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2015年3月份到目前,新电改方案出台整整两年,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新电改的改革进程超出市场预期。
近日,发改委和能源局再次强调,要继续加快新电改部署。
分析师表示,在电力供给侧改革和电改红利释放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电改在2017年将进入第二轮爆发期。
而目前,各省都在加速布局售电市场,超千家售电公司跃跃欲试,掘金万亿元售电市场。
业内认为,2017年售电市场将持续火爆,售电公司有望继续分享改革红利。
新电改将进入第二轮爆发期
新电改实施整两年,正在步入爆发期。
华创证券分析师王秀强向笔者表示,电力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更是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工作。新一轮电改自2015年推进已届满两年,两年间,改革从政策出台到局部试点,再到配套文件落地、大刀阔斧全面推进,改革进程超出电力行业和资本市场预期,电改正在颠覆传统电力市场秩序。
而进入2017年,新电改也再次提速。
笔者了解到,近日,发改委、能源局在昆明市召开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工作。
会议表示,输配电价改革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初步建立了科学规范透明的电网输配电价监管框架体系。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市场化交易规模明显扩大,2016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
会议还指出,下一步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四个有序加快、四个规范、四个加强”:有序加快放开发用电计划、有序加快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加快放开竞争性电价、有序加快放开交易机构交易业务范围;加快规范输配电价、加快规范优先发电权优先购电权计划、加快规范自备电厂、加快规范局域网和增量配网;加强电力交易机构建设、加强电力行业综合监管、加强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电力市场信息共享。
王秀强认为,在电力供给侧改革、中央与地方强力推进、电改红利释放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电改在2017年将进入第二轮爆发期。
售电公司掘金万亿元售电市场
随着新电改进入第二轮爆发期,超千家公司正在加速抢占拥有此轮电改最大红利的售电市场。
据了解,目前,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为电力市场化交易搭建了公平规范的交易平台。加快放开配售电业务,全国注册成立的售电公司已有约6400家,首批105个增量配电项目开展改革试点,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据《电价监管报告》披露,目前我国售电市场其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约为0.492元/千瓦时,2015年我国售电市场容量约为2.73万亿元。随着售电市场的开放,未来电价下降可期,而电价的下降有望促进社会用电量的增加,售电市场容量还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布局售电市场。
3月6日,山西省经信委公布了第一批售电公司名单目录,这也标志着山西售电侧改革全面提速。此前,山西正式印发了售电侧改革实施方案,将逐步放开售电侧市场准入,培育多元售电主体。
3月7日,发改委同意江苏省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至此,我国已经有8个省成为售电侧改革试点,包括重庆、广东、新疆、福建、黑龙江、河北和浙江。
同时,让售电公司颇为惊喜的是,2017年2月份,广东电力竞价交易取得开门红,成交电量初步为12.99亿kWh,统一出清价差-145.5厘/kWh。
“广东此次售电利润空间超出市场预期,更是给了各地售电公司信心,售电公司有望继续分享改革红利。”多位业内人士都向笔者表示,2017年售电市场将持续火爆,将有更多的公司布局这一领域。
王秀强还表示,开放配网与售电是本次电改最大红利,发(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是电力市场新主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截至7月14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份以来,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该公司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从安全保供、设备运维、生产经营等方面持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7日,在澳大利亚风能大会期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FERAAustralia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联合开发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一合作标志着澳大利亚首个此类合作框架的达成,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达1GW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六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7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2家售电公司外省推送注册和2家售电公司新增业务范围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着眼于新时代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在此背景下重磅出台,正式揭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八年
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电力安全供给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煤电占据我国电力主体地位,起着保供托底的“压舱石”作用。“双碳”目标下,如何统筹清洁转型、行业发展与电力保供的关系,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电力安全供给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煤电占据我国电力主体地位,起着保供托底的“压舱石”作用。“双碳”目标下,如何统筹清洁转型、行业发展与电力保供的关系,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2021年的煤电行业“又破又立”。由于煤价持续走高,煤电陷入了“发一度电、亏一毛钱”的窘境。为理顺电、煤关系,2021年10月,煤电价格形成机制迎来重磅改革——建立了能涨能跌的市场化机制,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电价市场化机
2021年的煤电行业“又破又立”。由于煤价持续走高,煤电陷入了“发一度电、亏一毛钱”的窘境。为理顺电、煤关系,2021年10月,煤电价格形成机制迎来重磅改革——建立了能涨能跌的市场化机制,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电价市场化机
2021年的煤电行业“又破又立”。由于煤价持续走高,煤电陷入了“发一度电、亏一毛钱”的窘境。为理顺电、煤关系,2021年10月,煤电价格形成机制迎来重磅改革——建立了能涨能跌的市场化机制,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电价市场化机
近期“停限电”现象对很多地方的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限停电的真实逻辑、潜在后果与政策选择》《解读:停限电背后的十大关系》等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很有启发。笔者认为,此次“停限电”带给我们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
去年底一场寒潮席卷全国,让南方多个地区出现罕见的限制用电情况,各地纷纷开启“省电模式”。面对用电需求的大幅增加,作为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的江苏科学判断、果断决策、综合施策,顶住压力没有限电,这其中“外来电”尤其是北方入苏的“晋电”关键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
一直以来,江苏、山西两省在能源领域都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江苏经济增速快、用电需求大,但一次能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发电装机容量过剩、电力消纳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大规模电力外送来提高发电机组利用小时和经济效益。
为持续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加快宜昌市工业疫后重振和发展,10月27日下午,市经信局组织召开2021年宜昌市电力市场化交易对接洽谈会,搭建发电、售电、用电多方合作交流平台,华润电力、华能华中公司、华电湖北公司、三峡电能等15家省内发售电企业与我市28家
“从现在到2040年,我们的能源需求年均增长在0.6%,但GDP增长会在3%左右。”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主办的《中国煤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全球能源格局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夹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