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王琳: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以及风电行业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运达股份的王琳,本次分享报告的主题是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与定制优化研究与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讲述,第一个方面是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第二个方面低效机组的电池优化,第三个方面量化评估与应用案例。
首先讲述一下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我们都知道现在业内都一直追求收益的最大化,而利润主要是收入减去成本,就是一方面要不停的增加收入,一方面要降低成本,这也是行业内一直所说的降本增效。而收入主要取决于电价跟电量,电价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只能尽可能去发更多的电。而对于已经运行的风电机组来说,风电机组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机组的可利用率以及机组本身自身的发电性能,针对机组的可靠性来讲,为了更好的提升机组的可利用率,降低运维的成本。
很多业内专家都已经致力于研究故障监测、诊断系统,去解决这个问题,相对来讲对于机组本身出力性能的精准评估、实时监测、诊断及优化技术的研究是不够系统跟深入的,所以我们基于机组运行数据开展了低效机组深度评估与定制优化的研究,也结合了各种技术,形成了评估。我们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三种,第一个是获知机组的真实性能,第二个是保证机组的最大出力,第三个挖掘机组出力的潜力。主要应用的场景是以下三个,第一个场景是实时监测,异常预警,主要是发现机组性能异常并预警,服务于风电场的运维。第二个场景是性能评估设计反馈,主要是机组机型真实性的评估,发现机组的性能缺陷,并反馈到设计端,形成整体的设计闭环。第三个性能诊断优化方案定制,主要对后市场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右边是数据平台以及性能评估的主要支撑模块。
当然对机组进行精准评估之后发现问题,更主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提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所以第二点讲一下低效机组的定制优化。我将整个所有的优化方案分为了四个大块,第一个大块是从微观选址上进行优化,包括一些机位的位移、增容等。第二个是从气动特性进行优化,叶根加长、加小叶尖。第三个从控制角度方面,包括提前变桨、大风切出。第四个是我们单位其他创新技术的应用,下面我会从几大方面挑选一到两个点进行讲述。
第一个点微观选址优化,如果前期微观选址不精准,导致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尾流效应,就会导致机组发电量大大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CFD仿真分析去解决这个尾流的问题。
第二个从翼型方面进行优化,一个是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增加失速攻角,提高最大升力系数。二个是加襟翼,可以显著提高翼型各攻角的升力系数,提升翼型的气动性能。第三个是超大风控制技术,常规的控制技术切出风速一般是十几米左右,但是如果使用超大风控制技术,我们允许在风速大于切出风速时候进入大风控制模式,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限制功率和转速,进而降低机组的载荷,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切出风速可以达到23米到25米之间,在大风情况下减少机组停机频率和停机时间,相当于我们机组在大风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去发电,可以更好的出力,所以可以提高发电量,据测算年发电量提升可以有1-2个点。
第四个讲一下扇区管理,由于前期微观选址不当或者是地形以及风况特殊性,会导致一些机组在某些特殊的风向上存在过振动或者风速变化率比较大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对扇区进行管理。我们这边对12个风电场以及200多台机组进行了测算,机组扇区性能的平均差异是在2.5%左右,最大的差异将近10%,KS是我们模型性能指数的阈值,在设置为0.95的时候,机组整体性能可提升是1-5个点。
第五个就是除冰系统,如果叶片结冰,对机组的危害是巨大的,轻微的是影响发电量,严重可能会导致自身的安全隐患。所以对除冰进行监测,进行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电加热技术,一种是热鼓风技术。
第六个是我们提出的智能化性能优化策略,目前这个策略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场控端,可以基于风电场的场控系统实现机组发电性能相关参数的自适应控制,也可以直接部署在机组端,这样基于机组的主控系统去实现这样的自适应的控制。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接入场控系统和主控系统的时候,也可以提供离线诊断的服务,离线获得数据,根据运行数据去实现风电场机组给出优化方案,我们比较推荐从场控去实施这个方案,具体的优化策略主要有三点,下面我是一一讲述。
第一点是自适应Kopt控制,在不同程度会出现叶片结冰、老化,出现转速扩充中Kopt偏离最优值,一旦不是最优了,当前出力也不是最优的,这样恢复使发电量带来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了自适应Kopt的控制,可以在保持转距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修正Kopt,直至收敛至理性的最优值,第一个半物理仿真,初步确定Kopt的取值范围,给出初始值,最后进行现场的应用、精准的寻优。
第二个是自适应最优桨距角控制,为了更好的去出力,我们通常不变桨,这样是处于最优桨距角的值,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当前最优桨距角已经不是最优了,比如说因为叶片在制造、安装过程中造成的实际的最优桨距角与设计值不符,也有可能本身系统仿真带来的误差,会导致这个值不是最优的。第三个可能是因为机组如果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气动性能逐渐在改变,也会带来这样的影响。当然持续的变桨动作也会导致叶片的邻位和出厂设置有偏差,这样的情况存在说明之前最优桨距角不合适了,也会带来性能损失,这样就会提出自适应桨距角控制。第三个是自适应偏航校正,适用于风向标校正方法不当以及运维人员操作误差等带来的风向标的测量误差,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旦不能精准对方,带来的损失就是三次方,这样也是极大的损失了机组自身的出力,所以我们提出了自适应偏航校正方法,用一个性能特征指数、变量构件来实现实时精准对风,保证机组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电的状态。
第二部分是我们针对第一部分发现的问题去提出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这个方案去实施了之后,如何去评价优化方式是否有效,以及它到底带来了多少的提升量,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之前大部分大家的评估方式是通过时域上纵向对比以及地理位置对比,这种对比方式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采用临近机组的对比,这样是忽略了地形的因素,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即使同一台机组安装在不同的机位点,出力都是不一样,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所以提出了自己的量化评估的手段。
评估方式主要是按照流程,首先要确定将风机主要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考核风机,考核风机也就是说实施过优化策略的风机,一组就是参考风机,是我们没有进行优化的风机,评估风机也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基准期,没有做任何改变,一个优化期是实施相应优化策略之后,来预测考核风机的功率输出,在优化期是利用参考风机的特征参数,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来预测考核风机的功率输出,实际输出与通过模型输出功率之差是发电量提升的水平。
