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新一轮电改各分项改革难易度评价表
4年来实施的各分项改革为系统性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新一轮电改实施的4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更多地在于“打基础”,尚处在为进一步实现市场化铺路的阶段。比如说,要开展市场化交易,必须得有多买多卖的交易对象,所以就需要放开售电侧市场,增加售电主体,这即是售电侧改革。有了交易对象,当然还得有开展交易的场所和制定规则的有关机构,这即是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方面的改革。另外,要开展市场化交易,还必须得监审电能输配成本、核算输配电价格,这即是输配电价改革。只有将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都做到位了,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电改进程,迈向电力市场化的高级阶段。
应该说,电力体制改革同其他创新性工作的发展进程并无二致,也是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筑基到拔高、由量积到质变,最终实现市场化改革目标的过程。新电改顶层设计文件发布以后所开展的主要分项改革工作,要么属于利益主体交锋不算直接、博弈不算激烈的,要么属于技术不算复杂、实现难度不是很大的,否则,改革进度就相对缓慢些。比如说,在现货市场开市前,售电侧改革的市场主体注册阶段则进展比较顺利;在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改革方面,尽管存在股份制和电网企业独资方面之争,料定后续全部实现股份制改造并不算难;关于输配电价改革,初期需要在技术和经验方面做好积累,后续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但整体进展也还说得过去。
可以这么说,一些相对容易推进的改革项目都已经推进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比如,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和现货市场建设就谈不上有多顺利了,前者由于涉及信息共享、边界划分、资产界定和处置,以及电网接入和逐个核定配电价格等问题,进度远远不及社会预期;后者则受平台、技术、经验和市场成熟度等因素影响,进展比较缓慢,目前8个试点当中只有广东、甘肃和山西启动了现货市场试运行,整体推进更是需要时日。
其实,不管是顺利推进的还是进展缓慢的,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在任何一个分项改革领域都很难让从业者高枕无忧。比如,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当中的交叉补贴问题、核价的准确性问题以及调整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售电侧改革中售电主体的培育和缺乏赢利模式问题等等。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进展缓慢但前景柳暗花明
新一轮电改实施至今,说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是关系最错综复杂、触动利益最深、博弈最激烈的分项改革,估计没人会持异议,这也印证着该分项改革的确是本轮电改的“硬骨头”的论断。
就目前来看,作为2018年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推进速度确实差强人意。
从2015年3月“9号文”最早提出“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以来,至2019年1月5日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期间自2016年11月开始全国先后启动三批合计320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然而,去年10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第一批试点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通报发布时,在首批实施的106个试点当中,仍然没有确定项目业主或者没有划定供电范围的试点项目竟然有47个;除去非电网企业的存量配电项目之外,真正的增量配电项目仅有10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况且,除去非电网企业的存量配电项目之外,还有6个试点项目竟然没有社会资本参与。可见,此项改革不仅跑慢、还有跑偏之嫌。
其实,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之所以进展不顺,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因为此项改革背负着更为复杂的改革逻辑。
“9号文”设定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架构,其中所谓的“中间”和“两头”的分界并非绝对,配电网这一块就成为一个模糊地带,该环节既有“管住”的成分,又有“放开”的成分——“管住”的是配电网的配电价格,“放开”的是增量配电网的投资运营主体。
在此需要澄清一下,所谓的电力市场化,不仅仅指市场化选择电力交易对象,还包括市场化选择电力投资运营主体。市场化选择投资运营主体在发电领域已基本实现,此轮改革就是探索着向电网领域延伸。这正是对“9号文”“继续深化对……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的响应。
看到这儿,估计就没有人再怀疑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必要性了吧,当然也就不用怀疑改革顶层设计者对于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决心了吧。
据粗略统计,2015年以来仅中央和国家层面就发布与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相关的通知文件达15份之多,强化政策管理、约束和引导,环环相扣、层层加码。除去政策层面,面对地方相关责任部门改革推进不力、电网企业干预招标和设置障碍等问题,中央有关部门更是在2018年先后祭出了现场督导调研、面对面约谈、文件通报、点对点直接联系、要求地方部门定期上报等措施和手段,以了解和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决策层的力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收到了积极效果。2018年12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深化改革十大举措,其中就包括“加快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落地见效”,且更进一步承诺在“在特高压直流工程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同时还承诺“积极推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等举措。考虑到国家电网公司之于推进改革的举足轻重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在内的各分项改革都将迎来一个更加快速的推进期。
分项改革的基础性成果将迎来全面改革的系统性检验
之所以说新一轮电改4年来尚处于打基础阶段,是因为之前开展的各分项改革还处在独立操作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系统性检验。虽然,市场主体准入或者注册了,交易机构也组建了,交易规则、交易模式、交易品种和交易类型也都基本确定了,甚至交易所需的输配电价也都核定完毕了,但我们的市场建设尚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型、市场与计划双规并行的初级阶段,市场化程度并不够高,在电量与电价的确定机制中尚有许多计划和人为的成分存在,所以说各类新成立的市场主体、市场保障要素和改革成果并没有真正地经受市场化考验,是否有足够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得而知。
我们都知道,如果要建成一个成熟、完备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电力现货市场就是一道必须得跨过去的坎。然而,面对这个坎时,我们的进程并不顺利——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一度将试点地区应在“2018年底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要求,修改为“试点地区原则上应于2019年6月底前开展现货试点模拟试运行”,不仅时间上有所推迟,强度上也有所松动。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力现货市场阶段属于电力市场的高级阶段。据此而言,建设现货市场很难与核定输配电价、培育售电市场、组建相对独立的交易机构、放开增量配电业务等分项改革任务并列,其他几项工作都可以独立开展、自成领域,而建设现货市场更像是对前期各分项改革成果的系统集成和整合应用,它检验着有关部门的政策设计能力、交易机构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售电企业和大用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交易能力、市场发育成熟度、市场监管能力,当然现货市场能否在短期内顺利建成还要看刚核定的各类输配电价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现货市场建设不算顺利的原因并不是现货领域本身的问题,而是包括其他分项改革领域在内的整体电改储备不够充分所导致的。事实上,只有前期打牢了基础,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或者高级阶段。
