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专利申请人构成来看,企业申请数为806件,占比69.9%,排名第一;大专院校为272件,占比23.59%,排名第二;科研单位为82件,排名第三;个人申请有25件。
图2 中国专利申请人构成
从整体申请数量排名来看,格罗夫(武汉格罗夫、黄冈格罗夫)共有71件,排名第一;丰田汽车以24件排名第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以20件排名第三;现代汽车以18件排名第四;同济大学以16件排名第五;格力电器、华中科技大学、成都新柯力化工排名依次靠后。
图3 中国专利申请人排名
从申请人分布地区来看,湖北省以164件排名第一,广东省149件排名第二;上海市以140件排名第三。江苏、北京、浙江、山东、辽宁、安徽、四川等省市排名依次递减。
图4中国专利申请人排名
从氢能与燃料电池企业方面来看,格罗夫(武汉格罗夫、黄冈格罗夫)共有71件,排名第一;珠海格力电器以15件排名第二;成都新柯力化工以12件排名第三;摩氢科技、武汉船用电力装置研究所、未势能源、艾氢技术、捷氢科技、潍柴动力排名依次递减。
从科研机构来看,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以20件,排名第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佛山氢能产业与新材料所、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均以3件,并列第二;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中科院山西煤炭所、中科院福建物质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所和中国船舶研究中心以2件,并列第三。
从大专院校来看,同济大学以16件,排名第一;华中科技大学以12件,排名第二;西安交大以11件,排名第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排名依次靠后。
从专利价值来看,格罗夫排名第一;丰田汽车排名第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排名第三;现代汽车、同济大学、格力电器、华中科技大学、成都新柯力化工排名依次靠后。
在2020年中国专利分析基础上,发现2021年的专利数量排名靠前还是老面孔居多,新面孔较少。尤其是湖北省,格罗夫专利数排名稳居排名第一,超过丰田在国内申请的专利数量,凭借格罗夫一家的专利数量,让氢能产业实际发展规模超过广东、上海,恐怕又要失去2021年一季度专利榜首。
格罗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府联合创建的企业法人单位,也是国内唯一家以氢能乘用车为主的整车企业。格罗夫专利常年高居榜首现象说明什么?氢云链认为,这是产业基本面决定的,其它整车企业做氢能汽车属于拓展车型种类,是从1到N的过程;而类似新势力车企,格罗夫是从0到1做氢能汽车,不走寻常路,自然需要多下功夫!毕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是由企业来主导,现代、丰田已经是国家氢能年产业名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9日,氢枫与日本领先的氢能系统集成商及项目开发商YamatoH2EnergyJapan(简称“YamatoH2E”)联合宣布,双方已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旨在通过技术与市场优势互补,共同满足日本氢能市场的需求。YamatoH2E是日本领先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集成商及项目开发商,专注于氢能供应及相关设备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5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在1月产量为59辆,同比下降80.8%,销量为132辆,同比下降65.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庆铃股份公司快速拿下湖北氢能源商用车大量订单,49T氢能源重卡已顺利发运湖北。此次共采购500台氢能商用车,首批交付氢能重卡共20台。环保与经济性优。该车利用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排放物仅为水,环保无污染。同时运营成本较低,氢燃料成本较柴油节
2月14日,中铁二十二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梁在中铁二十二局总部与北京嘉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谋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涵盖技术研发、项目示范推广、人才培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包含“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试点任务: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城市广东佛山投入应用10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加氢站36座。
2月11日,协氢新能源与深圳氢蜂动力在枣庄市隆重举行“5万辆氢电共享两轮车签约暨枣庄氢电共享两轮车投放签约仪式”。深圳氢蓝时代执行总裁李甲录及协氢新能源董事长赵麒麟共同出席此次签约。此次合作标志着氢能两轮电动车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根据签约协议,协氢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9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我区转化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7日,湖南省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三一集团牵头承担了其中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研发”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将重点研制适用于省际间中长途干线物流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打造氢能利用标志性产品,带动湖南省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鼓励开展生物制氢工程示范,拓宽省内绿氢供给渠道,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2月7日,东方电气氢能(攀枝花)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攀枝花助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67.04万元。本项目为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布置氢燃料电池系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1000套/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船舶第七一二所所长桂文彬带队访问江苏科技大学,就双方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知识共享、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互惠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所长桂文彬以“绿色智能动力技术引领船舶未来发展”为主题,为江苏科技大学中层领导干部开展干部能力提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环境”)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邦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研氢燃料电池技术,围绕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落地以及市场开拓等多方面开启合作。SOC技术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新能源领域迅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以“创新链接开放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下称“科交会”)在嘉定开幕,来自长三角地区41个核心城市的政府代表、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覆盖工业数字转型、汽车新四化等主题的五大展区和50余场同期活动陆续展开。科交会首日,在
我国燃料电池企业加快布局、坚持正向开发,燃料电池技术自主化程度逐渐提高,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产品性能逐渐赶上或超过国外先进水平。(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仲蕊)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重大项目支持下,我国燃料电池企业加快布局、坚持正向开发,燃料电池技术自主化程度逐渐提高,创新型产品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丰田汽车和三菱重工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发月球车。据悉,丰田汽车正努力打造一款六轮增压氢动力月球车,希望能在十年内行驶在布满岩石的月球表面。丰田与日本航空航天探索署(JAXA)将这款月球车命名为LunarCruiser。LunarCruiser大小相当于两辆面包车,搭
