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600吨“擎天吊”在豪氏威马中国厦门生产基地
豪氏威马中国厦门生产基地自有码头,矗立着一台名为“擎天吊”的门座式起重机,起重能力达2600吨。它可在满载时沿码头岸线移动。擎天吊类型独特,加载配重块时,起重能力达2,600吨(工作半径30米);不带配重时,起重能力为1,200吨(工作半径23米)。
9月4日,厦门工厂吊起了首批海上风电单桩,单桩重1700吨(不包括索具)。
此台2600吨的擎天吊,是由豪氏威马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全回转码头起重机。该起重机服务于豪氏威马集团位于中国厦门港的生产基地。它专为重型设备的装载而设计,例如Heerema公司Sleipnir船舶上的双10,000吨盆座式起重机和Boskalis的3000吨桅杆式起重机的装载。通过这次吊装作业,豪氏威马充分展示出其擎天吊在海上风机装运港口也可以大有作为。
豪氏威马产品经理Cees van Veluw表示: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我们看到,更持久、更灵活的吊装方案是进一步提高物流链效率的关键。擎天吊的起重能力能够匹配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所看到的单桩基础尺寸,而双主钩的设计为快速简便的连接及操作负载提供了巨大的优势。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海上风机装运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擎天吊在进一步优化海上风机和单桩基础的物流作业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豪氏威马2,600吨“擎天吊”能力除了包括有30m半径的2600吨起吊能力,超级飞臂的提升高度可达到水面以上170米高,这特别适合于海上风电设备的运输和吊装。豪氏威马擎天吊的特点及优势:全电驱系统,减少了维护,提高了可靠性,并有可能将再生电能回馈电网。双主钩提升系统,使得在索具配置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有限的轨道载荷,从而降低了码头的建造成本。优化了配重系统,避免了吊载轻负载时的过度磨损。抗台风功能,可以在台风状况下将吊臂下降到特殊角度进行存放,因此起重机适用于多台风地区。型号可为客户量身定制,安装工作载荷可达5000吨。具体型号可根据特定的当地需求进行定制。
巨型风电单桩在未来海上风电市场或可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欧洲海上风电》报告显示,单桩占80%的海上风电基础份额
今年7月,单桩生产商Steelwind Nordenham为台湾云林海上风电场发送了最后四个单桩。根据合同,Steelwind Nordenham将为整个风电场提供80个单桩,其中40个完整单桩的在德国生产并发运,另外40个单桩,先在Nordenham制造120个单桩段,再发往台湾进行组装。
云林海上风电场总装机640MW,配备80台西门子歌美飒8.4MW风电机组。计划于2021年底并网。
Steelwind Nordenham于2018年12月被选为云林项目的首选供应商。2019年6月,第一份订单确定 。第一批单桩2019年10月从Nordenham发运。
越来越大型的海上风机发展趋势,对机舱和单桩的运输和吊装形成挑战
未来,随着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大,机舱和单桩的吊装将是海上风电安装巨大的挑战。2019年底,全球首个12MW风电巨无霸GE Haliade-X 12MW 在荷兰鹿特丹港安装, 风机机舱净重达675吨,加上吊具,起吊总重量超过780吨,需要两台吊车才能安装好。因吊装难度加大,在荷兰鹿特丹港安装时,光等待一个无风的时间窗口,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在海上安装超大型单桩,同样是一个难题。参考:视频 | 利勃海尔大吊车挑战780吨全球最大海上风机。
目前,西门子歌美飒已经发布了14MW的风机,首先将在中国台湾和美国海上风电场安装。未来几年,15MW甚至超过20MW的风机也很快就会研制出来,风机越做越大,承载大风机的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或漂浮式基础也势必越做越大,越来越重。
8月27日,在济南召开的2020海上风电大会上,全球海上风电之父Henrik Stiesdal预测2030年海上风机将达到20MW容量,叶轮直径超过275m。
如何将单桩基础做大的同时做轻?