本次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8日,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推进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据了解,双方将合作推进总投资98亿元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研发
1月7日,运达股份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台机组下线暨投产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湛江地区首家风电制造企业落地,为湛江绿色能源发展再添强劲动力。湛江是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集中式陆上风电并网规模位列全省首位,电力供应体系已由传统煤电向新能源转变。该中心的建成投产,将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7日,由浙江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运达股份投资建设的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台机组下线暨投产仪式在遂溪县城月镇工业园举行。下一步,运达股份将充分发挥链主优势,在湛江市投资建设运达零碳南方总部基地,包括建设风电叶片制造中心、风电塔筒制造中心、储能制造中心、
近日,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运达股份预中标。根据招标公告,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项目涉及鸡头村街道、王家庄街道、张安屯街道,总装机容量131.25MW,机位数量:≤23,单机容量:5MW及以上,6.25MW及以下,可混装,但不超过2种机型,
渤海滨,绿风劲。伴随着起重机的阵阵轰鸣,一片片白色叶轮被抬至145米高空,与机组轮毂实现完美“合体”。近日,由运达股份自主研制的深远海16MW“海鹰”平台在山东东营成功吊装,为我国风电产业挺进深蓝再添“探海利器”。全面测试赓续机组“可靠基因”研发伊始,针对海上复杂多变的环境,运达股份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龙源电力、运达股份、三一重能分别成立新公司。龙源电力成立天津龙源东丽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达股份与招运新能源成立运达招运北方(辽宁)新材料有限公司;三一重能成立乌拉特后旗湘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12月24日,天津龙源东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晓光,注
【大唐江西修水张澄湖64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招标公告显示:
近日,中国安能一局八步上程200MW风电场EPC总承包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附件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该项目包件A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运达股份,含税投标总价为1.8263亿元,折合单价(按投标容量计算)为1948元/kW。相关招标公告显示,中国安能一局八步上程200MW风电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
华润宝坻九园工业园区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风电)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设备采购、运输及服务中标结果公告招标内容和范围: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项目资料(详见招标技术规范书),提出仅限一种且能通过安全载荷计算的微观选址机位(采用招标人给出的机位坐标)推荐的机型定制化方案,包括风力发电机组
12月11日,广州发展天津西青区750MW风力发电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运达股份为标段一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5.525亿元,折合单价为1360元/kW。明阳智能为标段二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4.64亿元,折合单价为1349元/kW。招标公告显示,广州发展天津西青区750MW风力发电项目标段一招标范
【设备类】中国电建西北院白银景泰陇鲁发展新能源有限公司F区2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塔筒(含锚栓)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日前,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圆满举办。10月19日上午,在风电机组优化升级专题论坛上,来自7家整机制造商和1家部件供应商的代表共同来探讨老旧风电场改造。嘉宾精彩观点摘要如下:运达股份智慧服务中心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赵国群:智慧电站的效益体现一体四优智慧电站通过一体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控制软件工程师席伟川发表了《需求驱动的风机控制软件正向设计》的主题发言。
天润新能首席数据分析师刘磊发表了《发电性能影响因素&增功验证》的主题发言。
对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低效机组的深度评估与定制优化研究与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的老旧电站运维方式创新和应用、技改助力存量风电资源再利用等问题进行思想碰撞,精彩纷呈。
2021年,风电全面平价的里程碑节点,碳约束时代也已悄然到来。
此前的低调相比,2021年的哈电风能无论在发展势头还是品牌曝光度上都高调了许多。这次回归,哈电风能有底气也有勇气——先是打出“王者归来”的口号,更是重申了通过加速新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加快构建综合竞争力等方式引领市场发展,重回国内风电第一梯队的信心。
深耕智能润滑行业十余年,奥特科技在风电润滑领域开辟了一条中国品牌技术创新制造的新道路,奥特科技总经理赵民章如是说。
作为业内首批推出风电服务的润滑供应商之一,埃克森美孚近日携风电润滑解决方案,以“风的守护者”为主题亮相CWP2021北京风能展,凭全方位产品服务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跑者的技术底蕴。
作为全国风电齿轮箱龙头企业南高齿唯一指定的售后服务供应商,安维士如何修炼“内功”,快速响应客户运维服务需求,焕发风机新的活力?让我们通过2021北京风能展逐步深入,一探究竟。
德和盛电气作为一家为用户提供专业防雷和电涌保护技术的市场领先厂商,集中展出了公司在风电、光伏以及储能行业全面的防雷解决方案。并且重磅推出了用于陆上和海上风机的DEHNdetect和LMS雷电监测系统。
风电装备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智能工具的应用已经不可或缺。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恩福(中国)技术支持科长王鹏出席会议并演讲。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风电金融业务部部门负责人闫春涛出席会议并演讲。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LeosphereSAS研究经理梁志出席会议并演讲。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副总工程师黄辉秀出席会议并演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