氢能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终极能源,固体氧化物电池(SOC)是氢能的重要核心技术,为推动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搭建研-产-学交流平台,DT新能源联合浙江省先进燃料电池与电解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由宁波-佛山两地联合举办2023(第三届)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发展及产业论坛。会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3年5月8日,长安汽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长安汽车将快速推进新能源板块发展,在2025年新能源销量达到120万辆,占比40%。2030年达到240万辆,占比达到60%。长安汽车计划加速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建立健全覆盖“零部件-系统-整车”的氢能研发制造和测试体系,自主掌握系统集成与控
十四五规划的《纲要》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
10月24日,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将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检测线和研发中心,生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并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研发工作,预计明年落成并正式投产。10月25日,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11日,湖南省发改委印发《湖南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积极探索战略性、前瞻性技术,攻克高效氢气制备、储运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能系统技术研究,适时部署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氢
北极星氢能王获悉,2022年8月27日上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暨潍坊新投入运营200辆潍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交接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我国在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氢能大规模示范应用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据了解,2021年4月16日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济南正式揭牌,标志着该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5日晚,雄韬股份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2项专利证书,分别为一种燃料电池的极板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一种燃料电池的极板密封结构。公告显示,两项专利均为8月11日获得授权,专利权人为雄韬股份和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重卡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但碳排放占47%。一辆49吨柴油重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等于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因此,重卡减碳迫在眉睫。搭载燃料电
据天眼查显示,4月12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储气罐安装座、储氢装置及汽车”专利获授权。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储气罐安装座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安装单元包括安装筒、底座、减压阀及落锁装置。本申请的储气罐安装座采用推拉式装卸储气罐,拆卸更换快捷方便
2021年10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491件。其中,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859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3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74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41件;日本公开专利224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公开148件;美国公开专利135件、韩国公开专利91件。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基础还较薄弱,推广区域和资源不匹配,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缺乏成熟的量产产品;各地发展不平衡,出现恶性竞争,如电堆等产品打起了价格战;产业竞争格局尚未明朗,龙头企业也未体现出足够的议价能力……
2021年9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441件。其中,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837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07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89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34件;日本公开专利225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公开148件;美国公开专利122件、德国公开专利61件。
2021年7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398件,较上月公开数量(1605件)减少较多。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9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79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200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215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为102件,韩国和日本的专利公开数量均为85件。
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2021年1月至今新增专利申请数量更是占据了全球新增数量的80%以上。
2021年6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605件,较上月公开数量(1183件)增加较多。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9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55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206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12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78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10件,韩国公开专利106件。
2021年5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183件,较上月公开数量有所下降。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37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8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143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4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04件,韩国公开专利79件。
2021年4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259件,与上月数据相当。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24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4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6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95件,德国公开专利数量75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