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站在“氢能风口”的煤炭企业也在摩拳擦掌,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近日,全国最大煤化工生产企业晋煤集团与法中能源协会签署战略协议,拟通过国际合作探索氢能开发,推动传统能源实现更深层次、更清洁化利用的转变。“以此为基础,我们将逐步建立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氢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具备产业化生产及推广能力,最终形成盈利模式。”晋煤集团煤化工研究院院长原丰贞这样告诉记者。
而将目光投向氢能这一热门领域的,不止晋煤一家。记者梳理发现,仅在近1年时间中,就有国家能源集团、同煤、兖矿等多家煤企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有预测显示,到2050年,氢能将形成10万亿元产业规模,广阔市场与激烈竞争扑面而来。
“煤老大们”不约而同视氢能为转型新方向
分属传统与新兴能源的煤炭与氢能如何产生联系?目前,煤企主要通过制氢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布局发展氢能。而此“潮流”,或要从1年多前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说起。
2018年2月,该联盟由10余家企业组建成立。作为发起者,国家能源集团不仅是第一任理事长单位,总经理凌文也出任了理事长一职。除明确将煤制氢作为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凌文还表示将“默默地做基础设施、做服务,像制氢、供氢、储氢,还有大量的前期投入”。而记者最新获悉,由该集团在江苏如皋自主建设、符合35MPa/70MPa双模国际标准的首座示范加氢站,有望于3-4月完成建设;另有2座新站于近期确定布局河北省张家口市。
央企之外,多家地方国企也纷纷入局。据原丰贞透露,晋煤集团现有40%以上的自产煤炭,通过煤气化形式用于自有煤化工项目,“在此过程中探索氢能开发,不但具有制氢成本优势,也可在清洁化利用方面产生可观效益。当前正值‘二次转型’的发展加速期,我们急需先进技术与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向更高质量迈进,发展氢能正是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兖矿集团。今年元旦刚过,兖矿便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订框架协议,并牵头组建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计划以煤制氢为基础,合作开发完整的氢能生态产业链。据悉,兖矿还编制了氢能源产业3年行动方案,聚焦氢能、甲醇、合成气、燃料电池等领域,构建智慧氢能产业链。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包括山西潞安、阳煤、同煤在内的多家老牌煤企,也正通过国际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发展氢能,“氢”装上阵已然成为煤企转型新方向。
有成本优势 也有基础薄弱、产业脱节等制约
煤企不约而同看好氢能,并非“一时兴起”。多位业内人士在采访中表示,相比电解水、天然气等现有制氢方式,煤制氢是最经济、最实用的一种途径,煤企因此具有先天优势。
“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为煤制氢奠定基础,资源丰富、易得。取决于不同煤质,规模化制氢成本在0.8元/立方米左右,相比至少2元/立方米的天然气制氢,及成本更高的电解水制氢,前者优势明显。”资深煤化工专家任相坤称。
以晋煤为例,原丰贞也称,除了制氢成本,资源、技术等方面同样具备优势。“我们现有超300亿Nm3/a的大规模制氢能力,得益于分布在全国11省市的煤制氢企业,还有区位、管道等利好条件。在技术上,目前既包括传统固定床,也有新型加压固定床气化及多种粉煤气化技术。”
不过,要真正做大氢能产业,仅有制氢优势远远不够。氢能行业专家何广利坦言,除制氢环节,实际应用中还需解决储存、运输等一系列配套要求。“因加氢站多建于城市区域,要么在产煤地附近制氢后运出,要么将原料运至城市周边制氢。无论哪种方式,大部分煤企都将面临额外的储运成本。在目前暂未达到大规模需求的基础上,这部分甚至远超制氢本身,企业得不偿失。”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部长王树东也称,现有煤制氢多用于工业领域,产出后通过管道就近消纳,无需长距离输送。但用于燃料汽车等其他途径,就多了要求严苛的储运环节。“究竟如何储存,管道还是车运,配套成本由谁承担?多重不确定因素导致煤制氢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一位来自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氢标委”)的专家还发现,多家煤企虽宣布发展氢能,但真正进入实践的屈指可数。“大多煤企刚刚认识到氢能热度,或仅停留在方向、设想层面,更像是‘课题研究’的摸索阶段,距离实际投资、项目建设较远。因尚处发展初期、基础研究不足,很多煤企甚至感到迷茫,想做却又不知如何下手,我们就经常接到相关咨询。”
煤企发展氢能产业 要先算好经济账
面对喜忧参半的现实,煤企如何从“氢”出发,胜算又有多少呢?
