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培育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设施。
强化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优势领域,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结合全省产业转型和集聚发展需求,布局一批江苏省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带动江苏经济和产业发展迈向国际高端水平。强化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试点布局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突破前瞻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技术扩散与转移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级和供给能力。
系统布局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渗透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创新中心(南京)、江苏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等争创国家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环境、海洋工程、声学等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地方建设市场导向、主体多元、机制灵活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支持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中航工业601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
打造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发挥更大效能。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聚焦国家有需求、江苏有基础、对省内产业链提升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和方向,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按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条件和需求,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提升,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服务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为目标,鼓励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省内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持续培育一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推动创新创业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园区,服务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布局建设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省级备案众创空间等各类专业化产业创新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一批能吸引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重点就业群体的公益性创业平台。加快支撑产业发展的试验验证设施建设。
(四)统筹推进科研服务基础设施。
部署科技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加快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建设,争取长三角科学数据中心落地,构建“一站式、全链条”支持企业研发的科技资源统筹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苏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跨地区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新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载体平台组织管理体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苏州分中心、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省重大疾病生物资源样本库等省级公益性基础资源平台建设。
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省内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等领域布局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强省内创新力量与国际大院大所合作对接,进一步加速创新资源向江苏汇聚。围绕国产基础软件、硬件的迭代升级,支持前沿交叉研究与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发展,建设若干个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
六、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效能
(一)提升新型基础设施供给侧能力。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技术供给,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基础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增强新型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推动与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布局建设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旗舰型新型基础设施企业。提升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链协同水平,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引导骨干企业实施上下游垂直整合和跨行业横向拓展,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优势产业集群。拓展新型基础设施产品供给,引导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平台企业开发应用推广综合性、行业性解决方案,为市场提供多层次、多场景、多元化服务。
(二)拓展新型基础设施需求侧空间。
以水电气热等基础领域数字化改造、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升级、数字乡村建设等为契机,按需求、按场景部署新型基础设施。鼓励开展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加快建设一批显著提升网络能力、服务能力、创新水平的示范应用工程,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应用场景综合区域,打造一批集中式、集成式“新型基础设施+典型应用”示范场景,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采用“云模式”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生产经营全领域,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云,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加快推动传统线下业态与线上消费新需求有机融合,丰富信息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普及信息消费新终端、新应用、新服务,倒逼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与技术突破。聚焦智能制造、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等领域,深度挖掘利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价值,探索建设行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带动多元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数据资产增值。
(三)创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则制定、标准协同方面的引导作用,适度加大非市场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力度,健全与项目资金需求和期限相匹配的长期资金筹措渠道。争取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申报,鼓励金融企业设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产品。通过“拨投结合”、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等市场主体将产品能力、平台能力、运营能力打包,以知识产权入股、无形资产质押等方式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长期可持续的新型基础设施运营模式。
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一)协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探索建立新型基础设施跨区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长三角三省一市发展改革、网信、工业和信息化、科技、通信管理、广电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三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工作。加快推进5G网络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协同部署,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长三角枢纽节点,参与长三角基于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域物联专网建设,推动“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建设,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建成比肩全球主要城市群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辐射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引领能力。强化科技创新联动发展,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G60科创走廊,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打造与G60科创走廊互补互动“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带。
(二)促进新型基础设施省域协调发展。
先行发展苏南地区卫星互联网、未来网络等设施,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借鉴南北共建园区成熟经验,加大苏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经验输出,鼓励苏南创新资源在苏中、苏北设立分支机构,共建创新基础设施。从补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出发,加大苏北、苏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优先支持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数字基建提档跨越行动,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水平,率先统一城乡网络规划、建设、服务标准。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5G网络按需建设,加快5G创新示范应用,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速率基本达到城市同等水平。推动水、电、路、气和信息、通信、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推广城市“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经验做法,推进农村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应用。
