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600吨“擎天吊”在豪氏威马中国厦门生产基地
豪氏威马中国厦门生产基地自有码头,矗立着一台名为“擎天吊”的门座式起重机,起重能力达2600吨。它可在满载时沿码头岸线移动。擎天吊类型独特,加载配重块时,起重能力达2,600吨(工作半径30米);不带配重时,起重能力为1,200吨(工作半径23米)。
9月4日,厦门工厂吊起了首批海上风电单桩,单桩重1700吨(不包括索具)。
此台2600吨的擎天吊,是由豪氏威马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全回转码头起重机。该起重机服务于豪氏威马集团位于中国厦门港的生产基地。它专为重型设备的装载而设计,例如Heerema公司Sleipnir船舶上的双10,000吨盆座式起重机和Boskalis的3000吨桅杆式起重机的装载。通过这次吊装作业,豪氏威马充分展示出其擎天吊在海上风机装运港口也可以大有作为。
豪氏威马产品经理Cees van Veluw表示: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我们看到,更持久、更灵活的吊装方案是进一步提高物流链效率的关键。擎天吊的起重能力能够匹配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所看到的单桩基础尺寸,而双主钩的设计为快速简便的连接及操作负载提供了巨大的优势。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海上风机装运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擎天吊在进一步优化海上风机和单桩基础的物流作业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豪氏威马2,600吨“擎天吊”能力除了包括有30m半径的2600吨起吊能力,超级飞臂的提升高度可达到水面以上170米高,这特别适合于海上风电设备的运输和吊装。豪氏威马擎天吊的特点及优势:全电驱系统,减少了维护,提高了可靠性,并有可能将再生电能回馈电网。双主钩提升系统,使得在索具配置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有限的轨道载荷,从而降低了码头的建造成本。优化了配重系统,避免了吊载轻负载时的过度磨损。抗台风功能,可以在台风状况下将吊臂下降到特殊角度进行存放,因此起重机适用于多台风地区。型号可为客户量身定制,安装工作载荷可达5000吨。具体型号可根据特定的当地需求进行定制。
巨型风电单桩在未来海上风电市场或可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欧洲海上风电》报告显示,单桩占80%的海上风电基础份额
今年7月,单桩生产商Steelwind Nordenham为台湾云林海上风电场发送了最后四个单桩。根据合同,Steelwind Nordenham将为整个风电场提供80个单桩,其中40个完整单桩的在德国生产并发运,另外40个单桩,先在Nordenham制造120个单桩段,再发往台湾进行组装。
云林海上风电场总装机640MW,配备80台西门子歌美飒8.4MW风电机组。计划于2021年底并网。
Steelwind Nordenham于2018年12月被选为云林项目的首选供应商。2019年6月,第一份订单确定 。第一批单桩2019年10月从Nordenham发运。
越来越大型的海上风机发展趋势,对机舱和单桩的运输和吊装形成挑战
未来,随着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大,机舱和单桩的吊装将是海上风电安装巨大的挑战。2019年底,全球首个12MW风电巨无霸GE Haliade-X 12MW 在荷兰鹿特丹港安装, 风机机舱净重达675吨,加上吊具,起吊总重量超过780吨,需要两台吊车才能安装好。因吊装难度加大,在荷兰鹿特丹港安装时,光等待一个无风的时间窗口,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在海上安装超大型单桩,同样是一个难题。参考:视频 | 利勃海尔大吊车挑战780吨全球最大海上风机。
目前,西门子歌美飒已经发布了14MW的风机,首先将在中国台湾和美国海上风电场安装。未来几年,15MW甚至超过20MW的风机也很快就会研制出来,风机越做越大,承载大风机的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或漂浮式基础也势必越做越大,越来越重。
8月27日,在济南召开的2020海上风电大会上,全球海上风电之父Henrik Stiesdal预测2030年海上风机将达到20MW容量,叶轮直径超过275m。
如何将单桩基础做大的同时做轻?