从国际行情看,多国政府已出台氢能及其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更将氢能升至国家能源战略高度;从国内需求看,氢能未来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占比至少达10%,有望与电力共同成为能源消费主体。“可以说,发展氢能是清洁能源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的大势所趋。介于能源安全、结构、成本等因素,煤制氢一定是未来主流氢源。“上述氢标委专家称。
但同时,我国氢能预计到2020-2030年左右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产销尚不平衡的现实下,多位专家建议煤企也不宜操之过急。
“我们所说的煤制氢成本优势,是要在达到百万方应用的情况下才可凸显。大规模需求是煤制氢发展的前提,小规模一定是赔钱、难有效益。就好像除在试验阶段,我们从未听过谁上几千、几万吨的煤制油装置。”该氢标委专家直言,煤企进军氢能产业,首先必须算好经济账。
何广利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照在运加氢站10座左右、每站每日最多加注1吨氢气计算,年需求量也就在3000多吨。“由于燃料汽车数量不多,并非每个站都能达到那么多量,实际用量一年可能还不到3000吨。目前在需求有限、零散的情况下,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更合适,现有加氢站主要也由此购得氢源,煤制氢更适用于集中供应。”
而在现阶段,何广利建议,煤企可先做好基础研究等前期功课。“在国外,很多大型能源企业至少在5年前便开始关注氢能,虽未快速进行大规模投入,但早已展开探索、示范等工作。相比之下,我国不少煤企缺乏扎实的基础铺垫,其中不乏看到氢能热度才参与进来的企业,整体处于认识初级阶段。但要知道,未来参与氢能领域的不仅是煤炭行业自身,而是来自整个产业的竞争,换句话说,这跟是不是煤企并无多大关系。拼的是资金,更是实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能源领域氢能试点推荐上报项目的公示。所公示项目覆盖氢能制取、储运、应用多个环节。具体信息如下:广东省能源局关于能源领域氢能试点推荐上报项目的公示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5〕91号)要求,经组织申报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9日,志臻能源伊犁州伊宁县100万千瓦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制氢、氨部分)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招标。招标公告显示:志臻能源伊犁州伊宁县100万千瓦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制、氨部分)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己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本项目己具备招标条件,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7月9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光储氢全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助力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双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和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约,双良集团董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7月9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光储氢全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助力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双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和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约,双良集团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5日,四川华能氢能公司成功取得成都市应急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成为四川省首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水电解制氢企业,也标志着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示范站由试生产转入正式生产。彭州制氢站是华能集团“十四五”十大科技示范项目“13MW制氢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的
一个搞石化的在煤化工领域翻出了新花样!(来源:石油Link文|木林森)能源领域正发生一场大变局。这种变局不仅体现在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还体现在煤炭、石油在能源领域占比的逐步削减。在这种大格局下,曾经推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煤炭、石油迎来了新的挑战:加速转型。企业作为这种转型的主体,也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气化炉吊装成功,该气化炉是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专用于生物质气化的“复朋炉”。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采用复朋炉气化技术,一开不备,气化压力3.0MpaG,总气量70000Nm/h(CO+H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能建氢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氢能人发挥我们的特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快速转型、技术迭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氢能的工程应用方面,可以说我们的经验领先全球。”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试运行、国内首个百千瓦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7月7日,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上海”)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纯”)正式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展开探讨并达成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绿
近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氢能方面,金山高新区聚焦氢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打造“全省氢能研发应用全产业链示范区”,布局绿氢制备、储运,新型建材及装备制造项目。金山高新区投资2500万元完成东山片区398亩“标准地”建设,2024年出让“标准地”156.6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川港燃气有限公司在攀枝花市共同签订《掺氢管道输送应用验证及科技试验平台合作共建协议》。四方将共同推进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掺氢管道输送应用验证及科技试验平台建设。根据协议内容,四方共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7月7日,天顺风能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换届的相关议案,并完成了第六届董事会的选举工作。新一届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4名,独立董事3名,任期自本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新任董事长为严俊旭,独立董事中包括胡云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东莞市氢能两轮车量产发布暨投运仪式活动圆满举行。在东莞市政府、市内外氢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下,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东莞新锋阳氢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堂镇投放首批50辆氢能二轮车,以中堂镇甲醇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