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3年4月,北京,金风科技在亦庄智慧园区举行了一场隆重仪式,以庆祝公司发展迎来历史性时刻——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意味着全球每10千瓦风电装机中,就有超过1千瓦来自金风科技。
二十五载,从“0”到“1亿”,金风科技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全球最快突破1亿千瓦装机的风电整机商。
这些分布于六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电机组,每年可发出2200亿千瓦时以上的绿色电力,是三峡水电站2022年发电量的2.8倍,能够满足7680万户中国三口之家的全年用电需求,或者供中国高铁运行477天;可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约占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6%,相当于再造超过1亿立方米森林。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领略到风电领域的“中国速度”,可以感受到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底气。
立于新巅,金风科技一如既往保持谦逊之姿,清醒地认识到,成就属于过去,前路任重而道远,只因这家企业有着更高的追求目标——构建“可持续、更美好”的未来。显然,这一目标的落地离不开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我国风电发展迎来拐点,既蕴藏着无限可能,也凸显出诸多问题,进而赋予了可持续发展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给业界带来挑战。”金风科技副总裁兼风电产业集团总经理薛乃川向《风能》表示。
基于这样的认识,金风科技主动拥抱变化,积极探索新技术与新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更紧迫任务
近些年,国际新形势与产业新常态对风电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各国纷纷明确各自的气候目标,全球碳约束日益收紧。比如,从2020年起欧盟部分国家将环境产品声明(EPD)作为产品招投标和公共采购的强制约束条件。
在风电领域,欧洲多家电力公司提出了风电机组产品的碳足迹要求,供应商需要提供机组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并将机组碳足迹水平折合成打分项,纳入采购决策等。
回到国内,国务院于2021年10月24日公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2022年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
可见,碳足迹已是影响中国风电设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老旧风电场及退役风电机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统计数据,我国风电退役换新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之势。按照陆上风电机组设计使用寿命20年测算,到2025年退役机组将达到1800多台,装机容量为125万千瓦;到2030年将超过3.4万台,装机容量约4500万千瓦。退役叶片产生的复合材料固体废物随之将逐年增加,到2030年累计达到94.79万吨。存量风电机组到期退役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且规模会越来越大。
正是在此背景下,2023年6月5日,《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出台,明确了财政补贴、上网电价、电网接入、用地保障、循环利用和处置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填补了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政策的空白。
2023年7月21日,《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主要目标,以及相应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薛乃川认为,两项政策为解决风电机组“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闭环指明了方向,表明推进风电改造升级和风电设备循环利用刻不容缓。
金风方案:赋予风机绿色的一生
作为引领者,金风科技自然敏锐意识到挑战所在,并将之视为提升自身及产业发展质量的契机。
薛乃川告诉《风能》,金风科技编制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经营活动,在诚信合规经营、绿色环保运营、可持续产业链等五大领域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
以绿色环保运营为例,金风科技依托包括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储能、智能微网和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在内的“三减碳+一平台”零碳解决方案,大力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工厂。其中,位于北京的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国内首个碳中和园区;另有4家工厂通过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4家工厂通过了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为做到绿色环保,金风科技十分注重细节。比如,通过应用可降解塑料材质硬质包装等,降低了单位千瓦风电机组大部件塑料包装重量;对传动系外包装开展PE热收缩膜试验,既更加低碳环保,也降低了成本。
实现绿色发展,供应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2016年,金风科技在业内率先启动“绿色供应链”项目,推行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打造风电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的绿色供应链建设。
结合供应链的节能减排需要,金风科技推出了α综合能碳管理系统。该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动感知、自动预测、自动策略、自动交易与控制,满足供应链企业用能场景的能耗和碳排放监测与分析需求,实现能源动态监测和可视化管理,提升企业能碳管理水平和能源收益。
