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上午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智慧电站的整体解决方案,我的演讲分以下几个内容,趋势和挑战、一体四优智慧电站的总体介绍,安全、运维、收益、并网四个方面的能力介绍。
平价上网、规模化发展、市场化交易已经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在平价时代补贴退坡导致投资收益的下降,更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也势必持续推高并网的要求,新能源场站普遍面临电网考核压力趋增的困境。随着电力交易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将进一步影响新能源场站的售电收益,而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精益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电站资产的收益。安全事故、低效运维、非停、调度考核已经成为新能源电站降本增收风险的控制障碍和挑战,系统和平台间的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也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安全问题,随着电站少人化、无人化的运维模式深入,建立站内站外设备、人员、环境、本质安全的支撑体系是避免突发人机事故必然的趋势。对于运维低效的问题,人工运维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运维盲点多,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可以大幅提升运维的效率和效果。对于设备增效的问题,随着数据汇聚价值应用的丰富,利用数据提升发电设备的效率,避免非停时间已经成为电站收益的重要手段。对于并网的问题,随着电网对于电站并网要求越来越高,功率预测、调峰调频、惯量支撑等具体规范的落实都需要电站具备快速精准的控制,避免考核。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体四优智慧电站解决方案,智慧电站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数字孪生、智能分析等技术的落地,整合现有的系统建立一体化的应用平台,并以此构建安全可控、运维可靠、收益可保、并网友好的四优智慧电站。
接下来介绍一下一体四优智慧电站主要技术要素。首先是集成融合,在站端通过数据和系统集成,采用AI、图像的处理识别、GIS等手段实现线路巡检、抄标、运维辅助等功能,中心端建立统一的集控和生产管理系统,并和各场站进行业务的对接和联动。
第二个是数字孪生。
第三个是协同互动,我们通过3+N的生产协同体系,实现电站和中心端的生产协同、工单协同以及预警分析协同等功能。
第四是智能分析评估,通过从单机到风电场到云端的数据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得到一个准确的分析与评估结果,为场站运营优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和决策判断,实现新能源场站高效智慧运维管理,优化运营成本和支出。
刚才我们介绍的是一体四优智慧电站主要技术要素,接下来介绍电站的四优能力建设。首先是安全能力建设。在基础安全方面,将状态监测SMS、叶片监测等设备预警信息通过数据或者是文件传输接口实现与健康管理系统的业务贯通。将各种监测数据和SCADA数据作为整体设备健康管理的判断因子进行统一管理和决策,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在站内安全方面,通过综合运用三维数字孪生、GIS、北斗、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变电站环境、设备、人员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实现变电站主辅设备的全景监管,设备状态的智能判断、站内安全防控、人员装备高精度的定位、故障异常的智能研判、变电站运行情况三维展示等业务。
通过采用多种识别算法实现设备的缺陷,安全风险识别以及设备状态识别,通过高精度的人员定位和视频识别,可以实现人员在变电站内的轨迹跟踪、位置跟踪、作业区域的识别以及人员到岗到位的跟踪。在作业安全方面,工作负责人可以通过GIS+3D变电站的大屏向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交底。施工人员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入场后现场的情况以及安全细节,现场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后台通过接收智能回传的数据,结合系统模型进行实时的动态和轨迹监控。通过人员的实时位置信息与系统的安全区域划分、安全电子围栏进行全面的安全管控。
通过运维支撑联动,根据业务系统所产生的智能工单,系统将进行任务分配,工单任务和安防、门禁等进行联动。运管中心可以监督现场作业以及安措执行的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远程的互联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介绍运维能力的建设,在站内巡检方面,首先建立基于AP+MESH+5G网络实现电站的全网覆盖,系统对接变电站各类的视频设备,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云台、固定摄像台预定点设置、巡视方案设置以及管理。通过无人机机器人自主巡检管控应用,实现在变电站的远程巡视和周期自主巡检。对于风机巡检采用无人机的巡检方式,支持人工飞行与智能自主飞行两种模式,可以在不停机状态下自动确定风机叶片的位置,判断叶片存在的缺损以及缺损的位置,并将巡检结果统一纳入监管当中去。
对于需要现场人员执行的运检任务,我们可以依照场站间的物理位置,场站内设备的物理位置、历史运检的轨迹信息等,给出一个优化的运检路径规划,提高运检效率。通过移动应用,我们为管理者和运检人员提供一个信息操作的便利,移动应用是集合各种应用的便捷的支撑系统,兼顾各级管理和需求,为运检人员提供业务处理的便利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及时的消缺排故。
通过建立AI专家知识库支撑现场人员的故障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的推荐,可以解决80%的常规问题,通过中心端的专家诊断系统和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结合,可以解决20%的疑难问题,实现快速的消缺和排故。目前我们的AI知识库已经达到99%的故障覆盖率,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大于80%,有累计800多份的故障类的分析报告以及处理方案可以供查阅,故障处理的综合效率已经提高了约12%。
