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2016能源变革10势:煤电不再“猛长个”、能源规划批量出台......

2017-01-04 08:4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电行业煤电装机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节奏空前受控

煤电不再“猛长个”

2016年已成为煤电发展“分水岭”,接连发布的严控政策意味着煤电行业“猛长个”的时代正式结束。

作为我国电力供给绝对主力,煤电装机规模的大幅增加,为此前阶段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如同一个人,10岁至18岁期间个子猛长,18岁之后长个子的速度就慢下来了。”电力作为经济“先行官”,也已处在历史性节点。在2016年,煤电行业迎来了自己的“18岁”。

为防范煤电潜在过剩风险,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三份文件,对煤电建设提出严厉控制措施。

三份文件一经发布,便成为业内“高光”事件。《中国能源报》当日在微信平台发布的相关新闻阅读量突破二十万,刷新了本报微信平台阅读量的历史记录。煤电人意识到,剧变已至。

下半年,《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调控煤电规划建设的通知》陆续发布,再次强调严控煤电建设。

但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煤电过剩风险日益显现,产能过剩问题已浮出水面。

2016年11月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最终为煤电规模加盖了“天花板”:刨除从“十二五”期间接转的1.9亿千瓦,2020年前新开工的煤电只有1000万千瓦,均摊到每年只有200万千瓦。换言之,煤电已几近“停止长高”。

虽然个子长得慢了,但煤电仍是电力系统中的“大象”,承担着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重任。适者生存,在系统波动性日益增大的境况中,煤电未来或许应该做一只“灵活的大象”。

(贾科华)

能源规划批量出台

绘定“十三五”路线图

在经济新常态和能源革命之中绘定的能源发展五年规划,自然会引起更多关注。这一变革时期的规划就像指示灯,能够影响处在路口的能源人行进的方向。

能源行业“十三五”规划是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将采用“1+14”模式,即《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14个细分行业规划。截至发稿,电力、煤炭、可再生能源、煤层气、页岩气、太阳能、风电、水电、生物质能等9个细分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出台。每个规划的出台,都为行业“十三五”发展确定了重要基调和目标。

具体说来,电力规划以低碳为主线,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约2.5亿千瓦,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煤炭行业目标化解淘汰落后产能8亿吨/年;太阳能发展全面转向分布式,2020年,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风电发展向中东部和南部区域倾斜;水电发力抽水蓄能,计划“十三五”开工6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将实现全面提升,替代化石能源量将从2015年的3540万吨/年,增长至5800万吨/年;煤层气则更加强调煤矿瓦斯利用量的提升,将从48亿立方跃升至70亿立方。

在大气污染防治和减排承诺的双重约束下,我国能源“十三五”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十三五”规划透露出的信息,也明白无误地昭示着这一点。

事实上,对于能源业者来说,5年时间已经足够长,期间很多导致规划难以落地的事情都会发生。变则通,能源人需审时度势、积极应变、适时调整,朝着能源革命方向共同努力。

(贾科华)

煤炭去产能放大招

调控利器仍待完善

煤炭在去产能的道路上“踩足了油门”。2月初,“7号文”的重磅发布,不仅确定了双5亿(3-5年退出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目标,同时首次明文提出“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

钢铁煤炭去产能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随即密集出台,加上《关于实施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细化指导性文件的“保驾护航”。去产能很快取得实效,煤炭产量大幅下降,煤炭供求关系扭转,并导致煤价暴涨,其中,环渤海动力煤指数连涨18期,煤价直破600元大关。

随后,相关部门多次密集召开会议应对煤炭局部供应紧张之势,启动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放宽276政策,力推市场化煤电长协机制。环渤海动力煤指数随即转升为降。

以276个工作日制度为例,该政策的严格执行有效督促行业减产,结束了煤企“以量补价”的恶性竞争,但同时引发煤价飞涨和多地煤炭供应紧张,在多次调控后效果仍不理想,调控思路开始有所改变。

煤炭去产能不能简单一刀切。无论是从资源禀赋差异还是新老矿接续人员安置的复杂性上考量,在总体指导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都要因地制宜对特殊情况区别对待。此外,价格回升的甜头使本该退出的落后产能蠢蠢欲动,如何避免这些产能死灰复燃备受关注。

去产能任务依旧任重道远。去产能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游戏,也不是只靠决心就能取胜的战争。频频调整的政策虽可及时解决当下问题,但也规避了政策实施效应的参考性。实际去产能过程中的难度不可低估,还需相关部门的智囊团,在真正充分了解行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挥多元化的处理机制。

(武晓娟)

原标题:2016能源变革10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行业查看更多>煤电装机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