据薛乃川介绍,在该系统的碳账户中,客户能够动态了解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而非后期再进行评估。“这样,金风科技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减碳解决方案,如通过能效管理降低能耗,通过建设分布式新能源和微网增加零碳能源的使用,通过绿电交易提高绿电使用比例,通过碳交易实现进一步减排。”
目前,金风科技已帮助100多家供应商实现了绿电使用和低碳转型,并运用碳中和解决方案助力部分客户建设碳中和智慧园区。
不仅如此,金风科技还通过完善评价标准、开展供应商综合评价等方式,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
2021年4月,金风科技参与编制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由国家能源局发布,填补了风电行业绿色供应链标准领域的空白。
今年9月,由金风科技主导的《产品碳足迹评价类别规则 风力发电机组》中关村标准发布,是国内首个针对风电机组产品类别的碳足迹评价标准,标志着金风科技获得了开展风电机组生命周期评价(LCA)和碳足迹核算的工作能力与技术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金风科技的绿色供应链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其已完成覆盖67.3%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绿色度评估,绿色度三级及以上的供应商占49%,使用绿电供应商覆盖比例达55.45%,产品的绿电使用比例已经达到45.89%。在进行零部件采购时,金风科技会优先选择绿色供应链企业。面向双碳目标,金风科技承诺到2025年使主要供应商生产其产品的绿电使用比例达到100%。
薛乃川表示,金风科技将继续实施绿色供应链项目,与全球合作伙伴努力打造低碳共赢、绿色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多个权威机构的评估结果表明,金风科技在减少机组碳足迹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1年,金风科技携手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两款风电机组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发布了中国首个风电机组EPD。结果显示,两款机组全生命周期单位发电量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7.25克/千瓦时和8.04克/千瓦时。一个鲜明的对比是,我国煤电机组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高达700~800克/千瓦时。
今年9月,金风科技获得了由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和中标合信(北京)认证有限公司联合颁发的“风力发电机组碳足迹暨‘1字标’产品认证证书”,是国内首个风电产品碳足迹核算证书。针对金风科技GWH182-5.3/6.2/7.2/7.5MW风电机组,综合考虑生产、制造、运输、吊装、运行等过程,25年服役期内单位上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为3.88~4.55克/千瓦时,不足煤电机组的0.7%。
近些年,随着退役风电机组的逐渐增多,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实现装机、且现有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整机商,金风科技正加快推进风电场改造升级及退役机组处置。
未雨绸缪着力挖掘存量资源潜力
历经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国内越来越多风电机组达到了设计使用寿命,业内普遍预计进入“十五五”我国将迎来风电机组大规模“退役潮”。而《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的出台,迅速激发出市场活力。
据金风慧能产品中心总经理岳健介绍,金风科技针对老旧机组技改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提供“以大代小”解决方案,自2018年在国网吉林通榆项目尝试探索并成功实施验证以来,金风科技已累计实施老旧风电机组改造升级容量达到62万千瓦,包括单机等容15.3万千瓦和“以大代小”46.8万千瓦。
从已有案例来看,改造升级不仅解决了机组低效和安全隐患问题,还创造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陕西省某风电场为例,通过采用金风科技的GWH171-5.0MW替代原厂家2.5MW机组,节约用地约34%,年利用小时数提高了107%,可利用率为99.5%,全投资收益率达到17.3%。
在贵州某风电场,通过采用金风科技的GW121-2.5MW机组替代原厂家2.5MW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提高了127%,可利用率为99.8%,全投资收益率达到19.27%,风电场完成扭亏为盈。
岳健认为,国内存量风电场面临场景多样、低效治理、服役期满、生态区延寿、落后产能淘汰等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做到“一场一策”乃至“一机一策”,这对实施企业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广西桂林,金风科技实施了全国首个高山风电批量兆瓦级叶片增功项目,使技改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平均提升6%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发电量提升的企业,拥有20年以上的技术及现场经验累积,深谙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性能特征,可以针对老旧风电场大部件质量风险高、收益低、运维成本高等痛点,经过全面检测和评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功提效和延寿技改解决方案,帮助业主优化设备性能,提升资产价值。
同时,金风科技拥有“以大代小”业务全产业链布局,覆盖政策咨询、可研、设计项目、后服务市场、老旧机组回收及处置利用、一体化新能源EPC整体解决方案、融资服务等。
在此基础上,金风科技面向市场推出了“以大代小”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风能资源精准评估、最佳适配机型选择、最优扩容方案、老旧资产评估、老旧机组回收、机组拆除、生态恢复方案、处置利用等。实施过程中,金风科技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并加以应对,力争让改造升级的收益最大化。
比如,考虑到《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规定“改造升级工期计入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年限”,金风科技通过提供量身定制的技术方案、优化施工计划和方案、采用新技术与新工艺、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措施,尽可能缩短改造升级的工期。