7月6日,由中国三峡参股的苏格兰Moray East风电场的首套三根腿的导管架基础下水。采用三腿式结构可以节约风电基础材料的成本,且能在超过50米水深海域使用,是海上固定单桩基础到漂浮式的很好的过渡方案。但重量依旧超过1000吨,钢材的使用非常多。参考:视频 | 三条腿的导管架基础在英国Moray East风电场安装。
2019年4月,为台湾云林风电场提供单桩的生产商 Steelwind Nordenham 在 Offshore WIND Magazine 杂志第4期上发布了一篇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文章提出,成功用于超过40米水深的超大型单桩(XXL-Monopiles)还有必要更进一步,制造出“超越XXL”的单桩(又叫超超大型单桩,下一代XXL-Monopile),进一步降低成本,以配合未来超过15MW的海上风机使用。
单桩的演化及主要设计驱动力
回到2010年,没有人能想象出10MW风电机组和超大型单桩(XXL-Monopiles)会成为海上风电基础设施的最新技术。但如今,海上风电进入远海和深海后,将使用最大超过14MW的风机,水深甚至超过65米,海上环境更恶劣。
超超大型单桩(下一代XXL-Monopile)应运而生,其设计主要驱动因素,必须考虑:
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达15MW,风轮直径超过230米。(编者按:2020年,数据可能会修正为20MW,275米)
极高的风荷载,特别是因飓风或台风带来的极端风荷载。
水深达65米。
大西洋和太平洋底汹涌的波浪带来的载荷。
这些因素,使得在进行超大型单桩设计时,要考虑底部直径达8至11米之间,长度最大达120米,壁厚最大为150毫米。这样,单桩的最终重量可能高达2400吨。
超过2400吨的单桩,是否还能保持其经济性?对比导管架基础和漂浮式,还有何优势可言?为此,设计时,需要引入设计和制造优化的思想,以确保单桩继续保持最经济基础的美誉。
因单桩的成本主要是钢材,因此保持单桩经济性的方法,无疑需要减轻单桩的重量,也即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减重的方法可以使用高强度钢,但这一般只在某些需要高应力的罐体设计部分使用高强度钢,而像风电基础这样的抗疲劳设计的地方,并不会使用高强度钢。因此,减轻重量的另一种最优选择是增加“Ø/ t比”(直径/厚度比),这样则会产生更“细长”的单桩。这种发展趋势,需要对几个设计主题以及诸多制造方面的细节进行分析。必须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调整,才能既安全又经济地制造出细长的超巨型单桩。
设计研究:可以加大细长比
Steelwind Nordenham针对不同的水深、海底土壤条件和高达15 MW的风电机组分别进行了设计研究,不同的风电机组也的刚度要求也各不相同。
由于打桩的原因,传统的桩在细长比设计时有个限度,即Ø/ t = 100至120之间。这将导致桩的重量远远超过2400吨。研究显示,实际的细长比Ø/ t可以从100到190不等。
采用高达160的细长比的单桩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适用于深水和大型风电机组。在给定条件下,这些单桩的直径可达11米,桩重可达2000吨。
这时候,又出现了两个主要的问题:如何加工制造如此超大型的细长单桩?又该如何运输和吊装如此规模的细长单桩?
问题1:如何加工制造超大型单桩?
单桩的制造过程,首先应将扁平钢板冷压成型为圆柱罐体的单桩段。单桩段必须由合适的支撑点支撑,而不会被损坏。下图1的左侧显示了由于桩体自重引起的典型应力分布(细长比为160,通过FEM分析)。
如果细长度超过Ø/ t = 100,则局部弯曲和环向应力会随着细长度而增加。滚轴支架距罐体或型材边缘的距离,以及滚轴支架的宽度在避免塑性变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使用钢质支撑滚轴时,必须考虑罐体与支撑滚轴之间接触区域的赫兹接触应力。
图1:由于局部应力,支撑滚轴上被允许的罐体重量随壁厚的变化曲线(单位:吨,毫米)
在支撑滚轴上由于自重就可以产生变形。图2显示了支撑滚轴上的罐体或单桩段的最大挠度(或变形度,单位:mm),具体数据会随着单桩的直径(从7米到12米)和细长比(由罐体壁厚度从30mm至120mm)而变化。单柱段越细长,这种影响就越会在以后的单桩组装过程中引发问题。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的支撑结构来保持罐体的圆形保持不变。
图2:随着单桩直径和细长比的增加,罐体或型材的最大变形度
问题2:运输和储存带来的问题
单柱段在制造过程中通常由起重机和C型梁运输。类似于支撑滚轴的情况,单柱段的自重会在与C型梁的接触区域引起较高的局部弯曲应力,特别是对于细长的部件,会发生塑性变形。(如红色区域所示)
图3显示了此载荷工况的评估结果,该评估是针对直径在10至12米之间的单柱段进行的。处于中间位置的细长比就已经存在塑性变形的风险。因此,提升和吊车装置也必须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改进。
