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海事局对外发布了《氢燃料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征求意见稿)》,拟从船舶布置、燃料管系、燃料储存、燃料加注、安全系统等方面制定氢能船舶技术标准。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交通领域的减碳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氢能上船”呼声渐起,但与汽车在氢的储运、加氢条件、和行驶环境等方面均有不同,要实现氢能在船舶上的应用,还需克服哪些难题?
行业尚处早期探索阶段
近年来,我国的氢能产业获得巨大发展,尤其在交通领域内,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持续降本增效。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显示,氢燃料汽车进入产业化发展导入期,下一步,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项目将有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推进。
在我国氢燃料电池船舶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陆续建成了一些示范案例:2002年,我国第一艘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游艇试航成功;2005年,上海海事大学研发了一艘功率仅2千瓦的燃料电池小艇;2019年,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台500千瓦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在内河开展实船示范应用;今年1月,我国第一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正式颁发;2月,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造的燃料电池游艇“蠡湖”号通过试航。
在国外,氢能船舶的发展速度更快,早在2019年,欧盟就为法国和挪威的两项氢燃料电池船舶项目提供了500万欧元的资金。7月,挪威船级社联合全球26家企业与相关协会组成联盟,推出了《氢燃料船舶手册》,以解决船用氢燃料的各种应用难题。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研发重点还集中在车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在船用技术研发上投入的企业并不多,整体上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液氢加注悬而未解
“船舶分为内河船舶和远洋船舶,内河船舶用于我国长江或沿海运输,随时可以靠岸加注燃料,且消耗的燃料量不多,理论上和氢燃料汽车相似,同样需要氢气储存容器且无需储存大量氢气。”一位船舶工程师告诉记者,但远海船舶的燃料加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时甚至几个月都无法靠岸,目前应用氢燃料不太可取。
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记者表示,氢能船舶的大规模发展,依赖液氢技术的成熟应用。相较于高压气氢,液氢的能量密度大、可以储存的氢更多,更能满足远洋船舶的应用。资料显示,常温常压下,液氢的密度是气态氢的845倍,体积能量密度比压缩贮存的氢气高好几倍,同一体积储氢容器可以储存更多液氢。因此,金属氢化物储氢、液体有机化合物储氢等高能量密度储氢技术将是未来船舶行业大规模应用氢能亟需打破的技术瓶颈。
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液氢应用一直都局限于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民用领域近乎空白。我国虽在大力发展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但已建成的128座加氢站中,没有一座液氢加氢站,如何实现液氢的加注是氢能船舶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需要政策支持和法规推动
“实现船舶的氢燃料替代并不容易。”上述船舶工程师坦言,从技术层面来讲,船舶需要的电堆功率需要数千甚至上万千瓦,而目前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最多只能满足数百千瓦的功率需求。“因此,在氢能船舶发展初期,理想的方案还是将氢与其他能源结合使用,以常规燃油推进船舶行驶,同时利用氢能进行船上发电,这样远洋船舶的氢需求量不会太多,还可以提高经济性和环保性。”
“船舶行业比较特殊,其受众固定且受众范围窄,近几年的经济性不高,净利润普遍降低,寻求新的燃料替代原有的船用燃油,需要考虑技术、成本和安全性问题,对于船舶行业而言,这样的转型代价较大。”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船舶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靠政策支持和法规的强制推动,同时也需要大型船舶企业的带头引导。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标准与工程经验已日趋完善,“氢能上船”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有待进一步验证评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孟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科技创新,对投资超过5亿元的氢能产业项目,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方式给予不高于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支持项目招引,聚焦制氢装备、储存装备、运输装备、加注装备、燃料电池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0日,贵州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盛大举行。届时,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100辆氢能重卡以及4辆氢能公交车将集体亮相,并陆续投入运营。这些氢能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氢气,主要源自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三峡集团云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基于绿氢零碳生活圈研究及示范运用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云南丽江,以丽江金山绿氢零碳智慧工厂为基础,为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为主要目的,通过开发基于绿氢的零碳生活圈,一是开发基于绿氢的零碳数字化智慧文旅小镇,打造“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荣程新能(天津)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鞍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6×4氢燃料电池重卡牵引车租赁项目,标志着荣程新能集团东北布局战略启航。本次合作的氢能运输场景为鞍钢(沈阳)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大连基地)线路,经沈大高速,运输钢材产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研制制氢加氢环节涉氢产品相关国家标准及研制典型储运氢特种设备关键测试技术与基本安全要求中标结果公告。相关链接:国家出手!氢能产品标准研制全面启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氢能储运设备关键测试与安全规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研制制氢加氢环节
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原则性批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其中,由国际新能源产业联盟有限公司、永达货运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的氢燃料电池货车跨境运输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计划投入10辆搭载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跨境运输货车。该系统具有高效能、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7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和财政厅发布关于2025年第一批省重大创新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通知显示,在重点研发专项验收项目清单中,亚普汽车部件(开封)有限公司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用70MPa高压瓶阀和减压阀开发项目,被开封市科技局验收通过。详情如下: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