在华润750kW机组改造项目中,面对工期紧、设备供货紧张、工作面多、项目相关方多、技术难度大、天气因素影响大等挑战,作为EPC总包方的金风科技,依靠上述措施将工期由原计划的215天缩短至155天,节约了60天。
岳健强调,开展“以大代小”项目时需要特别关注所用新机型的高可靠性。“新设备的重量大、集成度高,拆解维护难度大。投运后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会远高于旧设备。”他解释道。
金风科技有着25年的风电机组研发积淀,其机组的可靠性已经在国内外超过1.05亿千瓦、逾4.9万台在运机组,以及各类风能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中得到了检验。支撑这一切的是,一套完善的研发和测试验证体系,包括金风科技在全球建立的八大研发中心与覆盖部件、子系统、整机、场网的四级测试验证能力。
岳健坦言,目前,从旧机价值评估到旧设备拆除均缺少统一的标准,既影响到业主做决策,也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亟待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对此,金风科技在积极参与编制相关标准,如《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场后评价及改造技术规范》《风能发电系统 在役风电机组运行评价与改造提升》的同时,还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老旧机组拆除安全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让退役风机走好“最后一公里”
伴随风电场改造升级而来的是,大量退役风电机组的处置问题。金风科技经过长期摸索,围绕退役机组回收利用形成了从旧件回收、物流运输、清洗拆解、技术开发、工艺标准、检测试验到规模应用的系统化流程。
目前,金风科技已经成立具备再生资源回收资质的专业公司,并借助内部资源和外部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出遍布全国的风电机组回收利用生态圈,逐步建立起“收、转、运”的回收网络。
考虑到退役的整机及核心部件存在较高的再利用价值,金风科技采用“再利用回收+部件分类回收”模式,通过整机再应用、部件再制造、报废处理,实现设备的分类消纳与梯次利用。
对于整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之用于高载能企业、实训平台等场景中。
在陕西省某采油厂,建有风光气柴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包括两台金风科技的750kW风电机组、200kW光伏、200kW柴油发电、10kW燃料电池等分布式能源。两台风电机组每年发电约300万千瓦时。
“我们有金风教育板块,面向风电客户的培训设备可以利用一部分退役机组零部件。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了新能源课程,2022年教育部针对产学研深度融合印发了相关鼓励政策,对于高校搭建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实验室和装置给予财政支持。我们与部分高校已经开展相关合作,是非常有社会价值的利用渠道。”岳健补充说。
对于齿轮箱、发电机等核心部件,金风科技将之回收利用或经维修后用于运维市场,以使残值最大化。例如,2015—2022年金风科技回收废旧磁钢接近1800吨,节约640吨稀土精矿,重新产出1360吨磁钢。
“由于退役叶片主要采用热固性复合材料,是风电机组最复杂、也是最具技术和市场创新价值的部分,成为影响风电回收整体效果和产业绿色低碳形象的关键。”岳健表示。
金风科技一直在探索退役叶片循环利用途径,如将役叶片制成长椅和小型会议室;将废旧叶片转化为3D打印的原材料,借助3D打印产业实现对叶片固废的规模化利用。记者在金风科技北京总部碳中和智慧园区内走访时注意到,这里有着一座运用固废3D打印技术建造的景观花坛,随处可见的花盆、栅栏等均是通过将废旧风电叶片转化为3D打印的原材料制造而成。
一台丹麦政府于1989年援助中国的150kW风电机组静静躺在金风科技北京园区内,向世人诉说着早期中国风能人的奋斗经历,也见证着更多新机组开启绿色旅程
需要提及的是,该技术应用已被收录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中。
另一条潜在途径是将废旧叶片用于制造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替代现有木制一次性包装。2022年,金风科技试点将回收叶片主梁、辅梁、腹板部分裁切制成托盘、包装箱盖板等;切割粉尘全收集,供实验室研究制板;边角余料用于破碎制板,添加至包装胶合板或胶合木墩内。全年共回收利用229支叶片。
岳健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新机型从设计时即需充分考虑低碳、循环利用方面的要求。由此便不难理解金风科技为何会启动研制首支可回收叶片。据悉,该叶片的可回收材料比例超过98%,将实现叶片蒙皮、主梁、腹板、叶根等所有部件的绿色可回收,从根源上解决叶片回收难题。这也成为金风科技落实到2040年使风电机组100%回收利用目标的核心举措之一。
薛乃川建议,为应对风电机组“退役潮”,需加紧培育制造、使用、回收利用产业集群。为此,应出台税收政策或回收利用专项基金补贴,鼓励推进回收利用项目;建立新能源产业回收利用规范企业认证认可白名单,对符合回收标准且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和项目给予政策倾斜;保护具有示范作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知识产权,保障创新主体的合法利益,提升旧机回收综合解决能力。
金风科技北京园区用退役叶片做成的长椅
完善标准体系同样是紧迫的工作,包括推动风电机组绿色拆除标准化,出台具备操作性的回收标准和监管政策措施。
据悉,2021年7月,金风科技与鉴衡认证中心、中材叶片等19家企业和机构发起成立了风电叶片绿色回收与应用联合体,共同推动叶片及玻璃钢制品退役回收相关工作环节评价标准的制定。此后,联合体扩容并更名为“风电设备绿色回收与应用联合体”。
目前,联合体已编制完成《风电场绿色拆除评价技术规范(初稿)》《风电叶片回收评估技术规范(初稿)》,并组织和参与团体标准《风力发电机组 大型轴承再制造技术规范》《风力发电机组 叶片再利用技术规范》的编写。金风科技则与联合体成员签署了叶片回收与应用项目孵化合作备忘录、“可回收热固树脂在风机叶片产品上的开发应用”项目合作意向书,完成了国家能源局和世界银行项目“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退役回收处理产业化发展及政策研究”。
薛乃川表示,“风电是一场‘长跑’,实现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精神。虽然眼下遇到了挑战,但只要行业群策群力,整个产业链条积极行动,按照产业发展的科学和客观规律,做好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先行先试与快速落地,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
