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持续提升业扩服务效率,深挖电能替代市场潜力,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创新服务拓展营销渠道。今年1~10月,该公司累计完成售电量29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
“这一年供电公司不但为我们节省了100多万元生产成本,还救活了企业。”11月19日一大早,浙江清大特种材料厂总经理丁青月来到服务营业厅与国网浙江电力续签“以租代售”服务合同。在该企业被政府列入治污关停的“黑名单”后,国网浙江电力全力协助企业完成“煤改电”项目,并以变压器“以租代售”的方式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使原本面临倒闭的清大特种材料厂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最多跑一次”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起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掌上电力’APP上申请了用电业务,没想到两分钟后就有人和我联系上门服务,一趟都没跑就把事儿办了,真是省心又省力。”11月15日,温州永新皮革厂厂长杨永新看着即将送电的1000千伏安变压器,兴奋地说。
在家申请用电业务,得益于国网浙江电力推出的居民、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结合浙江省政府实施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该公司加速推进供电服务转型,分批分步实现居民、企业办电“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该公司建立了包括网上办理、营业厅、客户经理在内的全天候、线上线下多元化服务渠道,电子渠道客户规模已达到1935万户,通过电子渠道交费占总量的15.66%。目前,所有居民用电和企事业单位日常用电等16类业务可实现“一次都不跑”,企事业单位相对复杂的5类办电业务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有效减少了客户往返营业厅次数,实现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让居民、企业办电“少跑腿”,要靠内部流程简化和营销业务转型。国网浙江电力为提高办电服务效率,大力破除企业内部业务壁垒,实施服务前端营配调业务融合、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建成服务调度平台,集中受理线上办电业务,统一调度现场服务资源,流程总环节压缩66.1%,线上服务需求与线下服务资源实现了高效对接。同时该公司面向客户推出新装、增容等业扩业务一证受理、预约服务等新举措,全省高压、低压居民、低压非居民客户业扩平均时限分别下降了21.8%、35.7%和30.4%。
面对售电侧改革和技术发展新形势,国网浙江电力加快实施“互联网+”营销服务应用工作,初步积累了以客户全周期为主线的大数据应用经验,并将成果应用至高、低压客户电费风险防控中,使全省高、低压客户逾期交费率分别下降16.49%和14.12%,平均回款时长分别缩短1.58天和1.84天。
深挖电能替代潜力
助力生态浙江建设
将船上的电源插头插入岸电箱充电插口,用取电卡在刷卡区一刷,船上的灯就亮了。“确实很方便,没噪声,又省钱。”货船停靠在浙江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船主莘师傅对岸电赞不绝口。
浙江岸电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形成一套有政策支持、企业推动、市场运营等多维度推动的可借鉴推广经验。浙江率先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发布岸电推广应用指导意见,创新建立港航、电网及港口等多方合作模式,积极创建绿色港口,建成省级岸电运营服务平台,实现岸电互联互通。目前,浙江共建成岸电设施428套。其中,京杭大运河浙江段投运130余套岸电设施,实现了浙江段水上服务区岸电全覆盖。据测算,京杭大运河浙江段使用岸电系统后,年可减少燃油消耗约1250吨,减排二氧化碳3950吨,相当于种植了21万棵树,减排效果明显。
此外,国网浙江电力还深挖电能替代市场潜力,通过构建数据分析体系、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制订精准营销策略,为潜在客户定制个性化“一户一策”推广方案。
截至10月底,国网浙江电力完成替代项目3324个,实现替代电量61.95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约24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16万吨,助力浙江创建全国首个清洁能源示范省。
创新服务抢占市场
大力推进增供扩销
“现在我们中港小微园的变压器和线路运行维护全由供电公司负责,不再需要业主自己操心了。供电服务真正让我们得到了实惠。”11月27日,温州供电公司滨海供电所负责人带领技术骨干走访中港小微园内企业客户时,一家文具用品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浙江各地又改造和新建了大量的小微集聚园。这些小微园区入驻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负荷需求变化快,如果采取传统大工业园供电模式将造成电力供需脱节、企业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在电力体制改革售电市场放开的形势下,园区的二次供电形态,也存在电力客户流失的风险。
“这么大容量的配电工程如同摆设,这得让小微园损失多少啊?”温州供电公司员工董怡忠开始想办法。随后,他和同事们不断上门造访和实地考察,记录园区规模和用电特点,了解小微企业运营状况。经综合分析,董怡忠和同事为类似的小微集聚园研究出了一套全新的供电方案。
小微园区采取小企业租用厂房的运作模式,入园企业基本都没有独立产权。此前,按照相关产权归属,整个园区只有一个电力户号,企业电费由园区收取。入园的小微企业拿不到电费发票,没办法准确测算用电成本。小微园区实行新的供电方案后,户号设立不再以传统的产权为单位,改以营业执照为单位,供电公司为小微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单独建档立户,执行相应销售电价,并根据企业入驻变化情况提供相应供电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明晰成本、控制支出,昔日的困扰一下子得到彻底解决。
新的供电方案执行后,供电公司来当小微企业“管家”,小微企业再无后顾之忧,浙江小微集聚园供电服务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用电量大幅上升,园区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也有效降低。今年1~10月,国网浙江电力售电量同比增长8.3%,增幅比1~9月上升0.7个百分点。
相关阅读:
天津市居民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下发:采暖期不再执行阶梯电价 每千瓦时补贴0.2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中央企业坚决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代理购电电量及构成。目前代理购电客户以月度为周期进行结算,2025年3月份代理购电售电量224.01亿千瓦时(表1)。表1.3月份代理购电售电量结构统计表单位:亿千瓦时