接下来介绍一下收益能力的建设。通过智能预警系统,我们将被动运维转向主动运维,还可以发现机组及场站能效的异常,可以提前介入优化。基于故障预警的主动运维模式,相比传统的被动运维模式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看维修成本方面,在被动模式下故障早期的介入,维修成本就小。对于维修时间点的选择来看,在被动模式下故障时间是不确定的,对于主动模式下我们可以提前计划,比如可以选择小风天进行维修。对于运维管理方面,在被动模式下设备失效以后往往造成需要有一个紧急的协调,造成管理方面的不便,在主动模式下我们可以提前对人员以及背景进行统一的安排。在技术优化方面,在被动模式下故障失效以后,往往故障的根源难以定位,在主动模式下由于有预警系统数据的分析支撑,我们往往可以从故障的根源进行优化。
对于能效预警方面。第一个是通过对可利用率、常识调整等方面的评估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能效的异常,并根据能效的评估结果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改方案。
第二个是自适应偏航矫正。风向标安装矫正方法的不当,运维人员操作的误差,台风等极限工况的扰动等等,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风向标存在测量的误差,使风电机组无法准确对风,降低机组的能量利用率。自适应偏航矫正控制通过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测量偏差的辨识,可以得到每台机组固有的风向的测量偏差,并将该偏差值作为参数写入风机的主控系统,使风机可以校正偏差,实现准确的对风,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第三个是自适应最优桨距角的控制。为了最大程度捕获风能,桨距角一般设置为最优桨距角,但是叶片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际最优桨距角偏离理论的最优值。随着机组经过长时间运行,它的气动的性能也会逐渐改变,长时间的变桨运动会造成零位的桨距角跟设计值有一定的偏差,机组在不同风速下最优桨距角也是不近相同的。风电机组大部分时间都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最优桨距角设置的不匹配会直接影响机组的能量利用效率,自适应最优桨距角控制通过数据挖掘的手段,可以自动识别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实际的最优桨距角的位置,并通过修改控制参数来提高机组发电的效率。
电力交易辅助,通过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多层级的智能建模,有机结合电网的电力交易市场的数据、发电端实时和历史数据、区域的政策模型等等,并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电力交易的模拟仿真,辅助电力交易决策,来提高电站售电的收益。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并网优化的能力建设。通过智能功率控制系统,我们集成AGC、AVC、能量管理、调频、调压、惯量以及在线评价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可以解决当前新能源电站控制层级多、数据类别多、通讯方式多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电站对于电网调度指令的快速响应、精确控制,以避免电网的考核风险。
总体来讲一体四优智慧电站通过一体化的应用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的系统,实现AI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全业务的赋能,通过安全能力建设,可以打幅降低设备人身安全的隐患,创建零事故电站。通过运维能力建设,提升运维的效率,提升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通过并网能力建设,满足电网严格并网要求,降低考核的费用,通过收益能力建设降低设备的非停损失,提升发电量和发电收益。
智慧电站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效益上讲,相较于传统现场管理方式可以提升发电量约2%到8%。通过集中监控、生产管理实现减人增效,提高物资的综合利用率,电站的运营成本可以降低每千瓦10到30元,业务效率可以提升20%到50%。通过集中功率预测、能量管理、辅助电量交易,我们可以提升售电收入,并且避免考核。从管理效益上来讲,从传统的运维模式向智慧运维模式的转变,可以提升经营管理的决策的效率,优化人财物资源。从传统的安全管控模式向智能安全管控模式的转变,可以提升作业的标准化,降低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风险。从社会效益上来讲,智慧电站的项目对新一代的智慧风电场的技术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新能源物联网和智慧能源的应用,促进了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内具有示范性的,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水平的风电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电建(盂县)智慧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新公司由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100%持股。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机械设备销售等。
33近日,金风慧能成功举办以“技术赋能、高效转化”为主题的数字化技术融合新能源人才实训,首次实现3D仿真建模与AR远程协助技术的场景化落地,为参加本次培训的国家电投、深圳能源集团一线技术骨干进行深度赋能,为新能源行业人才培训树立数字化新标杆。本次培训通过3D仿真技术搭建高精度虚拟风电运维
近日,运达股份正式完成在自有风电大数据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相关工作,并将其成功部署于运达云计算数据中心。以此为新的起点,运达股份将通过AI技术全面深化风电产业全链条的智能应用场景。技术底座:国产化算力大模型强强联合运达股份此次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和国产化
新能源产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成为塑造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国家电投集团广西公司全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将数据资源作为重要新型生产要素,正以智慧化手段,促进新能源业务提质增效。为新能源场站插上智慧化“双翼”自2008年起,国家电投集团便扎根桂林,开启广西风电发展的新纪元。位
11月22日,国能日新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能源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赛”中,以预选赛和决赛双第一的成绩,荣获“赛题三全实景预测赛道”一等奖!此次竞赛的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能源数智化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可全面提升新能源从开
