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两套体系并举,为时尚早
2017年的一天,一位来自某著名能源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到汽车商业评论办公室,想与我们合作一起做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技术。他说,不要担心做不做的出来,关键是有巨额补贴。
这让我们大吃一惊。“关键是有巨额补贴”,这究竟是多少进入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人的初衷啊!
今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纯电动汽车大幅退补明显,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将另行说明。
结合此前财政部在《2016年-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针》中的表述,燃料电池汽车在2020年前不实行补贴退坡政策,而且恐怕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可能方兴未艾。
2018年,大规模布局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雄韬股份交付了40辆大巴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卖出了7500万元,获得2000多万元的净利润。按照之前协议,雄韬大同分公司2019年还要给公交公司提供260台大巴汽车燃料电池系统,那是接近5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6亿元的利润。
一位股民表示很纳闷,“一台大巴车的燃料电池系统需要100多万元这么昂贵吗?燃料电池企业还在示范阶段还没量产,净利润率就能达到30多个百分点吗?还是说有补贴之类或者利益输送的因素?如果不考虑利益输送,这简直要完全颠覆我对燃料电池行业和相关企业的认知。”
这种补贴的危害前几年在新能源客车上已经早有体现,但是恐怕现在的补贴以及未来的补贴政策还将基本实行补贴大锅饭。
比如,丰田、本田、现代等日韩车企的乘用车已经有了量产输出功率100 kW以上的高功率密度电堆,而且体积比燃料电池功率密度都达到了3.1kW/L,汽车商业评论记者2018年初在美国试驾的现代汽车新一代氢燃料电池SUV NEXO的电堆体积比功率甚至达到了3.11kW/L。
而国内,国鸿氢能引进加拿大巴拉德(Ballard)公司技术后,也是只能够推出30-80 kW的燃料电池电堆。但这都属于第一代燃料电池技术水平。按照中国2018年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满足乘用车≧10kW、商用车≧30kW就已经可以拿补贴,显示出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程度。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世界上新的一轮燃料电池的火上来了,中国怎么搞是我想看的一出大戏。如果中国借助这个机会还在玩第一代燃料电池的概念,骗国家钱,这帮人就是丧尽天良。这很有可能。”
如今伴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继续(未来或还将继续,2019年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高额补贴的是2019年中国纯电动车补贴退坡力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对此,目前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认为纯电动车已经壮大了,可以放手让它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了;一种是唱衰纯电动车,认为政府此举是要放弃纯电动路线,改弦易张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纯电动车还没有壮大到可以撒手让它完全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而政府也从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纯电动路线的意思。
在“汽车四化”的方向上,纯电动车的方向没有问题,但当前这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狂热,虽然并没有直接否定纯电动汽车路线,但客观上还是会让市场对纯电动车路线产生动摇,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挠其发展。
之前,我国已经在纯电动上投入了那么多真金白银,费了那么多功夫,这个时候如果大力鼓吹并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于要在特别薄弱的基础上另建一套更艰难的体系,而这套体系要花远比纯电动汽车更高的成本。
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要同时建立支持纯电和燃料电池的两条汽车能源供给体系。这显然为时尚早。
2019年3月20日,德国汽车三巨头那个决定未来汽车命运的电话会议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坚定不移走电动化道路,因为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10年内无法形成成熟的、有竞争力的量产技术。
这等于是说德国人并没有重启当年他们对于氢燃料的热情。2018年,铂金全球需求盈余,相关投资机构的报告指出原因是欧洲氢燃料电池汽车催化剂消费的持续下降和中国首饰领域需求的疲软。
德国政府于1990年启动燃料电池研究发展示范计划项目,2008年甚至成立了氢气燃料电池技术国家组织(NOW),政府提供总计10亿欧元的资金以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并开展示范运行项目。
但如今这些项目似乎并无进展,就差这个国家的主管领导,如2009年5月美国政府能源部长正式宣布的那样,停止支持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发,并大规模削减相关车型研发的资金支持。
汽车商业评论的态度与此类似,与其挖几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否则,很可能形成狗熊掰棒子的尴尬局面。
