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梁信信:各位专家和观众好,我来自阳光电源。
今天汇报内容主要三个部分,第一是讲一下这个大背景,因为不管是新能源、风电,还是光伏都是息息相关。从数据、3060目标来看,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其实是一个最直接的变化,但其他可能需要关注的是这个特性,讲到特性,我们大家可能更多的是讨论机组更多大功率化,但其实机组并网更多的是风电变流器来承担,所以从风电量的变化,其实也想到质的变化,风电接触电网的时候,一方面提高发电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我们能够承担起,提高入网友好性、稳定性。从图中简单看一下,我们现在随着大功率风电机组,关注的不光是高电压穿越,比如电网振荡问题,我们也考虑变流器接下来怎么做,怎么能够把变流器功能融入到3060这样友好性定位中。
讲到新能源不免就讲到储能,从去年开始中国20多个省份就提能新能源要加储能,加集中式的储能,作用更多的是和电网和电源侧连接,提供一些意思调频包括调风这些功能定位。做便利器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从乡村振兴这些政策,包括这些场景来说,是不是也有很多这种离散、分散式这样一些储能定位,怎么把分散式储能和集中式储能结合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想法。
讲一下储能变流器储能性这个情况,以这个风电机组为例,风电变流器本身发的电频率都是不一定的,接到这样的变流器装置,通过把这个变成稳定的电,从2010年之后就国产化了,因为2010年之前,更多看到的是ABB或者是西门子这些国外变流器,我们变流器的控制,仅仅是依托与器件的发展,现在主流控制算法包括总量控制70年代已经发展成熟,但是因为变流器要实现这种电力电子化快速化控制息息相关,通过这种硬件拓普这样一个载体,结合算法来实现这种并网控制功能。
这个图是传统变流器工程策略,通过这个有功和无功电流的解耦,实现三项电流的控制,因为不直接控制三项电网并流,是通过把三项电流解耦到有功和无功这两个有实际的这样物理意义,来实现机组下发给我们的控制策略,其实就是传统变流器控制策略,至于刚才讲的一些低穿、高穿辅助工程算法也是通过其他的一些实现的。我们传统的电能传输架构就是变流器把发电机发出来的交流电,通过福祉和频率调制,送到电网当中去,把两端口,两个交流侧端口变流器并网的架构,在16端口又通过设计增加了直流变换器的功能,使得传统变流器具备储能变流器的功能,除了能够完成发电机组并网发电的功能外,还能够直接连接储能电池、储能介质,实现储能这个功能。
我们传统风电变流器上增加了接口,使得能够实现与电池介质电流交换。简单来说就是电池的充电和放电,但这个充电放电可以结合我们具体应用场景。这是我们设计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就是一个集成设计,现在是平价时代了,虽说把变流器增加了新单元,但还是想降本提效,把单元集成到整体变速器里面,共用同样软件控制平台、整个模块化结构,使它能够在增加最少制裁成本的情况下,具备风电变流器功能定位,同时具备定位之后,我们也考虑高安全储能系统,通过一些直流回路熔丝的设计,智能温度化的检测,因为它是直流,和我们交流还是有本质区别,直流它不像交流有过流点,这个方面我们也考虑了,对于接线松动,接触电阻的检测,我们都集成到变流器的里面。
第二,在集成硬件结构之后,把功能定位惯量和一次调频通过增加储能介质,做成风电机组的标配,就是现在机组做惯量或者是做一次调频,可能是通过牺牲最大功率点来做的,预留这个备用功率,但如果实际上这种在风电场运行肯定这种方式可能是不太可能的,大家可能知道,因为牺牲发电量来预留这个功能肯定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说通过这样一个变流器,通过这个储能介质把惯量和调频作为一个标配,另外我们通过直流侧这样加储能之后,在储能变流器上实现的这些离网运行、运行模式都变成了风能变流器上一个标配,其实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使风电变流器完全具备储能变流器应用场景和功能模式。
第三,直流侧增加,在一些高电压和低电压载电控制上通过储能的加入提升变流器的稳定性,运行在设计方面的一个考虑。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不是简单的集成设计,相当于对风电变流器稳定性。因为风电变流器直接并网,对并网的稳定性增加单元,对并网有好处,没有坏处,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做了一个仿真、一个建模分析,这个建模和我们传统的电流电子建模有点区块,因为这个建模不太好做,从直流母线,把变速器直流侧来输入端,从直流侧来建模,把储能等效成一个电压源,我们做了一个假设等效,然后假设等效可以看到中间直流母线端口看到一个单端口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对他进行分析,主要进行分母进行稳定分析,只有分母出现了无穷大,才会有这种存在,我们通过这个曲线存在,发现增加这个储能之后,在储能和充电和放电的时候,对我们稳定有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充电和放电的时候这样影响是不一样,什么意思呢?在充电的时候和放电的时候作用是相反的,离负1和0的距离一个是随着储能增大,一个是远离它,一个是靠近它,代表是它更稳定有可能是不稳定,所以从分析说,配的储能功率它不是越大越好,从母线这个实现和仿真来看,可能5%和10%功率最合适,这也是给大家分享这一点。
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模式,一是增加它这个直流侧的控制,变流器控制主要是对交流侧控制,平常稳定直流侧的控制,但除了变流器直流电压外环相当于提高直流侧,同时提高风电,提高应用之外,之后才能够和电池进行充放电,去参与惯量和调频这些场景。我们做实验仿真这些数据,对直流电压的一个条件的控制,从左边这个图是地穿高穿连锁,对比了传统的风电变流器对比,就是从第二个图电网出现不对称的时候,对直流侧通过直流侧加强性的控制,加强了它稳态和载态,大概加了10%的储能,这个动态和载态的变化有明显区别。
讲到储能和辅助调频,惯量就是对频率变化率的支撑,调频是频率偏差的支撑,如果增加了储能介质,使得储能风电变流器实施机组预留这个能量,完全可以通过储能来提供,以前风电机组惯量因为它释放动能,存在响应了惯量功率之后,功率二次电路,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增加直流端口增加了储能之后,惯量和调频成了一个标配,其实都不存在这些问题。就是说风电做好风电电网发电的时候,储能做好储能的事情,通过更少的配置,来使配电机组友好型的功能,
