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袭艳春:感谢沈莹女士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央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月度利润甚至创了历史记录,请问具体有哪些因素拉动了央企业绩大幅增长?
沈莹:谢谢你的问题。应该说,中央企业上半年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布局结构在深化改革中优化,发展动能在创新创造中成长,质量效益在转型升级中提升,月度效益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我们的业绩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单月利润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同时,我们通过效益结构的分析,感到上半年的效益增长协同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主业利润增长贡献进一步提高。央企利润有多种来源,但是代表核心竞争力和稳定性的还是主业利润,上半年,中央企业主业利润占整个利润比重同比提高了4.8个百分点。二是在效益增量拉动过程中,我们感觉是传统产业提升的动能和新动能协同推进,无论是传统的石油石化、钢铁、煤炭这些行业的效益大幅度回升,奠定了效益增长的基础,同时,一些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还有现代服务业,这些行业的效益都在持续向好,所以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协同发力的结果。三是规模效益的增长比较匹配。上半年规模增长速度是16.8%,同期利润增长速度是15.8%,规模效益是匹配的。我们经常在讲,企业的发展质量,如果你规模扩张,带不来效益的同步增长,说明运行效率是有限的。从这个指标来看,匹配度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好的。
同时,利润、净利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也基本匹配。利润的增长是15.8%,净利润增长是18.6%,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是14.7%,这三个数说明集团内部各类子公司的增长基础在增强。
还有一个特征,效益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潜在生产能力的释放,是通过改革、调整,转型升级,释放了我们发展的一些动能和潜力,支撑了我们效益的增长。这是从上半年运行效益增量来源来看。
从原因来看,我们总结还是三个得益于:一是得益于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大家知道,上半年国内宏观形势稳中向好,特别是PMI已经连续11个月在荣枯线之上,这说明市场形势还在转好。国家宏观的一些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些指标都好于预期。特别是我们国家今年以来采取了精准的宏观调控措施,包括宏观财政政策,还有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很好的支撑,特别是放管服的改革,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费减负这些工作,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我们国家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这是宏观形势来看,为央企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快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是得益于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今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了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任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还有新动能的培育,对中央企业上半年经济效益增长是一个强大的支撑。而且我们也感觉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实现长期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治本良方。
在中央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特别是以僵尸企业治理为牛鼻子来推动钢铁煤炭去产能,推动宏观供求关系的平衡,达到了真去、真降,这些工作力度都很大。特别是通过压减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也减少运营成本,通过亏损企业的治理、低效业务的处置,减少了低效资产的占用,同时我们也推动央企集团之间的重组、产业之间的联合合作,发挥了很好的协同效应。在补短板过程中,通过改革补管理短板,通过技术创新补技术短板,都为上半年的工作以及后期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三是得益于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顺利推进。从去年以来,我们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启动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要求中央企业高度重视稳增长,发挥好对国民经济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企业都高度重视,围绕着稳增长的目标,通过开拓市场、降本增效、产业协同,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支撑了我们上半年良好的业绩。
同时,中央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日益增强,为中央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凤凰卫视记者:您刚才提到中央企业重组改革,今年上半年我们也看到了一次重组的例子,在目前推进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挑战在哪里?下半年是否会有望迎来一批重组的高峰期?
