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8-08-22 09:3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本月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电动汽车路段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暨“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实验路段”通过验收,国内首条百米级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实验路段建成。事实上,“无线充电”这种新型汽车充电方式早已走进人们视野,但这样的“黑科技”能否真正走入大众生活?
免插拔更方便
据了解,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交变电磁场的电磁感应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没有线缆和插头,充电设备机械原因导致的损坏就不存在了。”电力电子工程师高亮告诉记者。无线充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安全性高,不需要拔插充电枪的过程,不受雨雪天气及极端环境的影响;可靠性高,与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没有机械磨损;便捷性好,可以实现自动充电,解决无人驾驶“最后一公里”便捷性的问题。
但无线充电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比亚迪早在2005年就申请了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2017年,美国马里兰州就曾购买具有无线充电技术的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宝马官方也宣布2018款的530eiPerformance将会配有无线充电系统配件。
车企推崇无线充电技术离不开供应商的支持。2015年,中兴通讯与宇通客车共同研发了12米无线充电纯电动大巴,并于郑州完成总计5个无线充电位的一期建设。充电位现场基本能实现无人值守,充电过程全自动,一键启停,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充电进程,并完成实时充值、支付等计量计费功能。
据外媒报道,英国政府计划投资4千万英镑,推广电动汽车公路无线充电技术。或许将来,借助电磁感应技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停车场自动无线充电,甚至在路上边行驶边充电。
辐射问题引担忧
无线充电为了加快充电速度,必须提高电压和频率,产生大功率磁场不可避免。磁场产生的辐射成为人们的担忧之一。
“辐射不是担忧,而是事实。”资深汽车电子工程师朱玉龙告诉记者,和电磁炉原理相似,如果无线充电功率较大,产生的磁场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他向记者介绍道,无线充电功率达到3—6kW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辐射影响,而且充电点一般位于公共场所,个别用户使用无线充电还要考虑周边用户能否接受,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引起纠纷。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无线充电的种种担心已经逐步缓解。任何一项技术进入市场前,都会经过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验证,也一定是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之后才能进入市场。据我了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线充电的相关标准都已经列入相关日程,确保相关产品在市场应用前得到验证。”高通高级技术市场经理舒杰不久前表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蒋莉等人的研究表明,典型车辆静止状态下无线充电系统产生的磁场辐射测量结果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公众暴露限值。目前我国也已启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等几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除了电磁辐射问题,无线充电目前还存在充电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不同的车大小不同,对于同一个公共充电点,车载无线充电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统一。”朱玉龙说。然而电动汽车领域有关无线充电的标准尚未出台,各家布局无线充电的车企还在各自为战。
成本高昂普及仍需时日
据朱玉龙介绍,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在研发层面已经基本成熟,但还处于应用示范阶段,真正走向大众尚需时日。“5年内,3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可能有无线充电的基础,10万元左右平民价位的车使用无线充电的可能性不大。”朱玉龙认为,即使随着技术的发展,消除了辐射的干扰,无线充电大规模应用仍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目前大规模应用的障碍是充电设备成本太高,消费者希望充电设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性价比高,最好像充电桩那样随车配送,但厂商要考虑规模成本,需要盈利。”
据了解,无线充电公路、停车场的建设需要在开工前在地下埋线圈,对于已经使用的停车场和道路,如果挖开地面安装线圈,成本非常高。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成功进入市场将极大提升充电便利性,更好地改善出行体验。今年初,浙江省发布消息称将在2022年建成中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远期目标包括实现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
“电动汽车不仅是车,还要考虑到基础设施网络配套的整体安全可控,这不是靠车企自身就能做到的。也许将来路上都是电动汽车的时候,无线充电的时代就到来了。”朱玉龙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商务部消息,英政府公布基础设施十年战略,计划投入至少7250亿英镑。其中包括英国能源公司将投资建设英首个区域性氢气运输网络和储能设施,推动战略性输电网络建设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文如下: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英政府6月19日发布基础设施战略,计划在未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2025年7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大兴区政府”)、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广汽新能源汽车推广、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
7月10日,中汽协发布2025年6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显示,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7月8日,配备有20支超充枪、100支快充枪的贵阳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投运,这也是贵州省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全液冷超充站。“这是我们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综合示范站,最快‘一秒一公里’的充电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多场景应用和多元综合服务更是代表未来充电场站建设方向。”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北极储能网获悉,7月9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第二批先进充电设施示范项目,车网互动充电场(站)。包括实现智能有序充电或双向充放电的充电设施。其中,智能有序充电设施是指可通过“错峰、调功率”的方式,组织充电车辆有序充电,缓解电动汽车充电为配电网带来的压力,提高电网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3月16日,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力、影响力、引领力、竞争力和支撑力全面提升,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十大重点研发方向和八大产业链方向,包括大容量储能、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热带海岛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智能微网关键技术等。“很显然,这些方向就直接瞄准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林志波表示。
