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外媒了解到,日前,LM与其“零废物叶片研究”的合作伙伴已经生产出了第一个100%可回收的叶片的原型。
该项目称为“Zebra”项目,项目于2020年9月启动,由法国研究中心IRT Jules Verne领导,汇集了包括Arkema、Canoe、Engie、GE的LM风能、Owens Corning和Suez在内的工业公司。旨在全面推进热塑风电机叶片技术、经济和环境相关性,并采用生态设计方法促进回收利用。
如今,在经过了一年的材料开发和测试之后,这款100%可回收的“零废”叶片问世,长度62米,由Elium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的,Elium树脂是一种热塑性树脂,以其可回收性著称。
LM将在其丹麦的测试和验证中心开始全尺寸结构寿命测试,以验证用于制造叶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其在未来可持续生产叶片的可行性。
LM风力发电公司工程卓越高级总监John Korsgaard表示:“鉴于热塑性复合材料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正在将叶片可回收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即在叶片寿命到期后其即可以用于其他行业,也可以在叶片生产中重复使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止2025年4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从我国2000年后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以来,到“十四五”末将迎来一轮较大规模的风电设备退役潮。一组来自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风电设备累计退役规模285万千瓦;预计2025年风电设备退役规模达到3
近日,由北京博奇、青海博奇参与起草的全国首个针对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的地方标准1——《青海省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导则》(DB63T2388-2024)取得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标志着博奇在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叶片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4月13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主办,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众城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风车叶片树脂纤维板》生产技术及产品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近三十名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出席。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即将面临退役潮。如何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退役风电机组,成为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难题。随着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地方政府、能源企业、投资企业、主机厂、吊装企业、运维企业等都满腔热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联合动力连云港公司2025年废旧风电叶片处理服务公开招标,招标人为国能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计划将废弃叶片无害化处置服务,含切割、运输、吊装、最终处置等。包括但不限于整支叶片及所属附件(如部分断肢及金属附件)的无害化处置、吊装、运输服务,含37m至7
8月27日,通辽市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张景昱、副总经理常国林一行赴北京与华能长江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北京众诚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市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张景昱、长江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瑞、北京众诚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健代表各方签署协议。长江环保科技研究院
在风起云涌的风电行业竞技场上,面对行业低价竞争持续、企业发展任务繁重带来的巨大挑战,东方风电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五个领先”战略,以“领先指引技术创新系统控本改革赋能”工作方针为指导,坚守“一核三翼”发展战略和“双轮驱动”营销策略,持续保持向上发展趋势。截至七月中旬,累计中标容量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预计,随着第一批风电机组运行寿命即将结束,从2025年起,每年将有约25000吨风机叶片退役。风机叶片一般是由玻璃钢、碳纤维、环氧树脂等材料制成的,难以分解和回收,只能填埋,对环境造成了威胁。以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为首的整机商都在研究叶片回收问题,有的尝
近日,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采用可回收树脂材料体系的百米级B973A型风电叶片在东方风电包头基地成功下线,首次实现了可回收热固性树脂技术在百米级叶片制造上的应用,为后续“退役”叶片回收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风电市场上的“退役”叶片逐渐增多,其产生的废旧物料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
伴随着世界风电行业蓬勃发展,退役风电叶片回收的难题已经为全球瞩目。如何实现风电叶片的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已成为制约风电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和低碳足迹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近日,由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叶片”)研制的近百米级热塑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在中材叶片阜宁公
艾尔姆风能与DecomBlades创新项目合作伙伴最近宣布了一项新的重大进展,这表明从风力发动机叶片中回收的玻纤可以加工并熔成高质量纤维,适合用于制造新的叶片。在风能行业,我们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开发可持续的原材料流和产品的循环生产。该项目最近的突破凸显了将退役风机叶片中的玻璃纤维重新用于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时代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与风电各大主机厂签署了日常经营合同,合同金额约合27.11亿元,主要涉及风电叶片及相关服务。合同包括海上风电项目和陆上风电项目,前者合同金额为0.06亿元,后者为27.05亿元。海上风电项目叶片型号为14-16MW,陆上风电项目叶片型号为6-10MW。该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6日,阿拉善盟携手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举办“链”上阿拉善·“核”聚新绿能——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现场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123.7亿元。涵盖齿轮箱、风电叶片产线等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等高端制造以及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当地时间6月24日,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勃兰登堡州的一座风电场,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发生叶片断裂事故。据悉,该风电场总装机容量8.4MW,安装2台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于2019年投入运行。维斯塔斯发言人表示:“现场已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维斯塔斯将与客户合作,确定根本原因并采取下一步措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据《风能》统计,2024年中国宣布下线的陆上风电机型有8款,由6家整机企业推出。这些新下线的机型中,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比2023年提升4MW;平均单机容量达到9.87MW,比2023年提升0.87MW。可见,目前风电整机企业在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上具有较强共识,下线的产品基本保持步调一致。相关阅读:【收藏
截止2025年4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从我国2000年后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以来,到“十四五”末将迎来一轮较大规模的风电设备退役潮。一组来自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风电设备累计退役规模285万千瓦;预计2025年风电设备退役规模达到3
6月11日,中材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叶片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2524.34万美元建设年产110套百米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项目包括租赁厂房并投入2套90-120米级叶片配套生产设备和工装,建设期7个月。项目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乌两国产业政策,有助于提升中材叶片国际化水平。项目投资对公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认证”)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能源”)以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协同创新精神,共同书写了叶片检测领域的新篇章。鉴衡认证的叶片检测实验室作为远景能源叶片检测实验室(RECTF)唯一的合作伙伴,双方于2025年5月下旬成功通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是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欧盟、英国、马来西亚、巴西、澳大利亚等各国石墨烯权威机构共同发起的全球石墨烯行业盛会。“2025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由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和正泰集团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温州市(乐清)举办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摘要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同调度模型,利用虚拟电厂能聚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通过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作者:唐从庆蔡京升单位:常熟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引用本文:唐从庆,蔡京升.补钠技术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884-1899.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069本文亮点:1.本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钠离子电池领域补钠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正极、负极及电解液三个组
编者按微电网作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内新兴的前沿技术,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集成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小型电力系统。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微电网系统惯量不断降低,特别是在孤岛微电网中,由于缺少大电网的支撑,在面对扰动时,系统抗扰能力和频率稳定性显著下降,因此需要调整自身控
作者:莫子鸣1饶宗昕1杨建飞1杨孟昊2蔡黎明1单位:1.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本文:莫子鸣,饶宗昕,杨建飞,等.锂离子电池过充热失控气热模型构建及关键参数影响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84-179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5.0262本文亮点:(1)构建了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近日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实施。新国标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一场关乎“安全”的技术竞赛已经展开。标准全面升级!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