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8年8月,宁德时代为日产轩逸纯电动汽车装机137台,系统能量密度为123.78wh/kg,全部都为三元软包电池,而此前,宁德时代出货仅有方形电池。
业内人士指出,以方形为主的宁德时代开始供应软包电池,其实是拉开了软包动力电池抢占市场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关于软包电池的热点颇为频繁。9月14日,主打三元软包叠片电池的捷威动力获得复星投资,计划五年内成为国内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 9月初,专注三元软包电池的孚能科技完成10亿多美元的C轮融资,将在欧洲建立电池生产中心;8月初,亿纬锂能与戴姆勒签订《供货协议》,将为戴姆勒供应三元软包动力电池……
显然,话题不断的软包电池正在成为继“21700”、“811三元”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晋“网红”。数据显示,在2018年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TOP20中,纯软包电池产品的电池企业有7家,加上正在开发的企业,软包电池企业的数量上升至12家,占比达60%,表明软包技术路线得到越来越多电池企业的重视。
其实,软包电池会火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软包由于其特定的包装材料和结构,相较方形和圆柱还是有一定的性能优势的,主要体现在安全性、比能量、循环寿命和灵活设计上。正是由于软包技术路线的性能优势,LG化学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客户最为广泛的电池企业;而在国内,孚能、捷威动力、卡耐、北京国能等等企业都是软包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
但同时,高性能往往也意味着高门槛。软包电池虽然性能突出,但其一致性较差,成本较高,容易发生漏液和胀气,且在成组过程中需要额外的壳体,PACK工艺复杂程度高,这也意味着软包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资本。
为什么软包电池会成新晋“网红”
有专家指出,软包电池此时在国内走红,一方面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资本的涌入,软包电池性能优势凸显,尤其是在能量密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去年三元软包电池企业批量供货电芯单体比能量在180-210wh/kg,系统能量密度130-150wh/kg;今年批量供货的三元软包电芯单体比能量最低210wh/kg左右,个别企业单体比能量260wh/kg的电芯产品已经达到量产水平,系统能量密度轻松过140wh/kg,甚至达到160-180wh/kg。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兴起,尤其是国外车企对软包三元动力电池的“青睐”,大大刺激了国内软包电池市场。
这导致了以方形为主的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加速软包电池布局。除宁德时代外,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亿纬锂能等国内排名靠前的方形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加速研发甚至已经量产了三元软包电池。这些产品主要面对中高端乘用车市场,进一步促进软包电池市场应用占比提升。
同时,此前专注物流车的软包电池企业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乘用车,包括国能电池、天劲股份、盟固利动力、微宏动力等软包动力电池企业都将乘用车作为今年的重点开拓市场,从商用车领域向乘用车领域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乘用车主机厂偏爱软包电池以外,资本市场对软包电池的 “关注”也能从侧面反映软包电池的火爆程度。
7月,复星国际(00656)宣布通过旗下复星高科及基金,向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投资,为其产能规模扩充和开拓海外市场补充“弹药”;9月14日,捷威动力正式与复星国际签订战略投资协议。
8月,远景集团宣布将控股日产汽车旗下电动电池业务和生产基地AESC,同时收购日本电气旗下的电池电极生产业务公司NEC能源元器的全部股权;
9月,孚能科技宣布完成了C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筹得的资金将用于加速扩张其全球汽车电池生产基础设施,并正式启动了欧洲生产中心项目减少。
频繁的资金涌入,预示着软包电池将进一步扩大动力市场渗透率,其中在产品质量、技术、规模和资金等方面有竞争实力的电池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机会甚至在软包电池领域造就第二个宁德时代也不一定。
国内软包电池企业生存近况
盖世汽车了解到,国内有不少电池企业从创立之初就专注于软包电池的研发制造,而从目前来看,这些企业整体都还过的不错,其中排名靠前的有捷威、卡耐、孚能、国能、天劲、万向A123等。
捷威动力
捷威动力成立于2009年,主打三元软包叠片电池,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是国内率先开发并量产三元体系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公司具备了单体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的完整开发能力。
目前捷威自主研发的软包电芯能量密度已达到245Wh/kg。预计在2020年,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20Wh/kg。公司主要客户有长安、奇瑞、东风、上汽、吉利、长城、广汽、江淮等。
产能方面,捷威目前已建成1.5GWh,预计2018年底将达到2.5GWh,同时捷威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占有率目标来制定未来产能规划,预计到2023年新增38GWh产能,累计产能达到39.5GWh。
值得一提的是,捷威动力刚刚获得了复兴的战略投资,计划五年内成为国内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是国内最先实现220wh/kg电芯量产的企业,一直坚持三元软包路线,并通过一体化电池模组设计,系统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70wh/kg,在技术储备和产业化上领跑国内同行。孚能今年将主推240Wh/kg能量密度电池的市场化应用。
也正是基于在技术和产品上竞争力,孚能科技已经给北汽新能源、江铃、长安、长城、瑞丽、昌河等车企实现批量供货,今年3月,其还通过了德国戴姆勒集团VDA6.3过程质量审核成功进入戴姆勒供应商体系。
在产能上,孚能未来三年要投入大概120亿,用于国内的产能扩产,布局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地区,产能要达到35GWh,向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的2020年愿景迈进。
国能电池
