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22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电总院”)在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水电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发布《报告》时表示,到2020年底,我国常规水电有望达到3.35亿千瓦,抽水蓄能将达3200万千瓦,生物质为255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都将达到2.4亿千瓦左右。全国能源转型及绿色发展整体态势平稳,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相关阅读:PPT | 易跃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
“去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推进。”据易跃春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稳步增长,2019年发电总装机7.9488亿千瓦,同比增长8.6%,占到电力总装机39.5%,占新增装机57.4%,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和未来电力增量主体。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继续领跑全球,连续位居世界第一,各项可再生能源成果显著。
水电成为能源转型重要基石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常规水电达3.26亿千瓦,增长规模约5400万千瓦,新增投产水电384万千瓦,新开工239万千瓦,发展节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我国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3029万千瓦,完成“十三五”规划投产目标的75.7%;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5063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区域,完成规划投产目标的53.1%。
“从数据来看,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离‘十三五’规划目标都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而言,水电在能源转型升级中基石作用明显,水电基地建设稳步有序,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易跃春向与会者解读说,其次,由于水电消纳机制不断完善、龙头水库相继建成,以及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快外送通道、电网网架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西南地区弃水现象明显缓解,水电利用率显著提升;再次,由于近年来水电多在西部河流上游地区布局,受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水电开发项目推进难度加大,成本整体上升,市场竞争力总体下降;最后,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和储能器,高效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电站开工建设平稳增长。
风电利用率显著提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19年,全国风电发电总量4057亿千瓦时,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574万千瓦,同比增长25%,累计并网装机2.1亿千瓦,占全部电源总装机容量的10.4%。其中,陆上风电2.04亿千瓦,海上风电593万千瓦。
“去年,我国风电市场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趋势,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基本达到‘十三五’规划低限目标,海上风电接近规划目标。”易跃春表示,2019年风电开发建设布局进一步优化、风电利用率不断提升。风电运行消纳形势持续向好,全年弃风电量为16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8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为4%,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为“十二五”规划以来最低值。并且,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新增风电机组平均容量2.5兆瓦。再者,通过竞争性配置和平价示范项目,陆上风电补贴加速退坡,为风电进入无补贴时代稳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海上风电发展规模也逐见成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另外,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分散式风电得到积极布局,集中式与分散式的综合利用模式不断优化,同时多元化开发利用程度持续加深,智慧风电场技术应用加快。
光伏发电将成能源转型主力军
《报告》提到,2019年全国太阳能装机规模稳定增长。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031万千瓦,其中光热新增2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2.05亿千瓦,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10.2%。光伏发电新增和累计装机量均持续保持世界首位。太阳能发电量达2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占总发电量的3.1%,发电量进一步提升,上网电价降幅明显。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未来其将有望成为上网电价最低的供电方式,在能源转型中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易跃春分析说。“首先,全国目前正在推进光伏发电补贴竞争工作,系统投资将持续降低;其次,由于产业集中度加强,各环节成本也会明显降低。”
易跃春补充说,除以上发展特点外,去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略有回落,增速放缓,但户用装机增速较大。“光伏+”开发利用模式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趋势亦愈发明显。
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潜力大
《报告》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持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58个国家(地区)签订能源相关双边合作协议。同时,加强了与政府间多边合作,到2019年底,中国政府参与了33个国际多边能源合作机制。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球经济纷纷进入至暗时刻。由于各国疫情防控措施,经济活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或暂停,这导致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放缓。
易跃春认为,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可能会面临政府间多双边合作受阻、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受阻等诸多新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不会因疫情而扭转,世界各国仍将继续推动能源转型进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化发展,对于加快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依然潜力巨大,活力充沛。
可再生能源对我国能源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切实保障其高质量快速发展,易跃春建议,一是强化水电开发的统筹协调,加大水电发展政策支持,开展水电运行管理研究;二是完善抽水蓄能电价机制,加强水电运行监管;三是做好风电竞争性配置工作,推动风电降本增效,同时,加强新兴技术、政策研究及行业监管;四是坚持提质增效、优化创新光伏发展思路,完善平价后政策研究和光热示范项目电价机制;五是明确生物质产业发展定位,完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监管体系;六是加强地热能规划的统筹衔接、顶层设计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七是进一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参与全球能源合作。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4日,龙源电力发布公告称,本公司2024年12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6,728,882兆瓦时,较2023年同期同比下降13.07%。其中,风电发电量下降2.99%,主要由于公司项目所在区域12月平均风速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8.19%;本公司不再拥有火电控股装机,本月未产生火电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0日,2025年湖南省能源和运行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2982万千瓦,超过传统火电成为第一大装机主体。在2024年,湖南发布2024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重点项目清单、总装机规模869.8万千瓦,并协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加快用林用地审
近日,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青海玛尔挡水电站并网发电。至此,国家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突破1.4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40%。自国家能源集团重组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将向新而行、向绿转型的步伐刻印在大江南北。翻越崇山峻岭,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成排矗立,借长风送绿电;横跨江河之上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
