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12日晚间,金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就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召开了投资者说明会,重点说明了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和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相关情况。
金鹰股份在会上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目前主要的产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锰酸锂正极材料。其中三元材料借助湖南瑞翔的渠道资源,目前主要的销售目标对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等主流电池厂商,但动力电池认证周期长,环节多,公司仍在积极推进中。锰酸锂正极材料相较于三元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低速电动车、物流车、两轮车等细分市场有较大优势。目前已经通过了超威电池、维科锂电等客户认证,新的生产线预计十月份能够实现产能并开展销售。
金鹰股份还表示,公司的三元材料项目已完成年产4000吨三元正极材料的产能建设,但生产线自投产以来尚未取得实质性销售,不过已与多家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商开展了持续的送样认证工作,并将很快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规划的剩余产能会在一期的产能充分释放后投入建设。
针对锰酸锂正极材料,金鹰股份表示,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产品已经通过了多家客户的认证,即将放量。公司目前初步规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年产3000吨产能,充分释放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净利润800万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25%至1700万辆,电池年需求量首次突破1TWh;全球电池产能达3TWh,如果目前官宣项目全部建成,未来5年,电池产能有望再增加3倍。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随着需求的急剧上升以及价格持续的下降,全球电池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IEA数据显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的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全部完工,项目整体综合完成率达96%左右,现正在做一些收尾工作,室内在进行吊顶装修、地坪硬化等,室外在进行附属设施施工,包含室外管网、室外绿化、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和技术的日益标准化,全球电池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能进一步整合,同时由政府主导的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举措也在重塑格局。随着市场需求急剧上升和价格的持续下降,全球电池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25%,达到1700
行业概况锂电材料指为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能够决定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目前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等构成,锂电材
步入3月,锂电行业整体延续了积极的发展的势头。根据行业数据,下游电池厂排产需求高涨,推动整体电芯排产量大涨15%。其中,动力电池的增长更是亮眼,涨幅高达18%!此外,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环节的排产也呈现不同程度上涨。那么,3月行业排产具体数据究竟如何?本文中,真锂新媒对行业内核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求》等4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3月14日。标准编号:SJ/T12001-2025标准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据EVTank分析,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相继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EVTa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货量均出现较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伊金霍洛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围绕“十个领域”,细化实施任务。加快建设绿色装备制造集群,氢能装备制造等项目。主动融入自治区新能源发展战略,围绕“风光氢储一体化”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重点招引和谋划实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辉石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平均品位1.3%,按照一辆新能源电车需40公斤碳酸锂计算,可建造4000余万辆汽车。这是24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获悉的信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地处高原,坐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3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亿纬氢能凭借在AEM制氢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与规模化应用实践,一举摘得“氢能优秀实践奖”和“氢能行业影响力企业”两项重磅殊荣,以技术领跑者姿态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在“双碳”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绿氢产业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2日,金鹰股份发布公告披露于2019年9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以下简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16年12月7日,金鹰股份披露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新建年产5000吨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项目
9月20日晚间,金鹰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整合公司的研发资源,加强研发及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公司决定浙江金鹰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元致力于新能源电池材料技术及其他新能源领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清国博士担任负责人。浙江金鹰新能源研究
随着储能市场的兴起,近年来一些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储能业务。近期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在电网侧储能市场拿下订单,这为磷酸铁锂电池开启了一片新天地。据动力电池装机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磷酸铁锂和三元动力电池的占比分别为69%和28%,2016年是60%和38%;2017年磷酸铁锂占比50%,三元动力电池占比45
8月27日晚间,金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瓦力科技)及其全体股东,经友好协商,签署了《关于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投资2500万元对瓦力科技增资,增资后瓦力科技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00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4500万元,公司占瓦力科技55.56
金鹰股份5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受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与行业趋势影响,公司对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发展策略有所调整,目前正在积极深入调研,谨慎投入其他市场空间广阔、竞争优势明显的正极材料,比如高能量密度的锰酸锂动力电池。锰酸锂动力电池以其性能与成本优势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公司在这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的制造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我国锂电池产业产值由原来的数百亿元,发展到超过千亿元,成为新一代智能手机、各种电动车辆,风能、太阳能储能系统等诸多重大应用领域的主力电源之一。未来,随着人们对锂电池需求的增加,锂电池市场将会呈现一种爆发的态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引擎正在催动动力电池产业链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据预计,全年产量突破25万辆将成大概率事件。应用市场的高速增长迅速向上游传导,自上半年以来,动力电池产能不足已成为掣肘产业发展的瓶颈,不少车企出现因
碳酸锂钴:近期碳酸锂最高报价已超10万元/吨,主流报价也已经超8万元/吨,年初仅4.2万元/吨,涨价速度大大超出预期。预计在新能源汽车需求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栺将继续稳中有升,投资者可以关注龙头企业天齐锂业。另外盐湖卤水提锂龙头企业为斯太尔。随着三元材料成为锂电池的主流路径,对钴的
正极是电池的关键核心部件,正极材料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性能。下面小易将向大家介绍易招商产业研究团队对于正极材料产业的研究成果。今天我们进入概述篇,了解一下相关概念和基本情况。自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商用化以来,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不断攻城略地,现已牢牢占据二次电池的高端市场。但在较
目前正在使用和开发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中,以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表现出的性能最佳,主要有:层状盐结构的钴酸锂、镍钴酸锂、镍锰酸锂和镍锰钴酸锂三元材料,尖晶石型的锰酸锂,橄榄石型的磷酸铁锂等锂锰氧化物。中国目前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钴酸锂依然是国内小型锂电领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