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报告丨2016年中国火电行业研究报告

2017-01-19 08:25来源: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作者:lige关键词:火电行业火电装机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网电价方面,目前我国电价根据《价格法》实施政府定价,电价由电力企业或省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电力商品类别、生产经营成本及其变化情况提出电价制定与调整建议方案,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综合考虑电力供求平衡状态和宏观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后,提出具体意见,报国务院审批后,通知省价格主管部门和电力企业执行。

表 7 2016 年各省煤电上网电价排行榜(单位:元/千瓦时)

资料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六、行业竞争

1.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仍然处于较弱水平;考虑到火电装备制造业的高集中度、高技术密度和资金密度,预计未来火电装备行业将继续保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火电设备生产商和燃料供应商是火电行业最主要的供应商,2012 年,受宏观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低影响,全国用电量增速下滑,动力煤价格震荡下降;2012 年底国务院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电双方充分博弈谈判,使得 2013 年煤炭市场大幅波动,动力煤价格一度回升至 660.00 元/吨,但受下游需求整体疲软影响,动力煤价格下行压力依旧不减。2014 年和 2015 年,受国内宏观经济持续放缓影响,动力煤价格呈单边下跌趋势,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煤炭产能增加以及进口煤炭冲击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需求直线下滑,煤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处于较弱水平。尽管 2016 年以来,受煤炭去产能政策实施的影响,煤炭价格有所回升,但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仍然处于较弱水平。

火电装备行业主要由东方 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三巨头垄断,集中度远高于火电行业,因此火电装备企业在与火电企业议价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整体处于卖方市场。同时,由于火电装备制造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和技术壁垒,且国内产能已远高于国内市场需求转而向国外市场寻求吸纳,因而火电行业向装备制造业方向延伸产业链的可能性较小,预计未来火电行业对火电装备行业的议价能力将继续维持相对弱势。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电价政策由政府主导时,政府确定标杆电价,电网公司处垄断地位;未来随着我国电价改革的推进,电力销售市场化形成后,发电企业间竞争加剧,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电力行业下游消费客户包括三次产业的企业客户和城乡居民客户。基于目前电能在国民经济生活的不可替代性,电力下游客户除了决定用电总量,在具体购电方式上不具有很多话语权。我国目前电价政策由政府主导,政府确定标杆电价及各单位上网电量,不考虑用电大户直购电等电价改革试点情况,电网公司是发电企业唯一客户,也是用电企业唯一供应商。在这种的模式下,电网公司是市场的垄断者,无论是发电企业还是用电企业议价能力都很弱。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近年来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迅速增加,未来随着国家对于煤电项目的进一步限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电网公司会有更多选择。但考虑到光伏、风电、水电等受到时间、季节、电荷不稳等诸多限制,以及目前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因素,火电仍是电网公司保证电荷稳定的首选。

不过,随着我国电价改革的推进,未来发电企业与用户、售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电量、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有望实现由市场形成,即通过自愿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上网电价,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的议价能力将得到发挥。火电企业相对于非化石能源发电企业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其他电源企业的冲击将大于对火电企业的冲击。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火电企业,将突显出与规模实力相匹配的议价能力。但考虑到目前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电力销售市场化形成后,将会刺激发电企业间竞争加剧,协商电价可能会低于目前的上网电价。

3.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近年来非化石能源装机及发电量的快速增长,火电装机容量在电力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未来预计占比将进一步降低,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火电的替代作用逐步体现;但是,由于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受到技术和资源的限制,新能源发电成本远远高于火电,预计短期内火电依然会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

火电行业作为电力行业的子行业,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被取代的,目前,对火电具有取代作用的电能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光伏以及其他的发电方式。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水能可开发利用量达 5 亿千瓦,风能资源近 7~12 亿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2/3,可开发利用量达 22 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年可利用量达 4 亿多吨标准煤,地热能、海洋能资源也非常丰富,都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此外,我国潜在铀资源十分丰富,预测天然铀资源总量达 200 万吨,在利用核能资源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已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水能是我国当前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底,我国水电装机规模(不包括抽水蓄能)达 3.0 亿千瓦,发电量达到 10,985 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 19.6%;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电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1.29 亿千瓦,全年上网电量为 1,863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3.3%;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4,318 万千瓦,发电量 392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0.7%;核电装机容量 2,608 万千瓦,上网电量为 1,708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2.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 34%,发电量占比 26%。由于火力发电需要燃烧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为了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国家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近年来非化石能源装机及发电量的快速增长,火电装机容量在电力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未来,随着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火电的替代作用将逐步体现。

但是,目前来看,由于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受到技术和资源的限制,新能源发电成本远远高于火电,预计短期内火电依然会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

4.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由于资源壁垒高、审批要求严格等原因,国内其他行业投资主体进入火电行业难度较大;同时,由于电力需求低迷、火电行业产能过剩等原因,国外电力巨头进入中国火电市场的动力不足,预计未来火电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比较少。

火电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主要包括各种有意进入火电行业的国内其他行业投资主体,以及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电力投资主体。总体看,国内火电市场格局已经固定,少数存在的火电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对现有行业格局基本没有影响。首先,电力行业特别是火电行业作为国家重点管控的基础行业,政策方面存在一些壁垒,例如在中国境内从事火电行业开发经营必须要获得国家电力监督委员会的许可,火电项目审批程序和要求与其他电源项目类型相比也较为严格。其次,火电行业还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土地和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但对应的回收周期很长,资产回报率也并不可观,对资本的吸引力较小。此外,选址和技术方面也存在一些壁垒,技术方面要求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专业人员积累,选择则要考虑到最优地理布局的问题,这种布局点既要能便于获得煤炭资源,又要在电网拓扑结构中处于有利位置,目前国内主要电源点位置资源已基本被分割完毕。因此,跨行业投资火电项目的难度很大。同时,由于中国电力行业政策性较强等原因,外商电力企业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撤资狂潮,加之前几年火电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装机陆续投产,而中国经济增速降低,下游需求不足造成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国外电力巨头进入中国火电市场的动力不足。

原标题:2016年中国火电行业研究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行业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