最后总结,现在这些场景其实还需要不断努力。希望风电的同仁一起来共勉,我们是心存高远,但是还要脚踏实地继续加油干,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风电全面平价的里程碑节点,碳约束时代也已悄然到来。
此前的低调相比,2021年的哈电风能无论在发展势头还是品牌曝光度上都高调了许多。这次回归,哈电风能有底气也有勇气——先是打出“王者归来”的口号,更是重申了通过加速新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加快构建综合竞争力等方式引领市场发展,重回国内风电第一梯队的信心。
深耕智能润滑行业十余年,奥特科技在风电润滑领域开辟了一条中国品牌技术创新制造的新道路,奥特科技总经理赵民章如是说。
作为业内首批推出风电服务的润滑供应商之一,埃克森美孚近日携风电润滑解决方案,以“风的守护者”为主题亮相CWP2021北京风能展,凭全方位产品服务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跑者的技术底蕴。
作为全国风电齿轮箱龙头企业南高齿唯一指定的售后服务供应商,安维士如何修炼“内功”,快速响应客户运维服务需求,焕发风机新的活力?让我们通过2021北京风能展逐步深入,一探究竟。
德和盛电气作为一家为用户提供专业防雷和电涌保护技术的市场领先厂商,集中展出了公司在风电、光伏以及储能行业全面的防雷解决方案。并且重磅推出了用于陆上和海上风机的DEHNdetect和LMS雷电监测系统。
风电装备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智能工具的应用已经不可或缺。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恩福(中国)技术支持科长王鹏出席会议并演讲。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风电金融业务部部门负责人闫春涛出席会议并演讲。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LeosphereSAS研究经理梁志出席会议并演讲。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副总工程师黄辉秀出席会议并演讲。
“前进路上会有挑战与艰险,让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创新,携手奔赴共同的2025!”1月16日,曹仁贤董事长题为《破浪前行,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新春讲话,点燃了阳光电源年会现场的热烈气氛,凝聚起阳光人逐浪2025的信念和斗志。过去一年,全球阳光同仁直面挑战、勇于变革,推动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站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5日,国源电力和丰煤电和布克赛尔县50万千瓦风电项目储能设备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配套建设220kV升压汇集站一座,储能系统建设规模为50MW/100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166.48万元,折合单价0.517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北京天诚同创电
2025年开局,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储能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楚能新能源、天诚同创、万帮数字能源、许昌许继电科、瑞浦兰钧7家企业入围。此次储能系统采购总容量为12GWh,包括2h(0.5C倍率)及4h(0.25C倍率)方案,不区分风冷/液冷,适用于共享/配套储能。集中采购框架
今天,阳光电源邀请全球600余位合作伙伴相聚阳光大厦,以“创新质领共享共赢全球协同”为主题,共同探讨变革下的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之路。站在2025年的开端,曹仁贤董事长衷心感谢合作伙伴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强调只有坚持创新,加强全链协同,促进优势互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希望
光伏逆变器招投标市场备受业内关注。北极星跟踪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以来,已有约68.5GW光伏逆变器定标。从中标企业来看,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21家企业拿下中广核、中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7日,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电化学储能、PCS及变压器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配套电化学储能16.2MW/32.4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001.27万元,折合单价0.618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作为新能源装机大省,山东不仅是国内电力现货市场首批试点先行省份,也是最先尝试独立储能的省份之一。近期,山东省枣庄市台阳独立储能电站二期顺利并网运行,直接接受电网调度并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在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的同时,兼具极强经济性,树立了大型储能电站盈利标杆。台阳储能电站已建规模200M
