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储氢瓶的发展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在佛山氢能展上,TrendBank势银对参展的储氢瓶企业做了相关沟通,以了解相关进展。
(来源:微信公众号“势银氢电产业聚焦” ID:energylink)
国内主流车用储氢瓶企业全部参加了本次展览,从东展馆开始依次有中材科技、北京天海工业、沈阳斯林达、国富氢能、南通中集能源、北京科泰克。国外储氢瓶企业佛吉亚也参加了本次展览。
中材科技
中材科技有限公司本次展出的是35MPa III型瓶三瓶组系统、70MPa III型瓶、无人机用储氢瓶。虽然是展会第三天,但中材的展馆前面依然聚集了大批观众。
势银了解到,中材科技III型瓶最大容量目前是320L,根据客户需求还可以继续往大容量开发,IV型储氢瓶本次没有展出但已经生产出样品,中材科技拥有国内唯一的板式拉深制造生产线,产品重量更轻、容积更大,壁厚均匀、内外部光洁度更高,可做单头产品。
值得期待的是中材科技苏州基地年产1500支的长管生产线在进行产线联调,钢内胆碳纤维缠绕的30MPa长管最快明年将推向市场。
佛吉亚
本次展会上,佛吉亚专门展出了两款储氢瓶产品,分别是配套现代重卡的35MPaIV型瓶和配套法国雷诺汽车的70MPaIV型。
势银了解到,佛吉亚已斩获了现代汽车1000辆重卡大单,目前陆续交付了两百多台。
北京天海工业
北京天海工业本次展出了最新产品,300L容积35MPaIII型储氢瓶,目前取证工作已经完成,具备推向市场条件。
同时展出的还有70MPa68L III型储氢瓶,上海FCVC展会上天海工业还展出了配套北汽福田氢燃料电池国内首款搭载70MPa大巴车用储氢瓶组,采用70MPa III型瓶,容积134L,5瓶组设计。
沈阳斯林达
沈阳斯林达继上海FCVC展后再次征战佛山展会,带来的展品有站用90MPa储氢瓶、IV型瓶样品、叉车用储氢瓶和服务于2010世博会车辆的储氢瓶组。
其中IV型瓶样品是国内最早公开亮相的IV型样品,曾亮相今年初的日本燃料电池展,上海展会期间及本次展会IV型瓶的亮相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和媒体目光。上海FCVC展会上多款车型包括上汽大通 MPV、广汽、红旗等车型均配套沈阳斯林达70MPa III型储氢瓶。
值得注意的是,斯林达自2008年开始,向美国PLUG POWER公司批量供应35MPa叉车用储氢气瓶至今,累计供货超过3万只,为国内首家,至今唯一。
国富氢能
江苏国富氢能本年度缺席上海FCVC展会,佛山展会上携70MPa III型亮相,本次展出的是62L的70MPa储氢瓶,充氢量在2.46kg,国富氢能的KT板上介绍国内累计推广约7000余辆FCEV,累计配套3200余套车载储氢系统,市场占有率约46%。
值得注意的是户外展车区,广东汉合汽车有限公司本次展出了自主研发设计的首辆70MPa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重卡,搭载12瓶组储氢系统,行程里程近1000km,储氢瓶由江苏国富氢能配套。
同期展出的还有上海重塑能源科技31吨燃料电池垃圾清运车,搭配6瓶组储氢系统,同样由江苏国富氢能配套。
北京科泰克
北京科泰克有限公司产品和技术深受下游配套企业和业内同行认可,在国内储氢瓶领域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扎耕储氢瓶领域,长期从事储氢瓶研发工作,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配套。
随着氢燃料电池发展,配套车型越来越多,产能一度饱和。本次科泰克展出自主设计开发的新型重卡物流车氢系统,运用科泰克大气瓶对称悬挂底盘两侧,可以节约车身的空间,提高了货物储运空间,提高运输效率。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这个不是概念车,而是正在装车配套的一款车型,具体的车型让我们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车区佛山飞驰展出了很多新的车型,有燃料电池牵引车,配套15瓶组储氢系统,燃料电池自卸车,配套7瓶组储氢系统,均由北京科泰克提供。
中集南通能源
中集南通能源有限公司本次亮相的是35MPaIII型瓶物流车配套3瓶组系统,现场工作人员告诉TrendBank势银,中集南通目前跟国内多家车企正在开展合作。
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原南通中集交通储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20日,是中集集团旗下能源化工装备业务的重点企业,是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出口基地。
该公司专业从事低温储运装备、高安全核电装备、高压气瓶等系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具备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周期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低温罐箱、低温罐车、快易冷、核燃料运输容器等。该公司已相继推出LNG运储供、LNG水陆加注、LNG多式联运、LNG分布式能源、工业气体运储供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与交钥匙工程。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国内III型瓶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目前技术相对成熟,成本下降较快,价格也相对透明,竞争也非常激烈,在燃料电池汽车众多零部件中属于国产化发展较快较成熟的一个领域。
储氢瓶领域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门槛行业,随着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以及高续航里程和低成本、轻量化三重内在驱动,近两年IV型瓶在国内外呼声较高。在9月份的上海FCVC展和本次佛山氢能大会上均安排有重量级的IV型技术演讲,尤其是本次大会上邀请到了日本丰田技术总监汤田修事、德国新罗氏集团总经理分享他们的IV型技术。
但受国内政策法规影响,近些年IV型的研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跟国外的技术差距较大,国内储氢瓶企业是选择继续自主研发还是与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合作,未来市场又会怎么变化,让我们继续关注,请有实力和能力担当的储氢瓶企业家们继续加油!