6月29日,2024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全国新能源、绿色算力等领域的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话绿色能源助力算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次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以“共筑绿色算力网络,共赢人工智能未来”为主题,旨在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同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及山东党政代表团一行到远景考察调研。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向代表团介绍远景通过创新打造能源大模型,构筑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智慧风电、储能、绿色氢能、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实践,并
走进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托克托发电公司,智能优化应用模块循环大屏光影闪烁,为设备管理提供直观简洁的“第一窗口”;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与监控摄像、手机APP协同作战、“慧眼”识违;环保监测平台实时分析脱硫脱硝等设备运行趋势,提前预警、自动调节……数字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进度条正在这艘“超
2024年3月14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三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部首席协调官张成刚分享了《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创新与应用》。无论是在构建新能源数字化,还是检维修运营业务和数字化层面融合过程中,新能源如何实现一
3月14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三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暨2024“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朗驰欣创携风电行业拳头产品——机舱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大会,并荣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奖项。智慧风电时代风电运维如何提质增效目前风电行业追求度电成本,风电场站的发电压力越来越大。为了
3月19日,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贴息管理指导意见(2024年版)》的通知,通知提到,鼓励合作银行建立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5大领域。其中,在终端基础设施(新终端),物联感知网、智能网联汽车路侧设施、智慧道路、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12日,中国电建华东院机电院马山林圩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公示。根据公示,该项目中标人为运达股份。据了解,马山林圩风电场位于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工程拟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为200MW,配套建设箱
5月12日,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京与运达股份董事长陈棋、总经理程晨光举行会晤,双方就深化中巴新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技术创新及产业融合等议题达成重要共识,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此次会见恰逢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为双边合作注入新动能,标志着中巴绿色能源合作迈入新阶段
1、拆除26台风机!湖北能源129MW风电改造项目中标公示4月30日,中国电建贵阳院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EPC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金风科技预中标。湖北利川齐岳山风电场工程,原装机容量为49.3MW,安装58台歌美飒G58-850型风力发电机组,投运达14年。原址安装16台5.6MW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近日,招采平台发布甘肃巨化新能源(玉门)有限公司北山1GW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架)标段一(600MW)、标段二(400MW)评标(成交)公告。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标段一(600MW),中标价格为110100万元;运达股份成功中标标段二(400MW),中标价格为78000万元。相关阅读:154台!甘肃玉
5月7日,中国能建钟山区31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该项目共分三个标段,中标候选人均为运达股份,其中标段一投标报价为17468.75万元,折合单价2150元/kW;标段二投标报价为31485万元,折合单价2099元/kW;标段三投标报价为17306.25万元,折合单价2130元/kW。招标公告显
1、中标结果定了!中车株洲所斩获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4月25日,华电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322560.00万元。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上,呼啸的狂风裹挟着沙尘奔涌而来,一台风电机组却在此刻格外引人注目。近日,全球首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稳稳伫立,将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电。这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的并网,不仅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在高压技术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更是成功掌握了“定义权”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4月28日,中国能建2025年度风力发电机组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集中采购招标规模预计13GW。金风科技、电气风电、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中车山东风电、中车株洲所、华锐风电、三一重能、东方风电、中船海装、明阳智能11家整机商入围。根据招标公告,该集采项目共4个标包,分别为:包标001:陆上风
