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份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其中包括了各地方各项能源数据以及新的发展举措。报告显示,今年多数省份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增煤保供作出了新的要求。
(来源:丰矿煤炭物流 作者:今日智库 赵娜)
山西、内蒙、陕西以及新疆四大省份在2022年的煤炭生产总量排名靠前,其中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产煤大省,全年煤炭总产量分别为13.07亿吨、11.7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5%,远超其余省份;陕西省、新疆地区的煤炭产量分别为7.5亿吨、4.13亿吨;贵州、安徽、河南、宁夏、山东地区的全年煤炭产量在1亿吨左右徘徊;黑龙江、云南、甘肃、河北等地区的原煤产量在4-7千万吨这个区间范围内;其余省份的煤炭总产量不足4千万吨。
多省份在总结2022年煤炭产能的保产工作外,还明确了今年的煤炭计划产量。其中,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依旧是保产大省,2023年计划煤炭产量分别达到13.65亿吨、12.5亿吨、7.5亿吨以上;新疆地区虽没有明确提出目标产值,但报告提出,年内新增煤炭产能7000万吨/年,原煤产量4.13亿吨,增长25%;2023年将力争“疆煤外运”8800万吨、“疆电外送”1300亿千瓦时。
根据地方两会政府报告的目标测算,2023年,山西、内蒙、贵州、宁夏以及新疆依旧有较大的增产空间,而河南、河北、安徽基本处于高位水平,山东则由于采深超千米及冲击地压煤矿影响,目标设定在8600万吨,较22年小幅下降。今日智库保守估算预计2023年原煤产量仍有1-1.5亿吨的增量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工作方案》《我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审议通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煤炭产能稳定在15.6亿吨/年以内、煤炭产量保持在14亿吨/年,煤矿数量900座左右。《规划》提出,立足矿产资源以煤为主的基本省情,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化能源革命,抓好煤炭清洁高效
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煤炭产能稳定在15.6亿吨/年以内、煤炭产量保持在14亿吨/年,煤矿数量900座左右。
【编者按】为决战首季开门红,各中央企业纷纷拿出实招硬招,细致谋划,提早布局。项目工地、生产车间、施工一线......央企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涌动着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斗豪情。近日,国资委网站推出“新年开新局奋战‘开门红’”系列报道,展现中央企业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中的顶梁柱
2月9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3年煤炭产业工作会,全面分析总结2022年集团煤炭产业工作,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2023年煤炭产业重点工作,推动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集团公司2022年煤炭产业工作
2022年,内蒙古实现煤炭产量12.2亿吨,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有力保障了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用煤需求,有效缓解了全国煤炭供应紧张局势。举措、画面、数据,共同勾勒出过去一年内蒙古全力以赴保生产、保供应,勇当煤炭保供“排头兵”的“实干图”,一起镌刻下内蒙古保大局、为大局,坚决肩负起、履行
原煤生产增速略有放缓,进口降幅收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5.0亿吨,同比增长9.0%。其中,12月份生产原煤4.0亿吨,同比增长2.4%,增速比11月放缓0.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99万吨。1-12月,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下降9.2%,12月进口煤炭3091万吨,同比下降0.1%,降幅比11月
今年以来,新疆发改委按照国家及自治区能源保供工作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十四五”规划煤矿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水平,经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昌吉州准南煤田资源整合方案后,近日,我委批复昌吉白杨河矿区小甘沟煤矿由60万吨/年调整至150万吨/年、昌吉白杨河矿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详情如下:
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新疆兖矿其能煤业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矿区四号露天矿一期工程及选煤厂1000万吨/年项目。这是“十四五”期间准东开发区获得核准的首个千万吨级露天煤矿。该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不含矿业权费用)。项目核准对加快推进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进一步释放煤炭优质产能,保障能源稳定
国家能源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关于能源保供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连线集团公司沧东电厂时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一月份开跑即冲刺、首战即决战,全月自产煤产量、商品煤资源量、发电量、铁路运输量、两港煤炭出港量、船舶运输量、化工品生产量和销售量全部
焦炭价格从年初至现在,持续近3个月维稳,期间情绪忽左忽右,但都没有促使价格涨跌落地。目前市场情绪非常悲观,上游煤价持续下跌,焦炭价格也快迎来拐点。我们知道,决定价格最主要的还在于商品自身的供需基本面,但今年的情况较为特殊,钢焦双方的开工基本同步,供需对价格的决定作用在不断减弱,情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保持合理的煤炭进口规模,既有利于保护国内煤炭资源,降低环境污染;也可以适当增加煤炭品种,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今年年底前,我国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对促使国内煤价平稳运行,满足沿海地区用煤需求将发挥重要作用。虽然进口煤在我国煤炭总消费量中占比中并不大
3月份以来,北方港口市场煤价整体呈现出区间震荡,稳中偏弱态势。从目前港口运行情况来看,市场淡季特征显著,市场观望气氛浓郁,市场成交情况惨淡,贸易商低价出货意愿不强,交投双方处于博弈僵持局面。眼下,北方供暖季即将结束,在下游需求持续乏力之下,那么四月份煤炭市场还能迎来转机吗?客观来
