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形成,能源主体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另一方面,在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的大形势下,部分省份电力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曾鸣 王俐英)
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要求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提升电力系统发展质量、保障电力系统供需平衡、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提升电力系统发展质量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是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当着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抑制不合理的电力消费,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与电网的互动响应能力,助力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保障电力系统供需平衡
“双碳”目标下,“十四五”期间,我国用电需求、新能源装机将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电源结构面临更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负荷占比持续提高,电力需求对气温变化日益敏感,极端气候导致部分地区夏季、冬季短期尖峰负荷屡创新高,电力系统呈现“双峰”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特征将进一步凸显。为此,应当加强对需求侧资源的管理,使其逐步成为与电网广泛互动的重要资源,实现供需双侧资源的协调优化,助力保障电力系统供需平衡。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风电和光伏等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快速增长。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对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电力系统为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将付出更高的成本,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提出了挑战。为此,应当加强电力需求侧与电力生产和供应侧的协同互动,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推广多方共赢的需求响应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协同模式,从需求侧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推进电力清洁低碳转型发展。
促进节能减排
据统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9.8亿吨标准煤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因此,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单位GDP能耗下降要求约束下,节能减排领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应在需求侧继续加强用电管理、推动电力电量节约,开展能效电厂、需求响应等项目,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从而在降低用户用能成本的同时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的方向与路径
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愈加凸显,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因此,亟需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需求侧管理变革方向
综合化。“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系统的横向多能互补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向综合需求侧管理转变提供了条件。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综合化发展以改善能源供给失衡、提升用户用能经济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参与系统灵活性调节为目标,基于多种能源系统在产能特性、供求特性以及用能特性等的差异性,利用冷、热、电、气等多能流时空上的耦合机制,通过激励的方式刺激或诱导综合能源用户改变某一种或多种能源的需求,对另一种能源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实现多能互补,达到削峰填谷、缓解用能紧张等目的。
智能化。“云大物移智链”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对能源电力的生产、供应和消费模式带来了改变。电力系统内广泛布置的感知装置与边缘控制装置将实现电力系统的状态全面感知与智能化运行。在此趋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步向实时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演进,通过智能设备、智能采集、智能分析和智能操控,自动完成响应计划制定、用能优化策略生成,实现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
市场化。我国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的方式主要以约定时间、约定容量的邀约型削峰填谷响应为主,现行价格和激励机制存在峰谷价差小、峰谷时段划分不合理、补贴方式单一等问题,对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积极性的调动以及用户优化用电方式的引导作用欠佳。因此,未来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将需求侧资源纳入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使得需求侧资源成为与供给侧资源对等的灵活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更加凸显需求侧资源的价值。
需求侧管理变革路径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影响,本文围绕需求侧资源库、市场机制、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四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的路径。
构建综合需求侧资源库。一是建立需求侧资源分类库。各省份和各地区根据行业用电特性、负荷特性、响应速度、响应规模、响应时长等的分析,建立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能源种类的综合需求侧资源库,并滚动更新;二是加强电网与工业企业、园区和商业楼宇之间的互动。关注工业企业、园区和办公楼宇的柔性负荷,分析主要用电设备及其负荷特性,实现柔性负荷设备通过错峰用电、启停或调节运行状态等方式参与需求响应;三是调动居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通过加大需求响应宣传推广力度,培养居民用户的节电意识,推动各级政府和电力主管部门出台支持政策及电价折扣、奖励补贴等激励政策,提高居民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将居民需求响应纳入常态化工作。
完善需求响应市场机制。一是完善电价机制和激励补贴机制。加快完善尖峰电价、分时电价和可中断负荷电价机制,合理划分峰、尖、谷、平时段,适当拉大峰谷价差,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模式。根据不同响应时段、响应速度、响应时长、响应成本和响应规模,制定差异化的动态补贴机制;二是加快多元化需求侧资源参与市场化交易。明确需求侧资源的市场主体地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负荷聚合商和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用户侧的储能、分布式电源、UPS电源、制冷制热等多元化可调节负荷资源和可中断负荷资源参与需求响应。鼓励储能和充电桩运营商以及电动汽车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三是制定分区分级分场景响应机制。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行业分布特点、负荷规模、负荷特性等,梳理分区需求响应资源,制定分区响应机制。根据响应速度,制定秒级、分钟级和小时级等不同级别的分级响应机制。基于紧急需求响应、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消纳等不同应用场景,制定分场景响应机制。
建设需求侧管理基础设施。一是完善用采系统负荷分类统计功能。对参与需求响应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在线监测,开展分行业的负荷数据治理与维护,提高电能管理水平,实现负荷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是构建全覆盖的需求侧资源综合监测与管理平台。通过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用户侧设备的广泛互联,以及与燃气、供热等多类型能源的协调运行,实现能源供给、消耗的统一监测,能效分析、梯次利用和协调管控的一体化管理;三是完善需求侧管理业务平台。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整合现有的需求侧管理业务平台和需求侧资源综合监测与管理平台,实现需求响应用户申报、用户审核、线上签约、需求发起、用户反馈、效果评估、补贴核算等需求响应全过程管理。
