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颁布,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共同编制。
自中国2020年9月“3060”双碳目标首次被提出以来,全球的气候治理步伐加快。深耕可持续发展领域多年的研究中心敏锐地意识到,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各个国家与各国企业都会承担不同的义务。同时,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将发生长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深刻影响着企业资信的来源与水平。研究中心即提出需评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双碳目标对企业资信状况的影响,随后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的研发。经过深入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检验,最终完成了碳资信评价通用方法论、模型以及指标体系的研发,并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撰写发布了全球首个碳资信评价标准。
与传统的资信评价体系相比,碳资信评价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下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碳关税、供应链政策、社会合理期望等对企业履行承诺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企业关键业务和财务指标的影响,能深入揭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碳中和目标对企业的系统性影响。从适用范围上,碳资信评价比一般资信评价的适用范围更宽。
各界翘首以待,碳资信评价标准历经打磨终实施
《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历经了充分的理论研究、模型模拟和试点的实践检验,在两年多的打磨后才正式颁布实施。
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上海市发改委信用推进处、上海证券、兴业银行、国泰君安、普华永道、中航信托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对碳资信评价研究成果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不断修订完善标准的内容。
2022年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颁布实施。标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碳资信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评价企业数量持续攀升
2022年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金融应用试点在宁波启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启动大会上表示,宁波在全国创新性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碳资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多部门也已联合印发开展碳资信评价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宁波市碳资信评价体系的建设。当前,宁波试点的碳资信应用服务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实现了数据的可信确权、业务的全程追溯、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未来,该平台将与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切实发挥碳资信评价的价值。
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鄞州银行、农业银行北仑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基于碳资信评价研发相关信贷产品;如,“蜜”碳贷、碳惠贷、碳资信贷、双碳资信贷等。银行表示,碳资信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客户识别工具,推动了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优秀的碳资信评价等级,并以此获得贷款额度翻倍、利率折扣等融资优惠。预计在本年底前宁波试点将完成100家企业的碳资信评价服务,为企业对接合适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资金,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全国布局碳资信试点,持续推进标准与国际对接
宁波创新性开展首个碳资信评价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碳资信评价试点提供了宝贵经验。研究中心未来将在碳资信评价通用方法论的基础上,持续研发多行业、多主体、多场景适用的碳资信评价体系,衍生出如上市公司碳资信排行榜、行业碳资信排行榜等创新产品,并以宁波为起点辐射全国,持续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当前研究中心也正在积极对接国际评级机构,致力于提高碳资信评价的国际化程度。碳资信评价不仅要做到在国内全面推广应用,更要获得国际认可。
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规则大都由西方国家制定的背景下,碳资信评价标准要做到既能立足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通过积极推动国际碳资信评价标准制定,建立起全球碳资信评价体系,以此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力。这也将助推我国建设全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在2022中国徐州第二十五届投资洽谈会——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专题推介会上,徐州市人民政府与上海环交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徐州市副市长龚维芳与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近期,徐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强调要发挥徐州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暨全国碳市场启动周年会议召开。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原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创始人、美国金融交易所(AFX)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桑德尔(Rich
7月16日,国内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采用“业务-资产”二元划分架构,遵循四层推进逻辑。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通过将宏观风险、区域风险、行业风险与企业地位分析相结合,形成企业的业务状况意见。通过分析企业的碳资产和非碳资产,形成企业的
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浙江宁波启动,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普惠小微贷款提供精准服务工具,用“真金白银”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纾困解难。碳资信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
“碳资信”还可以当钱使?在浙江宁波,这种想法正逐渐成为现实。近日,浙江聚能智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刚从鄞州银行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正憧憬着再上一些光伏电站项目。“前段时间,我按要求向碳资信应用服务平台提交了材料,经国网宁波电力公司组织的综合评估后,最后拿到了AAA的碳资信评
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浙江宁波启动。由国网浙江电力市场营销部主导,宁波供电公司联合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开展的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普惠小微贷款提供精准服务工具。碳资信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这一关键环境因素上
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在宁波启动,该碳资信评价体系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发。据介绍,碳资信评价是对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这一关键环境因素时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评估,具体需要采集企业某一时期内的业务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研发的《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将于近期发布。日前,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以《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为题作了主旨报告。目前,上海环交所正在探索企业碳资信评价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各方参与碳中和业务提供标准支持
