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今年以来,企业停产退出电池业务的情况时有出现。
2月,珈伟新能公告称,根据其发展规划,后续会集中资源深耕光伏行业,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相关的锂电池制造已经停产,已不具备研发、生产锂电池的相关条件,开发光伏电站及工商业储能项目所需的锂电池,也将通过集中外采的方式进行。
此前,早在2022年4月,珈伟新能就称其子公司过去两年因资金无法及时筹措到位,导致经营未达到预定目标,近几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未来储能业务重点为锂电池OEM生产和下游储能电站业务的系统集成,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实施停产有利于集中资源进一步深耕光伏行业。
此外,今年以来,部分锂电企业缩减投资规模,多个锂电项目取消、终止或缩水。
6月协鑫能科发布公告称,拟对发行可转债方案进行调整。其中,拟募集资金总额从不超过 45 亿元调整为 26.49 亿元。此外,调整后的方案删除了 " 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
6月珠海冠宇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项目”,其他募投项目不变。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 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项目 "已完成房屋主体工程建设,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1.07 亿元,剩余募集资金金额 1.55 亿元(包括累计利息收入净额 270 万元)。
7月百合花公告,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价格由12.39元/股调整为9.37元/股。前次募集资金使用中存在补充流动资金超过募集资金总额30%的补充流动资金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中调减,调减金额为5267.56万元;取消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实施募投项目之“年产40000吨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年产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分析认为,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叠加产能不断释放,市场竞争加剧,行业迎来洗牌,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或项目被淘汰。
近两年锂电产业链大幅扩产,新增产能从2023年开始将集中释放,锂电行业产能过剩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达148.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212.5GWh,占总产量38.9%,累计同比增长126.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332.4GWh,占总产量60.9%,累计同比增长165.1%。与之相对的,去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10.4GWh,占总装车量37.5%,累计同比增长4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83.8GWh,占总装车量62.4%,累计同比增长130.2%。计算可以得知,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的实际产能已经远超过装车量,前者是后者的1.9倍之多。
一汽集团总经理邱现东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50多家电池企业对外公布的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超过125个,总投资预算超过1.4万亿元,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而这些规划需要3000万辆电动汽车才能消化,过剩已尤为明显。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此前也预计,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出货量仅为1200GWh,产能过剩明显。
据波士顿咨询数据,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需求量预计会达到680GWh,而粗略估算下,国内企业目前宣布的规划产能到2025年已超过2.6TWh,单从数据来看,产能过剩或成为未来几年的中国锂电产业常态。
一方面扩产潮下锂电产能过剩凸显,另一方面各路跨界玩家还在不断涌入锂电赛道,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
行业专家指出,不少跨界企业由于技术沉淀和储备不足,进入之后难以实现大的突破和创新,因此更多选择模仿,照葫芦画瓢,直接造成了技术雷同、产品同质化,质量和品质都参差不齐。更严重的是,由于产品供大于求,下一步就将引发“价格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行业洗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电池行业会迎来又一轮洗牌,市场格局进一步走向集中,而一些不具规模和实力的电池厂则可能会被迫退出。
除了锂电池产业,产业链的四大主材环节(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一些项目出现停产的情况。
3月尚太科技公布,公司位于石家庄无极县里城道南沙公路西侧的生产基地(简称“里城道基地”)于2008年开始建设,是公司最早的生产基地,也是公司的创业起始地和发源地,主要设施为石墨化炉等配套设施、办公楼及宿舍楼等。按照2022年石墨化工序最大生产能力计算,里城道基地负极材料最高产能约1,152吨/月。公司决定里城道基地自2023年3月28日起陆续停产,在停产期间,公司将妥善安置和分流员工,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或处置,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运营。
尚太科技表示,从需求来看,2023年开年以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增速放缓,动力电池市场受去库存影响,锂电池客户排产不积极,导致整个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甚至疲软;从供给来看,经过前几年行业大幅度扩产,包括行业头部企业在内的负极材料厂家均进入产能释放期,行业以石墨化工序为核心的有效产能大幅增长,整个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已经反转,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在需求增长不达预期及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降本增效成为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措施。