(四)推动央地政企多方联动创新发展。
强化与通信、电力、能源、交通等中央企业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新型基础设施落地江苏。深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联系,积极引进高端创新资源,突破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现代工程等瓶颈,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争取更多的研究机构(分所、分中心)落户江苏。加大与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高新科技公司协作力度,吸引智能计算中心、高能级大型数据中心及数字产业、数字经济总部、新型研发机构等落地。
(五)扩大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开放发展。
深化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中外合作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合作园区建设。推动中以常州创新园、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中国区域研究中心(泰州)、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苏州)等重大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美国洛加大(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英国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生物技术创新岛等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载体发展。
八、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一)构建安全基础保障体系。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从基础层到应用层的网络软硬件相互交融贯通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将网络安全思想、政策、法规、技术嵌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过程,健全网络安全系统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协调融合的网络安全技术架构。重点围绕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测试验证、产品检测、实训演练等技术支撑平台,加快各行业、领域安全防护平台布局。
(二)建设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完善数据加解密、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审计、防火墙、入侵监测等传统网络安全防护,增强现有安全技术。支持科研机构、新型基础设施企业和安全平台企业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安全实验室建设,结合重点行业新型基础设施控制系统体系架构特征,从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边界安全等方面建立安全防护策略,完善安全防护流程。
(三)加强应用场景安全防护。
鼓励安全平台企业针对5G、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面向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电网、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基础安全技术、安全防护体系与安全防护框架,遵照国家安全要求、行业安全规定,提供整体安全解决方案与定制化安全功能,保障重点场景安全运行。
九、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全面领导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健全协调机制,加强多部门协同,引导和鼓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科技企业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多要素资源协调。强化调度督导,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指标体系。推动智库建设,成立跨行业、跨区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企业广泛参与,为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二)完善规划实施。
统筹规划重大项目,明确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定期梳理年度重大项目清单,组织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明确实施责任主体,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涉及本地区、本部门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审批、项目实施等进行统筹管理和协调。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应用、验收全过程评价体系、全价值链监督管理考核体系,提高项目决策和风险管控水平。建立健全统计保障,构建统一的新型基础设施统计口径和明确的统计渠道,为新型基础设施统筹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建立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科学设定监测目标,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
(三)强化资源支撑。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创新多元化资金投入、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对公益性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经营性项目强化政府引导。加强用地用能保障,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结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提前做好土地储备和能耗资源分配调剂,优先保障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特别重大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对上衔接,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对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支持政策,强化人才培育,加快人才引进,做好各级干部和技术技能人员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相关主题培训工作。
(四)健全标准规范。
建立务实有效的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机制,引导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和落地运用。围绕技术研发、工程实施、维护管理等,加快物联网、超级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编制,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区、先导区试验场作用,强化跨领域、跨层级的关键共性标准制定。鼓励新型基础设施企业深度参与全国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国际、国内新型基础设施标准机构交流。
(五)推动资源共享。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享复用”的原则,统一建设城乡新型基础设施感知体系,推进资源共享,助力平台共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加大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建设力度。广泛汇聚信息资源,构建人联、物联、智联的数据共享开放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信息资源聚合、互通和运用。
(六)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构建从建设、应用到产业化的全价值链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保障。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劳动力、资本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技术、数据等新兴要素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新型基础设施相关企业设立、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工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与广州公交集团于广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新能源技术、智能运维、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新共识,同时,我所旗下武汉威迈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与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签订共同建设大湾区新能源船应急保障中心合作协议。所长桂文彬,副所长李明勇,广州公交集团党委
11月18日,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中国”)与普洛斯中国在上海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宽在氢能产业生态领域的合作,携手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专长,通过协调资源配置、开展业务合作,在氢能产业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由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氢内燃机实车示范运行工作在天津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潍柴13L及8L氢内燃机亮相。区别于以往国内展出的进气道喷射氢内燃机,潍柴展出的8L氢内燃机是国内首次亮相的重型商用缸内直喷氢内燃机,标志着潍柴在清洁能源利用与环保动
2024年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交大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新民、交大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姜学松等领导一行五人莅临纳尔股份参加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董事长游爱国、投资顾问李子强、纳尔研究院院长丁力等一同出席。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下,纳尔股份与上海交
为进一步加强重药物流绿色环保建设,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重药物流2024年采购的3台氢能源车近日已投入使用。氢能源车的工作原理是氢气和氧气通过燃料电池系统直接产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流,直接驱动车辆行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具有清洁环保、性能稳定、用车成本低、营运效率高等诸多优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经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许可的大唐国际唐山光氢储和氢能综合应用一体化示范制氢加氢项目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完成。这是唐山市气象局首次针对制氢加氢项目实施行政许可,开启氢能产业发展“全程护航”模式。唐山气象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和防雷技术人员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