2月10日,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的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随州分公司运维人员逐一检查光伏逆变器和光伏板,保障光伏发电设备正常运行。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加快
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消息,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颁发了首张汽车行业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此次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全国汽车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江汽集团“双碳”工作正式步入体系化运行新阶段,是江汽集团在可持续发展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名单包括,基于数智融合的绿色低碳一体化管控平台创新应用、数字化碳管理与核查系统等。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5〕29号各省、自治
近日,天合富家为滨州市美厨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厨厨业”)打造的能碳管理平台正式上线!美厨厨业是一家现代化厨房设备产业公司,月用电量约30万度。目前,企业厂区装有1.1MW屋顶光伏,已于2019年并网。天合富家结合美厨厨业现有生产管理模式和特点,为其建设了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于一体的智慧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12月13日公布2024年度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其中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项目5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6项、碳管理体系及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试点项目2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3项、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项目1项、低碳技术产品示范应用项目4
12月4日,为服务钢铁行业碳交易,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出席2024年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总经理褚英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为碳管理体系(钢铁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月4日发布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重点任务落实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4〕51号),通过突出碳规划引领,强化地方碳考核,探索行业碳管控,完善企业碳管理,开展项目碳评价,加快产品碳核算,加强碳双控协调等措施,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
10月8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容指出,鼓励和支持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通过采取节能降碳改造、加强运营管理、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绿电绿证交易等方式,确保完成能耗(排放)双控目标。鼓励和支持相关节能环保公司、第三方专业机构
电力数据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个人用电习惯、电网运行状况、能源分配等关键信息,而且对保障个人隐私和经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电力数据的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的《电力数据共享系统框架和要求》在国际电
9月10日,河南省公布第三批循环再生工业园(豫工信节〔2024〕204号),分别是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铝基新材料循环再生工业园、新密市绿色纸业循环再生工业园、长垣市资源循环再生工业园、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资源循环再生工业园。政策提出,有关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循环再生工业园建
近日,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自主研发的“碳足迹多维量化智算平台”顺利通过中国电力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平台首次实现了多维度、多情景碳排放核算和相关数据的关联,为多维度碳足迹数据快报提供灵活的计算工具。图为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展示该平台采用生命周
12月11日,南网碳资产管理公司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碳协同优化技术2025年-2026年研究服务采购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760万元。为做好电碳协同优化领域的技术支撑工作,拟对相关研究及项目建设服务进行采购,内容包含:(1)电碳数据诊断及改进技术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大数据异常识别及修正技术研究、
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市场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丛薇、邵建华、须文曦均供
2024年7月2日,生态环境部就《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征求意见稿》较前两个履约期发生较大变动,企业需要认真分析政策变化对自身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面对政策变化创新思路,针对性开展工作,应对挑
今年上半年,云南能投集团实现营收535亿元、利润总额25.3亿元、经营净现流40亿元,资产负债率66.19%,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加速培育,高质量发展局面向好向优。坚定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电力保供“向实发力”以煤炭扩能提质保能源安全。充分发挥煤炭全过程兜底保障作用,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强化长
上海市发布地方标准《火力发电企业碳管理要求》(DB31/T1496—2024),本文件以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为理念,采用风险和机遇思维,并针对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明确了碳排放管理要求、碳交易管理要求、碳资产管理要求、碳中和管理要求,为火力发电企业节能降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评估企业碳管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度河南省碳资产管理示范企业评审结果,登封市嵩基水泥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入选。关于2024年度河南省碳资产管理示范企业评审结果的公示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培育河南省碳资产管理示范企业的通知》(豫工信办节〔2024〕65号),经过企业自主申报、地方工信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培育河南省碳资产管理示范企业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河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培育建设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的通知,重点支持符合省定“7+28+N”产业领域的产业链群。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培育建设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的通知豫工信办节〔2024〕37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贵州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其中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主要场景包括环保管控,场景1:碳资产管理。开发碳资产管理平台和行业成套装备,集成智能传感、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全流程的碳排放追踪、分析、核算和交易。场景2:污染检测与管控。搭建环保管理平台,应用机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碳资产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搭建碳资产管理平台。以碳资产项目储备库为支撑,有序开发CCER(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VCS(国际核证减排)、碳票、绿证等碳资产,配套碳资产评估体系,评估核证碳资产数量,统一登记录入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