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颁布,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共同编制。
自中国2020年9月“3060”双碳目标首次被提出以来,全球的气候治理步伐加快。深耕可持续发展领域多年的研究中心敏锐地意识到,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各个国家与各国企业都会承担不同的义务。同时,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将发生长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深刻影响着企业资信的来源与水平。研究中心即提出需评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双碳目标对企业资信状况的影响,随后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的研发。经过深入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检验,最终完成了碳资信评价通用方法论、模型以及指标体系的研发,并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撰写发布了全球首个碳资信评价标准。
与传统的资信评价体系相比,碳资信评价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下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碳关税、供应链政策、社会合理期望等对企业履行承诺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企业关键业务和财务指标的影响,能深入揭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碳中和目标对企业的系统性影响。从适用范围上,碳资信评价比一般资信评价的适用范围更宽。
各界翘首以待,碳资信评价标准历经打磨终实施
《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历经了充分的理论研究、模型模拟和试点的实践检验,在两年多的打磨后才正式颁布实施。
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上海市发改委信用推进处、上海证券、兴业银行、国泰君安、普华永道、中航信托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对碳资信评价研究成果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不断修订完善标准的内容。
2022年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颁布实施。标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碳资信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评价企业数量持续攀升
2022年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金融应用试点在宁波启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启动大会上表示,宁波在全国创新性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碳资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多部门也已联合印发开展碳资信评价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宁波市碳资信评价体系的建设。当前,宁波试点的碳资信应用服务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实现了数据的可信确权、业务的全程追溯、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未来,该平台将与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切实发挥碳资信评价的价值。
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鄞州银行、农业银行北仑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基于碳资信评价研发相关信贷产品;如,“蜜”碳贷、碳惠贷、碳资信贷、双碳资信贷等。银行表示,碳资信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客户识别工具,推动了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优秀的碳资信评价等级,并以此获得贷款额度翻倍、利率折扣等融资优惠。预计在本年底前宁波试点将完成100家企业的碳资信评价服务,为企业对接合适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资金,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全国布局碳资信试点,持续推进标准与国际对接
宁波创新性开展首个碳资信评价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碳资信评价试点提供了宝贵经验。研究中心未来将在碳资信评价通用方法论的基础上,持续研发多行业、多主体、多场景适用的碳资信评价体系,衍生出如上市公司碳资信排行榜、行业碳资信排行榜等创新产品,并以宁波为起点辐射全国,持续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当前研究中心也正在积极对接国际评级机构,致力于提高碳资信评价的国际化程度。碳资信评价不仅要做到在国内全面推广应用,更要获得国际认可。
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规则大都由西方国家制定的背景下,碳资信评价标准要做到既能立足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通过积极推动国际碳资信评价标准制定,建立起全球碳资信评价体系,以此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力。这也将助推我国建设全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在2022中国徐州第二十五届投资洽谈会——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专题推介会上,徐州市人民政府与上海环交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徐州市副市长龚维芳与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近期,徐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强调要发挥徐州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暨全国碳市场启动周年会议召开。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原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创始人、美国金融交易所(AFX)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桑德尔(Rich
7月16日,国内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采用“业务-资产”二元划分架构,遵循四层推进逻辑。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通过将宏观风险、区域风险、行业风险与企业地位分析相结合,形成企业的业务状况意见。通过分析企业的碳资产和非碳资产,形成企业的
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浙江宁波启动,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普惠小微贷款提供精准服务工具,用“真金白银”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纾困解难。碳资信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
“碳资信”还可以当钱使?在浙江宁波,这种想法正逐渐成为现实。近日,浙江聚能智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刚从鄞州银行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正憧憬着再上一些光伏电站项目。“前段时间,我按要求向碳资信应用服务平台提交了材料,经国网宁波电力公司组织的综合评估后,最后拿到了AAA的碳资信评
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浙江宁波启动。由国网浙江电力市场营销部主导,宁波供电公司联合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开展的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普惠小微贷款提供精准服务工具。碳资信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这一关键环境因素上
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宁波启动,该碳资信评价体系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发。据介绍,碳资信评价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这一关键环境因素时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评估,具体需要采集企业某一时期内的业务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研发的《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将于近期发布。日前,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以《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为题作了主旨报告。目前,上海环交所正在探索企业碳资信评价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各方参与碳中和业务提供标准支持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CGTN记者提问:我们都知道,我国一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尤其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请问围绕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工信部未来有哪些考虑?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月12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平台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5000000元,详情如下: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平台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浦区碳达峰碳中和
