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电力市场设计|再论电力市场改革的目标及实现的方式

2019-05-10 11:11来源:走进电力市场作者:荆朝霞 等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改革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二次分配中影响公平的方法

1)税收

税收是最常见的进行二次分配的手段。主要讨论与电力市场相关的一些特殊的税收政策的影响。一般性的税收政策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税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额外收税。比如,对存在负的外部性的企业,如进行碳排放的火电企业收取特定的税——排放税。

(2)税收减免。这主要对于具有正的外部性的企业,如对可再生能源企业进行税收的免除或优惠。

(3)贸易税。对跨境、跨省或跨区交易进行额外的收费。

税收政策会影响相关市场主体的福利:对需要额外交税的企业,福利减小;对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福利增加。贸易税相对比较复杂,影响到相关的三类主体:外部生产者、内部生产者、消费者。贸易税的征收使消费者福利减小(价格上升),外部生产者福利减小,内部生产者福利增加,社会总福利减小。

税收在改变福利分配的同时,对市场效率也可能会产生影响:如果税收是为了解决外部性的问题,则这些税收的存在使得外部性消除或减少,因此社会的效率会提高;如果税收是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贸易税中为了保护内部的生产者,则这种税收会扭曲市场的价格信号,降低市场总体的效率,即减小社会总福利。

以贸易税为例说明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电力市场中,不存在跨国交易的直接的贸易税。一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设计中,对跨省/跨区交易按电量收取额外的输电费,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与贸易税是类似的。

这里以两地区贸易为例,说明贸易税的征收对社会总福利及福利分配的影响。

如图5所示,蓝色的线S1为某地区的供给曲线,红色的线为需求曲线(需求量为L1,没有价格弹性)。这种供需情况下,市场的价格为P1,浅蓝色阴影面积为生产者的社会福利,消费者的支出为P1*L1。

13.png

图5 贸易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1-没有贸易情况

图6是有贸易但没有征收贸易税的情况。假设S2是区外的供给。为了方便分析,将区外供给曲线的画法修改为价格坐标轴在右边,数量坐标轴从右向左画。如图6中的红色坐标轴所示。由于本算例中不考虑消费者的价格弹性,总需求恒等于L1,因此S1和S2的出清量之和应该等于L1。

可以证明,在区外生产者参与市场且没有额外的贸易税的情况下,市场出清的结果为:出清价为P2,区内生产者和区外生产者的出清量分别为Q1和Q2。从图中可以看到,区外生产者加入市场后,市场价格大大降低,消费者福利大大增加(增加面积为:(P1-P2)*L1),但生产者福利减少(减小的面积为图中粉红色阴影面积部分),不考虑区外生产者的福利,区内社会总福利(区内生产者S1和区内消费者)增加(增加量为图中绿色阴影面积部分)。也就是说,区外生产者加入市场后,社会总福利增加了,但区内生产者的福利受到了损害(区外生产者福利增加)。

14.png

图6 贸易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2-贸易但没贸易税

图7是增加贸易税(为了简化分析,假设对每单位S2的供给征收固定数额的税收,S2变为S2’)以后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变化:

(1)市场出清量。区内生产者S1和区外生产者S2的出清量分别增加和减小,变为Q1’和Q2’。

(2)出清价。出清价变为P3,比有贸易但没有贸易税下的价格P2提高,比没有贸易下的价格P1降低。

(3)消费者福利。消费者福利降低,相对没有贸易税下降低(P3-P2)*L1,即深蓝色面积与深绿色面积之和。

(4)区内生产者福利。区内生产者福利受到了保护,福利相对没有贸易税下增加,增加值为图中深蓝色阴影面积,但相对没有贸易情况,福利仍然减小,减小值为粉红色阴影面积。

(5)区外生产者福利。区外生产者的出清量减小,价格上升,但同时要另外缴纳贸易税,总体上福利减小,减小值为橙色阴影面积。

(6)征收贸易税以后的福利影响总结:区内生产者福利增加(深蓝色),消费者福利减小(深蓝色+深绿色),地区社会总福利减小(深绿色)。这里的区域指分析的消费者所在的区域。区外生产者福利减小(橙色)。社会总福利减小为深绿色阴影与橙色阴影面积之和。即使扣除税收部分,社会总福利仍然减小三角形ABC的面积。

15.png

图7 贸易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3-有贸易税

贸易税分析的启示:贸易税的收取使得贸易双方的福利都减小。在一个国家内部的电力市场中,没有贸易税的问题,但如前所述,跨省跨区交易中按交易量收取的输电费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与贸易税是一样的。从上面的例子看到,即使考虑贸易税的收益,社会总福利仍然是减小的。因此电力市场中需要对输配电价,特别是跨省跨区交易的输电价的收取方式进行仔细研究,尽量减小其对社会福利的不利影响。

2)补贴

补贴也是最常见的二次分配手段之一,比如对高成本发电企业补贴、对某些用户补贴等。补贴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市场内的一些收费获得,一类是通过整体的税收(不仅仅限于电力行业内部)获得。收费或收税本身也会对社会效率、公平造成影响。但这里重点分析由受补贴的市场主体引起的社会总福利及分配的变化。

仅仅对市场中一部分市场主体补贴,或者对不同的市场主体补贴的额度不一致,都会造成市场出清结果的变化,进而引起社会总福利的变化——总是会导致社会总福利的降低。这里,以对某类生产者的补贴为例进行分析。

补贴的存在会影响相关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或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影响市场出清、社会总福利和福利的分配。

补贴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要具体分析,与补贴的原因有关。如果补贴是由于高成本机组具有正的外部性而且外部性与其产量呈线性关系,则补贴后的供给曲线反映社会真实的总成本曲线,补贴后的社会福利增加。但如果补贴仅仅是由于高成本机组本身成本高,或者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外部性(外部性的大小和发电量无关,比如容量效应),则补贴前的供给曲线反映真实的成本,补贴后的供给曲线是扭曲了的供给曲线,按补贴后的供给曲线进行市场出清将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具体用几种情况(图8-图11)进行分析(不考虑具有外部性的情况)。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前,不同类型的机组按照相应的标杆上网电价售电,成本高的类型的机组的上网电价一般也更高(比如燃气机组)。市场化以后,市场出清时不考虑机组的类型,对所有机组一视同仁,相同时间、相同位置的发电获得的价格也相同。这导致了所谓的“不同类型机组同台竞价”的问题。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是给予高成本机组一定的补贴。

这里采用类似税收分析的方法分析补贴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如图所示,图8中,将生产者分为两类:S1和S2,其中S2为高成本的生产者。

(1)无补贴的结果。S2由于成本高,获得的市场份额较低:S1和S2的市场出清量分别为Q1和Q2。图中粉红色三角形BAD和橙色三角形ACE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的福利。

16.png

图8补贴对社会福利的影响1-无补贴

(2)完全补贴。考虑对S2进行补贴。如图9所示。深红色三角形JHD和蓝色三角形KGE分别为补贴后S1和S2的福利。可以看到,S1的福利减小,减小的值为图中粉红色四边形BAHJ的面积;S2的福利增加,增加的值为图中浅蓝色四边形KGCA的面积。市场电价从P1降低为P2,但如果付给S2的补贴由该市场中的全体用户承担,则将又导致用户电价上升。本例中,S1和补贴后的S2供给曲线完全相同(价格弹性相同),最终用户的电价不变。粉红色四边形BAHJ的面积总是大于蓝色四边形KGCA,补贴后社会总福利降低为绿色三角形KHA的面积。

原标题:再论电力市场改革的目标及实现的方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改革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