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围绕着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美俄相互指责,到底是俄罗斯虚张声势假戏真做,还是美国北约真刀真枪掐断念想?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陈卫东)
10月5日,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被爆炸泄露10天之后,欧盟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在近期历史上首次成为目标,欧盟必须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压力测试,更好地利用其监视卫星,防止破坏行为。“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为表明,我们的能源基础设施是多么脆弱,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目标”,她在斯特拉斯堡的欧盟议会全体会议上说。
9月26日,通过波罗的海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两条北溪管道发生了两次相当于2.0级左右的地震爆炸,并引发了四次天然气泄漏。事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公告说,大约有8亿立方米天然气被释放到了大气层中,相当于58万吨甲烷一次性地被排放到了大气层。甲烷是最有害的温室气体,其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相当于500万吨二氧化碳,有专家估计这此天然气泄漏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温室气体环境污染事件。
北溪管道泄漏
人为爆破并非事故
这次北溪管道突发爆炸泄漏有如2月24日俄罗斯突然对乌克兰开战,非常突然并出乎大部分人们的意料(包括专家、主流媒体和大部分国际政治家们)。10天过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国际主流媒体大致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1、此事件是人为制造的爆炸而引发的天然气泄漏,而非意外事故;
2、破坏是国家行为而非恐怖袭击;3、美国CIA今年六月份曾给欧洲国家发出过模糊的北溪管道可能发生人为破坏预警,但无人采取任何预防行动;4、事后不同媒体发布了不少管道爆炸发生的实时照片和视频,甚至是多点发生爆炸一刻,海面上几个爆炸泄露地点震动波刚刚到达水面的图像和视频;5、从已发布的图片和视频上看,尚未在爆炸海域附近发现任何船只、飞机和人为活动的迹象;6、尽管美国、俄罗斯都指责和否认对方的指责,至今尚无任何国家和组织宣称对此事件负责,也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指向谁是事件的制造者。
关于北溪管道被炸,普京的推论是:哪个国家从事件中收益最大,哪个国家作案的可能性就最大,暗指美国是最大的嫌疑犯。指责美国为最大嫌疑犯的主要证据有:今年2月24日俄乌战争之前拜登就宣称,如果俄罗斯开战,北溪2号管线就不可能运行。有记者追问如何做到?拜登回答,我们一定能做到。
爆炸发生后,波兰前外交部长第一时间发推文“谢谢美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事后有评论说“这是最佳时机”。事实上,正是俄乌战争,欧洲全球购买LNG替代被制裁的俄罗斯天然气,推动了美国迅速成为最大的LNG出口国。开战后,欧洲能源价格增长了近50%,面临能源价格高涨和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欧洲公司大量出逃,美国成为许多欧洲公司的首选迁移地点。除了经济收益,美国在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将更“紧密”地“团结(捆绑)了欧洲,”西方大哥“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这种怀疑和指责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自冷战以来,没有一任美国总统,不论总统出自共和党或民主党,他们都不赞成、不支持欧洲过分依赖俄罗斯(苏联)的能源供给,也不希望冷战后的俄罗斯经济融入欧洲。
里根总统为了阻止苏联建设经乌克兰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曾让CIA特工实施爆炸作业破坏正在施工的友谊管道。特朗普总统为了阻止北溪2号管道的建设,不惜与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争吵闹翻。尽管拜登与特朗普在内政上势不两立不能调和,但在对待连通俄罗斯德国的北溪2号管道的立场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完全切断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管道是历届美国政府所致力和所喜闻乐见的。
但态度是态度,行动是行动,有动机不一定有行动,指责美国实施爆炸北溪管道是需要实际证据的。如果真能证实美国实施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动,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将会出现重大的挑战和转折。
美俄相互指责
并无真凭实据
美国和西方主流媒体大多指向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是最大的嫌疑犯。早在今年八月,借口被制裁和涡轮机漏油故障而完全停止了北溪1号管道的天然气输送作业。欧盟认定这是俄罗斯的“能源讹诈”,涡轮机漏油并不是管道停止运作的技术原因,欧盟不会接受俄罗斯的讹诈,于是制裁俄罗斯的对抗持续升级。爆炸造成两条北溪管道泄漏,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运作,是俄罗斯“能源讹诈”的升级。
逻辑与俄罗斯“核讹诈”手段同出一辙,是釜底抽薪,是“能源核讹诈”,展示俄罗斯对抗西方的拼死决心,体现了普京的理念:“没有了俄罗斯,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这让人想起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玉碎人亡的决心相逼让秦王妥协,最后留下了千年不朽的传奇故事。不知普京和他的智囊们是否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但管道是被炸破了,和氏璧并没有被打碎。如果俄罗斯真的在演一出现代版的“完璧归赵(完管归俄)”的故事,那普京真的是现代版的蔺相如。
在百米左右水下实施爆炸并非易事,把握住恰到好处的对管道的破坏度,戏码要真,管道中静态的存量气要很快全部泄漏完毕,但日后维修管道还不会太难,费用还不至于太高。
我们不能太小看了普京的想象力,他亲自策划亲自指挥的“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就是一出非常具有想象力的行动,可惜实施细节出了太多的纰漏,演砸了,七个月了收不了场,也许要赔上自己政治生命甚至是俄罗斯的百年国运来收场了。
北溪管道被炸时,这两条管线都没有作业。北溪2号尚未开通,北溪一号已经关停,故短期内对欧洲的供气没有影响。俄乌战争,年内不会结束,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停止,今年冬天欧洲是否陷于能源贫困寒冷难耐,都与北溪管道是否被炸或没有被炸都无关。
北溪管道被炸,近期内完全断掉了欧洲和俄罗斯重新启动这两条管线的念想。今年冬天,维修恢复很困难,甚至是完全不可修复。即使能修复也需要很长时间(半年以上)和巨大的费用,仅从天然气供给的角度看,欧洲物理意义上切断了俄罗斯天然气来源的主要通道。
理论上说,通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陆上天然气管道仍然可以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但流量会很有限,增量大部分只能通过来自于美国、卡塔尔、中亚和非洲等非俄罗斯国家的LNG补充。