1月12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国网河南经研院主办的《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5)》发布。《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5)》指出,2024年,河南全省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7500万千瓦,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火电、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煤电的“双超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50%、全年发电量突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月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报本市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2023年本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量合计完成330.4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3.33%,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24.3%和22.8%,分别超过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4.2和
日前,美国农业部(USDA)宣布,将通过“赋权美国农村”(NewERA)计划向为农村供应电力的公用事业公司拨款43.7亿美元,这些款项主要用于开发清洁能源项目。美国农业部表示,这些农村电力合作社将利用这笔资金促进就业、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用电成本,并减少气候污染。NewERA计划由美国政府实施的《通胀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突破1.4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40%,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
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通知提到,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要建立完善适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要求的规则制度体系,明确交易规则制定权限、适用范围和衔接不同交易规则等原则。应组织制定、修订完善适应本地区需求的交易规则或交易细则。要坚持总
1月6日下午,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赵志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3方面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算力的底座支撑作用。首先,统筹推进算力资源一体化布局。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陕西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强
2024年11月,江苏盐城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以下简称“H5#项目”)创下历史性纪录。项目所安装的32台金风科技GW184-6.45MW海上风电机组单月发电5649万度,机组可利用率100%,全月0故障,创造了全国海上风电历史最佳水平。H5#项目是全国首个由地级市国企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6.4MW,于2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设备的稳定高效品质,在机组可利用率指标中荣获全国第二名。此次风电运行指标对标活动,作为业内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4年4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4年2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4年1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2022年8月,电气风电启动“头雁”项目(标杆风场),汇集经典优质项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溯源成功的必然因子。本期将走进黑龙江省,探寻电气风电在分散式风电这一开发模式下的成功应用经验。近年来,分散式风电作为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迎来发展新机遇。电气风电在分散式风电领域树立了多个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6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5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2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1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7月12日,以“探索‘双碳’路径风光氢储并行”为主题,由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指出,能源事业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的重要组成。据易
6月1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公开发布,根据国家能源局统一安排,水电总院将会同行业媒体推出系列专家访谈报道,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规划》进行深入解读,为推进《规划》切实落地提出宝贵建议。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
编者按:“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6月1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公开发布,根据国家能源局统一安排,水电总院将会同行业媒体推出系列专家访谈报道,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规划》进行深入解读,为推进《
坚定市场主体信心,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解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为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经国务院同意,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易跃春认为,在可再生能源取得良好发展成绩,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背景下,保障并网和消纳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知明确提出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合建、购买调峰资源等方式,以及增加并网规模的政策措施和运行管理要求,有利于发挥政府、企业、市场多方能动性,引导市场主体多渠道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有效推动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促进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和有效消纳是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为统筹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与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消纳影响,2021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提出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多元保障机制。为发挥政策合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明确了在电网企业承担消纳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具体方式。近日,能源行业相关媒体记者采访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对通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电力行业将承担主力军作用。作为A股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上市引起广泛关注,资本市场迎来新能源“国家队”。面对新发展机遇,以三峡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应该如何作为,行业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新课题?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
易跃春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统筹能源、财政、金融等领域,共同提出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旨在解决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将为新时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发展注入活力,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能源局五部门今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易跃春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统筹能源、财政、金融等领域,共同提出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旨在解决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将为新时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发展注入活力,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10月14日,“中国新能源电力圆桌(光伏)”专题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参加会议,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2035年可再生能源基本满足能源消费增量,2050年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总量主体。(来源:微信公众号“
10月14日,“中国新能源电力圆桌(光伏)”专题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参加会议,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2035年可再生能源基本满足能源消费增量,2050年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总量主体。(来源:微信公众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