三月份以来,动力煤市场逐渐进入淡季模式,无论是主产地还是港口市场,需求支撑均表现疲弱。除长协煤积极兑现外,市场煤交易基本维持刚需,整体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郁,环渤海港口价格重心围绕着1120元/吨上下窄幅波动。随着煤炭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产量或将再度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或将得到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周报》(2023年12期)显示,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本周小幅上涨。采购经理人分项指数中,供给、需求、库存和价格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价格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需求和航运分指数环比上升,供给和价格分指数环比下降,库存分指数环比持平。本周,
焦炭价格暂稳运行,市场情绪整体偏弱。原料煤下调后焦化利润回升,焦炭有降价预期,焦企开工暂未明显上升。炼焦煤线上竞拍市场依旧多降价成交,流拍率偏高,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交投氛围清淡。动力煤下游企业用煤需求一般,冶金化工等还是进行刚需补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动力煤(今日智库2023.3.24)
本轮环渤海港口市场从3月9日开始出现下跌苗头,10日开始正式下跌,至今已经10多天了。在卖方挺价、捂货惜售、减少发运等多措并举的情况下,上周四,中高卡煤价出现短暂上调,但仅仅维持了一天,就掉头回落。至今天,环渤海港口市场始终未能扭转被动局面和回落趋势。本周,市场继续下行,但降幅收窄。周
供需转向宽松,煤价中枢回落,后期市场如何走?——2023年3月煤炭市场分析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2023年前两个月国内消费、投资和生产均出现改善,经济修复稳中向好,但需求不足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经济恢复仍然处在初步阶段,亟待政策进一步综合发力。2023年
近期,受价格波动频繁,贸易商风险较大等因素影响,中间环节操作机会不大;环渤海港口询货成交减少,价格底部不好判断。随着民用电负荷回落,非电需求仍不及预期,市场情绪逐渐转弱,成交价格重心继续小幅下移。从目前的产运需及进口煤情况综合分析,短期内,煤价依然会在低位保持震荡。首先,社会库存
在日耗趋势性回落和长协稳定供应支撑下,多数电厂库存处于安全水平;叠加淡季到来,煤价频繁出现走弱迹象。目前,大部分终端暂无大规模采购计划,仅少数长协兑现存在缺口的终端用户,还在按需采购一些市场煤。在连续两次释放了一小波的需求后,电厂补库的热情再度下降,市场新增货盘有所缩减,海运费持
随着下游需求仍存,叠加成本支撑,预计煤价不会深跌。产地方面,下游拉运意愿偏低,主产区煤矿销售不佳,多数煤矿有库存压力,部分煤矿为刺激拉运继续调降煤价。现阶段区域内整体交投氛围不佳,短期内煤价维持偏弱运行状态。港口方面,受产地煤价下跌,终端少数刚需采购,市场看跌情绪较浓,后期港口市
【核心提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今年的能源工作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全
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话题,各位代表委员纷纷就煤炭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统一规划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山西、内蒙古、陕西作为我国煤炭核心产区,在保障能源安全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能源融合发展前景无限广阔。能源融合发展是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路径。去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历
2023年全国两会上,有关新能源的话题,仍然是大家瞩目的焦点,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众多提案。小编整理了相关建言,以飨读者。(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钱智民: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近年来,相关部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工作重点?将会怎样来开展工作?”问题时,李强总理回应:去年十月份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对我们国家今后五年和更长时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新乡变电运维站副站长高珂说,建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省外和本地新能源消纳,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碳减排压力。高珂介绍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10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王沪宁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石泰峰、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帕巴拉·格列朗杰、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陈武
国务院总理李强的能源视点:能源安全与能源保障2013年6月,随着浙江省开始进入用电高峰,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到浙江省能源集团调研。他在调研中强调,浙江省能源集团要充分发挥好省属国有企业政策工具作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大能源战略,全力做强做大,确保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为
2023年3月11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李强当选为国务院总理。李强的能源观点能源供应2013年6月,随着浙江省开始进入用电高峰,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到浙江省能源集团调研。他在调研中强调,浙江省能源集团要充分发挥好省属国有企业政策
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与未来中国的重要工作部署。面对今年国内外新形势,中国该如何抓好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中新社“两会·面对面”专访时分享了他的看法。访谈实录摘编如下:中新社记者:如何看
鼓励新能源发电与煤电协同——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如何发挥煤炭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成为行业目光聚焦的热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