北极星氢能网讯: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中国电建河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董舟团队成员刘维安在会议上分享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舟团队-刘维安当下全球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实验楼氢气购置项目成交公告,中标金额为153.68万元。公告显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位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B区),用于开展氢燃料电池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等的检验检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公告显示,金能科技全资子公司金能化学近日与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重点在工业副产氢气采销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开展“全方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2025年环卫设备(第一批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1200万预算,需采购6台氢能源18吨洒水作业车。详情如下: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盛大启幕,能源领域相关提案一跃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而氢能,这一被视作撬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宏伟目标的关键力量,已然成为各省市布局政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8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的下水活动暨应急船舶产品发布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码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蠡湖未来”号,船体采用全铝合金结构,总长20.5米,型宽5.2米,额定乘员20人,最大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6日,福建工信厅发布了归于人大代表关于推动氢能船舶发展的建议答复。福建工信厅表示,目前,我省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23型75艘,涵盖“江河湖海”多个应用场景。福建工信厅称,下一步,将鼓励企业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试点示范,加大力度推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九江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根据《措施》,九江市将在企业落户、氢能船舶应用、氢能车船运营、燃料电池及氢能船舶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财政补贴。其中指出支持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晓健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清洁能源船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LNG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苏交科3月20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我们目前正在开展内河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研发,同时研究绿电分布式制氢在交通场景中的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多处提及氢能相关内容。稳步推动天然气调峰电站发展,加快建设光明燃机、能东二期等天然气发电项目,鼓励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持老旧气电升级改造,推动天然气加氢发电。推进氢能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
“双碳”背景下,氢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迎来巨大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燃料电池企业重点思考的问题。近期,国内外多个氢燃料电池船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国内首艘5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运抵三峡,开始进行首航前的调试、实验等工作;国外由巴拉德燃料电池模组提供动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4日,浙江湖州市发改委印发《湖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文件明确发展氢燃料电池制造、制储运加装备制造、氢能生产性服务产业。到2027年,培育和引进氢能产业相关领域企业50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2家以上,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具备湖州特色的产
近日,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的通知,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支持加氢站建设。对建成投用的日加氢能力1000公斤及以上(对应用于工业用等特殊场景的撬装站和氢燃料电池船舶场景的加氢站,日加氢能力300公斤及以上)、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对应用于工业用等特殊场景的撬装站和氢燃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家以及各地方共出台16条氢能政策。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氢能、绿色液体燃料等领域标准供给,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包括纯氢竖炉还原技术、分层供热低碳富氢烧结技术、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技术、高效还原“3R”碳氢高炉技术、氢冶金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技术、甲醇双燃料直流综合电力推进智能散货船关键技术、氢燃料动力船舶关
3月17日,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下水仪式在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隆重举行。该项目是江龙船艇在新能源船艇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对于探索氢能源技术在内河船舶的应用具有积极示范意义,为我国后续氢燃料电池船舶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船级社向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颁发国内首张船用氢燃料电池及发电系统检测和试验机构认可证书。本次认可的机构可以执行大容量氢燃料发电装置的性能试验,完成涉氢带载运行下的环境试验和电磁兼容试验,实现对氢燃料发电装置在更贴近船舶实际运行状态下的
10月18日,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号议案的复函,其中提到:根据各地资源及当前技术条件,按照“宜电则电、宜氢则氢”的原则统筹规划整域能源利用供给形式,有序开发各类能源项目。初步将舟山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规划为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远期(203
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但并非唯一出口。以无人机、船舶、热电联供、两轮车、轨道交通、氢储能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应用市场同样“大有可为”。今年上半年,众多企业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详情如下:(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赵赛楠)1.氢能无人机燃料电
燃料电池是高效清洁利用氢能的最佳工具,近年来该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车用领域,氢燃料电池系统历经10余年的商业化应用,已具备较好技术基础与投资环境。相比而言,氢燃料电池在船舶上的应用,国内外均处于研究测试阶段,2003年开始,国外部分国家先后开展了大量的燃料电池动力试验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23年,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规模化、高端
1月12日,韩国HyliumIndustries宣布,其两款船用液氢燃料储罐获得韩国船级社(KR)颁发的原则性批准(AIP)。这两款产品由韩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浦项制铁(POSCO)、现代重工集团旗下韩国造船海洋(KSOE)共同开发。在韩国船级社认证的这两款液氢燃料储罐中,一种由316L不锈钢制成,另一种
近日,由中国船级社编制的《氢燃料动力船舶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在武汉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则对氢燃料电池船舶检验与发证、船舶布置、燃料管系、通风及惰化、电气装置、自动化系统、消防、氢燃料储存和加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今,布局氢燃料动力船领域的行动愈演愈烈,中国主攻技术难点;欧洲,智能培育氢动力;日韩,争抢“国际标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