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王琳: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以及风电行业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运达股份的王琳,本次分享报告的主题是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与定制优化研究与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讲述,第一个方面是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第二个方面低效机组的电池优化,第三个方面量化评估与应用案例。
首先讲述一下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我们都知道现在业内都一直追求收益的最大化,而利润主要是收入减去成本,就是一方面要不停的增加收入,一方面要降低成本,这也是行业内一直所说的降本增效。而收入主要取决于电价跟电量,电价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只能尽可能去发更多的电。而对于已经运行的风电机组来说,风电机组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机组的可利用率以及机组本身自身的发电性能,针对机组的可靠性来讲,为了更好的提升机组的可利用率,降低运维的成本。
很多业内专家都已经致力于研究故障监测、诊断系统,去解决这个问题,相对来讲对于机组本身出力性能的精准评估、实时监测、诊断及优化技术的研究是不够系统跟深入的,所以我们基于机组运行数据开展了低效机组深度评估与定制优化的研究,也结合了各种技术,形成了评估。我们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三种,第一个是获知机组的真实性能,第二个是保证机组的最大出力,第三个挖掘机组出力的潜力。主要应用的场景是以下三个,第一个场景是实时监测,异常预警,主要是发现机组性能异常并预警,服务于风电场的运维。第二个场景是性能评估设计反馈,主要是机组机型真实性的评估,发现机组的性能缺陷,并反馈到设计端,形成整体的设计闭环。第三个性能诊断优化方案定制,主要对后市场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右边是数据平台以及性能评估的主要支撑模块。
当然对机组进行精准评估之后发现问题,更主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提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所以第二点讲一下低效机组的定制优化。我将整个所有的优化方案分为了四个大块,第一个大块是从微观选址上进行优化,包括一些机位的位移、增容等。第二个是从气动特性进行优化,叶根加长、加小叶尖。第三个从控制角度方面,包括提前变桨、大风切出。第四个是我们单位其他创新技术的应用,下面我会从几大方面挑选一到两个点进行讲述。
第一个点微观选址优化,如果前期微观选址不精准,导致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尾流效应,就会导致机组发电量大大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CFD仿真分析去解决这个尾流的问题。
第二个从翼型方面进行优化,一个是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增加失速攻角,提高最大升力系数。二个是加襟翼,可以显著提高翼型各攻角的升力系数,提升翼型的气动性能。第三个是超大风控制技术,常规的控制技术切出风速一般是十几米左右,但是如果使用超大风控制技术,我们允许在风速大于切出风速时候进入大风控制模式,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限制功率和转速,进而降低机组的载荷,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切出风速可以达到23米到25米之间,在大风情况下减少机组停机频率和停机时间,相当于我们机组在大风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去发电,可以更好的出力,所以可以提高发电量,据测算年发电量提升可以有1-2个点。
第四个讲一下扇区管理,由于前期微观选址不当或者是地形以及风况特殊性,会导致一些机组在某些特殊的风向上存在过振动或者风速变化率比较大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对扇区进行管理。我们这边对12个风电场以及200多台机组进行了测算,机组扇区性能的平均差异是在2.5%左右,最大的差异将近10%,KS是我们模型性能指数的阈值,在设置为0.95的时候,机组整体性能可提升是1-5个点。
第五个就是除冰系统,如果叶片结冰,对机组的危害是巨大的,轻微的是影响发电量,严重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安全隐患。所以对除冰进行监测,进行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电加热技术,一种是热鼓风技术。
第六个是我们提出的智能化性能优化策略,目前这个策略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场控端,可以基于风电场的场控系统实现机组发电性能相关参数的自适应控制,也可以直接部署在机组端,这样基于机组的主控系统去实现这样的自适应的控制。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接入场控系统和主控系统的时候,也可以提供离线诊断的服务,离线获得数据,根据运行数据去实现风电场机组给出优化方案,我们比较推荐从场控去实施这个方案,具体的优化策略主要有三点,下面我是一一讲述。
第一点是自适应Kopt控制,在不同程度会出现叶片结冰、老化,出现转速扩充中Kopt偏离最优值,一旦不是最优了,当前出力也不是最优的,这样恢复使发电量带来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了自适应Kopt的控制,可以在保持转距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修正Kopt,直至收敛至理性的最优值,第一个半物理仿真,初步确定Kopt的取值范围,给出初始值,最后进行现场的应用、精准的寻优。
第二个是自适应最优桨距角控制,为了更好的去出力,我们通常不变桨,这样是处于最优桨距角的值,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当前最优桨距角已经不是最优了,比如说因为叶片在制造、安装过程中造成的实际的最优桨距角与设计值不符,也有可能本身系统仿真带来的误差,会导致这个值不是最优的。第三个可能是因为机组如果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气动性能逐渐在改变,也会带来这样的影响。当然持续的变桨动作也会导致叶片的邻位和出厂设置有偏差,这样的情况存在说明之前最优桨距角不合适了,也会带来性能损失,这样就会提出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第三个是自适应偏航校正,适用于风向标校正方法不当以及运维人员操作误差等带来的风向标的测量误差,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旦不能精准对方,带来的损失就是三次方,这样也是极大的损失了机组自身的出力,所以我们提出了自适应偏航校正方法,用一个性能特征指数、变量构件来实现实时精准对风,保证机组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电的状态。
第二部分是我们针对第一部分发现的问题去提出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这个方案去实施了之后,如何去评价优化方式是否有效,以及它到底带来了多少的提升量,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之前大部分大家的评估方式是通过时域上纵向对比以及地理位置对比,这种对比方式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采用临近机组的对比,这样是忽略了地形的因素,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即使同一台机组安装在不同的机位点,出力都是不一样,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所以提出了自己的量化评估的手段。
