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围绕着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美俄相互指责,到底是俄罗斯虚张声势假戏真做,还是美国北约真刀真枪掐断念想?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陈卫东)
10月5日,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被爆炸泄露10天之后,欧盟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在近期历史上首次成为目标,欧盟必须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压力测试,更好地利用其监视卫星,防止破坏行为。“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为表明,我们的能源基础设施是多么脆弱,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目标”,她在斯特拉斯堡的欧盟议会全体会议上说。
9月26日,通过波罗的海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两条北溪管道发生了两次相当于2.0级左右的地震爆炸,并引发了四次天然气泄漏。事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公告说,大约有8亿立方米天然气被释放到了大气层中,相当于58万吨甲烷一次性地被排放到了大气层。甲烷是最有害的温室气体,其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相当于500万吨二氧化碳,有专家估计这此天然气泄漏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温室气体环境污染事件。
北溪管道泄漏
人为爆破并非事故
这次北溪管道突发爆炸泄漏有如2月24日俄罗斯突然对乌克兰开战,非常突然并出乎大部分人们的意料(包括专家、主流媒体和大部分国际政治家们)。10天过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国际主流媒体大致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1、此事件是人为制造的爆炸而引发的天然气泄漏,而非意外事故;
2、破坏是国家行为而非恐怖袭击;3、美国CIA今年六月份曾给欧洲国家发出过模糊的北溪管道可能发生人为破坏预警,但无人采取任何预防行动;4、事后不同媒体发布了不少管道爆炸发生的实时照片和视频,甚至是多点发生爆炸一刻,海面上几个爆炸泄露地点震动波刚刚到达水面的图像和视频;5、从已发布的图片和视频上看,尚未在爆炸海域附近发现任何船只、飞机和人为活动的迹象;6、尽管美国、俄罗斯都指责和否认对方的指责,至今尚无任何国家和组织宣称对此事件负责,也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指向谁是事件的制造者。
关于北溪管道被炸,普京的推论是:哪个国家从事件中收益最大,哪个国家作案的可能性就最大,暗指美国是最大的嫌疑犯。指责美国为最大嫌疑犯的主要证据有:今年2月24日俄乌战争之前拜登就宣称,如果俄罗斯开战,北溪2号管线就不可能运行。有记者追问如何做到?拜登回答,我们一定能做到。
爆炸发生后,波兰前外交部长第一时间发推文“谢谢美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事后有评论说“这是最佳时机”。事实上,正是俄乌战争,欧洲全球购买LNG替代被制裁的俄罗斯天然气,推动了美国迅速成为最大的LNG出口国。开战后,欧洲能源价格增长了近50%,面临能源价格高涨和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欧洲公司大量出逃,美国成为许多欧洲公司的首选迁移地点。除了经济收益,美国在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将更“紧密”地“团结(捆绑)了欧洲,”西方大哥“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这种怀疑和指责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自冷战以来,没有一任美国总统,不论总统出自共和党或民主党,他们都不赞成、不支持欧洲过分依赖俄罗斯(苏联)的能源供给,也不希望冷战后的俄罗斯经济融入欧洲。
里根总统为了阻止苏联建设经乌克兰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曾让CIA特工实施爆炸作业破坏正在施工的友谊管道。特朗普总统为了阻止北溪2号管道的建设,不惜与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争吵闹翻。尽管拜登与特朗普在内政上势不两立不能调和,但在对待连通俄罗斯德国的北溪2号管道的立场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完全切断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管道是历届美国政府所致力和所喜闻乐见的。
但态度是态度,行动是行动,有动机不一定有行动,指责美国实施爆炸北溪管道是需要实际证据的。如果真能证实美国实施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动,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将会出现重大的挑战和转折。
美俄相互指责
并无真凭实据
美国和西方主流媒体大多指向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是最大的嫌疑犯。早在今年八月,借口被制裁和涡轮机漏油故障而完全停止了北溪1号管道的天然气输送作业。欧盟认定这是俄罗斯的“能源讹诈”,涡轮机漏油并不是管道停止运作的技术原因,欧盟不会接受俄罗斯的讹诈,于是制裁俄罗斯的对抗持续升级。爆炸造成两条北溪管道泄漏,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运作,是俄罗斯“能源讹诈”的升级。
逻辑与俄罗斯“核讹诈”手段同出一辙,是釜底抽薪,是“能源核讹诈”,展示俄罗斯对抗西方的拼死决心,体现了普京的理念:“没有了俄罗斯,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这让人想起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玉碎人亡的决心相逼让秦王妥协,最后留下了千年不朽的传奇故事。不知普京和他的智囊们是否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但管道是被炸破了,和氏璧并没有被打碎。如果俄罗斯真的在演一出现代版的“完璧归赵(完管归俄)”的故事,那普京真的是现代版的蔺相如。
在百米左右水下实施爆炸并非易事,把握住恰到好处的对管道的破坏度,戏码要真,管道中静态的存量气要很快全部泄漏完毕,但日后维修管道还不会太难,费用还不至于太高。
我们不能太小看了普京的想象力,他亲自策划亲自指挥的“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就是一出非常具有想象力的行动,可惜实施细节出了太多的纰漏,演砸了,七个月了收不了场,也许要赔上自己政治生命甚至是俄罗斯的百年国运来收场了。
北溪管道被炸时,这两条管线都没有作业。北溪2号尚未开通,北溪一号已经关停,故短期内对欧洲的供气没有影响。俄乌战争,年内不会结束,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停止,今年冬天欧洲是否陷于能源贫困寒冷难耐,都与北溪管道是否被炸或没有被炸都无关。
北溪管道被炸,近期内完全断掉了欧洲和俄罗斯重新启动这两条管线的念想。今年冬天,维修恢复很困难,甚至是完全不可修复。即使能修复也需要很长时间(半年以上)和巨大的费用,仅从天然气供给的角度看,欧洲物理意义上切断了俄罗斯天然气来源的主要通道。
理论上说,通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陆上天然气管道仍然可以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但流量会很有限,增量大部分只能通过来自于美国、卡塔尔、中亚和非洲等非俄罗斯国家的LNG补充。
欧洲冬天无惧
俄罗斯春天遥远
最新的报道说,德国天然气气库充满度已经超过91%,法国更高达95%,而意大利通过奥地利天然气管道又获得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加上严格的节能措施的落实和能源多元化来源的补充,只要今年冬天不十分寒冷,欧洲则可以安全过冬,尽管不会太舒适。
