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山西省人民政府
印发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政发〔2022〕2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3年1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我省碳达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我省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系统推进、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统筹发展和减排,统筹省内排放和能源输出,统筹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山西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力争实现碳达峰目标。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电力、煤炭、钢铁、焦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
二、深化能源革命试点,夯实碳达峰基石
立足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基本省情,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根本,坚持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引深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节能降碳增效三大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有效控制碳排放的源头和入口。
(一)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夯实国家能源安全基石。发挥好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打造国家能源保供基地。统筹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资源潜力、煤矿服务年限、环境容量等,合理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增强煤炭稳定供应、市场调节和应急保障能力,坚决兜住能源安全底线。以坑口煤电一体化为重点,支持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先进高效环保煤电机组同步布局建设。统筹煤电发展和电力供应安全,有序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少排放煤电机组。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新增风光发电指标向煤炭及煤电企业倾斜布局,促进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型。推进山西-京津唐等通道建设,加快实施“两交”(晋北、晋中交流)特高压联网山西电网、500千伏“西电东送”通道优化调整工程,持续提升晋电外送能力。(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项任务均需各市政府贯彻落实,以下不再逐一列出。)
2.推动煤电清洁低碳发展。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有序推动在建煤电项目投产,加快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兼顾省内自用和外送需求。积极推进煤电机组“上大压小”,以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为重点,分类推进落后机组淘汰整合。科学统筹热电联产与供热、供气需求,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开辟干熄焦余热发电并网绿色通道。合理控制新增煤电规模,开展燃煤机组节煤降耗和延寿改造,到2025年,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力争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为方向,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推动煤炭向高端高固碳率产品发展。聚焦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推动高端碳纤维实现低成本生产,构建煤层气制备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条,打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加快碳纤维、石墨烯、电容炭、碳化硅、煤层气合成金刚石、全合成润滑油、费托合成蜡等高端碳基新材料开发。支持“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新型煤炭利用示范项目,加快低阶煤利用试点项目建设,探索中低温热解产品高质化利用。(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煤炭绿色安全开发。推动智慧矿山建设,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煤矿占比,提高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本质安全水平,实现煤炭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井下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煤炭绿色开采。在全省新建煤矿开展井下煤矸石智能分选系统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试点示范工程。推广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持续开展煤矿瓦斯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有效减少煤炭生产甲烷排放。开展煤铝共采试点。适应山西煤炭资源逐步向深部开采的特点,积极推广深井废热利用技术。坚持产能置换长效机制,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资源枯竭煤矿关闭退出,适度布局先进接续产能项目和核增部分优质产能,到2025年,平均单井规模提升到175万吨/年以上,煤矿数量减少至820座左右,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省能源局、省应急厅、省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行动
1.全面推进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加快建设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建设晋北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基地、忻朔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晋西沿黄百里风光基地、晋东“新能源+”融合发展基地、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创新推广“光伏+”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交通、农业等产业和设施协同发展,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边坡等沿线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积极推广“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光伏立体发展模式。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开展风能、太阳能功率预报,有效降低弃风弃光。到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2030年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省交通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发挥山西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和产业优势,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重点,加快探明地质储量区块资源增储和产能提升,重点建设晋城、吕梁、临汾非常规天然气示范基地。推进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三气”综合开发,加快大宁-吉县和石楼西等区块致密气规模化开发。探索关闭煤矿(废弃矿井)剩余煤层气资源利用。有序推进管网规划建设运营,打造以太原为核、高压干线为圈、各区域管网为环的“一核一圈多环”管网格局。建立晋南、晋北两大区域储气调峰中心,构建“2+1+N”储气调峰体系。严格管道气密性管理和放散管理,有效控制甲烷逸散。(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发挥山西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优势,将抽水蓄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主攻方向,加快浑源、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纳入国家规划“十四五”重要实施项目的抽水蓄能前期工作,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推进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到2025年力争形成基本与新能源装机相适应的1000万千瓦储能容量。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协调互剂能力,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积极实施存量“风光火储一体化”,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打造氢能高地。加强氢能发展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氢能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区域布局和关键技术突破,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实施,有序推进氢能产业布局的落地和关键技术突破。谋划布局氢能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加用”全链条发展。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充分发挥山西焦炉煤气富氢优势,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统筹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有序推动氢燃料重卡生产、氢燃料电池生产、氢能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多产业结合的氢能产业集群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有序推进地热、甲醇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利用,积极开展中深层地热能利用试点示范,支持太原、忻州、运城等市创建地热供暖示范区,支持大同建设高温地热发电示范区,支持晋北地区先行建设地热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大地热能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机构的应用,在武宿机场航站楼、太原西站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地热技术运用示范项目。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以上,进一步推动地热能发电项目。统筹推动甲醇燃料生产及输配体系建设,支持晋中市打造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推进繁峙、代县、广灵等光热取暖试点。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推进临汾、长治、运城等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试点。因地制宜开发水电项目,加快推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前期手续、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通知提到,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搭建“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服务政府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地区,公示如下:常熟市、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常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1.搭建“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
