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3自主雷达避障
为保证无人机超低空、超视距复杂环境下的安全作业,需要实现自主避障预警。本文研发了一种多功能、带伺服机构的毫米波雷达避障系统,全面优化了雷达避障策略。该系统可以全天时、全天候探测高压线路导线、铁塔、树木和丘陵等物体,具有足够的机动避障时间;避障系统能对200m范围内的导地线级障碍物进行自动识别和自主避障,实现障碍避让或悬停返航等避障策略;采用毫米波雷达,可以在在不显著增加无人机载荷的前提下,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雷达避障系统采用举手表决制对障碍物进行检测,即在巡检过程中,飞控器实时扫描避障系统数据,扫描周期为20ms,100ms内扫描5次,如检测到3次障碍,则判定障碍物存在。飞控避障流程如图3所示。
采取的避障措施包括:1)首先判断障碍物距离,在一定范围内(该范围根据当前飞行速度决定,速度越小,相应的避障距离越小)进行避障动作,否则继续巡线;2)障碍物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飞控系统发送避障指令,即直升机减速同时拔高4m,且直升机高度调节到位后才进行下一次避障检测;3)同一航段中允许两次避障动作,第三次检测到障碍物时则判断该航线设置存在问题,不适合继续作业,此时直升机先减速滞空,待速度降为零后原地拔高到安全高度(该安全高度由遥测软件上传),以15m/s速度返回至起飞点;4)直升机在本航段的避障次数不影响下一航段的避障计数,即进入下一航段飞行后,避障次数清零;5)直升机在本航段避障后,拔高到一定高度,不影响下一航段巡检目标点高度,即在下一航段中如果没有障碍物,目标点与避障前的目标点高度一致。
2.4飞行计划和航迹规划
为满足无人机全自动巡检的需求,事先应按照电力线模型和地形数据进行飞行计划和航迹规划。电力线路分布交错复杂,作业区域内干扰电力线可能对无人机安全产生威胁,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巡线航迹与电力线交叉,二是巡检航迹到其它电力线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为保证无人机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巡线航迹布设后需对以上两种情况进行检测并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计算巡线航迹上某一航迹点T到所有电力线段的距离,当小于离线安全距离时,将此段电力线标记为(预判)可能影响巡线航迹的干扰线。
2)以当前航迹点T为中心,沿巡线走向及其垂直的四个方向,以离线安全距离为长度作四条线段,分别与所有电力线段进行交叉判断。
3)当四条线段皆与当前电力线无交叉时,当前电力线段对航迹点无影响,继续对其他电力线段进行判断,当四条线段中有一条与当前电力线段交叉,则标记(判定)当前点为巡线航迹异常点,当前电力线段为干扰线。无人机巡线安全检查如图4所示。
4)沿巡线走向的两条线段与干扰线交叉时,则此航迹点属于第一类异常点,如图4(a)。当前航迹点高度与干扰线高度的差值小于无人机线上安全高度时,设置当前航迹点高程值等于干扰线高度加上无人机线上安全飞行高度,反之保留原始高度不变。
5)当与巡线走向垂直的两条线段与干扰线交叉时,此航迹点属于第二类异常点,如图4(b)。当干扰线在巡线航迹与待巡检线路之间时,将巡线航迹点沿与待巡检线路走向垂直方向向外侧偏移,直到当前航迹点到干扰线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当巡线航迹在干扰线与待巡检线路之间时,则改变航迹点高程以保证线上安全飞行,计算步骤同4)。
6)按照以上步骤依次对所有航迹点进行异常检测及优化。
3.大型无人机多传感器自动任务检测技术
3.1多传感器集成同步与检校
为解决目前无人机巡检中传感器单一、数据间关联度不大且后处理多为人工方式的弊端,研究采用了多传感器集成方式。通过牢固可靠的物理连接,将多种传感器的光轴进行统一,通过时间同步技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时间坐标对准,通过位置姿态系统(posieion-and-orientation-system,POS)数据解算得到外方位元素,将各传感器数据在空间上对准,实现多传感器集成。传感器载荷安装框架设计以“系统质心尽量靠近旋转轴线”为方针,在安装框架中集成安装了长短焦相机、红外热像仪、紫外成像仪、激光扫描仪以及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整体结构及传感器安装方式如图5所示。
为实现多传感器数据在空间上的准确配准,提高无人机电力巡检准确高效的数据获取能力,对多传感器系统进行了集成检校,主要检校参数包括:GPS天线相位中心与IMU几何中心之间的偏心分量、长焦相机与IMU本体坐标系之间的线元素偏心分量及角元素偏移值、红外相机与IMU本体坐标系之间的线元素偏心分量及角元素偏移值、激光扫描仪与IMU本体坐标系之间的线元素偏心分量及角元素偏移值。通过地面检校和飞行检校,较为准确确定了上述各项参数,为实际线路飞行巡检工作打下了基础。
3.2高精度位姿实时测量
高精度POS系统为无人机吊舱提供高精度位姿基准,并为惯性稳定平台提供精确指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POS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体积重量较小的光纤陀螺作为核心敏感元件。为减少IMU部分的体积和质量,设计IMU时只完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以数字信号形式将数据采集结果发送给POS导航计算机,其中POS导航计算机负责系统数据的时间同步、融合计算、存储及对外交互。整个POS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6所示。
3.3光电吊舱自动跟踪