新冠疫情、全球化放缓、地缘政治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对商业增长威胁等多因素引发的“多米诺效应”,使得世界正在从需求不足到供应短缺转变,供应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据相关机构估算,企业供应链生态所产生的碳排放通常是其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5倍;以汽车业为例,车企上下游碳排放占比高达供应链整
近日,在2022中国徐州第二十五届投资洽谈会——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专题推介会上,徐州市人民政府与上海环交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徐州市副市长龚维芳与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近期,徐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强调要发挥徐州能源
2022年11月10日,长三角碳管理体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常州正式成立。研究院是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上海环交所共同打造的全球首个碳管理体系研究院。当天,2022城市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在常州市举行,论坛上举行了研究院揭牌仪式,碳管理体系(常州)服务中心成立。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
11月3日,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与海南省斯兰低碳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进打造“零碳智慧新城”方面积极开展合作。江东新区管理局副局长郑承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吉电国贸董事长周大山、斯兰低碳董事长王铭寅一行参加。座谈会上,郑承毅首先对斯兰低碳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肯定,
10月18日,首届EATNS碳管理体系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获颁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10月18日,首届EATNS碳管理体系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18日,伊利集团获得了由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评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予的“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行业内第一个符合《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企业。《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是全球首个综合性的碳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系由上海环交所、上海质量
9月30日,重庆市经信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提高数字化节能提效技术水平。推动5G、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节能提效领域的研发应用,积极构建面向能效管理的数字孪生系统。推动企业深化能
10月3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将于11月1日正式从伦敦交易所退市。中国石化称近日已申请撤销其美国存托股份以全球存托凭证形式在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正式清单的标准上市板块(“标准板块”)上市以及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伦交所”)主板市场交易(“退市”)。此前,8月12日,中国石化等多家央国企曾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商务部近日印发《成都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其中提到,在金融服务领域,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在符合现行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系统总结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经验,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已基本建立。本文以此为契机,探讨火电企业在“双碳”目标之下的碳资产管理策略。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是主战场,火电企业面临巨大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系统总结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经验,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已基本建立。本文以此为契机,探讨火电企业在“双碳”目标之下的碳资产管理策略。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是主战场,火电企业面临巨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泰达股份12月13日晚间公告,拟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泰达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来拟在以下方面开展业务,包括开展配额管理及履约申报、开展减排项目(CCER)碳资产管理、开展碳交易、开展碳托管、开展碳金融、开展碳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工作、
12月9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调研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钱智民听取了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汇报,对该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是彰显国家电投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特色的重要窗口平台,承担着促进
近日,云南省碳资产交易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我省碳资产统筹、规划、开发、管理一体化运营平台的建成,对于助力我省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碳资产公司由绿能集团发起设立,是能投集团、绿能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
全球碳中和共识与净零目标行动,催生了很多新兴生意和投资,比如二氧化碳的捕捉和交易,就搞得如火如荼。最大的玩家莫过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就获得15.8亿美元的营收,是年利润的两倍多。这一消息,当时搞得很轰动,让不少企业很羡慕。其实,特斯拉这几年的盈利,很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25日,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设研院”)发布公告,公司拟与重庆亿钺碳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亿钺”)共同投资设立河南省碳排放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排放服务中心)。碳排放服务中心拟注册资金3000万元,设研院拟认缴出资2550万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10月19日,四川能投双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投双碳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这是省属企业中第一家组建的以碳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四川能投双碳公司由四川能投所属氢能公司和重庆加奕碳融公司合资组建,注册资本200万元。公司按照“立足川渝,辐射西部
10月19日,四川能投双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投双碳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这是省属企业中第一家组建的以碳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四川能投双碳公司由四川能投所属氢能公司和重庆加奕碳融公司合资组建,注册资本200万元。公司按照“立足川渝,辐射西部”的定位,依托川渝地区丰
10月19日,四川能投双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投双碳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这是省属企业中第一家组建的以碳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四川能投双碳公司由四川能投所属氢能公司和重庆加奕碳融公司合资组建,注册资本200万元。公司按照“立足川渝,辐射西部”的定位,依托川渝地区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