7月6日,由中国三峡参股的苏格兰Moray East风电场的首套三根腿的导管架基础下水。采用三腿式结构可以节约风电基础材料的成本,且能在超过50米水深海域使用,是海上固定单桩基础到漂浮式的很好的过渡方案。但重量依旧超过1000吨,钢材的使用非常多。参考:视频 | 三条腿的导管架基础在英国Moray East风电场安装。
2019年4月,为台湾云林风电场提供单桩的生产商 Steelwind Nordenham 在 Offshore WIND Magazine 杂志第4期上发布了一篇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文章提出,成功用于超过40米水深的超大型单桩(XXL-Monopiles)还有必要更进一步,制造出“超越XXL”的单桩(又叫超超大型单桩,下一代XXL-Monopile),进一步降低成本,以配合未来超过15MW的海上风机使用。
单桩的演化及主要设计驱动力
回到2010年,没有人能想象出10MW风电机组和超大型单桩(XXL-Monopiles)会成为海上风电基础设施的最新技术。但如今,海上风电进入远海和深海后,将使用最大超过14MW的风机,水深甚至超过65米,海上环境更恶劣。
超超大型单桩(下一代XXL-Monopile)应运而生,其设计主要驱动因素,必须考虑:
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达15MW,风轮直径超过230米。(编者按:2020年,数据可能会修正为20MW,275米)
极高的风荷载,特别是因飓风或台风带来的极端风荷载。
水深达65米。
大西洋和太平洋底汹涌的波浪带来的载荷。
这些因素,使得在进行超大型单桩设计时,要考虑底部直径达8至11米之间,长度最大达120米,壁厚最大为150毫米。这样,单桩的最终重量可能高达2400吨。
超过2400吨的单桩,是否还能保持其经济性?对比导管架基础和漂浮式,还有何优势可言?为此,设计时,需要引入设计和制造优化的思想,以确保单桩继续保持最经济基础的美誉。
因单桩的成本主要是钢材,因此保持单桩经济性的方法,无疑需要减轻单桩的重量,也即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减重的方法可以使用高强度钢,但这一般只在某些需要高应力的罐体设计部分使用高强度钢,而像风电基础这样的抗疲劳设计的地方,并不会使用高强度钢。因此,减轻重量的另一种最优选择是增加“Ø/ t比”(直径/厚度比),这样则会产生更“细长”的单桩。这种发展趋势,需要对几个设计主题以及诸多制造方面的细节进行分析。必须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调整,才能既安全又经济地制造出细长的超巨型单桩。
设计研究:可以加大细长比
Steelwind Nordenham针对不同的水深、海底土壤条件和高达15 MW的风电机组分别进行了设计研究,不同的风电机组也的刚度要求也各不相同。
由于打桩的原因,传统的桩在细长比设计时有个限度,即Ø/ t = 100至120之间。这将导致桩的重量远远超过2400吨。研究显示,实际的细长比Ø/ t可以从100到190不等。
采用高达160的细长比的单桩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适用于深水和大型风电机组。在给定条件下,这些单桩的直径可达11米,桩重可达2000吨。
这时候,又出现了两个主要的问题:如何加工制造如此超大型的细长单桩?又该如何运输和吊装如此规模的细长单桩?
问题1:如何加工制造超大型单桩?