为使无人机吊舱载荷系统在运动状态下对巡检目标进行准确拍照和成像,必须解决以下两个实际问题:1)如何在运动状态下使吊舱载荷控制系统实时掌握目标及载荷传感器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坐标;2)如何保证在运动及振动状态下相机、视频摄像机能始终精确指向目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吊舱自动跟踪。吊舱自动跟踪的基本原理基于双闭环动态控制策略,利用获得的目标及载荷精确三维坐标,实时计算吊舱载荷调整的方位角和仰俯角。其中,外环采用距离控制策略,使载荷足够接近任务点后才启动瞄准和跟踪,确保任务执行时获取足够的图像分辨率。内环采用姿态控制策略,利用从POS得到的实时坐标及待跟踪目标坐标,实时计算出稳定平台需要调整的俯仰角及方位角,驱动稳定平台方位和俯仰电机分别执行水平、垂直旋转动作,从而实现目标指向和自动跟踪。具体算法的流程如图7所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电网全网负荷、电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203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全省供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贵州旅游用电量增速较快,特别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用电量均有大幅增长,创下新高。这不仅彰显了贵州假期文旅经济的蓬勃活
4月28日,云深处科技发布山猫M20系列机器人,这是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打造的中型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集轻量化设计、极端环境持续作业能力于一身,重新定义复杂场景下的智能作业平台。凭借AI运动控制算法,山猫M20可自主调整姿态,轻松应对坎坷山路、泥泞湿地、废墟障碍等极端环境,
在电力巡检领域,高效、精准与安全是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诉求。大疆全新发布的Matrice4T无人机,热成像、广角中长焦相机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全面升级,为电力巡检带来智能化革命。本文将深入多个电力巡检场景进行实测,解析Matrice4T如何在画质、效率和安全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电力巡检的作业模式。画面细节跃
近日,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冀北地区大风橙色预警,针对大风天气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威胁,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迅速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立即开展大风天气专项特巡工作。4月12日,500千伏霸州站的风力逐渐加大,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员工吴文影、贾剑波、魏小增、高博佳,迎着大风对霸
近日,优利德测试仪表团队携UTi384G红外热成像仪走进南方电网广东佛山周转仓,为其配电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在10kV高压电压互感器温度筛查环节,UTi384G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和现场演示效果,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精准对接需求,技术优势凸显互感器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培中心成功取得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颁发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一举获得CAAC执照培训和送考资质,解锁了无人机培训权威资质的密码,这一成就不仅有力彰显了自身实力,推动着无人机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发展,更为电力行业乃至整个无人机培训领域注
3月6日,由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公司”)授权的无人机维保中心在陕西电力科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该维保中心是大疆公司行业应用维保业务合作模式更新完善后,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单位深度合作下成立的首家无人机维保中心。同传统合作模式相比,新模式下的维保中心拥有更加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0日至11日,氢航科技联合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电科院,携大疆M350RTK氢电版(以下简称“M350氢电版”),历经两天时间,成功完成了广州市8条航线的飞行任务。此前,在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电科院领导的共同见证下,M350氢电版顺利完成飞行演示。如今,氢航科技再度开启飞行演示之旅
3月11日,重庆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渝城治办〔2025〕7号)。其中明确,加快AI赋能城市运营维护一体管控,构建供水、用电、燃气智能应用场景,关联分析各类感知设备与用户数据,实现供水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月28日,全国首套便携式中继一体无人机在吉林500千伏金庆1、2号线验收现场投入使用,无人机内置的中继技术解决了无信号区巡查、远距离信号中断难题。吉林500千伏主网架覆盖全省,输电线路巡检作业环境复杂,部分山区、林地存在信号遮挡、信号中断等问题。便携式中继一
湖南株洲将北斗产业纳入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北斗之城”。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株洲供电公司探索推进北斗技术与电网业务融合,在配电线路运行监测、输电线路通道隐患排查、机械施工安全管控等工作中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北斗遥感、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术手段,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1月21日透露,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已满10年,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双向累计输送电量合计约87亿千瓦时。其中,四川向西藏送电30.8亿千瓦时,西藏向四川送电56.4亿千瓦时。据了解,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达到4980米,沿线高寒缺氧、地质灾
