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传统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学会“数字化生存”成了必备技能。在电力行业不论是“配电物联网”“电网巡检”,还是“站级边缘云”,以物联网、AI、大数据、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助力疫情防控和全社会复工达产。
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以后,那些早已入水摸石的人,正在填补传统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之间的距离,这些人我们往往称其为“懂行”的人。
“懂”即沉浸其中,源于洞悉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和挑战;“行”意在专注专业,基于对电力行业客户需求和痛点的深刻理解。由“懂电力”“懂客户”躬身入局,发挥“懂数字化”的专长,华为致力于成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的“懂行人”,为实现“比特与瓦特深度融合的电力数字世界”携手奋进。
关于电力行业如何实现“数字化生存”,我们需要一些“冷思考”,更需要一些“热作为”。
冷思考1:数字化转型生机无限
着眼新基建,预计引发全国用电量暴涨近两成,大量布置在城区的5G基站、边缘计算服务器、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将对现有的城市配电网带来巨大冲击。西部地区大量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将增加当地电力消费,减少外输电,改变“西电东输”格局。
新基建在能源行业的落地,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构建“数字化感知”“网络化联接”“智能化平台应用”体系,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实现瓦特与比特的深度融合,实现战略目标到战略落地的自我进化。
由此,数字化服务可谓生机无限。
冷思考2:行业发展方向及挑战
当前,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
数字化、清洁化以及透明化被视为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化改变未来能源商业与运营模式;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清洁化促进能源结构转型;透明化带来信息公开与规则规范,进而产生更为丰富的参与权与选择权,改变能源格局。
数十年前,电力行业以“市场换技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如今,我国众多能源电力企业已成为全球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创新转型成为新的挑战。
当前,电力企业资产结构和布局成为未来电力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交易市场化对企业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冲击,企业管理能力、技术创新的挑战紧随其后。
冷思考3:“懂行人”躬身入局
“懂行”的本质是“懂”和“行”的融合,它并不神秘,它的背后是华为长期以来深耕电力行业用心和专注。
“懂行”并不意味着你要比企业更懂他的每个需求。我们的“懂”不是比企业更懂,而是站在企业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其核心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的契合点。
“懂”这个字是关乎“内心”的,只有躬身入局,沉浸其中,才能有能力将技术应用与业务需求相融合,变成真正创造价值的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华为已经服务中国电力行业近20年,作为电力行业的老朋友和同路人,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势必紧随中国电力数字化转型步伐。
而“行”则基于“懂数字化”的专长。数字化时代带来三种新力量,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去实体化,电力行业未来竞争者是分布式能源的终端用户、新能源电力企业和科技、互联网企业。想避免被跨界而来的竞争者超越,就要创新就要转型。
热作为1:配电物联网,可管可控,不惧峰谷
当数字技术真正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后,电力行业开始改变它们本来的样子。
在配网侧运用的具体数字技术可总结为“五可、五遥、五自”。对内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对外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在山东、江苏等地,华为携手各省电网部署了十余万台新型智能台区融合终端,其结合了边缘计算能力,可实现故障风险预警、停电智能研判、故障主动精准抢修。
在陕西汉中,应用云编排技术的智能融合终端在该台区成功投运。仅安装一台智能融合终端,从源头保障了营配数据的贯通一致,减少了前端智能感知设备的重复投入,降低终端管理复杂度。
这些创新,都是华为助力电力行业谋变破局添加新砝码。
热作为2:电网智能巡检,提高巡检效率
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人力压力,智能巡检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应用趋势。引入视频手段辅助巡检,是电网当前常规手段。但传统视频存在大量无效图片和视频问题,系统仅仅能解决看得见,却看不懂。
当数字技术应用于智能巡检,很多曾经的“不变”都在慢慢改变。
在秦岭山区,世界首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至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陕西段,成功部署华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高清视频综合传感监测、5G微波无线传输、AI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通道隐患和运行环境的全程自动采集、高效传输和智能识别,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
在山东济南高新区,通过在地下电缆隧道管廊部署边缘物联代理和AI,实现物联+视频+AI的业务融合处理,提高管廊巡检效率,降低人力巡检成本。
热作为3:电厂输煤巡检,降低人工成本
从电网,到发电,数字技术的应用已逐渐下沉到电力业务场景的每一个细节。
华能伊敏电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度,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度,输煤皮带115条,总长38km,人工巡检耗费大。一块拳头大小的煤炭燃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输煤管廊着火,损失最少50万至100万元,而停工停产损失更大。
智能巡检系统基于视频+AI+物联传感实现皮带跑偏、皮带撕裂、堵煤、撒煤、来煤检测、皮带打褶、插板位置检测、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安全帽识别、工服识别、挡皮外翻检测、图像对比等故障或风险识别,可实现588路AI算法识别。目前该项目已覆盖伊敏输煤皮带33个转运站,彻底解决监控中心巡检难题,降低人工巡检劳动强度50%以上,有效降低客户人力费用。
你懂行业未来,我懂加速现在。