沈莹:国资委成立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央企间的重组整合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重组整合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正常经营行为。在推进重组过程中,我们注重重组效果,能不能做到1+1>2,能不能达到重组的效益。从近几年央企集团之间的合并重组情况看,主要有几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强强联合。就是说,两个企业在同行业规模相当、也都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重组合并,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约运营成本。比较典型的就是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的重组合并,还有武钢和宝钢,南车和北车,这都是典型的强强联合。
从效果来看,中国远洋海运重组以后,效果非常明显。大家知道,近几年航运业非常艰难,BDI指数一直在低位波动,中远海运重组以后,今年上半年利润已经过百亿,效益有很大的提升。宝钢和武钢重组以后,产生的协同效应非常明显,因为工业企业的投资非常大,基地建设需要很多的开支,重组以后,产业布局上就有很多的协同效益。同时,两家企业还开展了180多项业务协同,产生了很大的效益。
第二种模式是吸收合并。比如说,中外运长航并入招商局集团。中外运长航与招商局集团的航运业务有一些是重合的,两家企业重组以后,在海路运输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布局更加完善,能产生更多的效益。
第三种模式,就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重组,可以完善产业布局,共同抵抗市场波动的风险,比如说原材料和加工企业的重组。
从央企重组的整体效果看,效益都在逐步显现,而且今后还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刚才你也提到,重组的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难点问题。两个集团的重组,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的融合。两个集团各自有自己的文化,合并以后,必须在文化上进行融合,文化上融合是企业战略协同的一个重要保障,这是一个方面的难点。
第二方面的难点,两个集团合并以后,必然要向中高端产业布局,必须要退出一些业务。要退出的话,就涉及到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重组,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比如说宝武重组合并以后,宝钢和武钢的一些低端产能就要去掉,就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安置,去年大家看到,武钢在去产能过程中,分流安置了三万多人员,需要做大量细致工作。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组后的效果。所以,这几年中央企业重组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并,重组以后要做大量的整合工作,特别是有的集团上市公司比较多的情况下,还有涉及资本市场的大量协调工作。总的来看,中央企业重组还是比较平稳顺利的,效果也是符合预期的。谢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江苏省新一轮海上风电共20个场址、总规模765万千瓦项目竞配完成。其中,龙源电力发布官方消息称:1月27日,从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传来喜讯,在江苏省新一轮海上风电项目配置结果中,龙源电力综合排名首位,获得最优最大场址包开发权;取得4个项目共计160万千瓦竞配指标,占本轮竞配总容量的20.92%,
近年来,地方能源集团正强势崛起。2023至2024年间,贵州能源集团、广西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集团、湖南能源集团、四川能源发展集团、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集团等整合或设立,陕煤集团、陕投集团、甘肃电投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等进行资产腾挪或内部重组。地方上的这些动作一方面有助于区域内优势资源整合
你在向谁购电,谁在向你供电。想要区分出1度电从发电厂出来,通过一系列输配电设备和线路,最后安全送到用户门口的成本,就需要先聊聊购电和供电。很多用户,甚至很多业内人士,也不会去主动区分购电和供电。毕竟从垂直一体化的电力公司到统购统销的电网公司,我们都会习惯把那个直接交电费的对象当成
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时,达到48.18GW/107.86GWh,年底有望超60GW,将会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装机,占据电力储能总装机的半壁江山。新型储能赛道的火热,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玩家争
8月27日,华润电力公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6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6.23亿港元,同比增加38.9%。作为华润集团旗下专注于电力领域的投资平台,自2003年上市以来,华润电力都保持住了稳定的盈利能力。今年,华润电力盈利水平更是大幅提升,仅半年的净利润就已接近历年全年峰
7月25日,国资委与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央企招标合规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招标以外的采购和管控要点。文件要求,要公开破除行业垄断行为,更要竞争择优,广泛搜寻供应资源,以性能价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优选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商。在
2024年3月14-15日,在第三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上,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风电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张振龙分享了《产业金融视角下风电场技改升级融资解决方案》。他表示,风电运维技改市场前景广阔,但“增容改造”、“等融更新”等类项目投资比较大,而此类老旧风电项目一般自身运营情况较差,项目发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23日,泰永长征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其中提及目前公司经营情况如何,泰永长征表示,下游端对成本的敏感度增加,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经营压力加大。近两年公司下游客户结构有一定变化,建筑领域占比有所下调,电网领域趋于平稳,工业和能源领域有一定上升。泰永长征提到,近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光伏装机市场强劲。业主情况央国企是光伏装机市场的主力军,也主宰着光伏逆变器招投标市场。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跟踪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企业启动了超248GW逆变器招标,有13家央国企招标规模达到GW级,占89%,较
关于不法分子冒用“华润电力”“华润五丰”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严正声明严正声明近期,我集团及下属公司陆续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不法分子以我集团“华润电力”名义开发移动端程序吸引社会投资,在社交媒体上散布“华润电力资金盘”“华润电力资金退款登记”等不实信息。另有不法分子以我集团“华润五
2023年11月14日,国投集团在国投北疆召开能源保供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落实中央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部署集团能源保供及安全生产工作。国投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付刚峰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李汝革主持会议。付刚峰指出,集团坚决
从组建成立到清洁能源开发商再到综合能源服务商,国家电投身上的改革基因完美地融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历程当中。在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家电投已筹划或落地5起重组,涉及关联企业10余家。在多重政策的支撑下,其他电力央企也必定再次“追赶”!5起重组,涉及10余家企业1、远达环保拟变身水电股10月2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4年10月14日,由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而来的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电投综能”)召开成立大会并揭牌。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在成立大会上指出,电投综能的正式组建是国家电投深入贯彻中