国能的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都采用软包的技术路线,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客车领域。
针对渐渐兴起的乘用车市场,国能电池开发的软包三元材料电芯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30wh/kg,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了150wWh/kg。与此同时,2018年上半年,国能电池正在重点开发软包三元材料电芯,高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系统能量密度可超过170Wh/kg,可以满足未来2-3年补贴调整的标准要求。预计该系列产品将在2018年底上市。
在产能规划上,国能电池在在2017年加速了在全国范围的战略布点,先后在北京、郑州、襄阳、重庆、海宁、南昌、新余、龙岩等地设立基地,总产能达到11.2GWh。同时还在滁州、新乡规划新的动力电池项目。
天劲股份
天劲股份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提供商。公司采用软包叠片工艺,材料体系包括三元和磷酸铁锂,是国内领先的软包动力电池企业。
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专用车电池装机总电量约8.42GWH,同比增长165%。其中,天劲股份三元软包装机总量全国排名第二,并拿下了物流车三元软包电池装机量冠军宝座。截止目前,天劲股份的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组完成年销售量超过21350套,实现销售额超10亿元。
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取得良好成绩之后,天劲股份开始向市场更大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军,通过产品升级应对补贴退坡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已经开始为国金汽车、奇瑞汽车、知豆汽车、合众汽车、北汽银翔等车企的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提供电池配套。
卡耐新能源
卡耐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日本英耐株式会社等共同出资成立,一方面拥有汽车行业的背景,一方面拥有日本的技术基因,是国内最实现批量提供三元软包电池的企业之一。
但由于国内软包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卡耐经历了几年的蛰伏后才渐渐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从今年6、7月开始,卡耐一跃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
目前,卡耐已量产的三元软包电芯能量密度为220Wh/kg,今年计划量产产品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预计今年年底产能释放后,总产能为6GWh。未来两年产能计划扩至10GWh,并于2020年实现单体能量密度为300Wh/kg。
万向A123
万向A123堪称国内锂电界的一匹黑马,在今年1-7月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万向A123跃入了第9。要知道,2017年度,万向A123的排名还是第21。
据悉万向A123的前身是美国A123系统公司,2012年7月申请破产后,美国A123被万向收购, 经过几年的技术积累后,万向A123终于厚积薄发,于2017年12月获上汽通用260万套48伏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订单,订单金额超10亿美元,一跃成为国内极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近年以来万向A123投入大量的精力加速高比能电池的研究工作,按照规划,到2019年将实现能量密度280Wh/kg的产品量产,到2020年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到2022年达到350Wh/kg,到2025年达到400Wh/kg。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6C快充正逐步成为高端电动汽车“标配”,也已然成为电池企业角逐的新“赛点”,这一趋势不仅大大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还在用户体验、电池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与产业升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华为推出高端车型尊界S800,其中增程版搭载的巨鲸电池2.0,电池容量达65kWh,支持6C快充;纯电版
行业概况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利用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实际工作场景中,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扩散到负极。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外电路中电子
3月14日,宁德时代披露2024年度财报。电池销量进一步增长了近两成,但却罕见的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增利不增收?毛利润在上升在2024年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但其营收却罕见下降了9.7%,为3620.13亿元。从销量来看,宁德时代全年实现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双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双登集团主要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具有对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储能应用客户服务十余年的累计的丰富经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双登集团2023年在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孚能科技3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正极采用高镍三元、负极采用高硅负极/锂金属、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固态电池已进入实测阶段
3月4日-5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汽车动力系统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孚能科技推出大软包6C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依托SPS超级大软包CTP系统架构,首创五面液冷设计(大面+双窄面+双极耳),散热效率提升4-5倍,通过冷板、排气通道与结构件三合一深度集成,能量密度提升和减重降本效果显著。同时