那么,燃料电池就完全不发展了吗?并非如此。
十多年前,中国的十院士提出,燃料电池的研究要作长期打算,切切实实地解决关键材料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这句话放在今天仍然适用。如果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贸然上马大搞产业化,只会重蹈此前在燃油车上技术空心化的覆辙。
“搞燃料电池,光看表象不行,还要进入产业的核心里面来。这里面最需要的是技术创新,需要加大投入,而不是支持下游的应用。我们国家要从源头、上游这块对关键原材料、核心技术进行支持,光在终端产品方面支持不够。”王诚这样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这是一线燃料电池科研工作者的真实心声,而不是风险投资者那里的喧嚣。燃料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个过程应当格外慎重。
欧阳明高认为氢燃料电池实现产业化发展应该是在10年之后。他在2018年6月28日举行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谈到清华大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路线图时提到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剥洋葱模式。
第一步,研发成功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外协;第二步,研发成功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电堆外协;第三步,研发成功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外协。
他说:“现在,我们马上要开始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开发,已经组织了国际一流的研发队伍。我们层层深入,技术链逐环解耦,我们称其为剥洋葱模式。”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种剥洋葱模式对于搞科研或许是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很担心各类企业美其名曰采用这种方法,那么到最后将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解决核心的技术问题。
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固然有国家大力扶持的原因,但是不能不能说在核心技术“三电”特别是动力电池方面,中国企业有着长期做消费类电池的技术积累加上千载难逢的政策壁垒,再加上全世界的人才溢出,使得几家核心企业发展了起来。
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们欠缺得太多,既在氢能技术方面又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有着和先进技术巨大的差距,如果一下子大干快上氢燃料电池汽车,那么势必会形成重应用轻技术的局面,陷产业发展于巨大不利。
一位燃料电池领域的专家称,中国发展燃料电池,有很多优势:一是市场容量大,汽车产销量多;二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大,可以支撑做这件事;三是人才优势,有很多具有国际视野、具备丰富的燃料电池研发经验的专家以及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我们国内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近了,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过程中,针对产业链每一环节,都需要培育若干具备核心技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科技企业,做到均衡有序发展。
“现在很多国内企业都在搞融资,真正地投入搞产线、搞研发、做硬件的公司还是少,很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什么都没有,就是在做资本层面的运作。” 王诚表示。
现在全国搞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企业有多少家?答案可能吓你一跳:大约4000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持续不退的高烧之下,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发展氢燃料电池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不能画等号,氢燃料电池涉及很大应用范围,飞机、火车、轮船、发电、储能等,特别是飞机。就如同美国布鲁姆能源领导人斯里达尔所说,他相信燃料电池仍将在汽车工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它们应该为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
但是,中国如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热恐怕导致有限的补贴没有用到刀刃上,都是补贴在后端的购买上,最终可能导致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日本这个邻邦对于氢能如此重视,根本原因是其资源禀赋不足和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导致其全部核电站基本停止运转。2016年,日本石油、煤和天然气占其能源比例高达94%,再生能源和氢能则几乎平分余下的秋色。
而中国,核电、风电、太阳能2010年以来在电力来源中占比稳步提升,而火力发电持续降低,水电则基本保持稳定态势。也就是说,中国远没有日本对于氢能那种紧迫的需求。
而且对于日本来说,狭长的岛国推动氢燃料汽车发展有其有利条件,而广袤的中华大地,即使一切成熟,到底要布置多少成本昂贵的加氢站才算合理?
有人说,上一个风口是共享单车,现在的风口是氢燃料电池。江山代有风口出,各领风骚没几天。共享单车热潮过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待高烧退却,氢燃料电池又将如何收场?