除储氢瓶企业外,昨日(21日)TrendBank势银还特意参观了另外两家展台,算是本次观展的另一惊喜收获:
一个是加拿大ASD公司的氢气分析仪器,可以在线实时检测燃料电池用氢质量尤其是痕量硫的检测,在现场,ASD朱总向我们介绍了ASD 的产品和目前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情况。
另一个是昊海森(苏州)新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开发生产6米长52MPa III型大容积长管拖车用氢气瓶,目前样品已经生产出来,比较遗憾的是现场没有直接展出,让我们下次再期待它的亮相。
本次展会,总共有300家企业参加,现场展位一扩再扩,据说还有30多家企业因位置有限没能参展亮相,总体规模比以往更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4辆氢能源重型卡车在中国石化贵阳综保二号加能站加满氢后启程,标志着由正星氢电参与建设的贵阳综保二号加能站进入常态化运营,也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渝黔桂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正式贯通!这条“氢走廊”全程约1200公里,横跨重庆、贵州、广西3省(
4月23日,我国首款搭载低压常温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在2025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现场指导。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该款车型由上汽集团、捷氢科技等单位共同打造,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款车型搭载了捷氢科技专为乘用车(尤其EREV车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市建筑建材业网发布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川朴路油氢合建站项目加氢设备集成采购中标结果公告,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76.9911万元中标该项目。本标段设备范围主要包括加氢机、氢气压缩机橇、储氢瓶组、冷水机组、冷冻机组、配套的放散及氮气气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中集安瑞科旗下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压缩机氢气缓冲罐顺利完成生产并正式发运。该产品将应用于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总承包项目,为我国大规模绿氢储运提供关键装备支撑,推动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此次发运的压缩机氢气缓冲罐,是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昌黎县氢能示范一期项目投资人招标招标计划》,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招标项目概况:昌黎县氢能示范一期项目购置150辆49吨氢能源重载半挂牵引车卡车,并在县域内向主要钢铁企业投放,引导企业使用氢能源汽车运输,实现绿色运输场景,配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Purus合资成立的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合斯康)生产的IV型高压储氢瓶(以下简称:IV型瓶)通过欧盟TPED认证,并于近期正式向欧洲客户交付首批产品。作为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Purus于2021年合资成立的企业,中集合斯康掌握全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河北)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合斯康”)宣布,该公司生产的4型高压储氢瓶产品,通过了TPED(移动式压力容器指令)认证,并于近期正式向欧洲客户交付首批产品。该份认证适用于氢气运输储存产品。此次中集合斯康出口欧洲产品主要用于氢气运输,匹配MEGC高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兰石重装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等17项议案。2025年兰石重装将围绕“三优四强一加力”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做强以“核氢光储”新能源装备、智能金属压延装备、高效节能换热装备、高温合金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力发展以工程咨询和设计服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1日,宝鸡市经济合作局发布年产500台套制氢储氢成套装备项目招商,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拟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5万m,总投资4亿元。项目详情如下:位于金河工业走廊,依托金台区石油装备产业基础,把握氢能产业高速发展机遇,发挥宝石机械、宝石钢管油气集输储
近日,在潍坊诸城市奥扬高压四型储氢瓶项目建设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厂房建设收尾工作,各类生产设备的安装工作也在有序展开。这个项目的快速推进,是诸城市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高压四型储氢瓶项目计划投资3.41亿元,主要建设一座1.7万平方米的综合厂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1日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气瓶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实施的国际首次基于UNGTR13-Ⅱ(联合国全球技术规则13号二阶段)《氢和燃料电池汽车》的70MPa(兆帕)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全球首款氢能智轨70兆帕大容积IV型储氢瓶产品正式交付。在产品发布会上,彼欧集团首席执行官LaurentFavre、申能集团副总裁史平洋、中诚工业集团董事长顾一峰、彼欧氢能源事业部总裁MarcPerraudin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产品发布。今年5月,彼欧蓝能与中车智行签署合同。根据合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发改委发布了两家氢能企业生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其中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项目,计划建成48000只/年的III型、IV型储氢瓶生产产线及配套阀门生产厂线;国氢科技计划建成氢燃料电池与相关零部件中试线和量产线,用于生产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关于氢能前