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需要专业领先、真正懂行业场景化的伙伴同行。华为借势“新基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道推动AI、5G、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电力行业开花结果,助力中国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共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华为中国政企电力业务部总经理 张延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一”假期期间,在河北省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内,30条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恰逢换季与出行游玩高峰期,消费者频繁网购服装、出行装备等商品,这几日,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的日均操作量高达550万件。“自去年底全自动分拣线投产以来,我们快递的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00万件,产能和
[德国,慕尼黑,2025年5月6日]在IntersolarEurope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光储融合,智构未来”的智能光伏战略和新品发布会,吸引约300名全球客户和伙伴共襄盛举。此次发布会聚焦全场景构网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布面向大型储能电站、微网、工商业和户用场景的新一代构网型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引
2025年4月,内蒙古电力集团售电量27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区内售电量2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7%;外送电量3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1%,9家盟市供电公司售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售电量与外送电量增速双超10%背后,是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售电量做为第一指标,紧紧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挖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五一假期将启,一场全民参与的出行热潮正蓄势待发。辽宁交投多个超充场站均采用华为超充技术,以“极速补能”黑科技带来超充新体验,为自驾旅途注入“满格能量”,告别里程焦虑,享受无忧绿色畅行。辽宁交投超充站华为超充已全面进驻辽宁高速服务区,最快能够实现接近”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效果,
近日,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在杭州召开,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利春发表了“以光促算,AI时代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及大模型的普及部署,电网需构建主配一体的通信目标网,为海量数据和大模型间提供确定性入算联接,提升电网调控水平,实现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公司部分资产,共涉及1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实际总装机容量21.13842MW,转让底价合计10492.18万元。据了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其控股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详情如
2025年4月25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储能建设分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圆满召开。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副会长尹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主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服务宗旨、发展定位、工作方向和议事规则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2024年,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边界不断拓宽,商业模式愈加多元,数字化技术赋能的效益更加凸显,多个典型代表性项目的投运是对此的印证和体现。IESPlaza为此盘点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文:IESPlaza)1河北唐山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4月2日,作为我国唯
12月17日,智芯公司创新研发的行波测距型中压配电物联网化馈线终端(以下简称“新型FTU”),在四川成都、资阳落地应用。参与试点建设的资阳回澜镇供电所运维人员表示:“产品很贴合现场实际应用,为一线运维工人提供了先进的故障研判技术手段,预计可减少约70%的巡线工作量,大幅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提
虚拟电厂,作为促进各类分布式资源大量入网的能源聚合模式,可对规模化灵活资源进行智能“编排”,实现对海量灵活性分散资源终端的聚能、储能、供能与用能,是应对并解决这些挑战的重要手段。(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作者:宋天琦、刘惠萍)虚拟电厂技术发展趋势与研究基础规模化
11月12日,由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中压配电物联网化馈线终端(简称“物联网化FTU”)在青海西宁试点应用。该产品基于智芯公司双系统核心板和“枢纽”实时操作系统打造,可安全、并行支撑电力系统Ⅰ、Ⅳ区业务同步开展。同时,该产品采用“硬件平台化”设计理念,通过模块化扩展方式,
9月18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完成电力电缆运行及检测技术实验室复杂环境下运行检测能力建设,实验室对公司电缆高可靠运维的支撑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此为标志,电科院推进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实验室规划建设能力取得积极成效。据了解,今年以来,电科院面向公司和电网发展需求实施能力提升行动,结合自身专业