10月22日深夜,在英国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29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机器人(简称“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圆满结束。在统筹协调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有11人现场参会,10余人线上参会。经过激烈讨论和深度研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报的技术报告可进入编制
近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输电自适应巡检技术,成功在内蒙古通辽市66千伏河工线完成无人机巡检。本次无人机巡检减少了现场扫描与规划步骤,一次生成自适应航线,大幅提升了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为助力提升输电线路巡检质效,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分公司成立技术攻坚团
7月25日,随着今年首个超强台风“格美”逼近,浙江南部和沿海地区风雨开始增大,温州、台州、丽水、衢州等地预计将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日来,根据“格美”台风发展态势,国网浙江电力按照“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浙江”最不利情况迎战“格美”,顶格启动防御应对机制。继7月20日发布防御台风
“220千伏桃金线32号塔,中相横担端挂点发现鸟窝一处。”近日,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输电线路运维四班班员李悦申在查看无人机缺陷智能识别系统时说道。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输电线路长度和覆盖范围日益增大,无人机巡检成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输电管
“通过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我们62天就完成了4.9万公里输电线路巡检,如用传统作业方式在这个时间上不可能完成任务。”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智能作业中心(下文简称:智能作业中心)二级助理专责赵昌友3日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通过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贵州4.9万公里输电线路,这在中国是首家。智能作业中
“线路分段巡视完毕,红外测温未发现异常,配电箱、变电器等设备运行正常。”6月26日,南疆能源(集团)新疆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在辖区特巡10千伏配电线路时说道,这是该公司迎峰度夏工作的一个缩影。迎峰度夏是电力行业的重大考验,高温、高湿、高负荷“三高”挑战也
2023年至今,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在220千伏莫博线27号至86号塔线路段安装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导轨,以一定的速度沿架空地线行驶,能够全天候开展输电线路立体化巡视,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360度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巡检设备,对输电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杆塔、线路走廊进行智能巡检。安装巡检机器人
扩博智能成立5年来,已申请并获得150余项知识产权项目。截至2021年7月,扩博智能已服务500+个风场,商业交付14000+台风机,安全飞行时间达到10000+小时。扩博博云的服务已在中国、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落地
2018年5月,南方电网全面启动工程总投资达242.6亿元的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昆柳龙直流工程西起云南昆北换流站,东至广西柳北换流站、广东龙门换流站,采用±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术。工程建成后将直接将云南清洁水电输送到广东、广西的负荷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是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该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首个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
12月1日,记者从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获悉,该公司与大疆行业应用及合作伙伴中科智云合作,在云南昆北换流站实现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据悉,这也是国内首家800千伏超高压换流站实现无人机自动飞行巡检。无人机实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巡检据介绍,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建设的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