中氢科技总经理穆怀萍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恐怕绝大部分相关奔着风口来的企业都会死亡。
而那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则说:“如果他们中有人真的把第三代技术迅速攻破,那我觉得这些人是有眼光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新疆哈密市、河南濮阳市、山西吕梁市分别发文宣布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而在近日,又有两地官宣——河南济源市、辽宁大连市陆续发文宣布也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截止目前,已有5个地方官宣,分别为濮阳市、哈密市、吕梁市、济源市、大连市。哈密市2025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批准,大连市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据悉,大连市自2020年启动“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全市氢能协会会员企业64家,2024年产值达120亿元,同比增长近10%。高新园区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甘肃庆阳市第二批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庆阳公交集团公司上线运营,开启庆阳市打造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创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据了解,庆阳市今年融资8800万元,采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50辆,目前全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到了100辆。新车计划在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重型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模块、低温冷却模块、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国富氢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下降12.2%;归母净亏损2.1亿元,较2023年的7330万元亏损显著扩大。据业绩公告显示,国富氢能集团收益主要来自销售其四大类主要产品:(1)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及相关产品;(2)加氢站设备及相关产品;(3)氢气液化及液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化西南院承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扩能改造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在原有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一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将氢气年产能力从1500吨提升至5100吨,助力广州石化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氢燃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与蜀道集团、丰田汽车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拟在氢燃料电池、储氢、制氢、加氢站、氢能分布式发电、氢能产业基金、金融层面合作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绿色交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共赢。202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由四川省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成都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暨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郫都区专题赛在成都科幻馆举行。活动以“立园满园,氢启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东方氢能、蜀道装备等50余家氢能产业链企业,以及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布2025年科技突围专项技术榜单,榜单分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氢能四个方向。其中氢能榜单共6项,涉及科技专项资金补贴共6000万元。具体榜单如下: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新疆哈密市、河南濮阳市、山西吕梁市分别发文宣布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而在近日,又有两地官宣——河南济源市、辽宁大连市陆续发文宣布也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截止目前,已有5个地方官宣,分别为濮阳市、哈密市、吕梁市、济源市、大连市。哈密市2025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实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成为重要突破口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能车数量不足3万辆,其中80%以上为商用车。”国家氢能中心主任邓波介绍,因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强、发热值高、清洁低碳、可回收利用等特性,氢能已成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重点产业链能级跃升2025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山西省级产业链整体营收突破8000亿元,链主企业达到45家以上,链核企业突破120家,产业链企业突破800家;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上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河南郑州市启动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申报工作。详情如下: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郑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郑州市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各有关企业: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财建〔2020〕394号)和《关于启动新一
“过去的一年,全国政协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治本之策,大力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产业绿色升级。这也是我近几年持续关注的问题。”谈及如何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这样说。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辽宁省在氢能
近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现场评审。这标志着该中心在检测能力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其正式投入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位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5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在1月产量为59辆,同比下降80.8%,销量为132辆,同比下降65.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4年度镇海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补贴情况公示》。根据公示,宁波镇海区2024年度拟发放的资金补贴为1100万,共有11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享受补助,主要由三家车辆运营公司分享。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度镇海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13日,中汽协会发布2024年1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2024年1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和268辆,同比分别减少76.7%和82.3%。1-1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5000,同比分别减少10.4%和12.6%。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9.6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发布,上海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数据平台运营中标候选人名单,上海科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185万报价入选项目第一候选人。另一位中标候选人为上海软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报价为190万元人民币。
4月1日,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正式开通!首批10辆氢能源公交车在蒲城县2路、副2路公交线路上“上岗”。氢能源公交线路的开通,依托在蒲城建成的关中区域首座1000kg标准加氢示范站,这也是省市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空间布局的其中一环。此次投运的氢能源公交车搭载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新疆哈密市、河南濮阳市、山西吕梁市分别发文宣布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而在近日,又有两地官宣——河南济源市、辽宁大连市陆续发文宣布也正式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截止目前,已有5个地方官宣,分别为濮阳市、哈密市、吕梁市、济源市、大连市。哈密市2025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批复有关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准济源加入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根据目标,济源将引导和推动金马能源等企业新购置150辆燃料电池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0日,首批“马鞍山造”醇氢新能源客车正式下线。据悉,首批下线的吉利星际客车共12台,具有节能环保、智能安全等诸多优势,可满足客户旅游通勤、定制公交等多样化运营需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批准,大连市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据悉,大连市自2020年启动“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全市氢能协会会员企业64家,2024年产值达120亿元,同比增长近10%。高新园区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入选。原文如下:关于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的通知陕工信发〔2025〕70号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杨凌示范区工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示范项目在曲靖市沾益区顺利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始建设。该项目由电投公司所属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建的节能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达2800万元,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花山镇,是云南省首个具备1000kg/天加氢能力与108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海德利森重磅发布超大流量多级氢气压缩机,填补市场空白。该产品凭借3公斤/分钟的加氢速度及智能化控制技术,为氢能产业规模化、高效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海德利森超大流量多级氢气压缩机采用二/三级压缩结构,通过均衡压比分配,降低级间和压缩机出口排气温度,延长活塞密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江苏神通,公司董秘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今年氢能源比去年收入增加一倍,明年比今年增加3倍可有此事?公司的黑灯工厂对于效益提升有何作用?江苏神通4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随着氢能产业技术迭代与政策深化,绿氢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减碳战略目标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羚牛氢能”)与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利森”)在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加氢站建设、氢气销售、物流场景应用、氢能车辆检测等业务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零碳产业生态建设,为全球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单车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常州市优移车业科技有限公司800万元中标该项目。相关链接:850万!青岛采购1000辆氢能单车!公告正文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