“无线充电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它本身就是要基于智能网络进行控制的特性,使得它在未来智能网络的能源补给系统中,具有先天优势。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应用的基础,我们所有的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之后,既可以成为电能的使用者,也可以成为一个电能的载体,在我们未来智能电能网络,无
尽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被视为前沿技术,但仍面临人才短缺、成本过高、前景不被看好等多重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分阶段、分步骤、分场景逐步推进其产业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现在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短缺。”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
核心阅读尽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被视为前沿技术,但仍面临人才短缺、成本过高、前景不被看好等多重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分阶段、分步骤、分场景逐步推进其产业化。(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卢奇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现在我们碰
6月20日~7月1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组织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产品的互操作性测试。此次测试可为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列国家标准的编制提供支撑,同时全面验证我国提出的面向互操作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是实现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应用环节的最后一环自动
雄安电网数字化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四月的白洋淀,暖风习习,新苇吐绿,雄安新区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一出,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城市发展,电
现阶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还未普及的主要原因是: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点:缺少国家统一的标准一项新的技术需要普及,标准必须要先统一,类似于USB接口标准,如果大家都不统一,每个电脑的USB口都不一样,通讯协议也不一样,那还怎么进行数据匹配和连接呢?无线充电技术也是一样的
据外媒报道,高通将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部门Halo出售给了风投公司支持的初创公司WiTricity。该初创公司正在大力开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相关交易条款没有对外披露,但高通表示,根据交易协议,它将成为WiTricity公司的小股东。挑战虽然与汽油和柴油汽车市场相比,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但
无线充电作为新兴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近年来在业内广受关注。据了解,无线充电技术能够与自动驾驶及自动泊车技术相结合,在便捷性、安全性、智能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之一。然而在国内外车企陆续布局无线充电这一前沿技术领域时,无线充电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无线充电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文件明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年底前,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1日,高台华景丝路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工期270日历天。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容量为1200MWh,建设功率为300MW,储能电站分为储能场地区域和330kV升压站区域。储能场地区域采用户外一体舱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国家电投将在兰州投建300MW光储项目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
7月9日,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举行高标准建设启动会。上海市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出席会议并宣布项目高标准建设启动,中国中煤首席专家王海、华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蒋磊分别讲话、致辞。王海对宝山项目高标准建设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他
7月4日,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研发的源网荷储人工智能(AI)智慧保供平台上线。“高温天气下,供电设备重过载较常见。以往,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依赖人工,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现在,这一平台可智能生成多项负荷转供策略,并按优先级排序,经电力调度员确认后迅速执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杭州供电公司调控
近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数智化碳监测与协同减控实验室(以下简称“电碳实验室”)通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认定,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碳业务领域首个获得认定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电碳实验室由国网湖北电力牵头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公司、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
7月10日,东北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突破8400万千瓦,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近日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上新”的跨省事故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在保供中发挥了作用。“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相当于为电网购买了一份‘备用保险’。”国网东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健男解释,过去,国网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