在山火现场蹲守汇报情况。春节期间,阖家团圆、灯火通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为确保株洲地区电力可靠供应,让市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该公司全
清晨6时许,天还未亮,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焦晓鹏和同事们带上无人机,匆匆赶往安吉梅溪山区。到了梅溪,道路两侧满是被积雪压垮的树竹,他们一路清障一路“挪”,到达山顶时已是中午。山上一片白茫茫,雨雾缭绕,能见度非常低。逮着雨雾稍稍散开的间隙,他们操控无人机对220千伏安溪线84号塔
7月25日,随着今年首个超强台风“格美”逼近,浙江南部和沿海地区风雨开始增大,温州、台州、丽水、衢州等地预计将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日来,根据“格美”台风发展态势,国网浙江电力按照“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浙江”最不利情况迎战“格美”,顶格启动防御应对机制。继7月20日发布防御台风
连日来,为了应对寒冷天气,多地的电力部门加强了对山区的输配电线路的巡视,及时抢通覆冰供电线路,确保电网设备稳定运行。在山东潍坊临朐县,当地低温达到了-8℃,电力工作人员加紧检查输电线路,及时消除运行风险点。山东临朐输电线路防护人员陈福海:“利用人工、无人机、远红外测温仪,对输电线路
“无人机接收到巡检任务和航迹,已完成电池和可见光镜头安装,准备执行飞巡任务。”1月1日8时,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一班班长华逸民按下启动键之后,3架无人机从不同的固定机巢起飞,缓缓升至百米高空,按照规划好的航线对常州500千伏晋陵变电站至无锡500千伏斗山变电站之间的超高压密集输电通道开
6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传达贯彻国务院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公司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再强调、再部署、再推动,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落地落实措施,全力以赴确保电网安全度夏,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更好服务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ICT技术正驱动着新业态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传统企业日新月异、交替跃进,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在其中编织成型。针对输电线路巡检这一难题,华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解决方案不断地迭代升级,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实时感知每一次风险,智能守护每
项目构建了涵盖多光谱缺陷检测和故障诊断、旋翼无人机自主巡检以及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的输电线路巡检完整技术体系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技术条件》的征求意见稿发布,本文件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用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检测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等内容。
8月13日,福建电力检修公司输电中心无人机飞手郑干好、黄凯、周阳在操作面板上点击一键启动,3台无人机同时径直飞向福建省内重要核电输送通道——500千伏玉东Ⅰ、Ⅱ线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工作。这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继8月6日首次开展500千伏输电线路无人机多机协同自主精细化巡检作业后的又一次尝试。
1月12日下午1时10分,随着电机的轰鸣声,一架翼展3米的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飞到70米,随后盘旋爬升至600米的高空,按照设定好的航线对110千伏冀甘线全线进行通道巡视。这是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开展线路通道巡视,这也是天水电网固定翼无人机巡检“首秀”。本次作业任务是沿着
针对特高压运维人员少、任务多的实际情况,国网蒙东电力推广无人机巡检,提高特高压精益运维水平。同时,该公司着力培养无人机巡检队伍,目前50%以上的特高压输电专业人员已获取无人机巡检驾驶资格证。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是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该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