9月2日,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景区,新疆电网首个“水光柴储”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并网投运,这是新疆首个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和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水光柴储”一体化智能电网建设项目,有力提升了偏远地区旅游景区供电保障能力。巴音布鲁克景区位于天山南麓,为5A级旅游景区,距和静县城288千米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北京亦庄建设国际一流产业综合新城步伐的持续加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立足通州区和亦庄地区功能定位,聚焦城市、农村、园区3个层面,着力打造通州-亦庄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从规划、建设、运维、调控、服务全环节统筹推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
连日来,北京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坚决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守牢城市运行“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确保夏季用电高峰期居民用上安全可靠的“清凉电”。截至目前,北京电网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应充足有序。
“发现停电后,我们正要打报修电话,你们就来了,现在供电服务真是太快了!”7月10日,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周戈庄村村民对前来抢修的平度市供电公司李园供电所周戈庄村网格经理刘晓光说。刘晓光从收到供电所综合业务数字化平台发送的抢修任务短信,到主动上门完成故障抢修,只用了不到1小时。这得益于
2024年6月25日,由国网湖南电科院联合长沙供电公司打造的全省首个低压透明化台区在浏阳荷花供电所正式投运,实现低压漏电流监测、配变有载调压、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调控等全业务功能应用,标志着湖南公司配网新形态下低压新要素管控加速推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类分
熔断器烧毁、铜铝过渡线夹断裂、外力破坏等故障造成配网中压单相断线,会导致故障点下游台区用户侧电压明显降低或停电,但因故障特征在中压侧不明显,中压单相断线故障研判一直是业内难题,以往几乎都是靠用户报修或投诉时才能被动感知。为了解决上述痛点难点,在河南公司设备部、数字化部部署下,河南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
2月25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通信调度值班人员发现光缆灾害监测系统发出220千伏温巩线覆冰告警,立即定位覆冰位置,并安排运维人员特巡线路,启动光缆线路覆冰应急处置方案,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新疆巴州—铁干里克—若羌、塔城—乌苏等13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2024年年底,新疆电网
“准备好了吗?”“好了。”“三、二、一,起飞!”飞手刘成洋和蔡鑫同时摁下遥控器,两台无人机在飞手们的精准操控下,如同猎鹰在空中盘旋观察……在广东电网公司云浮罗定供电局110千伏附城变电站,一场革命性的技术测试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这些无人机装备了先进的声纹、紫外、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持续开展配电网建设,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2023年11月至今年6月,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作要求,城南供电公司围绕夯实配电网数字化基础、优化生产作业模式、促进管理质效提升、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4个方面13项重点任务,在天津市和平、河西、津
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迫切需要提升系统智能化与数字化程度,用能信息的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与管理、源网荷储实时互动、需求侧多种负荷可调节等新的要求随之而来。配电侧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更多更细,需要重新思考新的用户参与方式、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可开拓的市
“巡检航线上传成功、设备自检完毕、无人机可以执行任务……”8月7日,在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400千伏柴拉直流线路旁,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人员按下“一键式”巡检按钮,一架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自主飞行,逐点检查线路设备。青藏联网工程是青藏高原上第一条“电力天路”,其中±400千伏柴拉直
7月8日,浙江省首个AI无人机智能巡检中心在杭州余杭区启用。当天,余杭区供电公司员工徐泽超在该中心一键启动全自主巡检,对10千伏前程线开展无人机巡检。以往需要半天时间完成的巡检任务,现在20分钟就能完成。“以往的无人机巡检采取单机单控的作业模式,人工翻阅照片、标注隐患,两名员工每天最多巡
2021年,南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38,519.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03.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350.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79%。其中技术服务营业收入58,525.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3%;智能设备营业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七网”2022年行动计划中提到:稳固煤炭供应链。稳定煤炭供应。以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智能化水平高“三类煤矿”为重点,积极释放先
4月6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其中《“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七网”2022年行动计划》的能源保障网方面提出,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重点建成绿能东明、三峡庆云二期、华润东营等一批项目,装机规模100万千瓦;开工建
5日,记者从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获悉,日前,国网青海检修公司编制发布《高海拔地区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导则》等三项标准,该系列标准是青海电力系统首批高海拔地区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领域企业标准,为青海省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化巡检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技术依据。近年来,国网青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