2025年,大连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以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2025年度碳达峰碳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加快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降碳集中攻坚。深化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与重庆协同打造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促进水风光氢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申报项目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导向,重点聚焦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化石能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新型储能
1月23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山东省碳普惠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主要分为六章,包括总则、方法学管理、项目论证及减排量核算、减排量交易和消纳、监督管理、附则。全文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碳普惠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
近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加快建立海南自贸港特色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加快建立海南自贸港特色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坚持“向绿图强”,争创双碳“优等生”。到2027年,海南自贸港特色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出台若干个海南特色产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1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北京市2025年重点工程计划的通知。计划包括,低碳能源动力系统研发平台、低碳动力系统科研中心、中国电建双碳产业创新基地等。原文如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2025年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月12日,宁夏银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银川市人民政府市长陶少华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提出,制定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牵引产业绿色化转型实施方案,推进国能灵绍光伏大基地、中广核离网制氢等20个项目,打造马家滩
华能山西分公司左权三期发电项目施工准备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4-12-2-385)中标候选人第1名: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510747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天津博和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058885元,质量:满足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山西省虚拟电厂规模正式进入百万千瓦级行列。目前,山西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用户由107户增加至122户,聚合容量从82.18万千瓦增至201.38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达到25.63万千瓦。山西省通过建设虚拟电厂,将数量多、分布广、单体规模小的需求侧资源“化零为整”,以报量报价的方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2024年山西持续发力新能源外送,全年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连续两年绿电外送全国第一。山西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不仅夯实了国家煤炭传统能源的基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山西吕梁孝义市召开氢能专班工作推进会,研究破解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题,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孝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清智指出,今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年”,鹏飞集团氢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年产10万辆新能源、氢能源工程车辆制造
2月8日,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光伏组件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公告显示,项目采购容量6000MW,招标人为晋能控股当北能源(山西)有限公司,项目采购双面双玻182*182-210mm/210mmTOPCon组件,组件转换效率22.75%。交货地点为云冈区、新荣区、左云县项目所在地指定施工地点或招标人指定的其他
1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共涉及611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不含涉密项目)。其中,新能源相关项目共30个,包括13个光伏产业链项目,1个大型风光基地项目,11个保障性并网新能源发电项目及5个绿电园区项目,详情见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公示了一批独立储能和用户可控负荷拟参与电力响应交易试点企业名单,包括辅助服务聚合商华工优能(山西)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凯瑞达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深电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山西能源营销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电力能源有限公司、临汾汾能
2月7日,山西大同阳高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项目单位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地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境内。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新建阳高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本期新建2×1000兆伏安主变,远期规划4×1000兆伏安主变;500千伏出线远期8回,本期4回,分别至大同特高压2回、平城2回;2
近日,山西省多地举行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太原:2月6日,低碳绿能产业、蓝石光智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年产4.8亿克拉半导体基体工具材料项目开工,同时,与会领导考察观摩了“投产一批”代表项目中国长城电源业务落地项目。大同:大同市共推进项目42个,总投资5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含5个氢能项目,涉及氢燃料电池、氢能重卡、制氢项目等领域。
巩固与发展山西电力现货市场途径之探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高鹏韩丽萍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非常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各地方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已经陆续发布,其中披露了2025年能源电力方面的重点规划,梳理如下:1、北京市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中,“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
1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安全环保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回顾2024年安全环保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2025年安全环保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4年,集团系统实干担当、锐意进取,坚决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其中能源活动占到总碳排放的88%,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占能源活动碳排放的41%,做好电力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至关重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完善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领域是最大的碳排放源,电能是最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我国能源电力以自身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以更高标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抓好抽水蓄能项目,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拓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成效,选树一批领跑企业。培育壮大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稳妥推进碳
1月8日,2025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全
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领域攻坚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行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十分关键。目前,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41.1%,低于50%的全国平均水平,且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
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西咸新区规划建设了氢合湾、双碳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聚集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含盖氢能、储能、电池等领域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持续提升绿色智能制造水平,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企业入选
12月28日,新至双碳等企业与永州陆港枢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至双碳将以虚拟电厂为平台,以风光储充及微电网为载体,为永州陆港产业园打造低碳智慧能源管理体系,降低园区用电成本,提升园区绿色低碳能源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新至双碳是兴源环境旗下子公司,以新
随着“双碳”概念的提出以及新能源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电网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升级优化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困难。虚拟电厂技术作为破解清洁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转型的解决方案,对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