近年来,鄂尔多斯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全国氢能生产应用示范基地重要部署,紧紧围绕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目标任务,抢抓氢能产业进入市场化临界点战略机遇,扎实推动“一链、两网、三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交通、化工、电力等领域绿色氢能替代应用,加快构建我市绿色低碳体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阳光氢能(包头)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2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威,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阳光电源旗下阳光氢能科
11月20日,华电包头氢能170MW680MWh储能系统交流升压一体舱采购项目公开竞争性谈判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内容为变流升压一体舱。供应商须提供自2023年00(以合同签订时间)至报价截止日,至少2个储能一体机或逆变一体机或变流升压系统(包含变压器、开关柜、壳体)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4日,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总投资50亿元的绿色新能源项目正式签约。县委书记欧阳明华,中鹏未来有限公司副总裁邓立众出席签约仪式。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正风主持签约仪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陈斐敏,副县长吴伟华出席签约仪式。仪式上,欧阳明华指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4日,总投资50亿元的绿色新能源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西九江彭泽县行政中心16楼会议室举行。据了解,中鹏未来有限公司绿色新能源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建成后年产绿色甲醇65万吨,实现年产值30亿元;其中首期投资8亿元,首期建设达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江苏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年)》其中指出,到2027年,氢能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氢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商业加氢站100座左右。氢能应用示范取得成效,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量超过4000辆,在发电、储能、工业等领域试点示范应用取得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为推动无锡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特制定并印发《2024年无锡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制定了2024年全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并重点围绕“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5日,海晫新能源硅基氢能项目签约落户江苏常熟高新区。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金,主要研发和生产基于硅基材料的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电堆和制氢设备,已完成全球范围内的自主产权布局。海晫新能源公司创始人为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和工程技术院院士施正荣、中国科学院博士朱景兵。公司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4日,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在江苏南京举行。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S/TC72)的成立,将进一步巩固江苏省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成立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对车载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测试评价及装备制造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详情如下:关于对拟成立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公示的通知经研究,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成立
近日,江苏省氢能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由31名委员组成,主要负责氢能装备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详情如下:关于对拟成立江苏省氢能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公示的通知经研究,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成立江苏省氢能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氢能装备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第一届江苏省氢能装
“绿色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底色,也是盐城市大丰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用好资源“聚宝盆”,端起绿色“金饭碗”,全力探索绿色氢能“新赛道”,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不断开辟新路径,努力将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氢”风徐来,氢启未来。氢能作为一
5月23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的常州氢湾近期正式启动建设,将努力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即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地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介绍,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7日,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支持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大力发展高附加值改装维修服务,提升大型客机整机、发动机、机载系统、复合材料结构件等维修能力
2月9日,江苏省2023年重大项目名单公布。全省共安排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45个,力争今年上半年开工率达到75%,9月底前全部开工。重大项目年度拟投资5670亿元。其中储备项目中包括2项氢能项目,分别为:常熟未势能源氢能总部项目和如东国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完整名单如下:
2月9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布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加氢站5座;氢能源汽车应用示范突破300辆,其中货运物流领域推广80辆,氢能环卫车、氢能雾炮车、氢能土方车、氢能叉车等试点应用120辆。原文如下: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进区加快推动氢能产业
企查查信息显示,11月11日,浙江华夏和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太阳能热利用产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2日,在2024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上,重庆、贵州和广西三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重庆—贵州遵义—广西钦州高速公路上布局加氢站,鼓励氢能源汽车开展货运业务。这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首条“氢走廊”,计划拟于2025年12月建成并开通运行。接下来,三地将以“政府+平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1月12日,氢枫与马来西亚国有独资公司WorldwideHoldingBerhad(以下简称“WHB”)旗下可再生能源子公司WorldwideEnergyDevelopmentSDNBHD(以下简称“WEDSB”)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推动马来西亚氢能市场发展。根据谅解备忘录,氢枫将与WEDSB共同发挥各自在氢能全产业链技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8日,湖北省政府官网正式公开了《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解读如下:原文如下:省经信厅解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现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8日,湖北省政府官网正式公开了《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此前在10月9日,湖北省经信厅曾发布本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建成加氢站100座,氢气总产能达到150万吨/年。全面扩大氢能在交通、工业及储能发电领域试点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
当前,全球掀起了绿色能源转型浪潮,氢能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绿氢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正在加速绿氢的战略布局,以抢占能源转型的先机。在CWP2024上,业内专家、各大厂商热议风储氢结合的相关技术。氢能驱动的新能源时代储能技术的突破是解决风光能源电力高效利用问题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5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唐山市支持新能源体系建设若干政策(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根据《政策》,唐山市将为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供氢网络和氢能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加氢站建设补贴,并提高氢能货车的路权。具体情况如
“特别环保,噪声小,乘坐也相当舒服。”兴40路是大兴区氢能公交车示范线路,驾驶员王刚经常到海珀尔加氢示范站为公交车加氢,10分钟左右加满,就能跑400千米。位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海珀尔加氢示范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氢站。下午两点,加氢站入口处,八九辆冷链车、重卡等排成一队“长龙”等候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hydrogeninsight网站10月29日消息,截至10月28日傍晚,德国83个加氢站中至少有23个停止运营,主要原因是缺乏氢燃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31日,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克拉玛依市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及起草说明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分别对加氢站、氢能源车辆购置和氢能源车辆运营等三方面进行资金支持。加氢站方面,对于在市域范围内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