新程已启,未来可期。在推动风电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金风科技继续稳步向前、勇立潮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化商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发布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项目T+EPC工程总承包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详情如下:中标范围:从制氢装置进界区红线处开始,包含氢气储存、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电建发布《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第二批20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第三批162.5MW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公示显示,中船海装、金风科技、三一重能分别中标。相关阅读:运达、远景分羹中国电建48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2025年4月10日上午,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动态监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主任张道农一行到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达坂城零碳风电装备数字工厂进行参观及技术交流。工作组一行深入全球领先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实地考察智能化生产体
4月26日,金风科技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金风科技实现营收94.72亿元,同比增加35.72%;实现净利5.68亿元,同比增加70.84%。金风科技表示,本期营收增长主要原因为本期本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规模增加。报告还指出,2025年1-3月金风科技实现对外销售容量2587.65MW,同比增长80.16%。其中,4MW
4月21日、22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大唐陕西榆阳100MW风电项目、大唐陕西澄城8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标结果公布。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公告显示,中船海装成功中标标包一,中标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1、中广核500MW风电项目电气风电、金风科技预中标!4月11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
4月16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10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中标结果公示,明阳智能(600MW)、金风科技(400MW)分别中标,总投标报价268673.40万元。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一标段(300MW)、三标段(300MW),中标价格均为83752.20万元。金风科技成功中标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电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其中:中船海装预中标标段一(250MW),投标报价57350.5万元;金风科技预中标标段二(250MW),投标报价54785.9万元;三一重能预中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西班牙加利西亚大区地方议会通过一项最新政策规定,强制要求运行年限达到25年的风电场,进行风力发电机组更换,否则将取消风场的运行资格,这一规定的出台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老旧风机运行安全隐患大,运行效率低下支持者认为,老旧风电机组运行安全隐患大,需要在外力的推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即将面临退役潮。如何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退役风电机组,成为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难题。随着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地方政府、能源企业、投资企业、主机厂、吊装企业、运维企业等都满腔热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联合动力连云港公司2025年废旧风电叶片处理服务公开招标,招标人为国能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计划将废弃叶片无害化处置服务,含切割、运输、吊装、最终处置等。包括但不限于整支叶片及所属附件(如部分断肢及金属附件)的无害化处置、吊装、运输服务,含37m至7
自2023年6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的通知以来,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一直是业内的热门话题之一。管理办法指出: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按照风电场使用寿命20年推算,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如下图),“十四五”的退役机组呈倍
随着中国风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竞赛中遥遥领先,有研究人员发出警告,称中国“迫切需要”解决方案,以迎接风机退役潮带来的巨量废物。中英两国研究人员在最近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中预测,到2050年,中国陆上风电行业将累计产生1290万吨废物——这还是保守的估计,按上限估计,可能达到2310万
日前,稀土磁性材料回收公司HyProMag、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ORECatapult、金属回收技术公司EMR、英国发电机公司Magnomatics以及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了一项研究,希望能从退役风机中提取稀土磁体,并使其能够用于新风机。该合作伙伴关系名为Re-Rewind,部分资金由InnovateUK资助,旨在建立一套风机稀土磁体
