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郑州市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方案等五个方案:全面完成关停落后火电机组任务

2017-08-14 10:5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燃煤机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郑州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通过智能生产装备和智能管理流程的运用,促进工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高度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智能化工业企业,将郑州打造成为全国工业智能化改造示范基地。

智能化改造攻坚年度目标

2017年,培育5个智能工厂、10个智能车间,建设5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到10家、对标企业达到100家。

2018年,培育10个智能工厂、20个智能车间,建设10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到20家、对标企业达到200家。

2020年,培育20个智能工厂、40个智能车间,建设20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到50家、对标企业达到500家。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两化融合贯标对标

1.时间节点:每年分别推动十家、百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到2020年贯标企业达到50家、对标企业达到500家;在贯标对标基础上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到2018年达到50家、2020年达到100家。

2.攻坚重点:进一步梳理总结郑州市两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引导企业以贯标、对标为抓手,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为重点的智能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制定、承担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二)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1.时间节点:每年滚动培育5个智能工厂、10个智能车间。

2.攻坚重点:研究制定郑州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认定标准和办法,完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评价指南,在食品(烟草)、新材料、建材、轻纺等流程型制造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家居、新能源等离散型制造行业开展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制造、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通过适当的支持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形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示范案例,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率位于全国前列。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

(三)加快智能制造装备推广

1.时间节点:每年滚动支持20家企业规模化示范应用200台机器人(数控机床)。

2.攻坚重点:加快机器换人的进程,实现需求领域的减员、提质、增效。在传统工业中广泛切入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同时分行业、分区域推进存量装备智能改造,开展一批重点企业存量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带动行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水平的显著提升。到2020年,工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产品性能显著提高。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

(四)鼓励服务型制造业发展

1.时间节点:每年滚动培育5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推荐2—3个制造模式创新典型案例。

2.攻坚重点:围绕主导产业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服务型制造培育。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强化制造体系集成能力,鼓励供应链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积极推进制造模式创新,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广制造模式创新典型案例。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

(五)推进信息化支撑项目建设

1.时间节点:持续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支撑项目建设

2.攻坚重点:加快推进支撑工业智能化改造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项目和配套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浪潮大型云计算中心、象湖大数据产业园、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阿里云中部创业创新基地、猪八戒网、新天科技智慧能源物联网科技产业园、中铁装备智能化盾构制造基地、中国电信郑州枢纽工程、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筑城科技3D打印等项目建设。深化与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合作,争取引进一批融合发展项目;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电商和服务型制造企业,争取华为云平台等一批项目早日落地。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六)培育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时间节点:持续培育2家左右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2.攻坚重点:鼓励智能制造方案提供企业及科研院所与郑州工业龙头骨干企业合作,为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选择2家智能化改造方案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成果的提供商,作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试点示范,将试点示范供应商的系统解决方案列入郑州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和郑州市新兴产业产品目录。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

(七)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1.时间节点:到2020年,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构成一定的产业链竞争力,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

2.攻坚重点:形成一批具有业务相关多元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装备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一批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实现过半智能制造装备业产业链就地配套,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构成一定的产业链竞争力。重点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伺服驱动系统、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物联网平台层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关键领域实现较大进展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稳步提升。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实施

市工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业智能化改造的全局性工作。市工信委牵头组织,市直有关局委按职责分别推进,密切配合,积极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按照规划认真实施,并有针对性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对工业智能化改造的认知。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

(二)营造发展环境

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建立新型产学研用联盟,适应工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趋势,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融合标准制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推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做法。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工业智能化改造的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企业融创发展;举办各种层次的论坛、座谈会、培训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工业智能化改造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

(三)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

借鉴外地市经验,加紧研究郑州市支持工业智能化改造的具体政策意见,加大对双创平台、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基础支撑、要素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创建大中型企业“双创”平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基地,促进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为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资源和配套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燃煤机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