评估方式主要是按照流程,首先要确定将风机主要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考核风机,考核风机也就是说实施过优化策略的风机,一组就是参考风机,是我们没有进行优化的风机,评估风机也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基准期,没有做任何改变,一个优化期是实施相应优化策略之后,来预测考核风机的功率输出,在优化期是利用参考风机的特征参数,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来预测考核风机的功率输出,实际输出与通过模型输出功率之差是发电量提升的水平。
本次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储能领域的创新引领者,运达股份旗下品牌——运达智储,携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VoltPack-L625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等6大新品“全家桶“亮相展会,通过技术展示、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有投资者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针对风电行业的影响提出问询。运达股份4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并未在美国取得产品订单,且无产品出口美国。因此,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很小。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9日,运达股份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根据公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绥滨县运达200MW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设临渭区管路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7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6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此次公示含27个项目,除了标段14-西秀区新场风电场(65MW)、标段15-西秀区南蔡官风电场(75MW)、标段27-贵州省威宁县新光100M
1、运达、远景分羹中国电建480MW风电项目3月28日,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48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运达股份中标330MW,远景能源中标150MW。2、国家电投200MW农村能源革命试点风电项目获核准2025年3月,国家电投天门岳口、佛子山镇一期100兆瓦风电项目和国家电投天门干驿、皂市
4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第五批1799.3MW风电机组集团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第2次)中标候选人公示。金风科技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7.0859亿元。该标段包含黑龙江兰西200MW风电项目和黑龙江公司北安建华风电二期150MW项目,装机容量共350MW,折合单价为2025元/kW。运达股份为第二中标候选人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1、600MW!大唐再启动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近日,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前期相关专题报告编制服务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建设规模400MW;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建设
3月28日,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48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运达股份中标330MW,远景能源中标150MW。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运达股份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运达股份2024年总营收221.98亿元,同比增长18.54%;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2.24%。2024年,运达股份实现风电机组销售收入180.53亿元。实现对外销售容量11618.31MW,同比上升37.22%。2024年风电设备新增订单30893.01MW,同比增长96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1月19日,国内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成功下线。作为国内首个下线的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凌风号”将成为陆风时代挺进沙戈荒大基地的“驭风利器”。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张新宁;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吉林省发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自主研发的《风机规划设计系统V1.0》《光伏规划设计系统V1.0》成功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目前,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可以有效应对山地、沙漠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项目规划设计,为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01多元规划,精准定位面对复杂多变
10月31日下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向良一行到访上海电气,与上海电气党委委员、副总裁金孝龙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深入交换意见。李向良表示,华能集团与上海电气合作基础深厚,双方展开的一系列战略合作,既是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推动
2024年8月16~18日,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在陕西西安举办,大会以“绿色能源创新引领”为主题,超过4000名可再生能源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机构代表参会。作为风电行业代表,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风电技术趋势及挑战》演讲。