能源作为光、电、热的来源,是衡量现代社会发展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是保证居民饮食、交通、取暖等的基础,也是所有行业的各类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传统化石能源因其以碳元素为主,在使用的同时伴随不可避免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整个地球升温,严重影响全人类生存条件,其使用成了利与弊同时存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截至目前,安徽合肥已集聚阳光氢能等上下游企业近30家。营造生态。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营造以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创新生态。140MPa加氢站用超高压储氢瓶、52MPa大容量高密度IV型储氢瓶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招大培强。围绕产业
2023年4月10日,以“HPOWERDAY”为主题的未势能源2023年度发布会线上召开。未势能源发布多项领先技术、产品、市场成果。面向氢能重卡长途运输场景,在储氢应用领域,“气氢+液氢”双技术路线并行,推出“木星”车载液氢储氢系统,单瓶储氢质量高达80kg以上,液氢系统质量储氢密度≥8wt%,续航里程超100
近日,未势能源IV型储氢瓶生产线在保定工业园正式落成,并进入试生产阶段,标志着未势能源已具备IV型储氢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在产业化发展上迈出了“里程碑”式一步。该产线车间占地面积4000余平米,引进高端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涵盖内胆成型、表面处理、纤维缠绕、固化、检验与试验、产品包装等完整
3月21日,在“资智汇襄共创辉煌”2023襄阳引资聚才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投资20亿元的蓝谷130兆帕Ⅳ型大容量复合材料氢瓶项目签约落户襄州。据悉,该项目将填补国内生产超高压储氢瓶的产业空白。据介绍,该项目由蓝谷创新(香港)研究院投资建设,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投资5亿元,引进70兆帕Ⅳ型复合材料储
市场对储氢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70兆帕IV型瓶开始获得气瓶生产企业接力捧。但IV型储氢瓶仍处于初步推广阶段,在此过程中如何通过市场化路径降本、进一步提升IV型储氢瓶应用规模正持续考验整个行业。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攀升、示范规模加速扩大,储氢瓶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对储氢瓶性能提出更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称,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河北)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合斯康”)获得首个70Mpa型瓶车载供氢系统出口澳洲订单。据悉,本次订单是中集安瑞科首个出口的70MpaIV型车载供氢系统产品,将运用在客户于澳洲运行的氢能重卡上。中集合斯康是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Purus
标准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产业起到的是稳定秩序、明晰目标以及技术支撑的作用。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氢气制、储、运、加各个环节标准的出台,对氢能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详情如下:(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奎宁)从制氢环节来看,《低温水电解制氢系统稳暂态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8月26日,上海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第12条具体措施指出,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在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研究完善相关政策
据悉,东丽的确向国内市场释放了将在近期解除碳纤维供应封锁的消息,但解除对国内的供应却存在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我国储氢瓶使用的关键材料之一——碳纤维绝大部分是由国外厂商供应。其中,日韩企业占据我国进口储氢瓶用碳纤维大部分市场份额。
高端碳纤维紧缺,或成为今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主要绊脚石之一。
因IV型瓶在国内很长时间被禁用,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告停。当IV型瓶的呼声越加浓烈、标准逐渐放开时,本土企业因技术积累较少有些措手不及,国外力量凭借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入局中国市场。同时,国内其它领域的新力量也逐渐进入,比如海控复合材料,凭借LPG-IV型生产制造经验入局,还有山东奥扬,LNG方面有丰富的制造经验。
由高端碳纤维紧缺引发的车载储氢瓶供应危机正开始由上游向下游扩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取得包含车用Ⅳ型储氢瓶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中国车用储氢瓶从此进入Ⅳ型时代。而本周也是被IV型瓶霸榜的一周,5月19日,佛吉亚宣布拿下了上汽大单(2月宣布收购了斯林达),天海工业近日推出IV型瓶新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