近日,龙源电力浙江公司所属临海括苍山风电场33台麦康NM43-600kW机组正式取得当地能源主管部门延寿许可批复,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延寿批准的风电项目。该批机组于1998年6月并网投运,是国家“双加”工程项目,机组运行至今已超过25年。自投运以来,该公司以严标准开展高质量设备维护,完成多项技术升级改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在10月19日上午举办的风电设备循环利用专题论坛上,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在10月19日上午举办的风电设备循环利用专题论坛上,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目前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截至2022年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处于世界第一。然而,“风光资源”虽然无限,但是风机、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却是有限的。根据专业机构的测算,我国的风机和光伏组件都将在2025年左右迎来
近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聚焦风电后市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开展深入研讨。会上揭晓的2025"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榜单中,金风科技凭借全产业链协同能力与技术创新成果,荣获"风电影响力整机设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5年3月18日,中国北京#x2014;#x2014;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风电行业正加速迈向规模化与精益化并行的新阶段。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1。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在役风机对长效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运维效
“运”筹帷幄,“技”胜千里——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一、会议概况时间:2025年3月18—19日(1.5天)地点:北京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支持单位:北极星招聘、北极星风电招聘、北极星学社三、会议议程(持续更新中,以会议现场
近日,江苏慧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环传动”)在江苏淮安正式开业,该公司由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慧能和双环传动控股子公司环欧智能共同投资,将为行业打造风电齿轮箱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双方领导嘉宾参与剪彩仪式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
“运”筹帷幄,“技”胜千里————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一、会议概况时间:2025年3月18—19日(1.5天)地点:北京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支持单位:北极星招聘、北极星风电招聘、北极星学社三、会议议程(持续更新中,以会议
当前,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521GW,按照风电机组并网运行5年出质保的行业标准来计算,截至2024年底,全国出质保的在役风电机组已有210GW,占全部国内风电并网装机的半壁江山。2024年12月发布的国家能源局2024年第4号公告中,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归口管理标准之一《陆上风电场改造拆除与循环利用
近期,有几则新闻持续获得行业关注。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出台。该文件是继2021年10月11日我国煤电上网电价改革后,面向新能源领域的又一电价市场化改革重磅文件,真正将市
中国风电发展的璀璨之路如今,正值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关键阶段,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可再生、可预测的独特优势和潜力,已然成为这场能源转型浪潮的中坚力量。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17GW。其中,中国贡献77GW,占比高达65%
为加强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助力风场高效运维技改,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在2025年3月18-19日举办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同期举办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活动。活动链接请点击:2025“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联系人:冉老师手机/微信:13393344423扫码添加微
Part.1行业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291965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4134万千瓦,占比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15.11%。2023年全年,风电装机新增759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风能作为重要清洁能源之一,其在全球电源
近日,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风电后市场论坛,金风慧能新能源培训业务产品经理唐亚楠发表了题为《风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的演讲。她指出,在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风电运维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的行业形势下,市场对拥有更全面运维检修能力及更精细化场站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加剧,通过数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