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
提升电网弹性,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充分发挥电网平台枢纽作用,通过打造网架灵活、智能自愈、高效互动的高弹性配电网,提升源网荷储互动能力,唤醒四侧资源。
推进嘉兴新形态配电网、绍兴多能耦合、金华微能源网等典型示范,适应分布式能源、储能、多元负荷等安全高效接入,建成城农网差距最小的省级电网,在杭州、宁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
优化电网发展布局,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各类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强网架支撑,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应用创新平台和技术,持续加强网源协调能力,建成千万千瓦级灵活互动资源池,为能源电力减碳降碳构筑了坚实的物理平台。
增强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能源供给清洁化
积极做好电源并网服务和科学调度,统筹支持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支撑保障电源尽早投运,确保各类电源能并尽并。推动新能源科学布局和标准化接入,承载大规模沿海核电、海上风电、海量分布式光伏,积极争取、高效服务西南水电、宁夏风电等清洁能源接入。合理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完成浙江统调燃煤电厂60%的调峰深度改造,调节空间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作用,通过新能源智慧调度平台,高效实现风光互补、水光互济。
融合六大领域应用,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
倡导节约用电、高效用电、用绿色电,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居民生活六大重点领域,积极拓展蒸汽、岸电、景区、物流等多维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解决传统能源消费终端深度降碳“最后一公里”难题,扩大清洁高效电能在终端能源的占比,带动传统工艺智能化改造,促进高温相变储热、高温蒸汽热泵等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升各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支持产业优化升级,落实国家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加速数智能源服务升级,带动能源利用高效化
充分发挥电能在能源转化、输送、消费过程中的核心枢纽作用,以“供电+能效服务”为主线,开展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空压机、泵和风机三大系统能效普查,制定高品质余能利用举措,推动企业开展能效提升试点。持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小时数,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调适试点,用小杠杆撬动能效大提升,推动能源结构变革。
充分发挥能源大数据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多能流向、用能变化、用能总量分析研究,通过融合税收、电力及其他能源等内外部数据,建立一套评价企业能耗及社会绿色发展质量的体系,有效支撑浙江省深化“亩均论英雄”“腾笼换鸟”的改革。助力浙江省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探索多元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带动企业提升能效评级,推动产业质量和社会能效水平提升。
“六个力量”驱动创新变革
当好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
机制创新:激活绿色低碳价值,共建多元融合能源生态
坚持政策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政企联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创建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绿电积分体系,培育并满足各类用户的绿电降碳需求。持续完善市场规则,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丰富新型储能参与主体,探索建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市场化交易体系。
通过建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发起生态能源碳汇基金、推动绿色金融创新等举措,构建低碳生态价值共同体,探索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多种要素与浙江生态资源融合。
落实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举措,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的上网电价规范,完成普通直接交易电量1068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1.4亿元。
模式创新:根植“双碳”数智平台,拓展绿色能源服务体系
聚焦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强化“电力看经济”“电力看环保”等服务,助力国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
加速发展能源互联网新生态新业态,推动能源服务向数据应用拓展、单纯输配向交易结算转变、单一品种向综合能源发展,提高能源电力数据的价值创造力、产业带动力。
打造电碳协同大数据平台,开发“双碳”数智应用,为全国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供浙江方案。
推进“供电+能效服务”,持续优化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形式,提供适应用户多元需求的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建立“云储能”交易管理平台,提供电站“一站式”托管服务,提升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投融资成本,带动新能源应用规模化发展,服务能源电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大力开展低碳技术攻关,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引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3060”新型电力系统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围绕绿色低碳布局36个重点技术方向、100个科技项目及10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克了短路电流柔性抑制、电网关键断面自动提取和风险快速识别、区块链与高弹性电网融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在技术攻关、重大示范、首创成果、机制创新等各领域取得了“从0到1”的创新突破,推动实现电网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
深根厚植企业社会责任
当好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
开展电力零碳试点示范,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
城市层
推进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建成城市“双碳”智治平台,设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目标,规划城市电力系统脱碳路径,率先构建城市核心区平均半径0.9千米的公共充电服务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示范,推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辆的应用;推广楼宇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探索“光储直柔”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提升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加速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开展全民低碳计划和碳普惠行动,提供“零碳城市”解决方案。
联合属地政府发布县域电力能源领域“减碳服务”目标行动纲领,落地储能及光储一体化补贴政策,服务清洁能源“容量翻番”。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加速推进充换电、岸电技术设施配套,带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建设县域零碳电网示范,提供“零碳县域”解决方案。
园区层面
