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北极星氢能网制表(5.9加氢关键部件安全性能测试技术及装备无变化)
6月19日发布指南原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以及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 术”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 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大幅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自主创新 能力,加强风电、光伏等国际技术引领;掌握光热、地热、生物 质、海洋能等高效利用技术;推进氢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支撑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平价上网,大面积区域供热,规模化替代 化石燃料,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本重点专项按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与海洋能、氢能、可再生能源耦合与系统集成技术6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 38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 5年(2018—2022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2019年拟在 6个技术方向启动 24~45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 4.38亿元。基础研究类项目经费以中央财政经费为主,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鼓励企 业参与,达到规模化验证阶段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经费以企业投 入为主。凡企业牵头的项目须自筹经费,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 费总额比例不低于 1: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 1.1)的研究方向进行。1.3 新型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瞄准国际最前沿,支持全新概念的创 新研究,通过新概念技术研究带动创新,引导太阳电池技术向国 际并跑、领跑跨越方向发展,拟支持项目数为 3项;除此之外, 拟支持项目数均为 1~2项。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 4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基础 研究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4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6家;其他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10 家。项目设 1 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 1 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 1~2 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 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分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 2 个项目。2 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 2 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5.氢能
5.1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技术要求,研发高性能长寿命膜电极以及批量制备工艺。具体包括:高性能、 长寿命、低成本全氟质子交换膜制备技术;膜电极阴阳极催化层 结构与性能研究,并优化其全氟质子导电聚合物粘结相;膜电极 阴阳极气体扩散层结构与性能研究;边框材料与密封结构研究; 膜电极连续工业化制备技术与装备开发。
考核指标:质子膜质子传导电阻≤0.02Ωcm2,氢渗透≤2mA/cm2,化学机械混合耐久性≥20000循环;膜电极活性面积≥200cm2,Pt载量≤0.4mg/cm2,在 0.62V电压下电输出性能≥2A/cm2以及在 0.8V电压下≥0.3A/cm2;抗反极时间≥100分钟(75oC,0.2A/cm2),抗200次反极电流循环后(-10℃,0.2A/cm2, 15s),膜电极性能损失≤5%;寿命≥2万小时(按燃料电池客车工况测试5000小时,性能衰退≤2.5%);膜电极产能≥20万平方米/年。
5.2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具 体包括:压缩机优化设计技术;先进空压机轴承技术及高速转子 动力学匹配技术;超高速高效永磁电机技术;车载高频控制器技 术;空压机系统一体化集成及控制技术;空压机系统减振降噪及 可靠性提升技术;小批量制造工艺。
考核指标:额定流量≥125g/s;压缩比≥2.5,出口压力波动偏差≤2%;噪声≤70dB(A)(测试标准:GB/T1859-2000,1米法);振动最大均方根加速度≤1g,抗振等级符合ISO16750标准;怠速至额定转速响应时间≤3s;出口空气含油量=0.03mg/Nm3; 控制器输入功率≤16kW;寿命≥8000h,起停次数≥10 万次;空压机系统(不含控制器)重量≤15kg;交付 20 套空压机系统配套主机厂。
5.3车用燃料电池氢气再循环泵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氢气再循环泵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具体包括:氢气再循环泵的总体设计技术;氢气再循环泵防 爆及密封设计技术;复杂多相介质环境适应性技术;氢气再循环泵的可靠性提升技术;氢气再循环泵的减振降噪技术;小批量制 造工艺。
考核指标:在 1400NL/min 条件下,出口压升≥0.20bar;系统效率≥60%(控制器输入端到再循环泵出口,台架测试结果),噪声70dB(A)(测试标准:GB/T1859-2000,1米法);寿命≥ 5000h;工作介质温度-30~90℃,工作介质湿度 0%~120%RH;具备内部结冰堵转保护功能,结冰融化后可正常运行;交付 20 套氢气再循环泵配套主机厂。
5.4 70MPa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 70MPa 碳纤维缠绕氢瓶储氢密度偏低, 瓶口组合阀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展高密度车载高压储氢技术研究。具体包括:高压储氢瓶内胆设计与制造技术;低成本高强碳纤维缠绕设计及工艺优化;高耐候性粘结剂改性技术;碳纤维缠绕氢气瓶优化设计与工艺;高压瓶口组合阀及瓶口密封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高压储氢瓶充放氢循环失效机理及无损失效检测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碳纤维缠绕氢气瓶公称工作压力 70MPa,单位质量储氢密度≥5.0wt%(包括瓶口阀),压力循环次数≥7500次;安全性能满足UN GTR13 要求;建立国家/行业产品标准(送审稿)。
5.5车载液体储供氢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重型车辆的车载大容量液体储供氢系统,开展高密度液体储供氢关键技术研究,具体包括:高密度液体储供 氢系统总体方案制定及参数匹配的研究;车用液体储氢容器、气 态氢气发生装置、储氢液体加注泵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供储氢 系统状态监测和实时预警技术;液体储供氢系统的安全技术规范 研究。
考核指标:单台车载系统供氢能力≥30kg,供氢速率≥ 10kg/h;供氢能耗每立方米氢气应小于1.5kwh/m3(H2)。液体储供氢系统的质量储氢密度≥6%wt,一次加满储氢液体后不释放氢气时间≥5天(或者日蒸发率≤6%)。制定车载液体储供氢系统的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或国家/行业标准 1 项(送审稿)。
5.6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工业(高)纯氢中的 H2S 等有害杂质降低车用燃料电池寿命、固体颗粒降低加氢机可靠性等问题,开展燃料电池车用氢气低成本定向纯化技术研究。具体包括:H2S 等有害杂质的定向纯化材料;纯化材料与杂质成分的相互作用机制; 氢纯化系统设计及其定向除杂技术;氢气中痕量杂质检测技术; 氢气品质在线监控技术。
考核指标:氢气纯度≥99.999%,氢气中总 S(以 H2S计)≤ 0.004ppm,甲醛≤0.01ppm,总卤化物(以卤离子计)≤0.05ppm, NH3≤0.1ppm,CO≤0.2ppm,甲酸≤0.2ppm,颗粒物≤1.0mg/kg, 纯化成本≤2.0元/kgH2,实现氢气品质的在线监控。
5.7加氢站用高安全固态储供氢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我国加氢站高安全储供氢需求,开展基于我国优势资源的高安全固态储供氢技术研究。具体包括:基于我国优势资源低成本固态储氢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高安全低压高密度固态储氢装置设计和制备技术;静态压缩装置设计和制备技术; 储供氢装置热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储供氢装置站用安全监控技术。
考核指标:在 10Mpa 条件下,固态储氢容器内容积体积储氢密度≥ 55kg/m3 ; 静态压缩供氢压力≥ 70MPa; 供氢速率≥ 1kg/min。
5.8 70MPa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 70MPa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具体包括:90MPa 氢压缩机整体设计及核心部件开发,整机可靠性研究;预冷加注一体化加氢机核心部件设计和工 艺研究,整机可靠性研究;通过本项目突破氢压缩机和加氢机核 心关键技术,实现小批量的生产和配套。
考核指标:(1)加氢机:加注压力70MPa,加氢精度不低于±1%,符合国家标准并兼容国际主流标准和加注协议;(2)氢气压缩机:压缩机排气压力≥87.5MPa,排气流量≥每小时 200 标方(进气压力15MPa时),轴功率≤46.5kW;氢气压缩机连续无故障运行≥500h。加氢机、氢气压缩机基于自主研发,性能不低于国际同 类产品。