单桩的制造过程,首先应将扁平钢板冷压成型为圆柱罐体的单桩段。单桩段必须由合适的支撑点支撑,而不会被损坏。下图1的左侧显示了由于桩体自重引起的典型应力分布(细长比为160,通过FEM分析)。
如果细长度超过Ø/ t = 100,则局部弯曲和环向应力会随着细长度而增加。滚轴支架距罐体或型材边缘的距离,以及滚轴支架的宽度在避免塑性变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使用钢质支撑滚轴时,必须考虑罐体与支撑滚轴之间接触区域的赫兹接触应力。
图1:由于局部应力,支撑滚轴上被允许的罐体重量随壁厚的变化曲线(单位:吨,毫米)
在支撑滚轴上由于自重就可以产生变形。图2显示了支撑滚轴上的罐体或单桩段的最大挠度(或变形度,单位:mm),具体数据会随着单桩的直径(从7米到12米)和细长比(由罐体壁厚度从30mm至120mm)而变化。单柱段越细长,这种影响就越会在以后的单桩组装过程中引发问题。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的支撑结构来保持罐体的圆形保持不变。
图2:随着单桩直径和细长比的增加,罐体或型材的最大变形度
问题2:运输和储存带来的问题
单柱段在制造过程中通常由起重机和C型梁运输。类似于支撑滚轴的情况,单柱段的自重会在与C型梁的接触区域引起较高的局部弯曲应力,特别是对于细长的部件,会发生塑性变形。(如红色区域所示)
图3显示了此载荷工况的评估结果,该评估是针对直径在10至12米之间的单柱段进行的。处于中间位置的细长比就已经存在塑性变形的风险。因此,提升和吊车装置也必须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改进。
图3:用C型梁起重的单柱段极限细长比推导过程
进一步加工制造单柱段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好支撑结构的问题。通常认为,600至1200吨以上的中段和单桩段,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做好支撑。
对于大型和重型单桩的支撑件而言,设置好最佳支撑位置,可产生较均匀的支撑力,如图4所示。特别是对于单柱底部圆锥形过渡附近的圆锥形支撑点,会在这些支撑点处产生额外的高应力。
图4:重型单桩所设计支撑点的最佳位置
正如上面的图示,超大型细长单桩在制造、运输和存储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非常全面的计划,因此在生产前就该做好详细预案和规划,以避免未来产生损坏。
必不可少的通力协作
综上所述,未来设计出超超大型细长的单桩基础(下一代XXL-Monopile)完全没有问题,但在生产和制作包括存储运输过程中,则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些“随机因素”,包括:必须注意支撑结构的类型和位置。注意搬运设备。注意其他加固支撑的结构。注意特殊的运输和存储条件等等。
如果不仔细考虑上述随机因素,可能会导致单柱结构的严重损坏。为了使制造过程就适应未来的安装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如果加上额外浪费的制造时间,都可能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只有尽可能早地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制造阶段,才能找到最佳平衡点。可以说,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通力协作是超超大型单桩继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关于Steelwind Nordenham GmbH
Steelwind Nordenham GmbH是欧洲重型钢板市场领导者迪林格集团(Dillinger)旗下公司,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德国Nordenham港制造单桩和过渡件,目前可生产单重达2400吨的“单件”单桩基础。单件式单桩基础通过将过渡件的某些部分集成到单桩中,用单独的单桩和过渡件替代了先前的设计。这样,单桩可以长达120米,其单柱基础所用的钢材来自迪林格。 CWEA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和一位认识多年的风电吊装老板李某做了一些交流,他向笔者讲诉了风电吊车行业这两年的跌宕起伏。“风电抢装不到一年的行情,属于最后的疯狂,看谁笑到最后,后面的吊车接盘侠将血本无归。”在风电行业做了十余年,李某发出感概。利润翻倍,吊车价格暴涨2019年,因国家电价政策机制变动引发的“抢
2022年1-6月份,我国风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1294万千瓦,与前两年相比,我国风电吊装建设速度明显放缓,这让原本就处于闲置状态的风电吊车,更没有项目可接,风电吊装领域迎来最艰难的阶段。风电吊车闲置情况严重和普通基建项目不同,风电机组高百米,其部件重体积大,对吊装时所需吊车的吨位要求也更
8月24日,徐工建机·华夏金租·北京神大批量发车仪式圆满举行。据了解,北京神大携手华夏金租计划完成32台千吨级主吊的采购量,总采购额超8亿元。相关阅读:超级黑马!覆盖16MW,这家企业同时开工两艘1200T海上风电安装平台!2020年国内经历了一波“抢装潮”,透支了十四五期间的部分市场需求,相较于2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8日,全国首台三一SAC24000T全地面起重机正式交付宁夏巨力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这一“风电神器”的交付,标志着三一再一次刷新轮式起重机最大吨位纪录。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轮式起重机,SAC24000T具有行业独有的双卷扬配置,可将270吨额载吊至百米高空,作业面覆盖160m及
随着陆上风电迎来平价时代,风机吊装行业出现大量闲置。据预测,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或骤降,忽冷忽热的市场中,风电全产业链如何走得更远?超过100台风电大吨位吊车开始待业寻租不少450吨履带吊车、600吨履带吊车、800吨汽车吊车闲置
据吊车之家消息:新年开工第一吊,300吨吊车在风电场作业因卸配重时不慎侧翻,损失惨重。疑似支腿下陷惹的祸!该事故在多个吊友群内转发,引起广大吊友探讨!据吊友透露,当时是在卸配重时发生的事故,大臂都未出,疑似是支腿下方土质风化松软下陷,导致翻车!事故不大,损失倒是不小,翻车瞬间砸到一