截至发稿日,国家电投旗下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两家上市公司还在停牌中。如若重组顺利,国家电投将相较于其他四大发电集团,率先拥有常规能源(火)、清洁能源(风光)、氢基能源、核电、水电、煤炭各领域上市公司。国家电投各上市平台核心业务核电——电投产融为了对我国核能产业资源进行整合,2015年5
11月29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大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扎实推进重组整合,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央企业
10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专业化整合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
9月1日,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宣布正式成立。这是兵团党委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兵团电力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兵团新型电力系统的一项重大举措。中新建电力集团作为兵团直属国有企业,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8月14日,天富能源发布公告称,8月13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天富集团发来的通知,获悉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出具的《兵团办公厅关于成立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新兵办函〔2023〕40号),天富集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兵团国
近年来,中央企业改革步履铿锵。一个个重点任务不断推进,一项项重大举措蹄疾步稳,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场大考交出了优异答卷。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背景下,5月22日至25日,国资委宣传局、新闻中心联合组织“走进新国企·改革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3日,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华录”)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4月3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录集团”)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华录集团正在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筹划重组事项,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翁杰明副主任、赵世堂副主任共同出席并答记者问。发布会涉及央企重组整合,新一轮国企改革,央企贡献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重要内容
严重掉队的华能集团,终于开始奋起直追了。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2月6日,在华能集团2023年新能源建设推进会上,接任董事长四个月的温枢刚对外宣布:今年全年,华能将开工新能源3000万千瓦以上,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3000万千瓦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2022年全年,全国新增风光新能源装
4月27日,粤海水务与河源市水务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项目合作协议。河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国森,市政协主席余其豹,市委副书记吴青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东豪,副市长梁均达、谢春艳等市领导,粤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勇,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谭奇峰,资本投资部副总经理
4月27日,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重发能源公司”)揭牌仪式在渝举行。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重发能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在能源领域专业化整合和国企深化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为重庆市能源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重发能源公司的设立,核心目标在于借助市场化、专业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支撑四川国家战略腹地建设,4月25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与能源领域合作企业举行集中签约,30家业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出席活动并签约。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专职副书记任兴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出席活动并致辞,集团党委委
4月22日至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辽宁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华电力量。中国华电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敬
淮河能源从单一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4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16.94亿元对价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是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更折射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转型路径。(来
4月11日,平高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25.43%。报告期内确认甘孜等14间隔1000千伏GIS,庆阳换流站等97间隔750千伏GIS,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大。分产品来看,高压板块实现营收76.98亿元,较上
一季度,安徽省能源集团以“起步即冲刺”奋进姿态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质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4%,实现首季“开门稳”、“开门红”,为全年工作筑牢根基。一季度,安徽省能源集团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火力发电方面,“能源丝路”电源点项目——新疆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研讨班并讲话。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主持研讨班并作专题发言。公司外部董事胡爱民、范夏夏出席研讨班。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沧州明珠4月15日发布公告,收到控股股东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函》,由于东塑集团和河北沧州交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能最终就本次交易方案所涉事项达成共识,目前双方已决定终止筹划本次交易事项。根据此前协议,东塑集团原计划转让11%股份并委托7.77%股份表决权,届时交控集团将成为沧
4月16日,丹麦格兰富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水务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HamedHeyhat先生率20人高管团队莅临浙江嘉源和达水务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双方围绕二次供水数字化、智慧水务解决方案等展开深度合作探讨,并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会晤,标志着嘉源和达与全球水泵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当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