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3-03-24 14:1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氢能陈海林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目前临港氢能发展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打造世界级氢能产业集群,二是建成领先的氢能社会。
——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理事长 陈海林
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邀请资深电力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解读最新的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享优秀的服务案例及经验、展示创新的技术及方案。会议中,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理事长 陈海林发表题为《上海临港氢能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实践》的演讲。以下为北极星电力网提炼的精彩内容:
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是国内最早启动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从863课题开始相关研究,2010年世博会全球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2017年率先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作为牵头城市第一批获得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批复,提出要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2022年5月8日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夯实顶层设计。
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联合业内13家企业发起,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民政局于2021年初批准设立的一家独立法人性质的“民非”机构;
配备以院士为主的资深专家团队;定位于服务政府、链接产业链伙伴、促进区域氢能发展;聚焦氢安全评估、氢经济研究、氢标准建设和氢生态构建。
临港氢能发展两大战略目标
1.打造世界级氢能产业集群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推动高效能氢燃料电池整车,高能效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寿命电堆,高功率密度膜电极,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创新;
培育5+家国际影响力氢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企业,5+家年收入10+亿元零部件生产企业,2+家上市企业,膜电极、碳纸等细分领域
培育出独角兽企业。
2.建成领先的氢能社会
推广 1500辆 燃料电池车辆;
开展氢能综合利用示范;
规划新建各类加氢站 14座,总加氢能力 38吨/天 的供应能力。
临港发展举措的思考
1.实施氢能“强链补链”行动
2.打造国际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
3.规划建设高标准产业载体
4.探索扩大氢能应用场景
5.保障多元化氢气供应保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氢能技术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氢能技术标准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在氢能标准制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对氢能技术在电网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京科协主办,朝阳科技集团所属朝科创公司承办的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揭牌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我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正式启用。首批共有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等8家国际科技组织入驻。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王菊表示,该协会在2022年已落地北京,这次将办
6月1日,清能院和四川氢能科技公司牵头研制的国际首台套1300Nm3/h(标准立方米每小时)高电流密度压力型碱水电解槽在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科技创新项目现场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项目组研发的国际首台套1300Nm3/h(标准立方米每小时)电解槽在关键电催化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大连热电近日回应投资者提问表示,将积极跟踪参与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据悉,大连热电是大连市主城区重要的二次能源供应商,承担着城市中心区的集中供热任务,依据城市供热规划,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特许经营权。而且控股公司大连恒流储能调峰电站有限公司,其持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7日,天津市氢能产业示范区氢燃料电池49T半挂牵引车采购及租赁结果公示,据悉此次采购10辆,天津临港海洋经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氢鸿运力(天津)有限公司联合体获得中标。公示文件显示,采购价格1300万元,3年租赁价格合计540万元。天津市氢能产业示范区氢燃料电池49T半挂牵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5日,甘肃酒泉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安亭氢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源网荷储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庞柒庞柒代表市政府与上海安亭氢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源网荷储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签订《甘肃省酒泉市“氢能泉”氢能产业链暨智慧能碳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日,广东深圳盐田区人民政府印发《盐田区国际氢能产业园企业入驻及园区管理办法(暂行)》。业务范围框定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氢能领域的高端制造、检测装备以及涉及氢能领域应用场景开发、运营、平台化、标准化建设等服务。符合要求的企业,租金优惠
5月29日,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松原项目”)获吉林省能源局新能源建设指标的批复。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体量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96亿元。项目基于“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吉林省“中国北方氢谷”和“陆上风光三峡”为发展契机,积极践行中国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5日,广汇能源公告称,拟联手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广汇能源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人民币。广汇能源董
6月6日,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将整合资源,向上游制氢领域布局,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氢能科技公司聚焦可再生能源与电解水制氢高效耦合以及绿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为核心产品,结合我国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6日,湖北黄石大冶市矿区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制氢工厂一期EPC项目定标结果公布,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获得中标。据悉,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姜桥水库。招标内容包括新建两座绿电
3月23日-24日,“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于上海圆满落幕,大会吸引了来自能源业各领域的8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长园能源精彩亮相此次大会,并一举斩获“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先锋企业”和“双碳实践影响力企业”两大奖项。大会以“共建零碳生态共享绿色能源”为主题,邀请两大电网公司、
ESG和中国碳市场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刚需,是企业提升ESG表现、吸引绿色投资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应考虑如何在市场当中借用ESG顺势而为,借势爆发。——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司军艳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3年3月23-24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近600行业同仁济济一堂,就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展交流,会议中发布了《2023综合能源服务优秀项目案例集》并举办了颁奖典礼,近50家企业获得殊荣。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召开的综合能
灵活供能的能源舱通过模块化集成供能、储能、能源转换等设备,以电能的高速转换控制为核心,通过对风、光、天然气等能源的多能互补优化、能效管理,为用户提供经济、可靠、高效、灵活、低碳的冷、热、电、气等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用能负荷时空不平衡、设备众多集成度差、区域能源互济性
综合能源解决的是电力系统最后一公里的运营和管理问题,是“最难啃的骨头”,也是虚拟电厂的第一块基石,虚拟电厂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源,都在最后一公里,也就是传统意义的“表后市场”。在实际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目标的综合能源项目,日益成为红海。综合能源的
推动构建省域的虚拟电厂运营管控系统统一支撑平台,实现电网业务系统集成以及聚合商用户统一管理,并针对省市级的规模化虚拟电厂运营管控体系需要,构建基础管理-资源池管理-交易运营管理-协调控制管理-营业厅等功能模块框架。——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技术研究室主任左
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有几种,主要可分为四个模式、归为三大类。第一,基于社会投资配电比如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第二,基于省级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第三,基于单个用户自建的一体化模式。——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专家吴俊宏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2023第五届综
江苏院综能在智慧能源、储能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等方面已有较多的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盐城综合能源应用科技产业园、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智慧能源部主任晏阳2023年3月23-24日,北
国网湖南综能源经过多年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在用户侧储能开发中也逐步建立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全方位支撑分公司,主要开展项目设计、合规管控、储能设备资源供应、分布式产品、线上运维管理、平台接入、线上运营服务等工作。目前来说,湖南省电网侧试点项目全部接入湖南综能储能集控平台,统一进行管控
能源活动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能源的清洁化、节能降耗等能源行动也是能够节能减排最重要的手段。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市场改革、能源绿色消费的能源转型是目前我们推进双碳的关键领域,未来能碳一体化应该是实现“双碳”重要的抓手。朗新科技将持续基于能源数字化和能源互联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