据韩媒TheElec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对其位于韩国安城的工厂生产线进行调整,在原计划生产的软包电池基础上,新增了方形电池的生产能力。报道称,现代汽车安城工厂现有的四条生产线中,两条用于生产方形电池,另两条继续生产软包电池。四条生产线的总产能达到1GWh,每种电池类型各占0.5GWh。虽然产能只有1
美国关税,被视为2025年电池行业的第一只“黑天鹅”,不仅影响了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在美布局,也将暂缓部分企业的赴美进程。近期,美国白宫在其官网最新发布声明称,对中国的关税加到245%。从时间线来看,4月9日政策正式生效前的关税在82.4%,4月10日提升至125%。业内人士表示,当关税超过一定数值,加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2025年4月7日-9日,第50届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览会(MiddleEastEnergyDubai2025)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开幕,这也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展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舞台。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商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携自研储能电芯、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亮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近日,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株式会社(Maxell)宣布,将解散旗下一家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无锡麦克赛尔)。资料显示,麦克赛尔成立于1961年,1964年成为日立集团成员,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数据媒体、视听设备及能源产品著称。无锡麦克赛尔成立于1996年,是麦克赛尔在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在5-6C超快充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当下,国内电动汽车补能技术的发展却已呈现出向更高功率等级演进的趋势。近期,包括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相继发布了“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宣称功率高达1兆瓦乃至1.5兆瓦,远超当前主流水平。这一动向表明,相关企业正着眼于下一代大功率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孚能科技11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香港孚能、YUWANG、KeithD.Kepler和广州工控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实现广州工控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香港孚能、YUWANG、KeithD.Kepler拟配合推动公司完成以广州工控集团为特定发行对象的定增。广州工控集团拟认购前述定向增发并取得不超过公司定增后总股本1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多氟多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宁福”)新增注册资本4.15亿元,注册资本由6亿元变更为10.15亿元。经公司、南宁科晟能源动力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焦作多氟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爱玛创业投资(宁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产业直投基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孚能科技最新披露的12月初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钠离子电池预计会有相关定点,目前产品各类参数比预期好,公司也已送样一些有长期合作的车企,主要为A0级车型。此外,孚能科技也在积极改造并增加钠电池产能,明年开始会有一些钠电池产品出货。孚能科技还表示其主推的三元软包电池集中
相较于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软包电池的最大不同是,其电池外层只有一层铝塑膜封装,而没有方壳电池外层的壳与其他配件,不仅在能量密度上有优势,而且成本更低。(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动力电池领域的战争愈演愈烈。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
在很多公众的印象中,广西向来是以风景名胜和特色美食而著称。桂林山水甲天下,不仅让全国各地的游人流连忘返;柳州螺蛳粉、壮乡炒米粉……更是让五湖四海的饕客痴迷陶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ID:cbea_battery作者:马斯克斯)如今,乘着新能源的东风,广西正在打造其新的地域名片,众多的
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LG新能源和SKI也垂涎欲滴。
近日,SKI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在中国建设第4座电池厂,计划投资10.6亿美元(约68亿人民币)用于在江苏省盐城新建电池厂。资金从本月至2024年12月分期投放。据悉,此次工厂将由SK独资投建,产能将超过前三家。
随着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在2019年大幅退坡,两者市场占比的天平开始向磷酸铁锂不断倾斜。尤其是随着磷酸铁锂成本优势不断凸显,磷酸铁锂单月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与三元电池占比差距不断缩小,并在7月实现反超。
电动汽车召回事件再次将动力电池供应商推上风口浪尖。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和多元化供应需求,给部分有竞争力实力的国内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崛起提供了机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