12月25日,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2025年度光伏项目组串式逆变器年度协议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入围企业有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能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月,光伏市值“一哥”更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超越组件霸主隆基绿能,成为总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事实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组件、逆变器两大产业链企业的命运曲线。作为光伏系统的两大核心设备,相比组件企业的大面积“失血”,逆变器企业仍旧保持着“赚钱”态势。普遍盈利聚焦逆变器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9日,伏山共和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黄河70万千瓦光伏建设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储能系统采购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分为A、B两个标包,每包规模均为100MW/400MWh。项目共有阳光电源、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3家入围,其中阳光电源以0.512元/Wh预中标A包,中车株洲所以0.472元/Wh预
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发布了《EnergyStorageSystemCostSurvey2024》,阳光电源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创新技术、稳健的财务状况和供应链、全球的项目实践经验和质保服务,在储能系统和PCS全球可融资性排名中获得双项第一。BloombergNEF是全球最具权威的第三方研究机构之一,其报告长期以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发现,推广目录包含7大产业,112项技术。其中涉及风电技术两项,分别为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关键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海拔风电场全生命周期高精度视觉检测系统。详情点击:国家发展改革
中国风电行业在发展初期,曾采用两套模式并行的方式促进自身技术进步,一是自主研发,二是技术引进。两者的相互结合与促进,使中国风电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终于成就了今天世界级的技术水平。1996年3月,原国家计委推出了“乘风计划”。此前的十年,中国已经通过直接引进风电机组,推动了不少
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第一号公告,77项技术装备列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其中包括3项风电技术装备。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局组织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
此前发文中曾经提到过,7MW以上机型传动链采用的双TRB(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是一种强度更好的结构形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种结构形式为什么会是更好的。以前用的什么结构5.X-6.XMW的双馈机型普遍采用三点支撑形式,其主轴承是一个球面滚子轴承(SRB),所以为了显示其与双TRB的区别,通常会被称为单SRB
近日,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重磅揭晓。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其传动链核心部件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由洛阳轴研科技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标志着我国风电轴承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轴承的研制过程中,经过了700余种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2024年12月7日,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博士发表了主题为《面向十五五海上风电技术需求分析》的精彩报告,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翟博士从叶片、传动链、塔架、基础、漂浮式风电、智能运维以及海缆技术七大方面,全面解析了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12月5日,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建设启动。该项目由国资控股的汕头海上风电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选址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不同于传统海陆一体化建设模式,项目开创性地运用“陆上集中规
12月4-5日,第二届汕头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隆重召开。作为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金风科技参与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产业园投产仪式、下线新一代深远海22MW海上风电机组,参与《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协同创新合作组织成立仪
12月4日,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TMT118AA陆上风电叶片在江苏盐城顺利下线。该款叶片长118米,扫风面积达4.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的面积,是时代新材目前生产的长度最长、功率等级最高的陆上风电叶片。该叶片将适配12.5MW整机,风机满发运行1小时,可使一辆普通新能源汽车行驶9万多公里。以年均风速7.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