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政策正文

浙江印发《温州龙湾区空港新区天城围垦区增量配电网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

2018-12-13 16:08来源:浙江省发改委关键词:增量配电增量配电网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区域外网供负荷、电量预测

由于规划区内现状无110(35)kV变电站,现状区内的供电均来自区外,区域外的网供负荷等于区内的总负荷;“十三五”期间随着区内110kV变电站的逐步建设,至2020年,区内的中压线路逐步将均由区内110kV变电站提供电源为主。

五、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1.全面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全面服务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满足电力需求,确保安全供电,积极参与“五个龙湾”建设,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2.打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优化电网结构,消除薄弱环节,推广自动化设备,开展大数据分析,规范电网基础数据管理,提高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水平。全面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3.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多规合一”

配电网规划紧密衔接各项市政规划,“更加精准”、“更接地气”,在配网项目可实施性大幅提升的同时,实实在在的针对区域电网的切实需求做到精准服务。

4.切实提高电网服务水平

创新开展“互联网+智能服务”新举措,把故障报修、业务办理、用户缴费等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全面实现功能的线上处置,使供电、用电更加安全、快捷、智能、高效。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电网、输配电网、近期远景之间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统筹城乡配电网规划,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与电力普遍服务水平。科学制定远景配电网目标,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统一标准,经济高效。合理确定各地区建设改造标准,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变电所土建一次建成,避免大拆大建和重复建设;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加强投入产出分析,深化技术经济论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灵活先进,智能环保。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升智能化水平;充分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多元化负荷的灵活接入与高效利用,推进电能替代,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优化布局,安全可靠。推进配电网设施布局规划,确保电网发展与地方规划有效衔接,合理布局、提前预留所址和廊道资源;构建强简有序、标准统一的网络结构,提高故障自愈和信息交互能力,抵御各类事故风险,保障可靠供电。

(三)发展目标

1.规划区总体发展目标

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提升发展理念,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与改造并举,按照差异化、标准化、适应性和协调性的原则,全面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2.主要指标规划目标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规划区远景负荷密度为19.96~23.29MW/km2,依据《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规划区目标网架需按A类供电区域相关标准进行规划,近期可根据实际建设条件分步实施,逐步过渡。

分年度技术指标目标如下表所示。

表5-1 配电网建设改造指导目标

54.png

3.配电网规划目标:

3.1高压电网规划目标

针对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电网发展将在现有电网的基础上,以“安全、经济、可靠”为基本原则,加强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

至规划目标年,形成以大电网为依托、以110kV电网为主干网架结构体系;彻底消除供电瓶颈现象,努力把规划区建设成为电源容量充足、网络坚强可靠、系统安全稳定、电网运行灵活、设备先进规范的现代化电网。

3.2中压配电网规划目标

3.2.1提高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发展需求

与负荷增长同步并适度超前,满足各类用户负荷增长的需要。线路平均最高负载率控制在50%左右。充分利用新建或扩建变电所的供电能力,增强配电网供电能力,优化供电范围。

3.2.2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对复杂的网络进行改造,优化规划区域电网结构,到2020年,规划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5%。结合负荷预测结果,对目标网架进行校验,以确保目标网架满足负荷发展的要求。

3.2.3推广标准化建设,与城市协调发展

积极推行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变电所、线路建设宜采用模块化设计,工程建设遵循标准化建设型式,电力设备选用宜标准化、序列化型号。

根据最新电力行业标准要求,对市区核心区建设标准双环网结构,其它区域以双环网为主,辅以单环网、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对于区域内的开关站,全部双电源接入,以满足用户的用电可靠性。

3.3低压配电网规划目标

根据最新电力行业标准要求,对规划区低压线路截面过小、接线不规范的情况进行改造,完善用户“最后一公里”接入,以满足用户的用电可靠性。

此外,全面普及智能电表,可实现峰谷电价、电量自动上传等智能功能,保证电力服务质量。

六、区域网架建设规划

(一)规划技术原则

1.总体原则

1.1容载比

容载比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宏观性指标,合理的容载比与网架结构相结合,可确保故障时负荷的有序转移,保障供电可靠性,满足负荷增长需求。

考虑规划区发展的特点,负荷增长快速期可取较高容载比,通过加强和改善网络结构,在满足用电需求、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容载比,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根据规划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配电网负荷增长速度可分为较慢、中等、较快三种情况,相应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容载比如表6-1所示,总体宜控制在1.8~2.2范围之间。

表6-1 110kV电网容载比选择范围

55.png

1.2电网结构

合理的电网结构是满足供电可靠性、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网络损耗的基础。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三个层级应相互匹配、强简有序、相互支援,以实现配电网技术经济的整体最优。规划区的配电网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正常运行时,各变电站应有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供电区不交叉、不重叠,故障或检修时,变电站之间应有一定比例的负荷转供能力。

1.2.2在同一供电区域内,变电站中压出线长度及所带负荷宜均衡,应有合理的分段和联络;故障或检修时,中压线路应具有转供非停运段负荷的能力。

1.2.3接入一定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时,应合理选择接入点,控制短路电流及电压水平。

1.2.4高可靠性的配电网结构应具备网络重构能力,便于实现故障自动隔离。

2. 110kV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2.1电网结构

规划区110kV电网目标电网结构推荐表如表6-2所示。

表6-2 规划区110kV电网目标电网结构推荐表

56.png

规划区110kV变电站宜采用双侧电源供电,条件不具备或电网发展的过渡阶段,也可同杆架设双电源供电,但应加强中压配电网的联络。

规划区110kV电网推荐典型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增量配电查看更多>增量配电网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