厚能股份不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随着锂电竞争加剧,未来还会有企业停产锂电业务。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锂电企业唯有加强技术壁垒,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降本增效,才可能在未来洗牌竞争中存活下去进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中创新航四川成都项目二期开工,同时项目现场也作为成都经开区“立园满园”2025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地。据了解,2021年,中创新航落地成都经开区,一期建设2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此次破土动工的中创新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下一个“低空经济”出现?“深海科技”已被提升至与“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并列的战略高度,这一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央定调与政策推动下,深海科技产业链也走向完善,而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逐步成为深海装备的核心能源选择。今年,深海科技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
3月20日,格林美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此次会议的审议通过了多项重要议案,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调整,总共涉及到23位高层的任命。01重量级的内部调整作为锂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格林美此次调整或将对其未来发展战略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次调整中,格林美决定聘任许开华先生
2024年,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增速达到历史新高,尤其在以下品类。高空作业机械(高机):2024年电动化渗透率达到90%以上。电动叉车: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超70%。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搅拌车渗透超40%,呈直线上涨态势。电动装载机:2024年销量破万,同比增长270%,渗透率超10%。新能源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科力远披露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科力远表示,随着锂电材料和大储能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特制定并推出激励计划。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据了解,科力远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7日,在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匈牙利对外贸易及外交部大楼内,昆仑新材正式举行了匈牙利投资项目的官宣仪式。董事长郭营军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当前,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受到价格较高、基础设施薄弱(如充电桩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但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应警惕专利“武器化”破坏产业创新生态、加剧行业“内卷”。由于供应增加、行业竞争激烈,锂电池企业间的知识产权诉讼现象越来越常见,专利也成为锂电企业巩固自身技术和产品研发壁垒的主流方式。刘静瑜在建议中表示,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近日,昆仑万维公告称拟转让控股储能公司、剥离该公司储能业务,而这距离其官宣踏入储能还不到一年。近年以来,众多上市公司盯上储能这片蓝海,其中有不少企业是为了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试图通过收购锂电资产来拓展市场,提高企业利润。但随着储能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快,以及今年碳酸锂持续下跌、储能
近日,厚能股份发布公告称,因锂电池生产规模小及设备陈旧原因,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决定停止锂电池生产,公司其他业务正常开展。同时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进新材料项目,目前已签署框架协议,待启动生产。资料显示,厚能股份立足于国家新能源战略产业,致力于打造专业的电动叉
锂电行业正面临着经营寒流,新三板锂电企业也不可避免。据高工锂电统计了目前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的19家新三板企业发现,营收净利双丰收的企业只有嘉元科技、联赢激光、英特莱和方林科技等5家,德瑞锂电、新凌嘉、厚能股份等11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双下滑,金锂科技、天丰电源、盈博莱6家企业甚至净利亏损,
2018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13家新三板锂电企业业绩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锂电池领域,丰江电池、山木新能业绩表现不错,丰江电池是锂电池板块中净利润最高的企业,而山木新能净利润同比增长564.47%,是新三板中净利润增幅最高的锂电企业。德瑞锂电、厚能股份则处于净利润下滑乃至亏损的状态。锂电材料领
每年进入第四季度,动力电池企业都会加快生产进度,产量较前三季度有较大增幅,但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这种现象或不再持续。11月8日,坚瑞沃能在与投资机构交流时透露,6月份时候公司备货还是比较积极和乐观的,从8月份开始进行了调整,趋向保守和谨慎。目前从年底至明年上半年来看,我们预计还是相对
截止至8月23日,经粗略统计,共计22家新三板锂电企业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只有慧通天下、丰江电池、天丰电源、英特莱、斯盛能源、盈博莱、金力股份、嘉元科技、纳科诺尔9家锂电企业净利同比大增,金力股份净利润增长幅度最高,达到2494.2%。其余13家锂电企业均为下滑甚至亏损状态。事实上
尽管2016年末出台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80亿瓦时产能门槛还没有实际落地,而彼时征求意见稿出台时,动力电池行业也有门槛太高的呼声,但结合该征求意见稿以及后续政策,我们不难发现,扶优扶强的产业政策趋势已经日渐明朗。正因如此,从上述征求意见稿发布之
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在71家锂电新三板企业中,陆续有天津股份、东杨新材、聚能股份、星和众工等14家企业发布2016年度报告(含业绩预报),其中大部分企业2016年处于盈利状态,但是仍有几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详情如何请看下文:14家锂电新三板企业2016年净利润排名表数据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
前言:自进入2017年以来,锂电新三板企业资本迅速开启资本之路,且融资能力不容小觑。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截至目前,锂电新三板企业总数已经超70家。仅一季度,锂电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目有3家,且已经有鸿图隔膜、厚能股份、金力股份、纽米科技、卓能股份、惠强新材六家锂电企业公开增募资金,资金总
前言:自进入2017年以来,锂电领域投资扩产项目不断。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不到3个月的时间,超330亿资本砸向锂电领域,其中在电池领域资本超110亿元;正极材料领域资本超80亿元;在隔膜领域资本超90亿元;在电解液领域资本达5亿元;在铜箔领域资本超20亿元;在PACK领域资本达5亿元;在上游原材料领域资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