况且,我们所能预见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止这些。坊间传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其实,无论这个方案成形与否,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注定是电改的必选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届时,不仅涉及到各项改革要素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还要考虑省间、区域间的接轨问题。
然而,既然选择了改革就不惧怕挫折,就已经做好了“啃硬骨头”的准备。改革过程的艰辛终究抵消不了市场化带来的巨大社会红利,抵消不了人们对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终极改革目标的极大渴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日公布,2024年广东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617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68%。该年度广东电力市场为广东省内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约355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中国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其中,改革重点之一即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
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具有重大意义。自2004年电力用户直接购电试点起步,煤电企业电力交易已历经二十年发展。特别是自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颁布后,煤电企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比新能源企业经历了更长的市场化路程。本期文章将系统梳理煤电入市的政策和实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近年来,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程度不断深化,多个新能源大省陆续吹响入市“集结号”。2025年伊始,新能源上网电价迎来改革,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在全面入市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需要对电力市场框架和规则有全面了解,在参与市场化交易的过程中,合理申报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海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发布。文件提到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包括锻造绿色低碳产业优势。建设清洁能源岛2.0版,推动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85%左右。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汽车等为重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4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2025年宁夏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通知,文件明确符合条件的国网宁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售电公司自愿成为2025年宁夏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原文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2025年宁夏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通知宁发改运行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范围是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各分部,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河北、内蒙古(蒙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增量配电企业年度自查和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自查范围涉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公布的5批次河南省辖区内纳入试点名单范围内的39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包括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增量配电类)的试点项目和纳入试点范围但当前仍未
3月25日,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工作的公告。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划分: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位于通辽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9个省(区、市)电网企业。监管项目并网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3月底前。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强能源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重点聚焦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各类主体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公示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配电区域,公示时间为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4月23日。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城区东部,配电区域总面积7.46平方公里(包括北侧区域1.48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载体,正面临政策适配性与市场机制的双重考验。本文基于政策研究与实践观察,系统梳理当前制约项目推进的四大核心矛盾,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来源:配售电研究中心作者:吴俊宏)一、余电倒送政策争议:市场机制应主导资源配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舞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配电区域划分情况,舞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配电区域面积10.235平方公里,具体四至边界为:西至迎宾大道,北至漯舞铁路,东至拓展路,南至舞阳行政边界—南环路。详情如下:关于舞阳经济
在我国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绿电园区已成为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配电网作为绿电园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园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清洁能源的消纳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结合当前的政策要求,绿电园区内的配电网主要有增量配电网、智能微电网、传
3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增量配电网有关政策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指出,鼓励增量配电网接入集中式新能源,按照“自我调峰、自我消纳”原则在增量配电网内消纳,不得向其他电网送电,不得增加自治区级电网调峰压力。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公开征求增量配电网有关政策意见
3月13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修订印发电力业务许可证申请表和告知承诺书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修订印发电力业务许可证申请表和告知承诺书的通知各派出机构:为做好工作衔接,根据《供电营业区划分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第19号令)《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增量配电网有关政策意见建议的公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起草了《增量配电网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关于促进增量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细则所述增量配电网为110千伏及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