这两条海底天然气管道爆炸,让原本荆棘载途的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也让原本受到制裁的俄罗斯能源出口生意举步维艰。更何况能源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局相关数据,2020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为571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382亿美元,燃料和能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49.7%;2021年对外贸易额789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933亿美元,燃料和能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54.3%。制裁俄罗斯,对其能源领域下手自然是重中之重。G7已经发布共同声明,承诺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石油。
3月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名为“REPowerEU”的计划大纲,旨在让欧洲在2030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的化石能源依赖。德国也暂停了前总理默克尔抗住巨大压力才促成的北溪2号项目。北溪2号是德俄之间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现在被俄乌战争扼杀了。
研究数据表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曾在四五月份一度超过开战之前的高峰,但七月份后其出口就持续下滑,9月份同比下降了40%左右。加上石油价格近期滑落至80美元/桶左右,较开战初120美元桶的水平跌掉了超过30%。战争持续,扩大征兵,开支巨大。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给俄罗斯的财政收入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这就不难理解,俄罗斯在有其出口方面出现了“先交货后支付”的佘售策略以促进销售,另外恢复了给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恶劣先例已开
安全新规需早立
北溪管道被炸,除了切断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流通量最大运行效率最高的物理连通之外,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开启了故意破坏重大国际民用能源基础设施的恶劣先例,被欧盟主席称之为“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
此先例一开,二战后建立起来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就被破坏掉了,只要某个国家为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可以对对手(集团)的重大基础设施,不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发动毁灭性的打击,将制造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如轰炸水库大坝,高压电网、核电装置、天然气和石油骨干管网等)。国际条约、国家信用也就失去了他们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世界将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人类文明将大幅倒退,甚至重回黑暗的中世纪。
欧盟目前正在更新其2008年首次生效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指令,涵盖11个风险领域,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内部威胁和破坏,以及COVID-19大流行等公共卫生紧急情况。这项新法律在欧洲议会批准后,将于2024年实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难理解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称管道和水下电缆是欧洲公民和企业的“数据和能源的生命线”,因此“更好地保护这一关键基础设施符合所有欧洲人的利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冯德莱恩发表这个演说的同日,挪威一根海底通信电缆发现断裂。
欧洲天然气管道被炸海底电缆断裂,俄乌战争伴随出现的这些非正常的重大安全事件在告诫人们,陆上油气管道的安全风险一点都不比海上运输的马六甲风险小,甚至更大,容易被“精准”地、“匿名”地破坏掉。战争从来都不理性,在现代精准远程大杀伤性武器的非理性的野蛮的使用,各种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是一项严肃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能源安全课题,必须尽早列入国家安全战略议程。
10月3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独家宣布,北溪2管道A线经过检测没有发现泄漏,只有检验方接收方认同,即可通过A线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又一次让几乎所有的人都大跌眼睛)。同时,该公司还宣布,被破坏的北溪管道是可维修的和可以恢复使用的。
最近瑞典、丹麦等欧盟国家已宣布要对事件开展全面调查,但不准备邀请俄罗斯参加联合调查。俄罗斯也宣布必须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国际调查团队必须有俄罗斯的参与。独立调查、联合国调查、美欧集团调查和俄罗斯自主调查都是应该的,欧洲俄罗斯联合调查也不应该排除。炸都炸了,调查吵架又何妨?有时候真相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教训总是会有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各盟市上报的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区动力煤价格小幅上涨,焦炭、天然气价格小幅下降,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一、煤炭6月份,全区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10.54元/吨,与5月份相比(下称环比)略涨0.16%,与2024年6月份相比(下称同比)下降16.45%。其中,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28.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一、全省供应情况6月份,全省管道天然气消费量24.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0%。1-6月份,全省管道天然气消费量15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二、全省消费情况6月份,城市燃气天然气消费量14.7亿方,同比增加2.6%;发电天然气消费量8.4亿方,同比增加7.1%;直供工业天然气消费量1.8亿方,同比增加38.1%。1
据快报统计,2025年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1—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68.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3%。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套国产化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160吨,植树约34.1万棵。这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对我国加快LNG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电力生产情况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5.4亿千瓦时。1—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扣除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据外媒报道,公用事业厂商新墨西哥州公共服务公司(PNM)正向新墨西哥州公共监管委员会(NMPRC)申请批准与三个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相关的六份电力采购协议。PNM公司在今年5月向新墨西哥州公共监管委员会(NMPRC)提交了这六份协议的申请。这些协议旨在支持Meta公司位于新墨西哥州巴伦西亚县的Los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