1、11.6亿元!200MW风电项目EPC合同签署近期,大业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大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拟与上海睿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诸城大业2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根据公告,该合同的总承包范围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合同价格为11.6亿元。项目拟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MW风电机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如今,中国已傲然矗立于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潮头,成为引领这场深刻变革的先锋力量与核心引擎。值此风云际会的关键时刻,
秦海岩:中国风电2023,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2024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演讲实录秦海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每年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我们都会对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回顾中国风电20年的发展,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2023年,风电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新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中际联合受邀参加并荣获大会所授予的“中国风能人·青年先锋奖”、“中国风能人·行业建设优秀组织奖”和“CWP2023·绿色理念奖”三项奖项。中国风能人·青年先锋奖中际联合全球服务中心技术工程师刘光明被授予“中
1月27日,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级政府部门、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相聚一堂共话风电。三一重能总经理李强应邀出席专题论坛,与行业大咖对话,为中国风电发展建言献策。会上,2023年“中国风能人”各大奖项评选结果揭晓,三一重能荣获四大奖项。中国风能人·创领
2023年是中国风电大兆瓦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一年,陆上风电进入10MW时代,海上风电18-20MW+已成为大势所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了2023年全年风电企业尤其是整机商,在技术更新迭代下的创新及企业大事记,欢迎各位读者文末发表留言和见解,优秀评论点赞靠前者将获得精美礼品!一、电力央企千亿新能源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3年,3S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在不凡中坚守平凡。回顾一年中取得的成绩,既是值得骄傲的勋章,更是对2024更高的起点与要求。我们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3S期待与您共赴下一个春天。一、破解行业痛点和难题-3S中际联合推出齿轮齿条大风机登塔全新解决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迈入新拐点。困扰海上风电发展的多重因素,都得以厘清或实现突破。如广东国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正式启动,自然资源部发布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通知,广西完成区首个分层设权方式不动产登记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了超预期规划,释放了大量的开发资源。《“十四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8月,哈电风能股权结构优化及领导班子调整,成功完成了资源重组和战略调整,集中优势力量谋新篇、开新局,以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战略谋划风电事业新篇章。“当前风电整机及供应链部件严重内卷,国内外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坚决抵制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一直以来,风电运营期的降本、提质、增效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而且,在平价乃至低价发展阶段,20年运营期的效益水平也将对风电全生命周期LCOE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内多数开发商、整机商、设备供应商致力于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搭建风电后服务体系,这其中也不乏国际巨头
中国风电已经连续14年实现了年新增装机量的全球第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突破4亿千瓦,同比增长15%,其中陆上风电3.68亿千瓦,海上风电3189万千瓦。回看过去,早期的中国风电是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前进,借鉴了不少国外的经验和标准。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余年,中国
“禾望电气目前已经做到了全功率覆盖,推出了海上18MW全功率变流器12MW双馈风电变流器,10MW产品已经实现了批量发货。在中压系统上,24MW的产品也已研发突破,未来大功率方向我们将会持续的发力。”“另辟赛道的禾望电气技术路线,恰恰更有利于中国超大功率的风电变流器研发,摆脱甚至超越国外技术桎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