建设能承载高比例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智能微网,采用新型能量路由器和集群调控手段,提升负荷聚集、柔性调节能力。推动完善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价格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就地消纳。推进“供电+能效服务”,主动规划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开展深度电能替代带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氢光储多能互补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规模化示范和产业应用,持续降低园区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为各类园区提供“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乡村层面
建设适合农村电网特点的高弹性配电网示范区,综合规划风光水储资源,建设多能互补能源汇集站,探索氢电耦合技术应用,推广电气化智慧农业大棚、地源热泵,发展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开展屋顶光伏行动,推广电气厨房、全电民居、电气化农产品加工,加快农村公共充电站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引导乡村产业参与需求侧响应,带动农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未来乡村”模式,提供“零碳乡村”解决方案。
挖掘全过程节能降碳潜力,实现高效利用零废弃
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双碳”工作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研究编制碳管理制度规范及配套细则,开展综合性碳指标体系测算,全面自查碳排现状,构建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深入挖掘自身节能降碳潜力,形成全过程管理、全价值链协同、全员践行参与的工作局面,尽早实现自身运营过程和价值链碳中和。
开展“双碳”特色实践,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
着力构建横向对标、纵向协同、政企学研合作的减碳服务工作机制,组建能源发展研究中心、节能减碳创新实验室、碳电数字化实验室等十余个支撑团队及平台,调动各方力量与各级资源,共同研究减碳服务管理重大战略问题,统筹推进减碳服务管理相关工作,谋划相关重大社会活动,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形成关键问题共同研究、合作成果共享的模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以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安全生产、防台防汛等重点工作,全方位提升顶峰能力,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应供尽供,全面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大唐国际充分发扬“保电老兵”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和隐患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今年以来,皖能集团公司以党建为舵、以作风为要、以担当为责,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筹能源保供和创新发展,交出亮眼“半年成绩单”,1至6月实现利润、投资双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0.2%。坚持能源主业,全力扛牢保供政治责任,当好能源安全保供省级队。加快支撑性电源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7日,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配套金昌2×1000MW调峰煤电项目2号主厂房结构顺利封顶。甘肃华电金昌腾格里2×1000MW煤电项目位于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同步建设高效脱硝、除尘、脱硫设施。
福建华电可门三期2×1000MW煤电项目创建优质工程技术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22/17-QT-133)一、招标条件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相关项目福建华电可门三期2×1000MW煤电项目创建优质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连江可门分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大唐台州头门港电厂(2×660MW)超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新建项目主体建筑及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506ZJTZ-S002)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59860000.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政策解读。文件明确,《实施细则》分为总则、投资开发、备案管理、建设管理、电网接入、运行管理、附则七章,共计四十一条,覆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分类和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要求,重点对以下四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日前,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部署的8GWh电池储能项目已经获得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EPBC)法案许可。根据澳大利亚EPBC法案网站最新发布的消息,该项目于6月18获得“非受控行动”批准,这意味着可以开工建设。ACEPower公司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地区部
2025年7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5%,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差距却在扩大。亚洲自过去几年以来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2024年贡献了全球7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7月10日,洛阳平洛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洛阳平洛新能源有限公司孟津区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雷湾村炎黄大道与王铎路交叉口东南角,项目总占地面积1.9267公顷,进站道路自项目场站北侧边界与会小线相连,总长194m,路基宽度6.5m,采用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混凝土路面
日前,湖南新宁县发布通知,拟邀请具备相关资质的厂家商谈光伏建设项目。通知提及,为全力推进新宁县县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项目落地,新宁县固城能源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现诚挚邀请具备相关资质的优秀厂家莅临洽谈,共商合作、携手打造优质光伏项目,为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力量。据悉,新宁县固城能
7月9日,青海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玉龙一行赴省能源局,就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相关工作开展调研座谈。座谈会上,省能源局汇报了“十四五”以来全省清洁能源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截至2025年5月底,全省发电装机7576万千瓦(含储能),其中:水电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商务部消息,英政府公布基础设施十年战略,计划投入至少7250亿英镑。其中包括英国能源公司将投资建设英首个区域性氢气运输网络和储能设施,推动战略性输电网络建设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文如下: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英政府6月19日发布基础设施战略,计划在未来
7月9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成都市2025年近零碳排放区场景建设工作申报通知》。通知指出,各申报主体应具有良好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和低碳建设基础,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面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社区、景区和公共机构须满足《工作方案(试行)》中明确的遴选条件。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日前,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部署的8GWh电池储能项目已经获得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EPBC)法案许可。根据澳大利亚EPBC法案网站最新发布的消息,该项目于6月18获得“非受控行动”批准,这意味着可以开工建设。ACEPower公司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地区部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