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省“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分布式能源(全文)

2017-02-27 15:5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热电厂余热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1、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依托合肥、马鞍山、芜湖、蚌埠等市技术和产业基础,以节能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促进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项目,打造节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

2、推进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围绕“三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和产品生产等领域,以合肥、铜陵、蚌埠等市为重点,依托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力推动相关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强关联产品开发,完善产业链。壮大环保技术装备生产和污染治理企业集群,形成集设计、制造和生产为一体的环保装备研发产业基地。

3、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依托合肥、蚌埠、芜湖等市良好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基础和产业综合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组织省内有条件、有市场、有技术的节能服务公司开展企业能源诊断,培育示范效应明显、国内影响力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节能服务企业。

专栏3 “五个一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

大力实施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通过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建设,引导节能环保制造和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朝阳产业。

大力实施余热余压利用设备、新型高效节能锅炉、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高效节能变压器、节能电机系统等重点项目,加强余热干燥设备、余热蒸馏设备和余热发电锅炉设计、制造和应用,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

围绕工业污染治理、大气及水污染防治、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装备等领域,推进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

围绕“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基地,加快废旧汽车、家电、废钢、废铅酸电池、废旧塑料、轮胎和生物质废物等回收再利用技术及装备开发,建立再制造产业体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产业化。

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基地,引导一批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成长,形成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总包服务全产业链。

(五)创建绿色制造体系。

1、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引导和鼓励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按照《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611)和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系列国家标准(GB/T32163)的要求,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2、创建绿色工厂。优先在冶金、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骨干企业,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

3、建设绿色工业园区。从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中选择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在园区层级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进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具备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特色的绿色园区。

4、打造绿色供应链。重点在汽车、电子电器、机械、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达到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链上企业绿色化的目标,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专栏4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专项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标准为引领,建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打造一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建立覆盖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绿色管理体系到2020年,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目标管理。

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明确各项任务实施主体,加强部门联动,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规划执行,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完善法规标准。

加快出台和完善有关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工业节能标准体系;严格国家标准准入的执行,制定并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和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围绕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标准宣贯,加强对节能标准实施的监察力度。

(三)科学布局实施。

谋划全省工业绿色发展布局,科学制定规划实施路线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绿色园区建设试点,推进新时期节能减排技术装备进步和创新,以产业快速发展为工业转型与绿色改造提供支撑;加强形势分析和预警调控,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四)落实经济政策。

贯彻落实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建立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稳定投入机制,对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和重大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一系列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对接联系,争取为企业绿色发展项目融资创造条件。

(五)强化绿色宣传和培训。

普及工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工业绿色发展有关知识体系的宣传和培训。建立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负责人定期培训制度,并推动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对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热电厂查看更多>余热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