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深度】卜昌森: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出路何在

2017-02-23 15:15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卜昌森关键词:煤炭产业能源革命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煤炭主业发展上应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之路。在产业转调上应加快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把握国家在我省实施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带来的有利时机,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规模提升,深化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央企合作,以建立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和签约契约为基础的长协合同为主要形式,按照典型引路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政府搭台和企业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将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关系引向深入,推进我省煤电基地建设,实现煤电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体系。在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产品附加值,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尽快形成规模,占据市场份额。要科学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突出山西煤种全、品质优的优势,坚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煤化工关键技术攻关,加大除硫技术研究,做到超前谋划,合理布局,在三大煤炭基地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煤制油、甲醇制清洁燃料、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

三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瞄准市场需求,进一步拉长煤炭产业链,生产煤炭终端产品,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推动煤炭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龙头,以煤炭工业园区为载体,树立“现代大煤炭产业”理念,建设一批重点循环经济园区,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层气、煤机制造等产业,加快煤炭就地转化率,引导和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使有限的煤炭资源真正做到“吃干榨尽”,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五、加快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靠创新实现价值增值

一方面,充分发挥交易中心这个国内目前唯一冠以“国”字号的煤炭交易市场优势,探索搭建营销新模式。以降低煤炭交易成本和提升完善煤炭现货交易功能为目的,以“互联网+煤炭”现代物联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探索设立能源商品交易机构,建立支付清结算服务中心,进一步夯实以交易服务为核心、信息服务为基础、物流服务为保障、金融服务为延伸的一核三系“四位一体”交易综合服务体系,并逐步探索建立集现货交易、场外交易及期货交易为一体的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实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融合,推动全省煤炭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积极研究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另一方面,鼓励煤炭企业积极采用产融结合等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由卖产品到卖配方、卖方案、卖技术、卖服务。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利用企业财务公司联合搭建融资平台,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国际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等。

在煤矿安全生产上,须要牵住“牛鼻子”,打好主动仗:

(一)进一步严格煤炭资源开发开采准入

一是通过多种制约因素的系统集成,形成“多位一体”准入机制,把安全准入与环保准入、质量准入、效益准入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二是设立“禁采”“限采”“缓采”“停采”的区域和资源种类,禁止规划和开采不安全、不环保、低质量、低效益的资源。

三是完善退出机制,对已经批准开采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灾害非常严重、风险程度高、安全无保障、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矿井或煤层,分类别设定时间表,依法有序退出。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准入”制度。严格规划准入、规模准入、工艺技术设备准入、人员素质准入、人流密度准入,严禁违规违法生产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产业查看更多>能源革命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