近日,天然气分公司山东管道宣宁线曲阜站天然气压差发电设备建设完成。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首个建成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压差发电项目,为推动长输管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示范样板。天然气压差发电通过利用天然气调压前后的压力差,使用专业设备将压力差转化为势能再转化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近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保定中燃天然气长输管道有限公司衡水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批复,详情如下: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保定中燃天然气长输管道有限公司衡水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批复保定中燃天然气长输管道有限公司、衡水中石油昆仑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进入6月,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博弈持续升级,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中东局势骤然紧绷,地缘政治风暴瞬间席卷全球原油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截至目前,中东局势仍陷于紧张漩涡中
6月10日,宁夏电力国能灵武新能源有限公司灵绍直流配套灵武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EPC工程(七标段、八标段、九标段、十标段、十一标段、十二标段)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企业有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月5日,国家管网西气东输累计向上海输送天然气突破650亿立方米,向长三角地区输送天然气达到5500亿立方米。累计输送的5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替代标煤7.1亿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399.2万吨、粉尘3.98亿吨和二氧化碳8.04亿吨,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国家管网西
6月6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细化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加强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全流程规范管理,指导市县能源主管部门持续完善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机制,优化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标准,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6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细化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加强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全流程规范管理,指导市县能源主管部门持续完善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机制,优化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标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上任后特朗普政府大幅调整拜登政府的气候及能源政策,不仅对美国自身能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造成冲击,而且在国际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本文系统梳理本届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的能源政策动向及全球影响,分析我国应如何有效对冲特朗普政府能源政
德国能源巨头尤尼珀公司12日说,该公司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违约停供天然气所提索赔诉求,已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仲裁法庭支持,俄气应向尤尼珀赔偿超过130亿欧元,以补偿尤尼珀因俄气自2022年年中减少乃至停止对德供气所蒙受的损失。这是2022年4月2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俄罗斯
电力,被誉为工业发展、城市运行、社会运转的“血液”。今年极端天气频发,至今全国共出现了6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比去年增加8000万千瓦。在这严峻形势之下,一批企业迎难而上,密集部署电力保供,成功保障用电。其中,中央企业作为主力军,
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提升我国能源安全韧性丛威孙楚钰(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一、全球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加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的战略判断。近期,受欧洲能源危机、地缘政治
回望2022,能源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作者:石油Link)01化石能源高位运行“双碳”大目标下,化石能源依然展现了很强的钞能力。能源危机推动油、气、煤价格一路高涨。2022年3月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139.13美元,创自2008年以来新高。LNG价格在2022也大幅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来最低水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来最低水平。可以说,温暖的天气极大地缓解了欧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2年10月)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国际要点·“北溪”管道泄漏,欧洲天然气市场形势难乐观国际原油市场动荡难安,油价短期内将继续波动·国内要点·原油、天然气生产同比增长国家能源局印发《能
丹麦哥本哈根警察局18日发表声明说,对位于丹麦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泄漏点展开的初步调查显示,管道泄漏事故为强烈爆炸所致。
10月国际能源观察(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大国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和脆弱的情况下,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运输大动脉“北溪”管道发生泄漏爆炸,不仅让已经延续了7个多月的俄乌冲突再添变数,也让德国等欧盟国家的
瑞典国家安全局日前公布“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初步调查结果,虽然暂未得出关于肇事者的结论,但强化了此次事件系“蓄意破坏”的嫌疑。无论幕后黑手是谁,“北溪事件”导致的经济代价将十分沉重,为其埋单的终将是受乌克兰危机影响的无辜百姓。9月末,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