图3:用C型梁起重的单柱段极限细长比推导过程
进一步加工制造单柱段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好支撑结构的问题。通常认为,600至1200吨以上的中段和单桩段,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做好支撑。
对于大型和重型单桩的支撑件而言,设置好最佳支撑位置,可产生较均匀的支撑力,如图4所示。特别是对于单柱底部圆锥形过渡附近的圆锥形支撑点,会在这些支撑点处产生额外的高应力。
图4:重型单桩所设计支撑点的最佳位置
正如上面的图示,超大型细长单桩在制造、运输和存储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非常全面的计划,因此在生产前就该做好详细预案和规划,以避免未来产生损坏。
必不可少的通力协作
综上所述,未来设计出超超大型细长的单桩基础(下一代XXL-Monopile)完全没有问题,但在生产和制作包括存储运输过程中,则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些“随机因素”,包括:必须注意支撑结构的类型和位置。注意搬运设备。注意其他加固支撑的结构。注意特殊的运输和存储条件等等。
如果不仔细考虑上述随机因素,可能会导致单柱结构的严重损坏。为了使制造过程就适应未来的安装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如果加上额外浪费的制造时间,都可能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只有尽可能早地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制造阶段,才能找到最佳平衡点。可以说,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通力协作是超超大型单桩继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关于Steelwind Nordenham GmbH
Steelwind Nordenham GmbH是欧洲重型钢板市场领导者迪林格集团(Dillinger)旗下公司,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德国Nordenham港制造单桩和过渡件,目前可生产单重达2400吨的“单件”单桩基础。单件式单桩基础通过将过渡件的某些部分集成到单桩中,用单独的单桩和过渡件替代了先前的设计。这样,单桩可以长达120米,其单柱基础所用的钢材来自迪林格。 CWEA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自迈入全面平价以来,陆上风机价格已逼近冰点,步入千元大关。与之相应的是,平价海上风电机组中标价格也已腰斩,从2019年的8260元高价,跌至2023年含塔筒3200元/kW的低价。风电特许权招标时期,2010年,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投产,上网电价0.978元/度。至今,海上风电竞配项目最
近日,和一位认识多年的风电吊装老板李某做了一些交流,他向笔者讲诉了风电吊车行业这两年的跌宕起伏。“风电抢装不到一年的行情,属于最后的疯狂,看谁笑到最后,后面的吊车接盘侠将血本无归。”在风电行业做了十余年,李某发出感概。利润翻倍,吊车价格暴涨2019年,因国家电价政策机制变动引发的“抢
2022年1-6月份,我国风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1294万千瓦,与前两年相比,我国风电吊装建设速度明显放缓,这让原本就处于闲置状态的风电吊车,更没有项目可接,风电吊装领域迎来最艰难的阶段。风电吊车闲置情况严重和普通基建项目不同,风电机组高百米,其部件重体积大,对吊装时所需吊车的吨位要求也更
8月24日,徐工建机·华夏金租·北京神大批量发车仪式圆满举行。据了解,北京神大携手华夏金租计划完成32台千吨级主吊的采购量,总采购额超8亿元。相关阅读:超级黑马!覆盖16MW,这家企业同时开工两艘1200T海上风电安装平台!2020年国内经历了一波“抢装潮”,透支了十四五期间的部分市场需求,相较于2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8日,全国首台三一SAC24000T全地面起重机正式交付宁夏巨力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这一“风电神器”的交付,标志着三一再一次刷新轮式起重机最大吨位纪录。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轮式起重机,SAC24000T具有行业独有的双卷扬配置,可将270吨额载吊至百米高空,作业面覆盖160m及
海上风电一年未见新项目招标/核准
近日,中广核河南兰考广兴风电项目与兰考广盛风电项目吊装施工开标,其中,北京天源科创在第五标段、德盈建设集团在第一标段的投标报价令人惊叹,单台金风3MW风机(混塔)吊装报价价格低至40万元上下,单台吊装价格远低于其他投标企业,难道风电吊装市场也开始打价格战了嘛?