5.9加氢关键部件安全性能测试技术及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加氢站关键零部件泄漏、断裂等问题,开展相应的安全性能测试技术及装备研究。具体包括:加氢站关键零 部件失效模式分析、故障检测和安全评价技术;密封件及密封材 料在高压氢环境中损伤检测技术及测试装备;供氢系统关键零部 件高压高速氢气冲击(蚀)/自燃损伤检测技术及测试装备;火灾 等极端条件下加氢站高压储氢容器的失效机制和泄爆技术。
考核指标:(1)密封材料在高压氢环境中损伤检测装置:氢气压力 140MPa、温度 0~200℃,氢气环境内部动态力施加装置行程≥20mm;(2)密封件临氢环境服役性能测试装置:测试压力 140MPa、测试温度-60~150℃,氢气自动循环频率≥3 次/分钟;
(3)高压氢气冲击(蚀)/自燃测试装备:测试压力 140MPa、测试温度-60~150℃,最大氢气流速≥60m/s;(4)建立高压氢环境典型密封材料性能数据库、相关测试评价方法及技术标准。
延伸阅读:涉及氢能9项!科技部发布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
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通知原文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发资〔2019〕2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专业机构受理项目预申报。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对于非定向申报的单个指南方向,若申报团队数量不多于拟支持的项目数量,该指南方向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
——专业机构组织形式审查,并根据申报情况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专业机构对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对于支持1~2项的指南方向,原则上只支持1项,如答辩评审结果前两位的申报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 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4. 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且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
三、申报资格要求
1.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18年5月31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 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 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4. 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9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 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8. 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四、具体申报方式
1.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9年7月10日8:00至8月9日16:00。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项目,由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
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
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19年8月14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中信所170室,邮编:100038。
联系电话:010-58882171。
3.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19年8月14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项目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各重点专项的咨询电话及寄送地址如下:
(1)“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30、68104408;
(2)“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30、68104408。
(3)“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57。
(4)“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咨询电话:010-68104410。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一号西苑饭店九号楼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计划与监督处),邮编:100044。
附件:1.“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2.“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3.“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4.“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科 技 部
2019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完成企业名称变更,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恩泽氢能”)。康明斯恩泽氢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安徽省第三批氢能环卫车批量投运交付仪式在六安市金安区举行。本批共交付8辆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开创了安徽省氢能环卫批量化运营的新局面。运营车辆为18吨燃料电池洗扫车,由明天氢能联合中联重科盈峰环境联合开发,搭载明天氢能公司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百公里氢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据悉,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其中明确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调整为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其中包含含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据悉,此前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为13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安徽省第三批氢能环卫车批量投运交付仪式在六安市金安区举行。本批共交付8辆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开创了安徽省氢能环卫批量化运营的新局面。运营车辆为18吨燃料电池洗扫车,由明天氢能联合中联重科盈峰环境联合开发,搭载明天氢能公司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百公里氢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6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五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九批)。据统计,《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九批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庄综合能源站项目(一期)施工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业主为石家庄市交投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为加油、加氢、光伏、储能、充电桩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站。一期建设加油、光伏、充电桩、储能部分,二期建设加氢部分。加油部分:新建二层框架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7日,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上海”)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纯”)正式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展开探讨并达成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绿
近日,成都市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项目(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成都将以“揭榜挂帅”方式稳步推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工作,2025年分两批次推广10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其中第一批推广5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数据接入市级监测平台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广州市市在原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大数据监测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并全面上线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管理模块,现启动相关数据接入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