加快需求侧管理关键技术攻关。一是加强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需求响应的自动化和实时化水平,为需求侧资源参与紧急需求响应和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节等辅助服务场景提供基础;二是研究需求响应资源双向互动技术。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着力点,推动“云大物移智链”和5G等先进通信技术在系统运行控制、终端用户用能服务方面的应用,促进能源信息双向流动和开放共享,实现各类需求侧资源灵活汇聚。
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政策建议
结合对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的方向与路径的分析,在此提出“十四五”期间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政策建议,保障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计划
将电力需求响应纳入到国家电力发展规划、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应急体系和“双碳”目标实施路径的全局进行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国家层面明确各省政府需求响应工作任务部署,提出强制性的工作量化指标,构建常态化需求响应实施流程,制定省市县分级落实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制定统一的需求响应标准规范
推动政府制定统一的需求响应标准规范,完善电力需求响应标准体系框架,确定需求响应业务流程、基线负荷计算、效果评估等标准,制定相关设备接口标准及负荷分类标准,实现相关设备无缝对接接入需求响应系统和用能优化系统。
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季节性峰谷电价、季节性尖峰电价、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价格机制,出台多样化的电力需求侧响应补贴机制,提高补贴金额,制定需求侧响应成本分摊机制,出台需求侧响应资金保障和财政、税收、信贷等金融支持政策机制,明确和保障补贴资金来源。
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
明确电网公司、电力交易中心、用户等需求响应交易主体的职能,确定各类用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不同市场交易的准入门槛。基于可中断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可替代负荷等多样化需求侧资源,明确参与不同类型市场的交易品种。完善不同交易品种和参与不同市场类型的交易价格和补贴机制。建立完善的需求侧管理体系,构建政府、市场、电网公司、用户等多方主体参与的需求响应监管机制,以保障市场化交易的常态化开展。
结 语
“十四五”时期,面对能源电力发展新形势,电力需求侧管理应坚持综合化、智能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遵循需求侧资源库构建、市场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的路径,系统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进阶与变革。为保障电力需求侧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标准规范、价格与补贴机制和市场化交易机制等方面制定政策机制。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4期,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省建德市供电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建德市2024年迎峰度冬需求响应专项方案和有序用电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当出现连续的电源性缺电情况,采用A-F级错避峰方案。2024年全市有序用电方案共安排负荷22.82万千瓦,分6级执行。其中,A级方案:3.80万千瓦;B级方案:7.61万千瓦;C级方案:
近日,省工信厅印发《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甘工信发〔2024〕25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理解《实施方案》,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近年来,受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高的影响,电力保供形势
为切实履行电力安全保供监管职责,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近日,山东能源监管办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各中央驻鲁及省内发电企业下发《关于做好2024-2025年迎峰度冬电力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专项部署今冬明春电力保供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增强电力保供责任意识。要求各电力企业切实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甘肃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按照虚拟电厂运营商类型不同,对虚拟电厂运营商可参与市场交易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其中,“电源型”虚拟电厂运营商,初期仅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响应市场,暂不参与电能量市场,待国家出台分布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2025年电力需求响应方案意见的函,市场主体包括电力用户、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是需求侧负荷调节服务机构,具有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整合需求侧资源的能力,可参与电力系统运行,为电力用户提供参与需求响应、电力市场等一种或多种服务。虚拟电
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专场发布会。据介绍,今年3月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到年底将达到1.3亿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实现超过火电装机的目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2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发改委印发《二连浩特市电力设施保护及供用电秩序维护办法》,该文件适用于新能源发电设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储能设施及其辅助设施等。文件在提出:用户应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等用电负荷,工商业用户应当在工程设计和建设环节实行用
11月7日,杭州富阳区发改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富阳区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迎峰度冬)(MB0N96234/2024-128940),其中明确,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的原则,确定今年有序用电错避峰限电分六个级别响应:A级:供电缺口7.27万千瓦以内;B级:供电缺口7.27-14.54万千瓦;C级:供
11月7日,浙江嘉兴海盐发布《2024年海盐县迎峰度冬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案》,其中指出,据2024年海盐电网电力缺口情况,今年海盐电网负荷管理方案按错避峰负荷24.1万千瓦安排。具体分6个等级与企业分类挂钩执行错避峰轮控:A级方案:4.84万千瓦B级方案:8.43万千瓦C级方案:12.06万千瓦D级方案:16.28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科技创新团队的6名“00”后青年学生,将先进控制理论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具体运行场景,同时在光伏系统稳定性预测平台方面取得新突破,助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弱的难题,在国内控制算法和平台辅助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有望提高新型电力系
10月30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统筹源网荷储碳数智治链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领域在会上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分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
近日,省工信厅印发《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甘工信发〔2024〕25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理解《实施方案》,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近年来,受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高的影响,电力保供形势