工程起重机行业2020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风电抢装,石化升级改造,城镇化推进以及新基建等大规模建设投资,为行业带来了难得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工程起重机的速度与品质再次令世界惊艳。2020年1-11月份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增速全部实现20%以上增长,预计全年销售工程起重机将突破7万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截至2020年底,徐工千吨级起重机交付突破80台,单年销量近50台,同比增长300%,打破行业记录。风电热潮的背后,超级起重机到底有多火?谈及大吨位起重机未来需求时,徐工机械副总裁、起重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孙建忠表示,“风电行业经过这10多年的高速发展,存量市场的检修需求正在
2020年是我国工程起重机制造企业冲刺全球第一的登顶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这一年,已连续领跑16年的徐工起重,不仅在中小吨位密集布局产品型谱,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更在300吨级及以上产品持续发力,特别是90%用于风电吊装的千吨级超级起重机,出现一机难求、排队抢购的火爆现象,差异化、
随着平价的脚步越来越近,陆上风电进入关键窗口期。风电抢装潮导致叶片、整机、设备、吊车供不应求,尤其是风电大吨位吊车价格飞涨,当前起重市场价位如何?抢装潮过后,大吨位吊车市场会是何种走向?11月5-6日,在上海召开的2020年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大会上,北京憧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聪做了《
风电抢装潮下,大吨位吊装设备一机难求,施工价格一路走高。带给吊装行业极大信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风电抢装潮过后,肯定会有吊车闲置等问题出现!对于刚刚进军风电吊装的小企业,没有风电安装经验的,吊车的闲置无疑是巨大亏损,以650吨吊车为例,贷款购车后每年需要还款400万到500万元,而抢装
2月11日,龙源电力设计院自主研发的“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及钢结构组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混凝土与螺杆(栓)相结合的连接方式,可应用于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等海洋工程钢结构,实现高效、非焊接的连接方案。这一创新方案在国内尚属首例,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海洋工
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基础预制施工及风机安装工程Ⅲ标段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项目场址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南鹏岛南面海域,涉海面积约139.1km2。场址水深范围40-48m,场址最近端距离陆岸60km。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000MW,拟布置22台13.6MW风电机组和51台14.0MW风电机组,配套建设陆上集控中心和500kV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300MW)风机单桩基础及其附件制作、运输采购公开招标的中标结果,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中标两个标段。本招标工程范围共30台风电机组单桩基础及附属构件加工制作与运输,分为两标段,每标段各15台单
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深水区复杂地质大容量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关键技术研究中标结果公告此前招标公告显示,招标内容和范围:(1)深远海新型导管架基础结构特性与承载性能关键技术研究;(2)深远海风电导管架基础现场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详见招标文件第五卷技术规范及要求。主要指标:交货期/工
11月15日,华能山东分公司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施工及风机安装施工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标段包1,中标价格为597189825元。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标段包2,中标价格为599980000元。华能山东分公司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山东省山东半岛北部
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为法国EOLINKS.A.S公司(以下简称“Eolink”)建造的5MW海上漂浮式风电项目第二批产品顺利装船发运。此订单是国内首次承接海外的海上漂浮式风电基础结构项目,交付成功是对中集太平洋海工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更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参与编写的《陆上风电机组基础加固技术及施工验收标准》(编号T/CSCS061-2024)团体标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自2024年12月10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风电机组基础加固及施工验收方面的标准空白。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国内部分老旧风电场相继出现塔架结构与混凝土基础主体间晃动超限
8月19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标段一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总历时419天49台风机终于全部矗立在北部湾海面上,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该项目是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广西第一个“下海测风、核准、开工、并网”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全部采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天顺风能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全资子公司南通长风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陆续中标签署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标总重量为16540.8吨。