仅2021年一季度,一体化项目签约数量已达24个,装机规模超48.8GW,签约总额1010亿元,五大发电新能源竞争激烈。
因今年底海上风电国家补贴将正式退出,目前海上风电行业已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海上风电安装船价格也随之暴涨,正如2020年一度疯狂上涨的陆上风电吊车租赁价格,呈现“一船难求”态势。
因今年底海上风电国家补贴将正式退出,目前海上风电行业已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海上风电安装船价格也随之暴涨,正如2020年一度疯狂上涨的陆上风电吊车租赁价格,呈现“一船难求”态势。
近日从振江股份了解到,备受行业关注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振江号”已成功进行试航,并重新取得了CCS证书。这一海上重器的归来,无疑将为火热的抢装潮助上一臂之力。
近日,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常务副总经理黄卫民出席风电行业相关活动论坛,与来自能源开发、设计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风电支撑结构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对话,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卫民在对话中指出,中船海装是行业最早布局混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14日,大金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关于签署欧洲某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的公告》,蓬莱大金将为欧洲某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超大型单桩产品,合同总金额约1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26.46%。本
关于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
痛点直击:液压拉伸法-锚栓预紧力不足导致塔筒倒塌风险风力发电的基础锚栓一旦安装完成便成为监测盲区。锚栓是否达到设计轴力、是否因施工不规范而未有效拉伸,在长期运行中是否松动通常无法实时掌握。部分风场盲目相信液压拉伸一拉就准,甚至存在预紧力维护摆拍现象,导致维护流于形式,埋下塔筒倾斜
中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承担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天39”施工船历经50余天昼夜奋战,顺利完成场区首阶段基础施工任务。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天科技快速组建专项团队,仅用21天完成船舶入场部署。施工中,“中天39”首次采用国内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鲜见的DP动态定位模式,针对无成熟案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4月16-18日,第十一届中国海上风电大会暨产业发展国际峰会在厦门召开,永福股份首席设计师兼副总工程师刘蔚受邀参与“技术创新#xB7;高质发展”圆桌讨论,系统阐释了“海上风电#x2B;”模式如何实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同期,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电控室主任张起超发表《海上风光同场及风光差异
近日,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完成两台新型基础#x2014;#x2014;单桩-摩擦筒基础的精准沉贯施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三峡上海院承担勘测设计工作。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是辽宁省重点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场位于大连庄河海域,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超7.5亿度,可满足约40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3月24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或“公司”)发布《关于签署欧洲某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的公告》。公告披露,近日,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了《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蓬莱大金将
2月26日,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与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交付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这两艘船采用共同设计理念,互相配合,形成了我国海洋工程安装的最佳组合。它们能够在离岸100公里处的海域展开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挺进深远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悉,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作者:杨毅1,3刘石1,3黄正1,3卜宪标2吴蔚1温喆然1徐军涛1李士杰4单位:1.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3.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引用本文:杨毅,刘石,黄正,等.基于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的远海电淡冰冷热联产系统性能分析[J].储能科学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6日,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公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预中标,投标报价:107.6969亿元。项目概况: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业主为华电(丹东)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项目地址:辽宁省丹东东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将第14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1-B15。电气风电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
项目背景:法兰变形成验收“拦路虎”风电机组要实现满功率发电(以下简称满发),从设计、制造到安装,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导致“不能验收”。某海上风电机组在安装单管桩时,由于管桩倾斜,液压锤非均匀敲击法兰表面造成单管桩基础顶部法兰向下变形(见图3)。变形区域位于90#xB0;方位,有6根螺栓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5日,东方电气26MW海上风电叶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现场鉴证下,在东方风电自建叶片试验台,成功完成最后一个工况的静载试验。至此,150米级叶片顺利通过全部静力测试工况,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IEC61400-23国际标准,叶片在静载状态下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有效验证,随后该试验叶片将进入疲劳测试验
据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消息,日前,在距离江苏盐城33公里的国信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海域,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港航平5”以精准高效的吊装表现,成功完成在江苏海域首秀。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盐城新洋港东南方向、大丰港东北方向海域,规划海域面积136平方千米,共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秦皇岛发布”获悉,位于秦皇岛经开区东区的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占地约600亩,按照“一区四园”空间结构规划布局,致力于打造包括海上风电核心设备产业园、海上风电延伸产业园、教培工程产业园、科
5月22日,浙江省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拟对中广核嵊泗1#海上风电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根据公示,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获批准。公告显示,中广核嵊泗1#海上风电项目中心点离岸距离约28km,场区水深在11~16m之间。项目总装机容量396MW,拟安装29台风力发电机组(24台14MW及5台1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