近日,阿拉善盟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所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企业进行负荷调研及现场用电安全检查,标志着阿拉善盟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9月6日,阿拉善盟能源局批复成立并下发《阿拉善盟负荷管理中心运行工作方案》,阿拉善盟电力负荷管理中心作为地区首家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现已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甘肃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按照虚拟电厂运营商类型不同,对虚拟电厂运营商可参与市场交易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其中,“电源型”虚拟电厂运营商,初期仅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响应市场,暂不参与电能量市场,待国家出台分布式
11月4日下午,福建省产业(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启动暨电力系统专利成果对接发布会在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举办。发布会上,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立。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由国网福建电力、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建设,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11月7日,杭州富阳区发改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富阳区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迎峰度冬)(MB0N96234/2024-128940),其中明确,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的原则,确定今年有序用电错避峰限电分六个级别响应:A级:供电缺口7.27万千瓦以内;B级:供电缺口7.27-14.54万千瓦;C级:供
11月7日,浙江嘉兴海盐发布《2024年海盐县迎峰度冬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案》,其中指出,据2024年海盐电网电力缺口情况,今年海盐电网负荷管理方案按错避峰负荷24.1万千瓦安排。具体分6个等级与企业分类挂钩执行错避峰轮控:A级方案:4.84万千瓦B级方案:8.43万千瓦C级方案:12.06万千瓦D级方案:16.28
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鹿泉区发改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鹿城区迎峰度冬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2024年鹿城区迎峰度冬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省能源局关于需求响应专项方案和有序用电方案修编工作通知要求,为统筹推动年度保供稳价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全面
近年来,全国多地大力发展虚拟电厂,相关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相关企业深入布局。浙江是我国东部用电负荷中心之一,正加速发展虚拟电厂,聚合并调控零散负荷资源参与电网调峰,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虚拟电厂在平衡电力供需、保障电力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于8月5
为贯彻国家、自治区关于电力保供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梧州市的电力运行调度和用电负荷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日,经征求多部门意见,市发展改革委印发《2024年梧州市电力负荷管理预案》。该管理预案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结合梧州市的电力供需形势,
一、项目基本情况采购计划编号:2024NCZ002887项目编号:YQ-NCZ-2024094项目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促进中心宁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国产化改造项目预算金额(元):940000.00最高限价(如有):94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个月。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
——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记者:“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年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持续强化能源技术革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认为,新质生产力在能源领域体现为哪些方面?如何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路径?曾鸣:新质生产力是由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今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政府工作任务中被列为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以“四个革
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实现“一统两增一明确”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曾鸣王永利(华北电力大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严格成本监审基础上核定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进一步深化输配电价改革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对策曾鸣1李源非2王雨晴3(1.华北电力大学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能源安全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不断筑牢。然而,
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是我们明确的方向。当前,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体现出“双随机”特征,给电力保供工作、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风、光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供给侧随机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与新型负荷
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是我们明确的方向。当前,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体现出“双随机”特征,给电力保供工作、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风、光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供给侧随机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与新型负荷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一方面,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风光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供给侧随机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与新型负荷不断涌现,需求侧随机性愈发显著。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随机”特征为电力保供工作、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等带来了严峻
近年来,随着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革命将为能源电力工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提供全新解决思路与技术方案,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其中,区块链作为具备可追溯、防篡改、高可靠性等优势的信息技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可加速能源电力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革命将为能源电力工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提供全新解决思路与技术方案,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其中,区块链作为具备可追溯、防篡改、高可靠性等优势的信息技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可加速能源电力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架构、目标和重点任务。该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哪些促进作用?如何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从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
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曾鸣许彦斌)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