近日,各大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4年报,综合多家公司的年报来看,在新形势下,也呈现诸多新特征。从新增装机来看,装机量几乎与去年相当,大部分企业较去年有小幅度增幅,增长较为突出的为华润电力、龙源电力、大唐发电。其中。华润电力新并网装机容量为9168兆瓦,其中风电为3646兆瓦、光伏为4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广西电力市场年报。2024年广西电力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电力直接交易成交电量1102.48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444.85元/兆瓦时;用电侧完成电量1000.27亿千瓦时,约占主电网区内售电量50.8%,电能量平均价格446.19元/兆瓦时,叠加损益资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14家电力央国企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中国神华、华能国际、中煤能源、大唐发电、华电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其中,仅有4家净利润出现下滑,1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大唐发电在14家企业中的增幅最大,达到229.7%。2024年业绩整理如下:中国神华中国神华公布2
4月1日,国家电投河北公司沧州公司海兴新型储能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是河北公司首个、沧州区域首个独立储能项目,也是公司落实集团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区域能源安全和新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项目位于沧州市海兴县,装机容量200兆瓦/400兆瓦时,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
一季度,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实现“开门红”,累计完成售电量366亿千瓦时,达到“十四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比优先发电计划多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西电东送电量连续3个月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为实现全年西电东送电量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动态优化西电东送通道年度检修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关键之年,关键部署。2025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奋力进军中国企业200强的关键之年。一季度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以“开年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抢抓新春先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部署,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加快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4月2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循环利用方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和规范化梯次利用,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利用。支持试点城市、园区构建绿色能源资
文成,一座因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谥号而名垂青史的山城。过去几十年,数十万文成人走过国门,远赴他乡。文化交融、经济互通,让文成兼具山水名城的韵味和异域他乡的风情。2021年浙江启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这座坐落于浙西南群山中的小城,以山水为纸、绿电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共富传奇。当飞云
3月12日,集团公司制定和下发2025年电力增供扩销工作方案,认真分析当前地区各行业生产及电力供需形势,积极探索电力增供和保供新实践,提出工作目标和15项重点工作措施,为集团公司2025年稳定增收、进军中国企业200强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目标方面,集团公司将建立常态化电力增供与保供工作机制,在大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电力行业持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6%,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仍是主力,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
2024年10月,内蒙古出台《关于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强制消费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绿电消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政策,持续推动工业领域绿电消纳。再加上此前发布的包括工业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在内的六类市场化并网消
3月12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和下发2025年电力增供扩销工作方案,认真分析当前地区各行业生产及电力供需形势,积极探索电力增供和保供新实践,提出工作目标和15项重点工作措施,为集团公司2025年稳定增收、进军中国企业200强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目标方面,集团公司将建立常态化电力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绿色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南方电网公司正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步伐,推动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3月份,河南全省风光新能源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达到103.5亿千瓦时,较历史最大值增加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河南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实现跨越式发展,风光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30%。截至今年3月底,河南全省风光新能源装机跨越7000万千瓦,达到7003万千瓦,同比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数据,共核发绿证6.62亿个,相当于66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取得“身份证”。其中3月份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绿电是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统称。它如同能源领域的“纯净水源”,通过特高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