欧洲冬天无惧
俄罗斯春天遥远
最新的报道说,德国天然气气库充满度已经超过91%,法国更高达95%,而意大利通过奥地利天然气管道又获得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加上严格的节能措施的落实和能源多元化来源的补充,只要今年冬天不十分寒冷,欧洲则可以安全过冬,尽管不会太舒适。
这两条海底天然气管道爆炸,让原本荆棘载途的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也让原本受到制裁的俄罗斯能源出口生意举步维艰。更何况能源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局相关数据,2020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为571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382亿美元,燃料和能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49.7%;2021年对外贸易额789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933亿美元,燃料和能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54.3%。制裁俄罗斯,对其能源领域下手自然是重中之重。G7已经发布共同声明,承诺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石油。
3月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名为“REPowerEU”的计划大纲,旨在让欧洲在2030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的化石能源依赖。德国也暂停了前总理默克尔抗住巨大压力才促成的北溪2号项目。北溪2号是德俄之间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现在被俄乌战争扼杀了。
研究数据表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曾在四五月份一度超过开战之前的高峰,但七月份后其出口就持续下滑,9月份同比下降了40%左右。加上石油价格近期滑落至80美元/桶左右,较开战初120美元桶的水平跌掉了超过30%。战争持续,扩大征兵,开支巨大。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给俄罗斯的财政收入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这就不难理解,俄罗斯在有其出口方面出现了“先交货后支付”的佘售策略以促进销售,另外恢复了给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恶劣先例已开
安全新规需早立
北溪管道被炸,除了切断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流通量最大运行效率最高的物理连通之外,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开启了故意破坏重大国际民用能源基础设施的恶劣先例,被欧盟主席称之为“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
此先例一开,二战后建立起来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就被破坏掉了,只要某个国家为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可以对对手(集团)的重大基础设施,不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发动毁灭性的打击,将制造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如轰炸水库大坝,高压电网、核电装置、天然气和石油骨干管网等)。国际条约、国家信用也就失去了他们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世界将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人类文明将大幅倒退,甚至重回黑暗的中世纪。
欧盟目前正在更新其2008年首次生效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指令,涵盖11个风险领域,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内部威胁和破坏,以及COVID-19大流行等公共卫生紧急情况。这项新法律在欧洲议会批准后,将于2024年实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难理解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称管道和水下电缆是欧洲公民和企业的“数据和能源的生命线”,因此“更好地保护这一关键基础设施符合所有欧洲人的利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冯德莱恩发表这个演说的同日,挪威一根海底通信电缆发现断裂。
欧洲天然气管道被炸海底电缆断裂,俄乌战争伴随出现的这些非正常的重大安全事件在告诫人们,陆上油气管道的安全风险一点都不比海上运输的马六甲风险小,甚至更大,容易被“精准”地、“匿名”地破坏掉。战争从来都不理性,在现代精准远程大杀伤性武器的非理性的野蛮的使用,各种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是一项严肃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能源安全课题,必须尽早列入国家安全战略议程。
10月3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独家宣布,北溪2管道A线经过检测没有发现泄漏,只有检验方接收方认同,即可通过A线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又一次让几乎所有的人都大跌眼睛)。同时,该公司还宣布,被破坏的北溪管道是可维修的和可以恢复使用的。
最近瑞典、丹麦等欧盟国家已宣布要对事件开展全面调查,但不准备邀请俄罗斯参加联合调查。俄罗斯也宣布必须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国际调查团队必须有俄罗斯的参与。独立调查、联合国调查、美欧集团调查和俄罗斯自主调查都是应该的,欧洲俄罗斯联合调查也不应该排除。炸都炸了,调查吵架又何妨?有时候真相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教训总是会有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一张关于燃气涨价的不实信息图片在网络群组流传,引起当地网民关注,纷纷议论燃气价格上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经查,该信息由网民郑某发布。经核,郑某使用某AI工具,提出带有“南宁”“燃气”“涨价”等关键词的询问后,AI工具给予了以上回复。郑某得到信息后,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将该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4月11日,广东管道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顺利完成置换、升压、稳压、设备调试等试生产流程,标志着广东管道正式具备向下游洪湾电力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下称洪湾电力二期)供气条件。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是广东管道为保障洪湾电力二期机组用气需求而建设的配套天然气输送工程。项目在原洪湾末站基