近日,大金重工供应苏格兰MorayWest海上风电场的最后一船海塔驶离蓬莱大金港。至此,公司为该海风场建造的全部海工产品均已顺利交付,包括48根超大型单桩、30套过渡段、12套海塔,总交付量约11万吨。运往苏格兰MorayWest海上风电场的最后一船海塔驶离蓬莱大金港这是大金重工向欧洲海上风电市场规模化供
7月24日,天顺风能集团揭阳海工基地成功发运了首批海工产品。此次发运的三套导管架,将用于深海风电场工程项目,规划单台装机为13MW,该项目为Ⅱ型导管架,四腿式桁架结构,单台重量约2000t。这次成功发运,标志着天顺风能在海洋工程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该公司高效生产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月18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472729.458757万元。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重大项目》公布,苍南共有14个项目入列,计划总投资1326.1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104.3亿元,为全市唯一一个年度计划超百亿的县市区。其中,有5个海上风电项目入选,分别是:苍南6号海上风电项目、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
2月11日,龙源电力设计院自主研发的“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及钢结构组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混凝土与螺杆(栓)相结合的连接方式,可应用于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等海洋工程钢结构,实现高效、非焊接的连接方案。这一创新方案在国内尚属首例,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海洋工
2月18日,华能发布《华能山东分公司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建造工程招标中标结果公示》的公告。《公示》显示,深圳巨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34958918元。根据招标公告,该项目招标范围为:上部组块钢结构的制作、导管架、钢管桩
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这是新一年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首个开工的工程。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国家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大容量柔直电力输送项目,也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筹陆上电网和海上电网资源,推进“再造一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报告要求,“推动新能源集中与分布、陆上与海上并举,远距离外送和就地消纳并重,强化新能源并网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加快推进三山岛海风柔直送出等工程建设,推动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阳江已经形成了清洁多元化的电力供应体系,南方电网公
2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电电力广西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技术服务公开招标终止公告》。公告显示,国电电力广西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技术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于2024年7月19日挂网,后延期开标,项目未开标,现根据自治区竞配工作要求,拟调整招标范围及技术要求,终止本
12月27日,位于临高县西北部海域的华能临高CZ1海上风电项目发出海南省第一度海上绿电,标志着海南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并网。项目名称:海南省CZ1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单位: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项目性质:经营性装机容量:600MW用海面积:396.1147公顷用海期限:27年投资规模:约6
1、700MW!国内首个零补贴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投产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标志着中国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基础、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主导推进建设。项目建设83台单
2月14日,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配套独立储能接入系统专题竞争性谈判公开征集供应商公告发布。上海市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配套独立储能接入系统专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招标人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项目己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其它方式。金山
近日,随着华能临高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至此华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7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再创新高超过52.5%今年以来,中国华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从起步就保持顶格标准、满格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