日前,中船海装《160m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创新施工工艺》荣获了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特等项目,这是继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中船海装在支撑结构上斩获的又一荣誉。基于多年钢混塔筒产业化经验,中船海装研制了“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4月1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或“公司”)发布《2024年03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根据记录表,上海电气山东半岛北N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已取得项目核准,目前正推进相关部门的审批工作,预计2024年中开工,争取2025年年底将完成全部并网发电工作。
进入2024年,全球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能源的稳与进,与经济的稳与进,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稳是进的基础,体现了底气和定力;进是稳的方
2024年1月21日,暴雪席卷湖南,多个山地风电场的新能源电力设备受暴雪及冰冻影响,不仅降低机组发电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安全。中车株洲所承建的湖南株洲县龙凤、溆浦县紫荆山等风电场共计23台风机却在本轮降雪冰冻过程中表现出色,稳定高效输送绿电,守护万家温暖。机组出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深化产融合作,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支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抓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2023年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
我国第一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诞生于2010年,距今已经14年。发展至今,我国也已跃升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第一,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势不可挡。作为行业领先的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亨通集团在电力传输、海洋能源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日前举办的CWP2024展会上,亨通电力产业集团(以下简称
近年来印度光伏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印度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国家电力计划(NationalElectricityPlan,NEP)和国家太阳能任务(NationalSolarMission,NSM)等政策,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印度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根据现行目标,到2030年,印度非化石燃料装机容量达5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无尽的能源宝藏。作为中央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正以强大的能源实力,通过“疆电外送”工程,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贡献着力量。“外送通道”展实力新疆是能源的宝库,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二,风能资源位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光伏届的顶流盛会,15个展馆,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共云集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3500+企业参展,规模空前。伴随近年来光伏装机量的爆发式增长,土地资源的紧张、用地
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球累计销量超3.7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之一。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
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较慢。未来,氢燃料电池如果更多应用于乘用车,还要突破哪些瓶颈?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南到广东、北到大连,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振华”)从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起步,自2010年以来,已完成近60个大型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施工版图从南通辐射南北,形成了由点及线,连线成片的整体规模化海上风电施工,成为国内海上风
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储能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机构预测,到2030年储能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国内累计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面对储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各路企业纷纷切入这一赛道,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贝能科技”)就是其中一员。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专业的产品,爱贝能科
日前,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完成吊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装备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上风电“跑步”入场大风机时代,对行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火热的海上风电“蓝海”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迎接平价、凸显价值?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全球
日本海上风电拍卖已结束。1.8GW容量的招标结果最迟将于2024年3月底公布。日本政府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大型海上风电招标的受理工作,日本计划在四个地区建设总计1800MW装机容量的风电项目。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这一轮拍卖结果最迟将在2024年3月底前公布,也有可能提前至今年12月份,这要取决于拍卖过程的
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5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8%左右;度电成本下降至约0.33元/度,单机容量18MW机组已经下线;三峡“引领号”、海装“扶摇号”、海油“观澜号”漂浮式风电项目实现创新突破。我国海上风电正在引领世界,产业迎发展空间利好,风机大型化、深远海风电、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是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