春回大地,大地吐纳新绿,深藏地下的储气库正悄然积蓄能量,供暖季的余温散去时,储气库也开始未雨绸缪抓紧“囤货”,通过季节性调峰,确保供气充足稳定。4月3日,作为全国最大的储气库——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注气压缩机已经撸起袖子开干,它担负着西气东输管网沿线城市以及北疆地区的天然气供应重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4月14日,宁夏电力国能灵武新能源有限公司灵绍直流配套灵武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EPC工程(七标段、八标段、九标段、十标段、十一标段、十二标段)招标公告发布。今年2月17日,宁夏电力国能灵武新能源有限公司灵绍直流配套灵武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EPC工程(四标段、五标段、六标段)招标中标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能建氢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氢能人发挥我们的特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快速转型、技术迭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氢能的工程应用方面,可以说我们的经验领先全球。”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试运行、国内首个百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管道科学研究院召开《康保输氢管道材料性能确定及评估技术研究》课题阶段讨论会,深入研究钢管及环焊缝氢相容性试验课题。该课题基于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氢管道——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开展,用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助力管道局在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油气管网设施开放行为,根据能源法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形成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7日,安徽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5)》指出:加大新型能源体系投资力度。加快陕电入皖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建成投运钱营孜电厂二期等项目,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496万千瓦。加快宁国、石台、岳西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开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引起多方激辩。德国去年正式关闭该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如今,重启核电又在德国成为热议
德国能源巨头尤尼珀公司12日说,该公司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违约停供天然气所提索赔诉求,已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仲裁法庭支持,俄气应向尤尼珀赔偿超过130亿欧元,以补偿尤尼珀因俄气自2022年年中减少乃至停止对德供气所蒙受的损失。这是2022年4月2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俄罗斯
电力,被誉为工业发展、城市运行、社会运转的“血液”。今年极端天气频发,至今全国共出现了6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比去年增加8000万千瓦。在这严峻形势之下,一批企业迎难而上,密集部署电力保供,成功保障用电。其中,中央企业作为主力军,
可再生能源占比越大能源安全风险越大,化石能源托底的责任越大。(来源:能源新媒作者:郭宗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地域性等特性已经为人们所认识,但对这些特性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未必认识充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在欧洲主要国家约高于30%,美国德州约占32%,我国约为30%。在可
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天然气“战略储备计划”。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设施是德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维护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点。近日,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公开场合表示,为防止天然气管道再次受损或天然气供应再度出现中断,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天然气“战略储备计划”。新建液化天然
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提升我国能源安全韧性丛威孙楚钰(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一、全球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加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的战略判断。近期,受欧洲能源危机、地缘政治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将满一年之计,各方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博弈。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突然现身乌克兰首都基辅,对乌克兰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并宣布对乌克兰的军援再增5亿美元,包括提供700辆主战坦克,数千辆军车。欧盟也在冲突一周年到来之时对俄连续发招。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福建省漳州市发改委筛选确定46个2023年度市“重中之重”项目,总投资67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4亿元。46个市“重中之重”项目中,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18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6亿元;交通项目10个、总投128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2亿元;能源项目11个、总投资2781亿元,
回望2022,能源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作者:石油Link)01化石能源高位运行“双碳”大目标下,化石能源依然展现了很强的钞能力。能源危机推动油、气、煤价格一路高涨。2022年3月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139.13美元,创自2008年以来新高。LNG价格在2022也大幅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来最低水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来最低水平。可以说,温暖的天气极大地缓解了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